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少年 ...

  •   下课铃撕裂空气。声浪裹挟着声音涌入。
      沈桉像一枚精准射入的箭矢,腋下夹着课本,紧攥那张布满推导符号的坐标纸,昨夜被时淮拾起抚平又放回江枳桌角的那张。
      “江老师!”他呼吸急促,手指压着纸面那道象征辅助线的虚线,“像您讲《归园田居 . 其一》的突然就通了!”

      少年眼中星辰骤亮,掌心汗渍浸染了纸角。

      “咣当!”门被撞开。张帆裹着橄榄球运动服的热气闯入,手里握着翻卷边的MYP数学探究手册:

      “时老师!辅助面怎么……”声音卡住,目光被习题册右上角粘着的纸片钩住。
      素白梅花笺上,一行墨色泅开:
      清疏梅蕊落砚旁
      一点寒香印墨行
      (落款:江枳晨笔)
      “哟!江老师写的?”张帆的大嗓门砸碎空气,“字儿真绝……但这跟双曲空间有啥关系?”他挠着头,粗眉拧成毛线团,困惑如看天书。
      涟漪无声漾开。几道目光转向声源。
      江枳与沈桉的对话稍滞。
      时淮停在草稿纸上的红笔尖悬于半空。视线掠过花笺与张帆,随即落回习题册,沉稳道:“放这儿吧。”语调如解一道基础几何题般自然。他继续批改,诗笺与数学符号在光线下交融共生,浑然一体。
      张帆似懂非懂地“噢”了声,留下册子遁走。沈桉也接过思路纸,身影消失在门外。
      沙沙声重新织就办公室的茧。朱笔犁过作文本,红笔啄食试卷,键盘敲击教案,汇成低沉的白噪音。
      午时阳光锋利如刀,斜切过桌面。时淮桌旁聚拢数学集训队的精英,目光如探针,聚焦在他铺开的透明网格纸。
      “坐标系转换的实质在此。”修长食指戳点网格交点,“原点的迁移,如同诗歌破题的题眼,”手指划出优雅的弧线,袖口随动作滑落,防水创可贴在日光下刺眼如徽章,“所有变换锚定于此,恰似十四行诗的起承转合。”
      学生们紧盯坐标纸,逻辑神经网络高速运转。唯有一个扎麻花辫的女生,睫毛颤动如蝶翅,目光掠过创可贴翘起的边缘,又迅速垂落。
      办公室彼端。年级组长李老师压下一摞打印稿,黑框眼镜片反射着赞叹:“江老师,这份《答司马谏议书》教案堪称典范!尤其第二部分的论证树状图,”手指敲击被蓝墨水梳理的脉络,“逻辑缜密如数学归纳法。”
      他笑着瞥向时淮方向:“难怪老师们打趣,你们这是把数学证明揉进诗歌意象,让议论文有了拓扑结构?”
      江枳抬头,晨光在她睫间跳跃:
      “论证的严密性,本是学科共通的筋骨。”
      目光流转间,恰见时淮侧耳倾听学生提问。阳光削出他鼻梁的锐角,专注如雕刻理性石像。
      放课钟声荡开。人影如潮退去。
      江枳整理好教案,关掉日光灯。室内瞬间沉入暮蓝的腹地,唯余月光如银线镶在窗缘。
      她背起包步入暮色。经过时淮书山卷海的桌畔,脚步蓦然凝滞。
      那页曾印着赌气“笨”字的草稿纸上,墨字上方赫然被两条利落黑线划去。一道新批注如碑文镌刻:
      “此‘笨’构型暗合黎曼猜想非平凡解模型,拙中藏巧,尽得诗性数学之妙。”
      字句沉静,是对凌晨解读的最终确认。
      《十四行回旋》被悄然移到桌角。
      两枚保温杯静立如孤岛:他的墨蓝杯盖紧扣,她的薄荷绿杯口敞开,空荡内壁残留冷茶香,像盛满期待的容器。窗台上琴叶榕的阔叶在暮色中吸饱暗影,宛如沉入墨池的徽章。
      江枳轻吸凉气。暮光中的桌案已凝成琥珀——封存了公式与诗行交锋的晨昏。
      门在身后合拢。走廊坠入幽暗深谷。声控灯随脚步次第熄灭,如咽下最后光粒的黑洞。唯尽头高窗漏下一缕钢青色月光,在瓷砖上漫成凝固的冥河。
      绝对的暗与寂中,脚步声与心跳成为坐标轴。但更深邃的静谧核心,思维的电波仍在共振。
      如两束中微子穿过厚重铅板般的世界,在函数曲线与竖排汉字的缝隙中持续缠绕、耦合,最终沉淀为纸上冷却的墨痕,在下一个破晓前,等待被重新激活于这高中永不落幕的晨昏与纸笔交织的叙事诗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