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手捧他人珍重物,心中铭记归还期 ...
-
鲁雪看着经幡问:“你说人死后会去什么地方?”顾珩宥回答:“大概是消失了,什么都没有了。”他丝毫没有注意到鲁雪的表情变化,由晴变阴。
九点过,他们分道扬镳,各自朝家里面走去,今天提前拿起很好,气温已经升高,顾珩宥看着前方的红墙青瓦的寺庙,初中的时候就特别好奇,但从未去过,时间还早,改道去一趟寺庙。
寺庙名叫华亭寺,是一个佛教寺庙,台阶尽头是山门,进入寺庙迎面的是天王殿,右边有一棵大树,树龄预计超过一百年,上面挂着许多红丝带、祈福牌,风吹响动,让人听了安心,左边是一片空地,摆了几口大缸,里面种着莲花,已经枯萎了,但能看出被养护得很好,两边都是长廊,有人坐着休息,从天王殿进去,又是一个院子,正对的是大雄宝殿,宝殿前面放着一个鼎,是烧香的地方,顾珩宥对着拜了拜,观望四周,左边有鼓楼、祖师殿,右边有钟楼、伽蓝殿,还有一棵松树,再往后是法堂、方丈室、藏经阁,顾珩宥没有进去,只是沿着左边的廊道往上走,尽头有个后院,一段石阶梯上去,有一片竹林,竹林专门开辟出一片空地,修建了一个亭子,中间摆着一套石桌石凳,顾珩宥坐在这里休息了一会儿,听着风吹竹林、虫蚁鸟兽的声音,舒适惬意。
半个小时后,顾珩宥启程回家,遇到了一个和尚,找他讨了点水喝,道谢后欲走时和尚行了一个礼说道:“欢迎施主常来讨水喝,这里曾经是做出选择的地方。”
顾珩宥没有理会后面这句话,礼貌回应:“我会常来的。”说完想到初中口渴都忘记来这里讨水喝,真是后悔。和尚是寺庙住持,他吩咐其他人:“他要看什么,都不要阻拦。”顾珩宥只是在寺庙逛了一圈。
回到家,已经过了午饭,妈妈正要背着粮食去磨粉给牲口吃,妈妈让他自己做饭。
顾珩宥做了一个炒饭,切洋芋丝、青椒炒半熟放入盐,八分熟放入其他调料和玉米饭,翻炒直到洋芋丝全熟,起锅,就是青椒洋芋丝玉米饭,妈妈已经煮好了一锅红豆酸菜汤,顾珩宥正好喝凉汤,解除走路的燥热。
吃着饭,顾珩薇恰好回来,闻着屋里面的香味,去碗柜里面拿出碗就要吃,被妈妈制止:“你哥才回来,你中午饭吃过了,还要抢别人的。”
顾珩薇带着撒娇又有点哭腔说:“我又饿了。”
顾珩宥对妈妈说:“我炒的饭多,分给她吃,我够的。”
顾珩薇对妈妈做了一个得意的表情,拿调羹直接在碗里分,因为心急还把洋芋弄掉在桌子上,顾珩宥责骂:“你动作轻点,全弄掉了。”
顾珩薇马上说:“那里全部掉了,就掉了三根,等会儿我捡起来吃了。”
顾珩宥没有说话,默默看着妹妹把掉地上的捡起来,吹一口气吃了,露出满意的笑容。顾珩薇吃着饭,高兴得哼哼唧唧,还摇着头,对于妹妹来说能吃上哥哥做的饭,是最幸福的事情,因为妈妈做的饭并不是很好吃。
吃到中途,妹妹问:“你等会儿是不是要睡午觉?你每次回来都要睡午觉。”
“今天不睡了,跟妈妈去打包谷面。”
妹妹喜出望外,想参与:“那等会儿你们是不是要拉石磨,我也想去。”
妈妈听见了,大声说:“你去干嘛,你又拉不动,在家做作业,天天就知道玩。”
顾珩宥听见妈妈说的话,便问妹妹:“你作业做完了没有?”
妹妹抱怨:“还没有做完,你是不知道,老师要求把前面上过的课全部抄写一遍,还要标注上拼音。”
顾珩宥继续问:“你们上了几课?”
“八课。”妹妹有气无力的说。
顾珩宥想了想,觉得老师应该是这样安排的:“那你每天抄写一课就可以了。”
顾珩薇突然提高音量:“还有数学作业啊,四张试卷。”
顾珩宥有点恨铁不成钢:“四张试卷不是更简单,比语文少啊。”
“那也多。”
顾珩宥看着妹妹,对于她来说,做事情集中不了精神,的确是有点为难她,于是打算跟她做个交易:“如果我让你去,回来你要跟和我一起做作业,必须做一张试卷或者一课语文,行不行,不行的话你就在家做作业。”
“行行行。”妹妹见有选择,立马拼命点头。
拉磨的时候,妹妹非要跟哥哥一起,结果整的顾珩宥费半天劲没效果,事倍功半,被妈妈看到,顾珩薇又被骂了,只得跑去旁边玩,不一会儿就不见了,半个小时后,她从旁边的包谷林里面出来,手里抓着一只青蛙和一只蚂蚱,跑来拿给妈妈看,妈妈被吓了一跳,看着她全身脏了,骂着:“你还不回家去洗脸换衣服,叫你来拉磨你捣乱,不让你去捉青蛙,你却积极得很。”
顾珩宥想着自己以前也经常抓青蛙,就对妈妈说:“没事,快结束了,我们弄快点,弄完一起回去。”于是顾珩宥干得更加起劲。
收工回家,顾珩宥本想休息,但想到妹妹的作业,便催促她洗脸换衣服后拿出作业做,他也拿出数学温习鲁雪总结的知识点,并把练习册上的题目做一做。结果拿出来的书是鲁雪的,于是赶紧翻书包,里面又拿出了一本数学书,不用想,肯定是自己的,他立马想到,肯定是和崔雪枫一起去讨教数学的时候不小心收进自己的书包了。
鲁雪的书里面夹杂了一份新的试卷,上面写着十月二日,这应该代表她完成试卷的日期,她要是找不到试卷怎么办,不得急死,于是做了一个决定,反正去她家的路记得,明天书和试卷给她送回去。
做习题的时间,妹妹做一会儿玩一会儿,根本不集中注意力,顾珩宥时不时提醒,也只起到一小点作用,待顾珩宥做完,妹妹才抄写完一半,于是顾珩宥用眼神告诉妹妹,我就看着你,不做完不允许动。
晚饭,顾珩宥告诉妈妈:“我明天要去学校。”
妈妈疑惑问道:“今天才回来,明天就去?那你怎么不明天再回来?”
顾珩宥不知道用什么借口,随口敷衍:“有点事情。”
弟弟马上接话:“什么事情这么重要,必须明天去,不可以假期最后一天去吗?”
顾珩宥回答:“嗯,不行,作业落学校了。”
妈妈问:“那你还回来吗?”
顾珩宥回答:“明天就回来。”
妈妈心疼得说:“你要不后天回来吧,在学校住一天。”
顾珩宥觉得在鲁雪家过夜不好,所以赶紧拒绝:“不了,我办完事情直接就回来,我煮几个洋芋我带着当作午饭。”
妈妈想到年后养的鸡已经生蛋,对着顾珩宥说:“这几天还有嫩包谷,煮几个给你带着,再煮两个鸡蛋你一起拿着在路上吃。”
妹妹马上来了精神:“我也要吃鸡蛋。”
妈妈义正言辞:“哥哥是回学校办事,你又不去。”
妹妹带着哭腔大声说:“那几只鸡都生好多蛋了,就没吃过几次。”
妈妈更加气愤:“给你凑学费,你知道吗?”
妹妹听到,也不说话了,但顾珩宥却说:“给他们一人煮一个,我吃包谷和洋芋就好了。”妹妹感激看着哥哥,而弟弟一直看戏,他是聪明的,每当这个时候,除非哥哥说话,不然争抢没有意义。
第二天还没天亮,顾珩宥就起床,洗漱结束拿着数学书和妈妈准备好的食物就走,却被妈妈叫住,原来妈妈已经起床:“你拿书包背着,提着一路手不舒服。”
顾珩宥觉得无所谓:“不怕,这样方便一些。”
“宁背千斤,不提半两。”这是老人总结出来的生活智慧。
顾珩宥只得照做,用书包装着出发了,妈妈目送他离开,心疼不已。
顾珩宥一路向北,天亮已经走在半山腰上,他要沿着半山腰缓缓上升,直到岔路口就走到一半路程,他看向大地,还能看见自己家,山底有人正在修路,顾珩宥觉得,再过两个月就能修到镇上,以后去县城就能坐车了。
金秋十月,大地一片金色,许多人在地里面忙活,忙着收玉米,一条河流蜿蜒盘旋绕过大山流入月亮河,河边、山上都还有绿色,再过两个月,这几抹绿色也会完全消失,萧条的冬天就来了。
到寺庙那里,想起和尚邀请自己经常去喝水,可惜自己要赶路,不敢耽搁,继续赶路,大约十点,他到了岔路口,坐着休息,吃了一个鸡蛋,被蛋黄噎着,赶紧喝水,要不是他妈妈准备充分,估计没办法立即解决问题。以前顾珩宥一般不带水,因为山间有溪流,是天然的矿泉水,喝一口清凉甘甜,好不自在,岔路口,路要陡些,弯也大些,爬起来也费劲,速度明显慢了一些。
中午,终于到了丫口,顾珩宥脚有点酸疼,停下来休息,山风从丫口吹过,汗水带走热量,心情也变得舒爽起来。他坐着吃了午饭,两个包谷一个洋芋,冷的洋芋噎人,水杯里的水被喝完了。
顾珩宥突然想起来,鲁雪喜欢山茶花,他上山去找山茶花,可惜他哪里知道,山茶树开花是春天,现在如何能找到,在山间寻找,只找到一些野果子,顾珩宥不认识,不敢擅自吃。
半晌后,没找到,他往鲁雪家方向走去,横穿在山间,心想若是回不到丫口,就以鲁雪的村子作为坐标,从山上下去,只要不是悬崖,自己就能创造一条路。
走到一片树林,顾珩宥闻到一股香味,循着香味走去,是一块平坦的地,明显是有人开垦过的,因为上下都是不规则的山地,灌木丛生,只是种得不是粮食,而是依次种桂花、山茶、杜鹃、杜鹃、桔梗,跟花圃花圃一样,桂花开得正好,香味十足,山茶和杜鹃早已谢了,结着果,蓝紫色的桔梗花开得最好,太阳照耀下更显得妖艳。
花圃过后,竟然是一座坟茔,坟茔前面种着两棵松柏,有人修剪过,并不高,仿佛栽种一两年的新树,坟墓过后是对称的花圃,坟头上没有杂草,但并不是新土,墓碑上写“深爱故妻柳舒浅之墓”“悔夫鲁许清立”“孝女 鲁雪”,这个墓文跟平常看见的不一样,看来是一个很爱她的丈夫立的,而且经常来维护,顾珩宥还没见过这么漂亮的墓地,对这个男的肃然起敬。
看着鲁雪这个名字,他心想,果然是一个平常的名字,这么容易重名,然后作了个揖,寻着一条小路走下山。山路比较窄,一看就是走的人比较少,有些地方还要试探着下脚,顾珩宥很奇怪,墓地这么好,为什么不把扫墓的路弄好一些呢?
一会儿岔入主路,是去鲁雪家的那条路,只是已经下到半山腰,要不是能看到鲁雪家的方向,顾珩宥真不敢一直走那条路。
沿着山路往下,小伙子年轻,一路小跑到山脚,午饭水喝多了,汗如雨下。之后穿过几个村子就到了,此时已经是下午三点。
敲门,没人,再大声敲,半晌才开门,鲁雪困意十足,见到是顾珩宥,一下子醒了,惊讶问道:“你怎么来了?”
顾珩宥赶紧回答:“我把你的数学书和试卷带走了,你是不是今天要做的?”
鲁雪打了一个哈欠说:“我打算睡醒起来做的。”
顾珩宥这时已经拿出数学书,鲁雪看到不禁发问:“怎么在你这里?”
顾珩宥带着自责:“我跟崔雪枫去你们班请教数学,走的时候我收错了。”
“那我是不是拿了你的数学书,你才来的?”
“没有,我的在家里。”
“那你其实可以回学校再给我,我也不是非得今天做。”
“我怕你急啊,再说了这不打乱你的计划吗?”
“计划可以改的。”鲁雪回答,接着想起来两人一直站门口,便请顾珩宥进屋。
鲁雪把数学书放在书桌上,转头问:“你吃饭了没有?”
“我妈给我煮了鸡蛋、包谷和洋芋。”说着向鲁雪展示了剩下的食物,还有两个洋芋和一个包谷,顾珩宥并没有注意鲁雪失落的表情变化。
“幸好你今天来了,我明天要去我姑妈家,你就找不到我了。”
“那我可以放在鲁丽梅家。”
“她家,算了吧。”自从“卫生巾事件”后,她俩的关系不复从前。
顾珩宥问鲁雪几点了,鲁雪去看了看卧室里面的闹钟,出来说:“已经三点十五分了,怎么了?”
“我还要回去呢?”
“回去,回家吗?”
“对啊。”
“现在你还回得去吗?你可以在我家睡,明天一早回去。”
“不了,我跟我妈说过今天要回去的。”
鲁雪顿了顿回答:“好吧。”这里面包含对母亲关爱的向往,谁不想妈妈等着自己回家呢,这么简单的事情却是鲁雪的奢望,无法实现。
顾珩宥起身准备走,鲁雪却拦住他说道:“你几点能到家?”
顾珩宥算了算:“大概九点。”
鲁雪马上说:“这么晚,你再歇会儿,我给你煮几个鸡蛋、洋芋给你带上,包谷没有,不然也给你煮几个。”煮东西的时候,鲁雪继续劝顾珩宥在她家住宿,但都被拒绝了。带好水喝食物,走出门,又被鲁雪叫住:“我给你带上电筒,回学校还我。”
顾珩宥觉得是个好主意,没有拒绝,但是来了个问题:“你有电筒,为什么初三的时候走夜路不带上?”
鲁雪直接回答:“那次之后才买的,你还说,被你吓到还没找你算账呢。”
顾珩宥想起来那次脸红心跳的经历,没有说话,鲁雪却下了逐客令:“你还不快点走,到时候回不到家了。”
顾珩宥叮嘱道:“那你这次早点出发,别走夜路了。”
鲁雪催促:“我知道,快走吧,我送你。”
他们两个在村口的大树下面聊了会儿天,越聊越起劲,浪费了许多时间才依依不舍分别,鲁雪不止一次想起这件事,虽然许多年后还在嘲笑顾珩宥,但是每次都是那么亲切。在长时间的孤独里,突然闯进一个小事情都关心她的人,平静的心开始泛起涟漪。
顾珩宥走一段路后他回头,鲁雪还站在原地,鲁雪笑着向他招了招手,他觉得真是一幅美丽的画,定格在脑海。一直到晚上十点才回到家,幸好有月光和电筒灯光作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