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第三卷:蓄势待发-第 八章 ...

  •   图书馆学系的教室里,老教授正在讲解《中国图书分类法》,声音单调得像秋日细雨。俞瑾坐在靠窗位置,看似认真记笔记,实则在一本黑色硬皮本上写着给顾修远的回信。

      "关于你提到的价格双轨制弊端,我认为明年春夏之交可能会出台并轨政策..."她的钢笔在纸上流畅滑动,字迹小而整齐,"但要注意农村生产资料领域可能出现的投机行为..."

      前世此时,她已经在深圳的工厂流水线上工作了三年,双手粗糙皲裂。而现在,她的指尖只有钢笔留下的淡淡墨迹,和图书馆纸张特有的木质香气。

      下课铃响,俞瑾合上笔记本。这是她与顾修远之间的第三十七封通信——每月两封,从不间断。他的来信总是厚厚一叠,除了经济讨论,还会附上北京各书店的淘书指南、适合阅读的咖啡馆点评,偶尔夹一张银杏叶或枫叶标本。

      "俞瑾!"班长在门口喊,"有你的包裹!"

      收发室里躺着一个牛皮纸包裹,寄件人栏只简单写着"C"。俞瑾抱起包裹,闻到淡淡的雪松味——顾修远惯用的墨水气息。

      宿舍里,她小心拆开包裹。最上面是最新的《经济研究》期刊,重点页面都夹了便签;中间是几本英文原版经济学著作,书页边缘有铅笔批注;最下面是个铁盒,装着北京稻香村的点心。

      俞瑾咬了一口枣花酥,甜香在舌尖化开。翻开《经济研究》,便签上熟悉的字迹写道:"第52页的文章引用了我们的观点,但理解有偏差..."

      "我们的观点"。这个词组让俞瑾心头一暖。前世她单打独斗三十年,从未有过学术上的伙伴。而现在,她的想法正通过顾修远的笔,悄然影响着经济政策的讨论。

      她立刻铺开信纸回复:"关于货币超发问题,基层的真实情况比文中描述的更复杂..."写到这里,笔尖顿了顿。前世1990年的通胀数据是多少来着?她努力回忆着,最终写下个模糊范围,并故意加入几个错误观点等顾修远纠正——这是他们之间的小游戏。

      信寄出三天后,俞瑾去了趟张建国的省城分店。店面扩大了,招牌换成"丽华服饰",橱窗里模特身上的套装正是她设计的款式。

      "俞同学!"张建国从柜台后迎出来,西装革履,早已不是当年摆地摊的落魄模样,"广州那边来信了!"

      后间办公室里,张建国兴奋地摊开图纸:"按你说的,在广州友谊商店附近找了店面,月租八百..."

      俞瑾仔细审查合同。前世此时,广州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商业地产价值即将腾飞。这家分店将是她在南方市场的第一颗棋子。

      "装修用这个方案。"她指着其中一张设计图,"雇当地设计师,别省这个钱。"

      张建国搓着手:"还有个事...记得你那个同学周媛吗?她妈病好了,小姑娘考上美术学院..."

      俞瑾眼睛一亮。前世周媛因家境贫困放弃大学,后来成了她的生产主管。这一世,或许能培养成设计总监?

      "联系她,就说店里需要兼职设计,学费我们出。"俞瑾写下个数字,"每月给这么多,毕业后优先录用。"

      张建国瞪大眼睛:"这比技术员工资还高!"

      "好设计值得。"俞瑾想起前世与国际品牌竞争的教训,"对了,商标注册办好了吗?"

      离开店铺时,秋日的阳光为街道镀上金色。俞瑾拐进邮局,给北京寄了张明信片:"南方布局开始。—Y"

      大学生活平静如水。俞瑾保持着中等成绩,参加必要的集体活动,其余时间都泡在经济学区。同学们以为她在备考双学位,没人知道那些笔记实际是给千里之外一个经济学者的商业分析。

      元旦前夕,顾修远来信说调回省里的申请被驳回了。"但别担心,"他在信尾写道,"我找到了每月往返的办法。"

      果然,寒假第一天,俞瑾在宿舍楼下看到了熟悉的身影。顾修远裹着深灰色呢大衣,围着她送的那条藏蓝色围巾,鼻尖冻得发红。

      "路过。"他递过一袋糖炒栗子,热气腾腾的,"省图书馆有新开的珍本展。"

      他们走在冬日校园里,聊着半年来的见闻。顾修远说起北京的政策辩论,俞瑾则分享对乡镇企业的观察。路过公告栏时,他停下脚步。

      "'图书馆学系读书报告比赛'..."他念出海报标题,转头看她,"你参加了吗?"

      "没有。"俞瑾摇头,"我成绩中等,不够资格。"

      顾修远镜片后的眼睛眨了眨:"你是我见过读书最多的人。"

      "这一世我想当个普通人。"话一出口俞瑾就后悔了。

      "'这一世'?"顾修远敏锐地捕捉到关键词。

      "比喻说法。"俞瑾急忙转移话题,"你什么时候回北京?"

      顾修远没有追问,只是从公文包取出本书:"新出的《中国经济问题研究》,里面有我的文章。"

      翻开扉页,题字是:"给教会我倾听市场声音的人。"文章第15页,脚注2赫然写着:"特别感谢Y.J.女士的宝贵意见。"

      俞瑾眼眶发热。前世她登上过无数杂志封面,却从未在学术领域获得过认可。而这一世,她的思想正以这种方式被记载。

      寒假回家,俞瑾发现父亲工厂气氛凝重。晚饭时,俞建国几乎没动筷子。

      "厂里要倒闭了。"他最终打破沉默,"新来的厂长说设备落后,资不抵债..."

      前世这个时间点,父亲确实失业了,从此一蹶不振。俞瑾放下碗筷:"没有转机?"

      "除非有 miracle。"父亲苦笑着蹦出个英文词,显然是跟新厂长学的。

      当晚,俞瑾给顾修远打了长途电话。二十分钟后,她知道了省机械厂的成功改制案例——员工持股,技术入股,引进战略投资者...

      接下来两周,俞瑾表面上只是陪父亲散步聊天,实则将改制案例的关键信息巧妙灌输。她看到父亲眼中的光一点点亮起来。

      春节前夕,俞建国突然被选为职工代表,参与改制方案制定。除夕夜,他兴奋地宣布:"定了!员工持股51%,市里一家公司投49%,老设备全部更新!"

      "爸,你占多少?"俞玲好奇地问。

      "技术骨干3%!"父亲红光满面,"还有,我被提名技术副厂长!"

      王淑芬喜极而泣,妹妹欢呼雀跃。俞瑾静静看着这一幕,前世此时家里的愁云惨雾仿佛从未存在过。她悄悄离席,给顾修远寄了张贺卡:"改制成功。新年快乐。"

      春节后,俞瑾提前返校。宿舍楼空荡荡的,她享受这份宁静,直到敲门声打破寂静。

      "快递!"门外站着个戴鸭舌帽的小伙子,递过个包裹。

      牛皮纸包裹上熟悉的字迹让俞瑾心跳加速。她拆开后怔住了——是一台崭新的IBM电脑,还有张纸条:"写论文用。已装好汉字系统。——C"

      1989年,个人电脑在小城还是稀罕物。俞瑾颤抖着按下开机键,绿色字符逐行亮起。她立刻给顾修远写信,这次是用电脑打印的:"太贵重了!这得花你半年工资..."

      回信一周后到达:"不贵。你的想法价值连城。PS:我涨工资了。"

      随信附上的剪报让俞瑾屏息——□□某内部会议纪要,其中一段关于乡镇企业发展的论述,几乎逐字引用了她上月信中的观点。顾修远在旁边批注:"你的声音正在被听见。"

      三月的一个雨天,俞瑾收到周媛的来信和几张设计草图。这个曾经差点辍学的女孩,如今在美院如鱼得水。信中充满感激:"...没有您的资助,我永远不敢想象能学设计..."

      俞瑾将设计图转寄给张建国,附言:"重点培养,未来可做设计总监。"

      四月中旬,顾修远突然来访,带着黑眼圈和满身风尘。

      "出差路过。"他递过个文件袋,"你要的资料。"

      文件袋里是广州分店的营业执照复印件——"丽华服饰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张建国,股东栏赫然印着"俞瑾(占股30%)"。

      "合法合规。"顾修远推推眼镜,"用了些关系加急办理。"

      俞瑾突然意识到,他已经默默参与她的商业布局。"谢谢"二字太轻,她伸手覆上他的手背。

      顾修远反手握住她:"广州分店下月开业,要去看看吗?"

      "我还要上课..."

      "周末两天足够。"他眼中闪着狡黠的光,"我弄到了机票。"

      飞机腾空那一刻,俞瑾紧抓扶手。前世她坐过无数次头等舱,却从未像这次一样心跳加速——因为身边坐着顾修远,他的手始终稳稳地覆在她的手上。

      广州的空气湿热粘稠,比记忆中更加生机勃勃。他们假装成普通情侣考察市场,从友谊商店到个体户聚集的高第街。顾修远对服装一窍不通,却精准指出几家店铺的财务疑点。

      "这里适合开第二家分店。"他指着一条正在扩建的马路,"明年地铁通到这里..."

      俞瑾惊讶地看着他。前世这条街确实是黄金商圈,但此刻还是一片工地。

      "你怎么知道?"

      "城市规划公示。"顾修远无辜地眨眼,"政府文件里藏着宝藏。"

      开业典礼很简单,张建国激动得语无伦次。俞瑾以"品牌顾问"身份低调出席,而顾修远则被误认为"北京来的领导",被让到主座。

      回程飞机上,顾修远睡着了,头歪向俞瑾肩膀。她轻轻调整姿势让他靠得更舒服,看着他睫毛在机舱灯光下投下细小的阴影。这一刻,她突然明白:这一世,她不必在事业与爱情间做选择。

      毕业季来临,同学们忙着跑分配、托关系。俞瑾却气定神闲——她早已决定不进入体制。当室友问她去向时,她只是笑笑:"可能开个小书店。"

      只有顾修远知道她的真实计划。最后一封信里,他写道:"省城写字楼有间小办公室,适合咨询公司。钥匙在信封里。"

      信封里确实有把铜钥匙,还有张纸条:"无论你选择什么,记得有人在等你做决定。"

      俞瑾将钥匙挂在颈间,贴肉藏着。这是比任何情话都实在的承诺——他尊重她的选择,同时表明自己的等待。

      毕业典礼那天,阳光格外灿烂。俞瑾穿着普通蓝裙站在人群中,看着父母骄傲的表情。前世她没上过大学,这一世弥补了所有遗憾。

      散场时,她在校门口梧桐树下看到了不该出现的人——顾修远穿着正式西装,手捧一束满天星。

      "路过。"他递过花束,耳根发红,"正好有工作调动的好消息。"

      "调回省里了?"

      "更好的。"他凑近她耳边,温热呼吸拂过颈侧,"设立政策研究室省城分中心,我负责。"

      俞瑾抱紧花束,满天星的细小花瓣纷纷扬扬。这一世,她不必在事业与爱情间挣扎,不必独自扛起家庭重担。那些前世错过的温暖,如今正以最美好的方式回到她生命里。

      "对了,"顾修远从公文包取出个信封,"张建国寄来的。"

      里面是广州分店首月报表——盈利超预期,还有周媛的设计图被港商看中的好消息。俞瑾的商业版图,正悄然成形。

      "恭喜,俞总。"顾修远调皮地眨眼。

      "只是小投资。"她将报表塞回信封,"我真正的理想还是..."

      "做个闲人。"他们异口同声,然后相视而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