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因果 ...

  •   清晨微亮,宁知弦先醒,她没有唤醒熟睡的幼安,而是从一旁蹑手蹑脚的下床,她一出门就碰见坐在门梗上的二丫。

      二丫起的更早,手里是根制作简易的竹蜻蜓,她嘴里哼着歌谣,见有人来,音收住后不再唱了。

      宁知弦同二丫一般席地而坐,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她示意女孩把竹蜻蜓给她:“唱什么呢,给我听听。”
      阳光正好,宁知弦也适合在太阳底下多坐坐,好驱散身上的病气。

      二丫性子腼腆,并不是不爱说话,知道住在他家的两个姐姐都是贵人,便多了几分拘束,生怕自己说错几句,给爹娘惹来麻烦,

      在宁知弦的鼓励下,她怯生生唱着。

      “蝴蝶飞飞停我窗台,偷吃馍渣胡子白,河边捡颗滚圆石头,揣进兜里蹦蹦跳跳,撞翻竹筐笑出牙缺块。”

      民间童谣大抵如此,语调轻快,小孩子来唱最合适不过了。
      描绘的生活太过美好,要是每天都能这般过下去,也不遑论为一场美梦。

      二丫语调一转,略显有些急促:“北边跑来灰马马,爹爹握弓出篱笆,说风沙要抢大甜瓜。等我长大练法,守着灶台麦芽糖。”
      宁知弦噗嗤一声笑出来,但愿二丫长大以后还能念着麦芽糖。

      “你知道灰马马是什么吗?”
      她给二丫拢好散乱的头发,无比轻柔。

      二丫瞪着一双大眼:“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们很坏,他们一来,阿爹阿娘就要带着握跑路,要跑得远远的,回家后家里的东西就会少很多。”

      宁知弦叹口气,知道是件好事,不知道也是件好事。过早接触一些真相,难免不会让尚且七八岁出头的她心性改变。

      但世事纷乱,半点不由人。

      宁知弦手巧,不多时就将竹蜻蜓坏掉的翅膀修整好,她和二丫并肩而坐,两人一时无言,二丫一直摆弄被修好的竹蜻蜓,整个人也开心起来。
      宁知弦看着她的样子,也是一阵舒心。

      这样的日子,平淡而令人向往,一时让她陷进去。
      待得胜回朝,她也能好好休息一段时间。

      而一侧窗扇,宋幼安在宁知弦起身时就早已醒来,她握着手中的一封书信,仔细打开翻开很久。

      徐临璋派来的人懂得规矩,半句多的话都不会说。

      她立在窗旁,静静注视宁知弦的一举一动,见她展露笑颜,见她为幼童束发。
      宋幼安闭上双目,她的子瞻,好不容易才安歇下来,怎么又遇见这件事。

      书信险些被她揉成团,她尽力克制自己,在心中暗自思忖该用什么方式告诉宁知弦,好让她没那么伤心。
      不该啊。

      待宁知弦再度回房,看见宋幼安时,眸子一亮:“幼安,早。”
      确实很早,她瞧出幼安不太高兴,上前捂住她的手:“如今天气转凉,起身时多披件衣服。”

      宋幼安轻轻应道,把握好语气:“敬辞师兄给我传信。”
      宁知弦先是一愣,没想到师兄在京都居然也想着她:“给我看看,我看看师兄是不是编排了些话。”

      “不是这件事,”宋幼安不敢去看宁知弦的眼睛,“阿宁,做些心理准备。”
      从宋幼安不宁的声调中,宁知弦也感到不安:“难道是姑姑,姑姑她出事了?”

      她伸出手想去讨要信件,宋幼安艰难得松手:“不是老师,她没有出事。”

      那还能是谁。
      宁知弦太阳穴突突得跳,当看清信件上的字后,她的手陡然一顿:“是……师父。”

      是师父出事了。
      宁知弦看清信件后,脸色变了变,差点没站稳,向后一退,胸腔里一阵翻覆,搅得她想吐。

      师父怎么会出事呢,明明离京前她才见过师父一面,明明看起来一切安好,怎么就油尽灯枯了呢。

      宋幼安想替宁知弦做出决定:“回去吧。”
      将来若有人跳出来参宁知弦一本,她也会替她一力担责。

      宋幼安的眼圈倏地红了,还在试图安抚宁知弦略微失控的神态:“呼兰彻已经没了还手之力,我和徐大人还有薛峥将军可以留在这里,替你守好后方。”

      敬辞来信,其实有自己的私心。
      普慧主持并没有要求他给宁知弦传信,说前线凶险,没必要在这时候给宁知弦添乱。

      是敬辞看出了师父很是想念宁知弦,这才有了传信举动。
      他向上请旨,并未得到明确的旨意。

      普慧主持那张苍老的脸在她面前一寸寸黯淡下去,将将剩下一道微弱的光线,勉强能看出浮在他面上的脆弱。

      黄泉边,奈何口。
      黑无常,白无相,还有徐隐青,在桥头来往的每一个人都印在宁知弦脑子里,他们微张的唇齿,他们抬手喝下一碗碗的汤药……

      不是什么汤药,宁知弦哑声,是孟婆汤啊。

      她颤声询问,似乎是要确定些什么:“前世,师父的身体还康健吗?”

      拢在袖袍里的那盏孤灯,晃动的火舌还在灼烧她的手心,那团火从手腕跃动,渐渐地向皮肉里不断渗入,薄薄的皮肉连同血液发出滋滋声响。
      痛彻心扉。

      宋幼安说不清自己的一番心绪,她小心翼翼:“前世,至少在我死之前,普慧主持的身体一向安康。”

      一向安康。
      如今却落个油尽灯枯的下场。

      宁知弦凄凄笑道,心里那个猜测在不断被印证。

      哪有什么命运改写,哪有什么逆天改命。
      因果轮回,如何能被轻易改变。

      只怕是有人一命换一命,为她求来一丝半毫的生机,好让她躲过鬼差追捕,得来一条重新回到人间的阳间路。

      宁知弦压下胸腔里翻滚的血腥,她养上几天,本来以为自己会扛到回京,如今想来怕是不行了。
      嘴角的血丝被她抹去,宁知弦低低道:“备马,我要回京。”

      她欠普慧一条命。

      而现下军中一切安稳,又有几方人马坐镇,应该不会出什么乱子,但她贸然回京,定会惹来不少风波。

      罢了。
      要罚要杀,悉听尊便。
      她,宁知弦,自一力承担。

      “我陪你一起回去,”宋幼安看出宁知弦的状态,不忍道,“你一个人我不放心。”

      宁知弦目光一闪,沉声:“幼安,不必,你替我留在军中。”
      我需要你。

      她重新穿好衣裳,将鱼肠别在腰间,数日修养,腰身处反倒是清减不少,身后一侧够不到,宋幼安就贴近她为她别好。

      二人一时无言,也不知道有什么可以说的。

      有时人就是这样,分别前思绪万千,恨不得做出所有合乎情理的举动,可一旦和人打过交道后,理智瞬间土崩瓦解,不愿他人为自己担忧,也不愿他人为自己徒增伤怀。

      只一眼,就在那一瞬,又开始默不作声起来,恨自己碌碌无为,恨自己无能为对方解决所有。千言万语压在喉舌处,本分都吞吐不出,也越发的沉默和冷寂。

      宋幼安替宁知弦整理好衣装,才舍得出声:“好,我多拨几个人给你。”
      让他们替我看着你,让他们替我注视着你。

      此去京都,虽不说有多少艰难险阻,可你旧伤未愈,新伤未合,我哪能不放心。
      宋幼安敛下眼底的泪珠,不愿让宁知弦看出,不值得,怕扰了她前行的脚步。

      一番动作极快,宁知弦束好发冠,少年身姿自然挺拔,她作好男子装束,背挺得直,墨发难以掩饰住其下的盎然,即便只是包着皮肉的那浅浅一层。

      扶翼久不见主人,对着宁知弦好一阵亲昵。

      宁知弦坐在马背上,凝视宋幼安好一阵子,随即展颜一笑:“幼安,不必忧我。”

      她穿上一件极为保暖的外衣,做工精巧,看着并不厚重,正巧适合她来赶路。
      它搭在宁知弦消瘦的身形上,总能让人瞧出她的丝丝憔悴,还是需要好好安养一段时间的。但因为是少年人的缘故,又给人一种她还能扛起长枪,顺着十里草场奔袭之意。

      “风急,早去,”宋幼安怀中抱着软剑,“也不必忧我,我会处理好。”
      我比你想得更要坚强。

      宁知弦自失一笑,勉强不让自己显得过于失神落寞,马鞭轻轻一抬:“幼安,我走了。”

      素面朝尘土,蹄飞伴草长。
      从军经累月,笑谈付情切。

      宋幼安鼻头酸涩,仍是站在原地不动,她看着宁知弦的身影消失在眼帘之中,看着那抹素色融于青天碧云之中,心里空落落的。
      她听着徐临璋的手下前来汇报:“禀大人,小公子身边的人手已经安排好了,定能护他顺利回京。”

      “你说,宁知弦她——”
      手下命线能听出宋幼安的不安,轻声打断:“世子吉人自有天相,不是庸碌冒进之人,不会出什么意外,他会平安的。”

      平安。
      宋幼安在心中默念,从未觉得这一个词会听起来如此悦耳。

      但愿如此。
      风同样扬起宋幼安的袍脚,斯人本就如美玉,无暇无啄,天底下独一份的美好。

      她细细聆听微风吹过的动静,簌簌又簌簌,声声不息。
      风来得是时候,足够她平复心绪,回军督军。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①12月之后陆续放出番外,文章会进行适当修整,扩充一部分内容。 ②最先开师姐,之后可能是死对头,均为短篇,目前没有长篇完本的经验,还需要练习。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