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迎 财 神 ...
-
第 五 章 迎 财 神
【本章简介】李家买鞭炮迎财神,庆回国。高先生准备把亲人的骨灰坛带回国。
1936年的春节来到了,横滨唐人街(五五年后改为中华街)有点冷冷清清。部分华人回国了,整个唐人街只有一半商铺开门营业,一直到年初四晚上才有了一些鞭炮声,那是一些留在唐人街的商人在准备迎财神爷。
鞭炮声让立钦立雯高兴不已,今天晚上总算热闹了,大街上的人会多吗?有没有卖小吃零食的?今年的瓜子花生没有往年的好吃,街上会有更好吃的东西吗?有没有那种香香脆脆的香榧子呀?
兄妹俩互相看了一眼,又看了看父母,他们正忙着做衣服,这几天做的衣服都是半个月前接的活,爸妈正在抓紧时间完成。从年三十开始,服装铺就不接做新衣的活,要准备回国了。我们就应该去街上走走,回去了就再也没机会逛唐人街了。立钦拉了拉妹妹的衣袖,笑着对母亲说:“妈妈,我想和立雯去街上看看。”
妈妈抬头看了看两个孩子,这些年来,他俩还没好好逛过唐人街。以前虽看过街上的舞龙舞狮表演,还有那些腰鼓表演及一些欢乐喜庆的节目,那是让他俩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要回国了,该让他俩好好看一下唐人街,这是我们华人创办的一条名街。
“好的,要小心陌生人。不要随便和别人说话。”
“没多少衣服了,你就陪孩子一起去吧。”李先生看了妻子一眼,“两个孩子也该去逛逛玩玩了。”
“那好,我顺便看看有没有好吃的,家里的年货快吃完了,要买点吃的了。”
“你就买点吃的和水果吧。”李先生看了两个孩子一眼,笑着对妻子说道,“和孩子好好逛逛唐人街吧,以后就很难说了。”
“你也一起去吧,放松一下。”
“好,这件衣服就回来再做吧。大家一起去逛街。”李先生把手中的衣服往桌上一放,看了一眼妻子,“忙了这么多的日子,是该轻松一下了。”
“好呀,我最喜欢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逛街啦!”
“你呀,就知道玩。”妈妈笑着拉起了立雯的手,“走,我们一起逛街去。”
迎财神的夜晚很热闹,尽管有很多商铺没开门,但开门的店铺老板把各种商品放在没开门的店铺门前,远远望去,满街都是各种各样的商品,有吃的用的,有孩子喜欢的小吃零食,还有花花绿绿的汽球和鞭炮,各家店铺门口还挂上了红灯笼,整条街充满了浓浓的年味和中国风。
新的一年开始了,很多商铺的业主都盼望着有好的财运,用最隆重的仪式迎接财神爷的到来。那些卖鞭炮和炮仗的商铺生意最好了。望着那些拎着鞭炮礼包,滿脸笑容和期盼的市民,小立雯笑了,她拉了拉妈妈的手,又看了看身边的父亲,笑着问道:“爸爸,今天晚上我们一起迎财神爷吧。”
“好!我们去买一袋来,今晚一起迎财神。”
“好哟!”小立雯高兴地跳了起来,把妈妈吓了一跳,“立雯,小心摔倒。”
“哈哈哈??不会的啦,”小立雯拉紧了妈妈的手,扭头望了一眼立钦,”哥哥,我们去买鞭炮啦!”
“好呀,我们一起去买。”
一家四口朝前面的一家杂货店走去。看见好几个人来店里买东西,老板赶紧走到店门口,微笑着招呼客人:“欢迎光临,欢迎各位来我店选购商品。”
“谢谢老板!先生店铺里的商品好多,我们想买一些马上就可以吃的年货。”
“有,好多年货还放在仓库里。”老板笑着说道,“你们稍等一下,我让伙计去后面的仓库拿来。”老板转身走进了店铺,朝里面大声喊道,“小李子,快去拿几包烤鸡和熏鱼来。”
“好!马上就拿来。”
“老板,这些年货是今天进的吗?”
“您放心吧,中午进的货,要迎财神了,多进了一批新货。”
“老板,迎财神的香烛和鞭炮有吗?”
“哈哈??都有,在柜台里放着,多买点,我给你便宜一点。”
“好,买两对香烛,两串鞭炮,烤鸡和熏鱼各两份,打个八八折吧,都在一条街上做生意,以后会常来。”
“好,就这样吧。”老板朝后面的伙计喊道,“小李子,再拿一些鞭炮、香烛来。”
“好咧!马上就拿来。”
一家四口买了很多年货和迎财神的大礼包,还在临安人的炒货店买到了香榧子,两个孩子高兴得马上就想吃,“不行,大街上不能乱吃东西。”妈妈告诉孩子们,“要做个知礼的好孩子。”
大家一起往东街走去,路边商铺的霓虹灯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几家规模较大的商家还设计了财神爷的图案,五彩祥云伴随着财神让商人们对未来充满了期待,整个商业街显得格外热闹和喜庆!
“好呀,今天买的东西最多了。”小立雯抬头望着妈妈手上的两大包吃的年货,又瞅了瞅爸爸手上的大礼包,不由地笑了起来,“晚上又是大年三十啦!”
“哈哈??你呀,巳大了一岁啦。”立钦冲妹妹做了个鬼脸,“再过年又要大一岁了。”
“好呀,我就希望快点长大,可以和两位哥哥一起上学去。”
“回去后就可以一起上学了。”
“哥哥,我们是不是要回自己的家乡?”
“嘘,回家再说。”
“哈哈哈??我们的立钦长大了,知道该怎么说话了。”走在一旁的爸爸妈妈笑了起来,“到家后爸妈会告诉你们的。”
自已家的商铺到了,打开店门,走进里屋,李先生把手上的大礼包放在里屋的角落,接着把妻子手上的年货放在了橱柜上,拿出几个大瓷碗,把烤鸡和熏鱼放了进去,另外一包鱼肉饭团放在大汤碗里,李先生看了看两个孩子,笑着问道:“逛了一圈,肚子饿了吧。”说完拿起两个饭团递给了立饮和立雯,“鱼肉饭团很好吃的,还有点热,赶快吃吧。”
“好呀,我吃啦。”立雯拿起饭团咬了一口,“哇!真的很好吃,哥哥快点吃吧。”
“爸爸妈妈一起吃,你们最辛苦了。”立钦拿起碗里的两个饭团,递给了父母,爸爸妈妈互相看了一眼,笑着点了点头,“立钦一起吃吧,吃完后再迎财神爷。”
看着大家都吃好了饭团,妈妈笑着告诉两个孩子:“财神爷12点会准时来的,你俩还是先听爸爸讲回国的事吧。”
“我们下个月就回国,先去上海创业。”
“爸爸,怎么不回宁波?那是我们的家乡,很多亲人都在那儿呢。”
“侵华战争还在进行,国内很多地方不安全,只有上海还算好的,我们回去就在租界暂时落脚,安定下来再开服装店做生意,希望一切都能顺利。”
“租界有学校吗?”
“有,回去后爸妈会给你俩安排学校的。”
“振华哥哥和高伯伯也一起去吗?”
“和我们一起回去。”
“哇!一起回去最好了。”
要迎财神了,晚上十点,上好排门板,关好店门,高先生就在店铺后面的小屋供桌上放了两盆糕点水果,打开壁橱,捧出骨灰坛,放在供桌的正中,点了一柱香,连着三拜,口中念叨着:“秀芳,我来看你了,你和孩子在那边好吗?我和振华准备和会馆的老乡、李先生一家一起回去。”想到妻子这么年轻就离开了,高先生心中一阵难受,泪水涌了出来,他赶紧掏出手帕,擦去眼泪,“秀芳,我们一起回家乡和亲人团聚。”
听到小屋里传出的说话声,振华就知道是父亲在和母亲说知心话,妈妈走了好几年了,爸爸一直躲在小屋里看她,和她说话。今晚是迎财神的日子,爸爸会和妈妈说什么呢,我们什么时候回国?我去问爸爸。振华从里屋走了出来,朝后面的小屋走去。
门外传来了振华的脚步声,高先生赶紧用手帕擦了擦眼睛,朝门口说道:“振华,进来吧。”
“爸爸又和妈妈说话了。”振华看了一眼父亲,问道,“我们是不是要回去了?”
“我正和你妈妈说。”高先生告诉儿子,“过了元宵节我们就回国了。”
“下学期就可以在自己国家上学了。”
“振华,过几天爸和你一起去学校办手续,回去就可以直接上学。”高先生告诉儿子,“我们先去上海,等安定下来后,再把妈妈送回家乡。”
振华听了,朝供桌走去,面朝骨灰坛拜了拜,“妈妈,我来看您了,”拜完后振华又去拿了一柱香,点燃后插在香炉上,火星在夜色中一闪一闪的,烟随之飘了起来,烟雾缭绕中,振华仿佛看见了妈妈,她正朝着他招手:“振华,你长高了。”
“妈妈,我好想你。”振华睁大眼睛看着妈妈,“我们一起回家吧。”妈妈点了点头,转身就不见了。
“妈妈,您不能走,我和爸爸在等您。”
一柱香的火渐渐熄灭了,供桌前的烟雾逐渐飘散,只剩下一个骨灰坛。泪水从振华的脸上流了下来,他扑上前去,抱住了骨灰坛,悲声道:“妈妈,我和爸爸陪您一起回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