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7、第37章想做生意 ...
-
鬼子不断在搜山,势必要找出他们的藏身之地,李兰带着村民在山里与鬼子周旋,好在鬼子搜索了几天后没有发现任何人,陆续散去。山里仍然是最安全的,还是老办法,他们又选定了一座山,听说叫狼山,挖起了地道。
好在他们在原来的山上藏匿的粮食没有被炸毁,一行人又将粮食全都搬到狼山。李兰交代所有村民在狼山上藏匿好,不要出山,仍然安排侦查小组日夜在周围侦查情况,侦查小组由大柱负责。
这天晚上,李兰将大柱、春红、林强、长福叫过来开会,大家在这些天不是逃跑就是在逃跑的路上,精神疲惫不已,她看到大家都有点垂头丧气,心想必须要有个好的办法她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这次战斗的惨痛教训,让我明白,我们必须要有枪、有炮,才能与鬼子抗衡,否则我们还会经历更加惨痛的事。枪炮需要用钱买,所以,我们需要钱,但是,从哪去挣钱呢?你们有没有什么好的注意?”
大家你望着我,我望着你,有点抓不着头脑,他们以为李兰会带着他们策划一起反击,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没想到李兰居然说要去挣钱。
李兰看着大家有点茫然的表情,刚待想补充几句,听到长福说话了:“我觉得姐姐这个主意非常好,可以从根源上解决我们战斗力不足的问题。现在不是跟鬼子硬碰硬的好时机,此时去挣钱,既能够蛰伏一段时间以待后势,又能够有所积累购买武器,有了武器,我们才能有主动出击的能力。”
大家听完,缓缓点头,李兰看着长福坚毅的脸庞,这些天的劳累,使得他消瘦了许多,可他也是聪明的,每次都能准确理解她的心思。
“那好,既然大家都同意了,就按照这样办,大柱、春红、林强,你们带着大部分队员先留在狼山照应村民,我和长福先出去找路子。找到路子再回来接应你们。”
李兰这样安排,是因为大柱、春红、林强三人是他们队伍里战斗力拔尖的,特别是林强,有制造地雷的手艺,可以保大家的平安。
李兰再次交到三人:“回到狼山后,照例要侦查小队每天都要探查情况,不可有一日疏忽,还有,地道要接着挖,最好多挖一些备用的地道。你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好村民和自己,切记不要跟日军动手,以免暴露自己。”
次日一早,李兰和长福简单收拾好了行李,没有向众人辞行,悄悄离开了狼山。
两人打算去县城长湖县,县城已经被鬼子占领,但听说鬼子正在实行“招安政策”,并没有屠戮县城,县城的老百姓们仍然“照旧”。
刚到长湖县的城门口,就看到日军设置的关卡,每个进程的人都会受到鬼子的盘问,确认没问题了才会放进城里,出城也一样。
两人远远的看着,担心自己身上带着刀箭过不了盘问,便将刀剑埋在城外的一个小树林里,两人也学老百姓的装扮,伴做一对姐弟,李兰挎着竹篮子,长福挑着一副担子,担子里两个竹篓里放着一些葛根。
他们准备装作附近卖葛根的农户混进去。
才刚到城门口,日军便盯上了他们,上下左右的来回在两人身上瞧,鬼子用蹩脚的中文问:“进城干什么?”
李兰小心的陪笑,回道:“长官,我们去卖葛根”,打开长福挑着的篓子给鬼子看。
鬼子瞧了眼,轻蔑的盘问道:“他是谁?”
李兰说:“他是我的弟弟,我们姐弟两人一起卖。”
那鬼子还待要问,李兰趁没人注意的时候,将一块银元放在掌心递过去,那鬼子眼前一亮,收了银元,放他们过去了。
这银元还是她之前和大柱春红一起在裁缝店打工时攒的。
两人走到城内,城内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商铺照常开着,街道两边的道路上也有一些小摊贩摆摊,最多的是卖蔬菜的。
长福在一个老奶奶的蔬菜摊旁边的空地上站了会,和老奶奶说了声能不能摆在她旁边,老奶奶和蔼的点头,两人便在这里摆摊。
老奶奶看长福把篓子里的树根一样的东西拿出来,一一摆放齐全,问:“这是葛根吗?”
长福说:“是”,老奶奶惊奇:“哪里挖到的那么大的葛根?”
长福说:“是我姐姐在城外的山上挖的,挖了好几天呢。”
老奶奶点头,“难怪。”
虽说街上看起来好像没有冲突,但是李兰和长福却能感觉到一股莫名的压力。
比如,街上的人走路都小心翼翼的靠着边上走,店铺虽然开着门,但光顾的人并不多。
突然有一小队日军经过,路过的人立马都停下来,低着头佝着身子等待日军先走。
李兰看到老奶奶也低着头将身体尽量佝偻着,她和长福对了个眼神,也学着老奶奶低着头佝偻身体,显示出卑微的姿态。
待日军大摇大摆走后,众人才恢复正常的姿态,李兰看到大家脸上麻木的表情,仿佛习以为常。
李兰试着向老奶奶打听情况:“奶奶,您经常在这里摆摊吗?”
老奶奶:“没有,鬼子不时会驱赶我们摆摊的,所以我也经常换地方摆。对了,你们不经常来吧?看你们眼生啊。”
李兰:“我和弟弟听到有人说长湖县比周围几个县都要平安一点,我们才来这里,看下能不能把葛根卖掉,给我妈抓点药治病。”
老奶奶听罢叹了一口气:“哎,也是可怜人,长湖县确实没有像其他县一样,鬼子乱杀人,但是,做了别人家的狗,哪有挺直身板的日子哟。”
“奶奶,我们是第一次来,很怕招惹了日军,您能和我们说说要注意些什么吗?”
“就是碰到他们的时候,一定要说一句“……{日语}”,低头向他们行礼,让他们先走。千万不能忤逆他们。”
“您说的那句,是日语吗?是什么意思啊?”
“你好,大日本皇军。你们可一定要学会啊。”
三人在这里摆摊了一上午,老奶奶的菜倒是卖的很快,半上午的时候她就回家了,反到李兰的葛根,压根没有人瞧。
长福说:“姐姐,我之前在医院的时候,照顾过日本的伤兵,所以也能听懂一些日语。”
李兰惊喜道“那太好了,但长福,你不要轻易让人知道你听懂,我怕对你不利。”
“知道,姐姐。我看我们还是先去转转,看有哪些店铺招工,先找个工作试下。”
两人便沿路探问,直到找到一家杂铺店,贴出告示:招小工2名,包吃住,每月0.5元,要求能认字写字。
两人进店,老板是个中年男人,穿着黑色长衫带着一副圆眼镜。
“你们两都会认字写字吗?”
“是啊,老板,我和我弟弟都会。”
“那你们先写把这书的这一页内容读出来,再写出来。”
老板扔过来一本书,折出其中一页。
长福和李兰同时将内容读出来,再写在纸上。
老板看两人都字迹工整,尤其的长福的字,像古时候的书法家的字一样,对两人的身份产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