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
## 第六章上市钟声
2023年3月15日,泰国证券交易所
邱莹莹站在交易大厅的中央,一袭定制的香奈儿白色套装,头发挽成一个干练的发髻。她抬头望着巨大的电子屏幕,上面显示着"帕拉不动产"的股票代码PALA和发行价45泰铢。周围闪光灯不断,记者们的长枪短炮对准了她的一举一动。
"五、四、三、二、一!"
随着倒计时结束,邱莹莹和泰国财政部长共同敲响了上市钟。电子屏幕上的数字开始跳动,45泰铢迅速变成48、52、58...现场爆发出一阵掌声和欢呼。她的首席财务官激动地在她耳边说:"邱总,我们已经超额认购了三倍!"
邱莹莹保持着得体的微笑,眼睛却微微湿润。这一刻,她等了整整十年。
"邱女士,作为首家在泰国上市的中资控股房地产公司CEO,您有什么感想?"一个财经记者将话筒递到她面前。
"帕拉虽然由中资控股,但我们的血液里流淌着泰国的基因。"邱莹莹用流利的泰语回答,这是她在瑞士留学期间特意苦练的,"我们从2015年进入泰国市场,八年来已经开发了十二个高端住宅区和三座商业综合体。今天的上市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为什么选择泰国作为公司主要市场?"另一个记者追问。
邱莹莹的笑容短暂地僵了一下。为什么是泰国?因为这里有她永远无法割舍的过往,有那个和她长得一模一样却永远停留在八岁的女孩,有那对失去独生女却从未怨恨过她的泰国夫妇...
"因为泰国是我的第二故乡。"她最终回答,声音轻柔却坚定,"我在这里...失去过重要的人,也找到了新的方向。"
发布会后,帕拉不动产的股价定格在66.5泰铢,较发行价上涨47%。庆祝酒会在交易所旁边的五星级酒店举行,香槟塔在灯光下闪闪发光,泰国商政两界的名流齐聚一堂。邱莹莹端着水晶杯,接受着一波又一波的祝贺。
"邱总,恭喜啊!"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邱莹莹转身,看到了林叔——现在应该叫林总监了,他是帕拉不动产的行政总监,也是公司里唯一知道她全部过去的人。
"谢谢,老林。"邱莹莹和他碰了碰杯,这是他们私下时的称呼方式,"没有你,我走不到今天。"
林叔摇摇头:"是你自己的努力。老爷在天之灵一定很骄傲。"
提到已故的邱志明,邱莹莹的眼神暗了暗。父亲没能看到这一天——他在五年前因心脏病突发去世,留下庞大的商业帝国和未完成的中泰合作计划。那是邱莹莹人生中最黑暗的时期,也是她决定全身心投入泰国市场的转折点。
"对了,"林叔压低声音,"明天是18号。"
邱莹莹的手指无意识地收紧了酒杯。每年5月18日,她都会取消所有行程,独自去一个地方。
"我记得。"她轻声说,"车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还是老时间。"林叔点点头,"今年要准备什么供品?"
"芒果糯米饭。"邱莹莹不假思索地回答,"还有...一本素描本和彩色铅笔。"
林叔了然地笑了笑:"欣儿小姐喜欢画画。"
邱莹莹没有纠正他用"欣儿小姐"这个称呼。二十一年过去了,林叔依然保持着这个习惯,就像他依然每年都会偷偷给温家寄钱一样——虽然那对固执的泰国夫妇每次都把钱原封不动地退回来。
酒会进行到一半,邱莹莹借故离席,来到酒店顶楼的露天酒吧。曼谷的夜景在她脚下铺展开来,霓虹闪烁,车流如织。她深吸一口气,让夜风吹散酒意。
"邱总好雅兴。"一个男声突然响起。
邱莹莹转身,看到一个西装笔挺的年轻男子向她走来——张睿,高曼证券的分析师,负责帕拉不动产的上市辅导。
"张经理。"她礼貌地点头,"感谢你们团队的出色工作。"
"分内之事。"张睿站到她身边,也望向远处的夜景,"邱总在泰国的人脉令人印象深刻,连前财政部长都来捧场。"
邱莹莹笑了笑,没有接话。她的人脉不是靠金钱堆砌的,而是源于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帕拉最初进入泰国时,正是通过已故财政部长塔农的引荐,而塔农是温猜的表哥——这是她多年后才偶然得知的关联。
"对了,"张睿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我们做上市尽调时,发现公司2015年收购的第一块地皮有些特殊。就是现在帕拉花园那个项目,前身好像是一家小杂货店?"
邱莹莹的酒杯差点脱手。帕拉花园,那是公司的旗舰项目,也是她在泰国开发的第一个住宅区。而那块地的前身,正是温家的杂货店,温欣儿长大的地方。
"是的,一个小杂货店。"她努力保持声音平稳,"为什么问这个?"
"只是好奇。"张睿耸耸肩,"尽调报告显示,当时公司支付给原业主的补偿金是市价的十倍。董事会对此有过疑问,但您坚持这是'战略价值'。"
邱莹莹放下酒杯,双手搭在栏杆上。那年的情景历历在目——2015年,她刚接手父亲在泰国的业务,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温家的下落。当她终于在那个破旧的小区找到他们时,几乎认不出来了。阿侬的头发已经花白,温猜的背驼得厉害,他们开着一家更小的杂货店,勉强维持生计。
她本想像父亲曾经做过的那样,直接给他们一大笔钱。但了解温家的脾气后,她换了一种方式——高价收购他们的店铺和住宅,并承诺在新建的小区里给他们保留一个更好的店面。然而,温猜和阿侬还是看穿了她的意图。
"我们老了,不需要新店面了。"温猜当时这样说道,声音平静却坚定,"补偿金我们只拿市场价,多余的一分不要。"
最终,邱莹莹只能尊重他们的决定。但在交房那天,温猜塞给她一个信封,里面是一张温欣儿的照片——她站在杂货店门口,穿着蓝色校服,笑得灿烂。照片背面用泰文写着:"给莹莹,愿你的道路充满光明。"
"每块地都有它的故事。"邱莹莹最终这样回答张睿,"帕拉不只是建造房子,我们创造的是家。"
张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识趣地没有继续追问。
回到公司总部时已是深夜。邱莹莹独自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灯火通明的曼谷。二十一年了,这座城市变了太多,而有些东西却永远停留在那个夏天。
她打开保险柜,取出一个牛皮纸档案袋。里面是温欣儿的所有资料——死亡证明、火化记录、佛塔位置图,还有那张DNA检测报告的复印件。她每年都会看一次,仿佛在提醒自己不要忘记那个永远八岁的女孩。
档案袋最下面,是一张泛黄的照片——两个女孩站在大皇宫前,穿着相似的白色连衣裙,一个笑容灿烂,一个勉强微笑。那是温欣儿生前最后一张照片,也是她们唯一的合影。
邱莹莹将照片放在办公桌上,转身望向窗外的夜色。玻璃反射出她的身影——三十岁的成功女商人,身家数十亿,掌控着泰国最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公司。但在某个瞬间,她仿佛看到镜中的倒影变成了另一个女孩——皮肤微黑,头发简单扎成马尾,穿着朴素的校服...
如果不是那场爆炸,现在站在这里的会是谁?是温欣儿作为邱家千金继承父业,还是她邱莹莹在某个小杂货店里度过平凡一生?
手机铃声打断了她的思绪。是林叔发来的信息:"明天早上七点,车在地下车库等。芒果糯米饭已经准备好了。"
邱莹莹回复了一个"好"字,将照片收回保险柜。明天,她又将回到那个小佛塔前,向那个从未真正认识的"姐姐"诉说这一年的故事——关于上市,关于成功,关于那些无人知晓的愧疚和思念。
窗外,曼谷的灯火依旧璀璨,如同那个夏天永不熄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