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理家事 ...
顾文宁这一觉睡得久了,起床时明晃晃的太阳已经照进屋子了。顾文宁倚靠在高枕上,打着哈欠,问:“姑娘起了吗?”小桃说:“姑娘早就起了,来给您请安,您没起来。姑娘又去给老太太请安了,这会儿恐怕被老太太留着吃完早饭了。”顾文宁心疼黛玉辛苦,但还能起这么大早跑两个地方请安,至少说明身体挺健康的,一个多月的旅程下来,昨天又受了惊吓,也没生病。
顾文宁一边洗漱,一边吩咐:“叫她们把早饭摆在外间儿吧。”顾文宁这里是三间正房,顾文宁睡在东边这间屋里,中间便吃饭、待客,西边再慢慢布置起来,做个书房。昨天不算,今天是正式在贾府度过的第一天。很多事情一开始就要立下规矩来。如果她第一天也忙忙地早起去给贾母请安,在她那里吃早饭,养成习惯了,以后再想改个样子就难了。今天虽然起迟了,倒正好顺水推舟,做个懒人。
顾文宁吃着贾府准备的早饭,她不是个挑食的人,许多贾家的饭菜又与林家、顾家的做法都不同,她兴致勃勃地都尝了些。她还没吃完饭,黛玉就回来了。顾文宁知道黛玉惦记着还没给自己请安,一定是从贾母那里吃完了饭就赶回来了,便拉着黛玉坐下:“你吃饱了吗?在我这里再用一点?”黛玉自然没有那么大的胃口,不过坐着喝茶罢了。
顾文宁知道黛玉要比她挑食一点,又对她说:“你要想吃什么,不好意思跟她们说,只管告诉我,我脸皮厚,我去要。你父亲把你送来,不是让你受委屈的。要是她们没有,就去外头买。”顾文宁不但自己预备着做个豪横的客人,还教着黛玉也这么做。也不知道黛玉听懂了她的意思没有。
等顾文宁也吃完了饭,要打理家事,也带着黛玉一起听:“咱们这次上京带了不少人口。我这里的丫鬟陪房不说,你有两个陪读丫鬟,领的是一等的月钱,雪雁她们,是二等的,老太太给你的鹦哥,你怎么安排?”黛玉已经想过这个问题了:“鹦哥原本在老太太那里就是二等丫鬟,如今自然也是二等,我本来是没有一等丫鬟的,因为中夏、南枝跟着我读书,才让她们领个双份,其实她们也跟二等丫鬟是一样的。鹦哥既然是老太太给的,又熟悉这府里的情况,不如让她做个领头的。”
顾文宁点头,但又提醒她:“鹦哥新来的便占了尖儿,只怕其他人不服气,不如就让她近身伺候,以后谁好谁坏,自然就看出来了。丫鬟们也是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本事。不用你说,她们自然会争个高低次序来。要是你派一个不能服众的,就算你做主子的金口玉言说要以她为先,她们背后捣鬼的本事也多着呢。你看我屋里的四个大丫头,青果是年纪最大的,在我身边最久,做事又妥当,所以她当领头的。青杏、青梨是一批进来的,她们两个有时候就互相不服气。不过有青果在上面压着,自然无事。小桃年纪最小,从来不跟姐姐们争。要是最小的反而狂起来,这屋子就热闹了。”
黛玉认真听了顾文宁的话,记在心里,就说:“那就叫鹦哥在我身边伺候吧。我身边还有一个乳母和一个保母,老太太说,其他姐妹们都有四个教引嬷嬷,既然我这里已经有一个老嬷嬷,就给我再添上三个。我说我的丫头们已经比姐妹们多了,老太太说教引嬷嬷跟丫头们不一样,丫头们是伺候人的,教引嬷嬷是日常教导规矩礼节的,不能少。”
顾文宁又点头:“你外祖母说得对,你就收下吧。还有你母亲当年陪嫁的几房人,都跟着回来了。她们虽然当初是贾府出去的,但现在已经是林家的人了,你是她们的主子,有事情尽管使唤她们。丫头们不方便出二门,有外头的事情,尽管让她们去做。还有石柱、寿哥儿这些小厮,你也尽管使唤。寿哥儿原先是跟着你父亲跑腿的。”顾文宁这次带来的人是经过了多方面综合考虑,她的人,黛玉的人,贾敏的人,林如海的人,全都有,主打一个公平公正。将来在这边府上闹了矛盾,也好有个见证,她可不是恶毒继母。
黛玉点点头,又说:“我这么小,能有什么事情?就算有事,也要回禀了太太,哪有自己做主的道理?”
顾文宁知道她懂事。接下来清点带来的财物,有昨天没搬完的,今天再让他们接着干活。给荣国府众人的礼物昨天都交给贾母了,顾文宁又告诉黛玉:“你到这里来,日常跟姐妹们相处得最多,我昨天又说了把江南的新鲜花样送几匹给你姐妹们裁衣服。不如你亲自去选了布料,再把咱们从家里带来的小玩意儿选几样,一起给姐妹们送去。”黛玉听话便去挑选。
顾文宁叫丫鬟们磨了墨,自己盘算着要在京里拜访的人家,开始写帖子。她二哥顾文劭自然得排在最前头。二哥自从中了进士,就在京里做官,两个人也有一些年没见了。在京里混有前途,不过日子就没有外头舒服。她们的三堂哥才中了恩科,就运作着点了外任,回江南做官了。在自己家又有人,又有钱,现在又有权,日子简直不要太滋润。她改嫁的时候,二哥虽然不在跟前儿,但他最大方,给自己补贴的嫁妆最多。二嫂人也好,对家里人都很照顾。跟大嫂子张初捷比起来,二嫂方晴倒像是她们二房的宗妇。
这一盘算不要紧,要拜访的人家可太多了。林如海的座师,以前在翰林院任职时的老上司,如今兰台寺的长官,这些人地位尊贵,肯定要她亲自捧着礼物上门的。还有科举的同年,同乡,先前关系好的同事,林家还是林侯府时的老朋友……还有她们现在住在了贾家,贾家的姻亲王家,史家肯定也要来往的。林如海既然把女儿送来了,这就是跟贾家这一伙人亲近的意思,以后大家还是盟友,守望相助。人多也就算了,一家家跑总有跑完的时候。这先去谁家,后去谁家,真有点难把握。有些人以前是身份高,现在混得不如意,要是把他们靠后排,显得势利眼,要是把正得势的人往后排,又怕得罪人。虽然她来之前跟林如海商量过了这些事,现在少不得再盘算一回。最好再跟京里的人取取经,林如海毕竟多年未回京,得到的信息不一定准确。这么一想,顾文宁是不能偷懒,还是跟贾家的老封君贾母去聊聊天吧。还有,有顾文宁要上门拜访的人,自然也有应该来顾文宁这里走动的人。她现在住的地方有些狭小,平常的客人也就罢了,招待贵客就很不像话,还是得管贾家借个地方。少不得这件事也要跟贾母提。
顾文宁让人把鹦哥叫来,正好问问贾母的日常起居习惯。谁知跑腿的人回来说,鹦哥跟着姑娘去二姑娘那里了。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鹦哥最熟悉这府里的情况,是该跟着黛玉去找姐妹们。顾文宁索性也不问了,自己带着丫鬟们去贾母院中。果然贾母在跟王熙凤、李纨两个孙媳妇说笑。她如今就是个退休老人的状态,轻易不出门,顾文宁来找她是很难扑空的。看到贾母这里没有顾文宁不喜欢的人,顾文宁的心情又好了不少,把昨天的不愉快抛之脑后,特别热情地给老太太请了安。
顾文宁特别自然的说起要出门拜访的事。不光贾母,王熙凤也特别积极地给出主意:“……先前有个学生捧着厚礼去给胡大人祝寿,叫胡大人赶出来了,没脸在京城混了,灰溜溜地回老家了。”这说的是林如海的座师,礼部尚书胡严。至于他为什么这么给这个学生没脸,难道是这位学生影响了胡严的清廉人设?最近京里抓得这么严吗?新皇帝新官上任三把火也是有可能的。不过能出来做官的人,不会脸皮那么薄吧,逃出京城也就罢了,去当个地方官也不差啊,回老家是什么情况?
顾文宁又多了一肚子八卦和疑问。不过她也知道如今贾家的情况,满府的爷们儿也没有一个靠近权力中枢的人,所以他们才那么急着在贾敏死后跟林如海保持关系。不过贾母和王熙凤还是提供了不少有用的信息的,比如:“张大人的夫人一喜欢缂丝,二喜欢玻璃。”这个张大人就是以前林如海在翰林院的老上司,如今的户部侍郎张景升。顾文宁二哥就在户部做官,所以这还是他二哥的上司,少不得要认真奉承起来。顾文宁发愁道:“缂丝倒是有,玻璃恐怕它路上碎了,只带了几件小东西,送礼只怕拿不出手。”贾母便说:“我们库里还放着些玻璃的东西呢,让凤丫头给你找去。”
顾文宁忙说:“这怎么好用老太太的东西?”贾母完全不是虚客套:“昨儿我就说了,都是一家人,不要说两家话。不管你缺什么少什么,只管找凤丫头要就是了。”顾文宁虽然知道贾家是要借助林如海的权势,但贾母能做成这样,也不得不让人感动:“既然老太太这么说,那做晚辈的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等您做寿的时候,您女婿自然加倍孝敬你,不能让您老人家吃亏。”贾母乐呵呵地应了。
王熙凤也上道的很,马上拉着顾文宁去给她翻东西。
好想要个顾文宁这样的妈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理家事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
,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
[我要投霸王票]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开文啦,期待大家的评论,收藏,多多交流!存稿非常丰厚,大胆入坑! 作者专栏还有预收文《当林妹妹变成林探花》,是个红楼女孩子不用性转也可以在古代读书、做官的故事。 预收文《[三国]今天司马家篡位了吗》,讲的是西晋皇后羊徽瑜从曹魏走向西晋的故事。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