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8、番外 恰是故人来 ...
-
安渝馆传出消息,二小姐身患重病,犹如风中残烛,命悬一线。大小姐心急如焚,亲自护送其离开北平,前往武汉休养。
潭柘寺外,殷宛树与唐锦书并肩而立,宛如两棵挺拔的青松,站立在枫树下。后者不经意间一瞥,竟发现前人发间隐隐有几根白丝,如白雪般刺眼。
“十岁之前,我无力保护娘亲,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咽下最后一口气,让仇人在我眼皮底下肆意妄为,作威作福多年;十三岁时,我未能照顾好妹妹,让她在幼年时离奇失踪。同一年,我肩负起殷家的重担,亲手处置了仇人。此后,这四九城中,历经多少风风雨雨,我都咬牙挺了过来。我本以为,我有能力守护我所珍视的人。然而,天不遂人愿……沈炎为国捐躯,我却是最后一个知晓。寻樱她,竟然以自己的生命为我换取一线生机……”殷宛树说到此处,心口仿佛被千万只蚂蚁啃噬,隐隐作痛。
唐锦书见她仿佛被一股无形的重压笼罩,难以呼出那口气,心中满是忧虑,轻轻地拍着她的脊背,仿佛在安抚一只受惊的小鹿。殷宛树努力平复着如潮水般汹涌的情绪,对着她露出一个的笑容,唐锦书这才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殷宛树的声音如同黄莺出谷,清脆悦耳:“我原以为,我可以如钢铁般守护我所爱之人。然而,这个世道……锦书,我深思熟虑过了,我渴望改变这个世界,如秋风扫落叶般驱逐敌寇,如明镜高悬般消除不公,还一个如诗如画、锦绣山河的太平盛世……”这般豪言壮语,若人有轮回,十八年后,寻樱归来,所望之处,必是海晏河清、天下太平。她目光坚定,宛如星辰般璀璨,郑重地问道:“我能否加入你们?”
唐锦书毫不犹豫地伸出手,如同迎接一位凯旋而归的英雄:“欢迎你的加入!”
殷宛树亦下定决心,毅然伸出手,两人的右手如同两座山峰般紧紧握在一起,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他们的决心和信念。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又是一年草长莺飞、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时光的脚步已然迈入了二十一世纪的大门。
樱树上,粉粉嫩嫩的花朵挂满枝头,宛如天边的云霞,树下,一群天真烂漫的小孩子如众星捧月般围着一位白发苍苍的奶奶,眨巴着好奇的大眼睛,叽叽喳喳地问道:“奶奶,您的姑姑和小姨后来怎么样了?”
奶奶的目光渐渐变得深邃而悠远,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年代。她轻声说道:“姑姑走后,小姨常常会默默地拿出两本书来,眼中满是无尽的思念。一本,是姑姑精心撰写的药膳方子,宛如一部济世救人的宝典;另一本,是小姨细心整理的脂粉方子,恰似一部描绘美丽的画卷。小姨为了革命四处奔走,民国三十八年,她倒在了那个樱花满枝头的季节。那年的九月,我终于在历经风雨后安定下来,依照她的遗愿,将她的骨灰,一半放入家族的墓穴,让她与祖先相伴;另一半则埋在那片如诗如画的樱林之中,让她与樱花长眠。当我准备离开时,偶然间遇见了一个女孩,她的手腕上系着一条精致的编绳手链,手链上挂着两个吊坠,一个是如雪花般纯洁的樱花形状,另一个则是如宝石般璀璨的樱桃形状。她说……”
那年,樱树之下,那位女孩,恰似一朵盛开的樱花,正值芳华十八。她的声音清脆响亮,宛如黄莺出谷:“我叫陆思尘,在樱林之畔成长,世代行医。我即将奔赴北京,参与那举世瞩目的开国大典,而后便在此地攻读医科大学。”
1951 年,鸭绿江畔,她再次邂逅那位女孩。她的手腕上依旧戴着那串手链,宛如一条璀璨的星河,闪耀着坚毅的光芒。她背负着画有十字号的药箱,毅然决然地跃上大桥,仿佛一只勇敢的飞鸟,向着未知的前方翱翔。此后,便杳无音讯……
一阵微风拂过,樱花如雪花般飘落,纷纷扬扬,洒满了老奶奶的肩头。身旁的小孩子们如同一群欢快的小鸟,叽叽喳喳地散开,发出一阵欢呼:“好美的樱花!”“马上有樱桃吃了。”……老奶奶不禁感叹,那两个姑娘,宛如两颗流星,划过近二十年的岁月长河,何时才能再度相逢?
“快快快!过来拍照!”“你慢点!”……樱林中,两个女孩,恰如那初绽的樱花,同是十八岁的年纪,一个披着长发,一个扎着高马尾,皆身着武汉高中的校服,相互呼喊着,宛如两只欢快的小鸟。
恰是故人来,老奶奶那如泉涌般的泪水,模糊了双眼,这一句话如潮水般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