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6、静养 ...
-
那间位于“下水道”深处的、阴暗潮湿的废弃地下室,成为了陆淮和顾琰临时的“安全屋”,也是他们逃亡生涯中,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这里没有窗户,分不清白天黑夜。空气中永远弥漫着一股铁锈、霉菌和消毒水混合的、令人不适的气味。唯一的照明,是顾琰终端屏幕上散发出的、幽蓝色的微光,将他们两个人的影子,长长地投射在斑驳的墙壁上,交织在一起,再也无法分割。
但对于此刻的他们来说,这里,却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更让人感到安心。因为这里没有组织的监视,没有敌人的追杀,只有……彼此。
陆淮的伤势,在“再生-Ⅲ型”纳米机器人的作用下,正以一种超越医学常识的速度恢复着。那些原本足以致命的、被爆裂弹震碎的内脏和组织,正在一寸寸地、奇迹般地愈合。但这种超高速的细胞再生,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副作用。他会时常陷入高烧和战栗之中,身体像一块被反复投入冰火的钢铁,承受着淬炼般的折磨。他那引以为傲的、钢铁般的意志力,在纯粹的生理性痛苦面前,也显得有些无力。
在这段他生命中最脆弱、最无助的时间里,顾琰成了他唯一的守护者。
这个曾经只懂得与数据和代码打交道的少年,开始学着,用一种笨拙而又充满了偏执式认真的方式,来照顾一个人。这种照顾,对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比破解任何S级密码都更复杂的课题。
他入侵了城市的供水系统,通过多重过滤和反渗透净化,确保了他们能有相对干净的饮用水。他从一个被废弃的医疗站里,拖回了一张虽然破旧但还算干净的病床,用自己身上所有的消毒剂,仔仔细细地擦拭了三遍。他甚至,还从一个被查封的黑市商人的仓库里,“借”来了一台小型的、可以维持基本生命体征的医疗监控仪,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地监测着陆淮的心跳、血压和体温。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记录下陆淮的身体数据,分析纳米机器人的修复进度,然后用温水为他擦拭身体,更换胸口那浸透了血污的绷带。他第一次触碰另一个人的身体,笨拙得像个孩子。当他那冰凉的指尖,触碰到陆淮滚烫的、充满了力量感的、布满了旧日伤痕的胸膛时,他的脸颊,总会不受控制地泛起红晕。
而在陆淮陷入高烧噩梦,无意识地挥舞着手臂,喊着一些破碎的战斗指令时,顾琰会毫不犹豫地,用自己瘦削的身体,将他紧紧地抱住,然后,在他耳边,一遍又一遍地,轻声地叫着他的名字。
“陆淮……别怕……我在这里……没事了……”
而陆淮,即便是身处最深的昏迷之中,似乎也能感知到这份笨拙的温柔。他那总是因为痛苦而紧锁的眉头,会在听到顾琰的声音时,不自觉地,舒展开来。他那只总是下意识紧握成拳的手,也会在被顾琰握住时,缓缓地,放松,然后,反过来,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那只冰凉的手,紧紧地握在自己的掌心。
在陆淮伤势稍微稳定了一些,能够进食流质食物后,顾琰又面临了一个新的、对他来说堪比破解“盖亚”系统的巨大挑战——做饭。
他从附近的黑市,用自己破解几个小公司账户得来的信用点,换来了一些最基础的食材——大米、蔬菜,还有一小块据说是合成的、但营养成分很高的蛋白质肉块。然后,他对着自己终端上下载的、最权威的《营养学大全》和《分子料理入门》,开始了他那场灾难性的烹饪之旅。
他会用分析化学成分的方式,去分析每一份食材的营养配比。他会用构建三维模型的方式,去研究如何将一块肉,切割成最有利于热量传导的形状。
但理论和实践,终究是两回事。
第一天,他为陆淮准备的,是一碗……黑色的、散发着一股浓重焦糊味的、从物理形态上已经无法辨认出原材料的“高蛋白营养糊”。
陆淮看着那碗足以被当成生化武器的东西,又看了看顾琰那张写满了“我尽力了,快夸我”的、期待的脸,沉默了良久,最终,还是面无表情地,用勺子,一口一口,全部吃了下去。味道……很一言难尽,但他的心里,却莫名地,感觉很暖。
第二天,顾琰总结了失败的经验,认为问题出在火候上。于是,他准备的,是一份……从物理形态上看,似乎是蔬菜,但口感却像是在嚼塑料的“低温慢煮维生素补充剂”。
陆淮依旧,面不改色地,全部吃了下去。并且,还给出了一个非常中肯的评价:“……维生素,应该还在。”
第三天,当顾琰端着一盘散发着诡异酸味的、正在冒着绿色泡泡的“电解质平衡汤”走过来时,一直沉默地扮演着“合格病患”的陆淮,终于,在他准备动勺之前,忍不住开口了。
“……顾琰。”
“嗯?”顾琰抬起头,那双黑曜石般的眼眸里,充满了求知的光芒,“今天的配方,我根据你昨天的体征数据,优化了3.7%的钾钠离子配比,理论上,更有利于你受损的神经元修复。你尝尝,味道是不是……更特别了?”
陆淮看着他那张因为熬夜而愈发苍白,却又因为投入到新的“研究领域”而显得异常兴奋的脸,心中,那座冰山,彻底地,化成了一滩春水。
他伸出手,第一次,主动地,揉了揉顾琰那头柔软的、有些杂乱的黑发。动作,轻柔得,像是在触碰一件最珍贵的宝物。
“……辛苦了。”他说道,声音沙哑,却带着一丝自己都未曾察觉的笑意,“但我觉得,我们或许,可以换一种更……原始的方式。”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间阴暗的地下室里,出现了极其诡异的一幕。
身受重伤的陆淮,靠在床头,用他那虚弱却又充满了专业性的声音,远程指挥着。
“盐,放一克,不是一毫克。你的手不要抖。”
“油温太高了,你想制造一场火灾,把我们的追兵都吸引过来吗?”
“那个东西叫‘锅铲’,不是让你用来分析金属应力的数据探针,翻动它,对,让它受热均匀。”
而顾琰,则像一个第一次接触文明社会的原始人,手忙脚乱地,在那个简陋的电磁炉前,进行着一场场充满了科学事故的烹饪实验。
在经历了数次的失败和几次险些引起火灾的意外后,他们终于,成功地,做出了一碗……勉强可以被称之为“蔬菜肉末粥”的东西。
当陆淮吃下那碗虽然卖相不佳,但却充满了食物本身香气的热粥时,他感觉,自己那颗因为背叛和逃亡而早已冰冷麻木的心,在这一刻,被一股滚烫的暖流,彻底地,熨平了。
在照顾陆淮的同时,陆淮也没有闲着。
当他的身体,恢复到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时,他便开始了对顾琰的“反向训练”。
他发现,顾琰虽然拥有神一样的头脑,但他的身体,却脆弱得,像一张纸。他的体力、格斗技巧、甚至是……最基本的危险感知能力,都几乎为零。
“你走路的声音太重了,重心不稳,下盘虚浮。在真正的潜行中,你活不过三秒。”
“你的呼吸,太急促。在狙击手的瞄准镜里,你每一次呼吸的起伏,都是一个完美的靶心。”
“你握枪的姿势,是错的。你的手腕太紧张,肩膀没有打开,这样开枪,后坐力会直接震断你的手骨。”
陆淮用他那最严苛、最毒舌的FSS教官口吻,毫不留情地,指出了顾琰身上所有的弱点。
然后,他开始,一点一点地,教他。
他会握着顾琰的手,调整他握枪的姿势,将自己的掌心,贴在他的手背上,让他去感受,什么才是最稳固的、人枪合一的状态。
他会站在顾琰的身后,用自己的身体,去引导他,让他去学习,如何在最狭小的空间里,用最节省体力的方式,做出最有效的闪避和格挡。
他甚至,会蒙上顾琰的眼睛,让他单纯地,用耳朵,用皮肤,去感受空气的流动,去判断,危险,来自哪个方向。
在这些充满了汗水和身体接触的、亲密的教学过程中,他们之间的那堵墙,在不知不觉中,被彻底地,拆除了。
顾琰开始习惯了陆淮那充满了侵略性的靠近,习惯了他身上那股混合着汗水和硝烟的、强烈的男性气息。
而陆淮,也开始习惯了顾琰那柔软的、带着一丝凉意的身体触感,习惯了在他靠近时,少年那不受控制地泛红的耳根,和那双总是充满了警惕的眼眸里,渐渐流露出的、全然的信任和依赖。
他们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小的地下室里,以一种极其奇特的方式,互相照顾,互相学习,互相……填补着对方生命中,最缺失的那一块。
一个,在学习如何去“生活”,如何去感受“温暖”。
另一个,在学习如何更好的“战斗”,如何去保护自己,和……自己想要保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