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1、封侯 ...
-
曹操最终并没有履行同袁谭的婚约。
至于这其中有多少荀彧的缘故,唐袖并不不知晓。
七月的时候,夏日炎炎,虫鸣不绝。
唐袖与姜袂坐在廊庑下,摇扇乘凉。
姜袂感慨:“虽说这古代确实没有未来热,但是人身上的衣服可要扎实不少。我恨不得把亵衣、中衣全扒了,只穿一件外衫。”
唐袖忍俊不禁:“那你回家扒去,郭奉孝一定很乐意看。”
姜袂瞋唐袖,旋即不须唐袖反过来恫吓,姜袂主动收敛,垂首靠近唐袖,故作神秘状。
唐袖不可思议地看姜袂。
姜袂附唇唐袖耳边,轻声说:“前些时日,偏巷的一间小书肆老板找到我,说欲誊抄你的《烽火戏诸侯》兜售。我问他怎么找来的,他说许都城中已有不少人都在传阅此书。至于为何找我,也不知是谁说的,这书最早从我手上漏出。”
唐袖稍稍退远,回眸意味深长地掀眼瞥姜袂,反问:“真不是你拿着我的书到处推荐?”
姜袂做赌咒状:“我发誓,我只给青雀、丹鸾,还有家中几个亲近、信任的侍女看过。”
“那你同她们说不要外传了吗?”唐袖面色冷淡。
姜袂的动作顿了顿,霎时将竖起的手指收了回去,换而堆上一脸的笑,去抓唐袖的小臂,轻摇道:“袖袖,我错了嘛。我一开始确实忘记了,后来想起的时候,已经来不及。更何况,我也想若是任你的小说四处传播,会不会引得感兴趣之人主动上门要求刊印。”
“你看,这不就来了吗!”姜袂一副邀功的得意模样。
唐袖懒得听她辩解,只追问:“那书肆老板开了多少钱?”
若真能刊印出版、广为人知,还顺便赚些钱,唐袖何乐而不为?不过,就像姜袂之前说的,她的写作能力未必可以长此以往,待以后有了更出色的其他作者,她完全可以换条路子。
姜袂为难地开口:“袖袖,你也知晓,古代与我们未来不一样。未来百花齐放,可在古代刊印传播多是名人典籍。你写的还是现今没有的小说,太特别了,大的书肆不敢赌,小的书肆也没多少钱。故而……”
唐袖:“你只管说就是。”
姜袂伸出一根食指:“三、三百铢。”
“三百铢?”唐袖重复,“都不够荀文若买一支香。”
姜袂规劝:“这苍蝇腿也是肉啊。我知道,你和荀文若待一起久了,看待金钱单位也高起来。但是你想想,这三百铢相当于白来的,买珍奇古玩、珠宝首饰或许不够,但待我吃喝、逛逛市集完全够了。”
唐袖强调:“我日夜奋笔疾书,可不是白来。”
姜袂:“好好好,我们袖袖是付出很大努力的。但金子在发光之前,总是要受埋没一段时间。只要你这本名声打出去,往后还怕没有更大的书肆、赚不到钱吗?”
唐袖轻叹:“我也没说我不同意。尽管这些钱不算多,但是我也没被刊印过小说。荣誉要大于金钱诱惑。只是如此想来,在古代做其他行业赚钱,远比做官来得要难很多。”
“可不是嘛。”姜袂撇嘴,“官渡之战胜利后,曹操赏赐奉孝,随手便是几千几百两黄金,外加金银玉石、良田百顷。”
唐袖抬手到姜袂唇前:“好了,不要说了,我知晓你们夫妇如今也很有钱。”
想来荀彧应当很久没被曹操赏赐。这居内的官,安全有余,但机会不足。哪能比得上外出随军建功立业的机遇多?
唐袖无奈地摇摇头,告诉姜袂:“反正我的那些书稿你都有,你直接拿去让那书肆老板誊抄就是。得的三百铢,我分你五十。”
“才五十啊。”姜袂虽抱怨,可唇角压不住笑。
唐袖拿她没办法,义正辞严:“臭姜袂,你知足吧。一共才三百铢,我日夜艰苦、劳心劳力地撰写,还愿意分你五十。你要是现在不知足,以后等我赚更多,是不是每次都要分一半给你?”
“那敢情好。”姜袂顺理成章地答着,而后恍然意识到什么,眸光明亮、满目惊喜,“你的意思是,你以后赚到的版权费,都要分我一些?”
唐袖微笑颔首:“是啊。我是作者,你是编辑,负责帮我投稿出版,宣传拉赞助。我可不得分你一点。”
姜袂:“还是我们袖袖最好了。”
这日,唐袖刚说荀彧应该很久没被曹操赏赐。长悌和知宜便传来消息,早间朝堂之上,曹司空上表天子,请求封荀彧为万寿亭侯。虽说荀彧常年居庙堂,鲜少外战,但正如古之曲阜、萧何,积德累行、怀中念治,多出良策,无不见效。
唐袖不由得高兴起来,这文官封爵不说,还是侯爵,要知“公侯伯子男”,侯爵位于爵位第二。先且不说能得多少真金白银,便是这封地、良田都足够唐袖吃好几辈子了。
因而荀彧归家的时候,唐袖殷勤了一些。
望见荀彧,更带了笑意:“荀大人回来了?”
甫一听唐袖叫自己大人,荀彧险些被左脚绊右脚摔倒。
他不明所以地看向唐袖,唐袖拉着他到内室,帮他脱去外衫,拿干净的新衣给他。
荀彧受宠若惊:“阿袖,你这是?”
唐袖也不遮掩:“我总得对我们万寿亭侯好些,免得侯爷日后抛弃糟糠之妻。”
侯爷都出来了。
荀彧莫可奈何地摇首,一边接过唐袖递来的衣衫,一边认真地说道:“早间朝堂上的事,你都知晓了?”
唐袖点点头。
荀彧继续道:“司空确实上表我为万寿亭侯。但我拒绝了。”
“啊?”唐袖惊讶。
荀彧耐心地解释:“自古只有战将立下不世战功,才能得封爵位。便是不拘于文臣武士,可也总得有所胜绩。我常居于都城中,已经许久连战场都没见过是什么样。我这样的人又凭什么得赐爵位。”
唐袖听着,再次颔首,觉得也有道理,“可是白捡的便宜不要,文若你还真是严谨谦逊得过分。”
怎么内臣就不能封爵了?这运筹帷幄之中,只要运筹得好,就是不上战场也能立下赫赫战功。
官渡之战,若非荀彧在幕后布置,岂能如此就获得胜利?更不必说早前,荀彧劝曹操耐住性子,攻克下邳;于天子流落时,前往迎接天子至许都;在曹操发迹之前,也都是荀彧辅佐。现在曹操发迹了,麾下人才济济。即使如此,每五个人才之中,起码有三两个都受荀彧举荐。
这样的荀彧都还不能获得爵位吗?
荀彧注意到唐袖的疑惑和失望,不由笑问:“怎么,阿袖你很想做侯爵夫人吗?”
唐袖点点头又摇摇头:“夫不夫人什么的不重要,就是侯爵的位份与封邑……”
“可惜了。”唐袖笑叹一声,又道,“不过拒绝就拒绝了吧。区区侯爵而已,那些金钱权势,如今的你也并不缺少。”
荀彧欣然:“阿袖放心,无论如何,我能永保你同俣俣和窈窈,衣食无忧。”
话罢,荀彧走到唐袖面前,正欲牵起她的手。
荀彧的瞳眸幽邃明亮,望进唐袖眼中,带着熠熠的光芒,清楚明晰,却又不会过于刺目、闪耀。
然而,就在这时,屋外传来长悌着急地叩门声:“朗、郎君,曹司空派人送信来了,说是要亲自交到郎君手中。”
唐袖不解:“就这点距离,同在一城还要送信吗?”
荀彧莞尔:“大概是主公无暇来见我,又不忍让我放衙之后再重回司空府。”
“我出去拿信。”荀彧柔声。
唐袖坚定:“我陪你一起。”
来送信的是一个黑衣黑甲的兵士,恭敬地将一封封好的信函递交到荀彧手中。
荀彧追问:“司空可有其他吩咐?”
兵士的表情原本冷肃,听了荀彧的话,立马变得惶恐、为难,良久,他垂下眼眸,胆怯地说着:“主公有言,荀文若——”
“荀文若”一声出来,兵士又变得硬气,学着曹操模样,指着荀彧颐指气使:“你好歹跟着老子十年有余,若连一个侯爵之位都要不得,不是你谦逊,是老子没本事。你看着办吧。”
唐袖瞠目结舌。
荀彧不好意思道:“主公近来年岁渐长,与奉孝待在一起久了,越发得……嗯,不拘小节。”
那兵士仓皇地解释:“还请大人容禀,小的方才皆为转述司空之言,非有意冒犯大人,还请大人宽恕。”
荀彧不甚放在心上地摆了摆手。
兵士落荒而逃。
荀彧打开曹操亲笔的书信:
与君共事以来,立朝廷,君匡扶社稷、举贤任能、定计策、制谋略,做得已经足够多了。建功非战之一事也,愿君勿再推脱。
唐袖看见了,心道,这书函写得还是怪体面、礼貌的,与先前的传话完全不一样。
唐袖又去望荀彧,看得出来曹操还是很想让他当这个万寿亭侯的。
荀彧亦回眸看向唐袖,意味不明地轻叹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