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5、怜香曲 ...
-
塞外,戈壁滩。
马车在无垠的荒地上颠簸前行,轮下不时碾过碎石,车身一路摇晃,吱呀作响。
季明礼被晃得头晕目眩,索性一把夺过酸枣手中的马鞭,自己来赶车。
酸枣撇撇嘴,悻悻地让出位置。
走了没多久,他总觉得身后马车帘子里,有一道冷飕飕的视线钉在自己侧背上,如芒在刺。
他缩了缩脖子,干脆利落地跳下马车,小跑两步,蹿上了另一名下属的马背,与人共乘一骑去了。
不知何时,杨砺也钻出了马车,在他身旁并肩坐下。
“你有心事?”
杨砺说得笃定。
的确,自打出巡抚府,季明礼便异常沉默。
“对啊,我有心事。”季明礼轻飘飘一挥马鞭,抽在空中,答得敷衍。
“说来听听。”
“说了……寨主就能替我答疑解惑?”
杨砺向后一靠,闲闲倚住车门:
“夫人请问。”
季明礼立刻坐直了身子,转过头盯着他:“丰州这事,你早就安排妥当了,让我过去,不过是走个过场。我去或不去,其实根本没差别,对不对?”
“夫人聪慧。”
“你早就摸清了安影的底细,也算准了他一定会乖乖配合,签下章程?”
“夫人厉害。”
“但我还有一点想不通。”
“夫人请讲。”
“万一安影这人表里不一,见钱眼开,暗中把钱全吞了,既不拨给分阳关,也不组建商队和巡航队,你怎么办?别光说杀了他,你既然布局,肯定留着后手。”
“确有后手。”
“是什么?快说!”
杨砺唇角微勾,目光投向远方一只盘旋的苍鹰:“夫人可曾见过‘熬鹰’?”
“知道些皮毛。听闻猎人捕来野鹰,需磨其野性,方能驯为猎鹰。”
“正是。”杨砺声线平稳,似在讲述寻常旧事,“早年我得过一只海东青,烈性桀骜,宁死不屈。我便命人为其打造了一副银镣,系以长绳。任它飞得多高、扑腾得多凶,终究力竭落地。”
他略顿一顿,又道:“待其力竭,再关入仅容站立的笼中,蔽其眼目。它若瞌睡,便轻敲笼壁惊醒;它若怒视,便与它对峙到底。如此往复,断其食水,仅以少许清水吊命,直至其傲骨尽折,心神俱疲,最终认主而生,自此俯首听命。”
季明礼眸光一闪:“你是说……你是安影的‘主人’?你要‘熬’他?”
“我?”杨砺轻笑一声,摇了摇头,“他还不配我亲自来熬。”
“那……”
“夫人如此聪慧,不妨再猜。”
季明礼盘腿而坐,拧眉沉思,将整件事在脑中来回过了数遍,忽地一拍大腿!
“是张莽!”
杨砺颔首,眼中带着赞许:“夫人果然厉害。”
“张莽是你的人?你何时安排过去的?安影来丰州也不过数月,你动作怎能如此之快?”
“夫人,”杨砺声调平稳,“欲成一事,非三思可行,须得四思、五思……走一步,看九步;行于大道,亦备退路。一事必有三策,用人须抓软肋。如此,方能成事。”
“哦。”季明礼心下佩服,忽又念头一转,脱口问道:“寨主,你的软肋是什么?”
杨砺目光投向远处苍茫戈壁,静了片刻,淡声道:
“我没有软肋。”
“也不该有。”
季明礼“哦”了一声,不再多言,握紧缰绳继续赶车。
面上云淡风轻,心下却已翻江倒海:
“呦呦呦!‘我没有软肋~’!是谁知道我心系旧部,是个心病。悄无声息铺好前路,就等我来散心?”
“试问这世间,哪个男人宠……咳,纵容自家“契兄弟”能纵容到如此地步?”
“也就是我了!”
“哈哈哈!嘴硬心软!”
“如果不是爱我至深,实在没有必要如此宠溺我的嘛。”
“难道我是什么坊间说书先生口中的绝世炉鼎,他非我不可。”
“简直胡扯嘛!”
他越想越是这么回事,嘴角险些压不住地翘起来。
戈壁苍茫,长河落日。
偶有几只羚羊与牦牛自远方奔过,天地间时而传来几声狼嚎熊吼,更显旷野寂寥。
季明礼看在眼里,听在耳中,却只觉景致壮阔、声音也如天籁。
他心情颇佳,不由得扬鞭轻哼起来:
小郎君一十八呀,英武又高挑,
一杆长缨枪哟,扫平八方宵小。
白日里呀,巡山又探道,
深夜里呀,归来解战袍~
.......
“你唱的什么!”
“《怜香曲》呀!”
季明礼答得理直气壮,
“《怜香苑秘籍》每本后头都附赠一支小曲,甚是悦耳动听。”
“我怎不知有这段?”
“哦,原版比较不晋江,我临时改的。”
……
许是这落日过于晃眼,杨砺不堪其扰般地闭上了眼睛。
一旁随行的下属当即猛抽一鞭,哒哒哒策马直冲向前,只恨不能立刻寻团棉花把双耳塞个严实。
酸枣却听得新奇,问道:“鹰五,夫人唱的是啥曲?我咋从没听过?”
鹰五一言不发,只将马骑得又快了几分,恨不得掠出十丈远去,风中遥遥传来他一句嘀咕:
“的亏你没听过……”
微风起,落日圆,孤烟斜,艳曲缠:
君道关外风沙呀,迷长枪,
怎知我怀中呀,酒汁烫~
骏马长嘶哟,踏破月光洞,
怎比你低笑呀,耳边绕~
戈壁再阔呀,只有路一条,
我的心事呀,郎君你知晓~
狼嚎熊吼哟,权当锣鼓敲,
这一程呀,与你同走才算妙~
.....
一路走,一路唱,山一程水一程,直走到正月十五方回鹰沟寨。
季明礼此番散心,效果上佳。
不能回房,便将塞满马车的各色特产尽数丢给酸枣,吩咐他拿去分予众人。
自己则将一个檀木盒装着的翠青玉簪亲自送去给了茯苓,聊表谢意。
等从茯苓处返回寝居,就见窗台食盘上停着几只乌雀,猛地一拍额头,这才想起年前发给游九州的那封传书。
他忙将手中牛肉条叼在嘴边,取下三只鸟雀腿间的细竹管,倒出三卷信笺。
依着日期先后展开来看。
“已收,敌踪仍不见,关将军未归,有变即报。”
“军中密来一人,持少爷玉佩,私送年货,肥年。“
“关外百里,琉璃火再现。请少爷定夺。”
这第三封,正是今日所发。
琉璃火!
关灯灯还活着!
季明礼立刻吐掉口中肉条,在屋内飞快翻捡,迅速收拾出一个行囊。目光四下急扫,蓦地定格在杨砺那面兵刃墙上。
选了一把长剑,“铮”一声利刃出鞘,寒光乍现,剑身嗡鸣不绝。
反手将长剑负在背后,一刻不敢耽搁,猛地推门而出。
才踏出门槛,便见杨砺正朝这边走来。
“寨主.”
刚想说关灯灯有了消息,却蓦地收声,杨砺的肩头,正稳稳立着一只目光锐利的海东青。
“这是……”
“夫人要去何处……”
二人几乎同时开口。杨砺微一颔首,示意道:“夫人先讲。”
“密林方向出现琉璃火信号,我怀疑是关灯灯有了消息,需得再走一趟!”
杨砺似是早料到他此行目的,淡然道:“不必去了。那琉璃火,并非关灯灯所发。”
“你怎么知道?难道……”
“不错,”杨砺走上前,将他负在背后的长剑轻轻取下,又解开行囊,
“是我派出的人手所发的信号。”
他迎上季明礼疑惑的目光,解释道:“琉璃火并非求救之意,而是‘人已寻到’的讯号。鹰沟寨虽也备有传信烟火,却远不及军中制式射得高远。”
“既然人已找到,那我更得去一趟了!”
“找到人不难,”杨砺语气平稳,却字字清晰,“可找到之后呢?夫人确信,关将军会舍得下兀尔术,乖乖随你回来?”
“我……”
季明礼一时语塞。
杨砺不再多言,自肩头海东青的腿上解下一卷薄笺,递了过去。
“你看过这个,再决定去也不迟。”
季明礼接过信笺,入手便知是一张布帛,想必是仓促间写于衣料之上。
他迅速展开布巾,目光触及字迹的刹那,双眼骤然睁大,这笔迹……分明是关灯灯亲笔所写:
挚友锦文见信如晤:
感念挂怀,吾尚安在,吾得良缘,誓守吾妻,恕难复归矣。
今有一事相托,万望海东青返时,载以下诸物:
衣物吃食、针线伤药、五谷菜籽、《玉房秘诀》、膏脂数瓶……
纸短情长,唯物是念。切切!
友:灯灯
通篇览下,除了开头客套,剩下洋洋洒洒一百多字,全他母亲的是在要东西!
......
“夫人还去吗?”杨砺出声询问。
“不去了。”
季明礼摇了摇头,转而指向那只神骏的海东青,“这便是你先前说的那只‘熬’出来的鹰?这个头怕是寻常苍鹰的两倍有余,能驯得如此听话?”
杨砺并未答话,只抬手轻指了下季明礼的肩头。
那海东青竟似通人性般,依言振翅,稳稳落在季明礼肩上,还刻意收敛了锐利的爪子,未曾抓伤他分毫。
“这是……?”
“送与夫人了。”
“送我?”
“关将军不是要投递东西么?正好派上用场。”
季明礼望着杨砺,只觉鼻尖猛地一酸,眼底也跟着涌起一股热意。
杨砺察觉他情绪有异,问道:“怎么了?”
季明礼抽了抽鼻子,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抬眼瞅着他,小声嘀咕道:
“……还说我不是你的软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