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第二十章 ...

  •   八月流火,榆市的暑气还未完全褪去,大学新生活的序章已然奏响。
      踏进榆大校门的那一刻,易雪感到一种熟悉的、混合着忐忑与期待的悸动。
      校园里绿树成荫,红砖建筑古朴而宁静,与高中是完全不同的开阔气象。
      她拖着行李,按照指示牌走向分配的宿舍楼,手心因紧张而微微出汗。
      新的环境,新的人群,对她这个慢热的人而言,始终是一场需要悄悄鼓起勇气才能面对的挑战。

      然而,与以往那种近乎恐慌的退缩感不同,这一次,她的心底深处,似乎多了一根小小的、却异常坚韧的支柱。
      这根支柱,源于两个月前那个同样闷热、却彻底改变了她内心地貌的夏日傍晚。

      那是高考结束后的暑假,一个普通的黄昏。岑
      晏约她见面,没有像往常一样选择热闹的奶茶店或者人来人往的广场,而是在信息里说了一个地址——榆市老城区一个几乎被遗忘的、种满了高大樟树的街心公园。
      那里只有几个老旧的长椅,平时除了下棋的老人,几乎不见年轻人踪影。

      易雪按照地址找去时,夕阳正将天空染成一片暖橙色,蝉鸣聒噪,空气中弥漫着夏日植物蒸腾出的浓郁气息。
      她看到岑晏就坐在最里面那张背靠着一棵巨大樟树的长椅上,斑驳的光影透过枝叶洒在他身上,他安静地等着,没有看手机,只是望着远处被夕阳镀上金边的云彩。
      那一刻,易雪的心跳莫名加速。
      她不喜欢人多眼杂的地方,厌恶成为任何形式的焦点。
      而岑晏选择的这个地方,偏僻、安静,甚至有些破败,却奇异地契合了她内心最深处的需求——一个可以不被打扰、无需伪装的安全角落。
      他连这一点都考虑到了吗?
      这个认知,让她的鼻腔微微发酸。

      她走过去,在他身边坐下。
      长椅的木头有些老旧,却异常干净。
      两人之间隔着恰到好处的距离,既不疏远,也不令人窒息。
      没有铺垫,没有迂回,岑晏转过头,看着她,眼神是前所未有的清澈和认真,开口的第一句话,就直接击中了易雪的灵魂:
      “易雪,”他的声音在寂静的傍晚显得格外低沉悦耳,“我知道你不喜欢复杂,也不喜欢成为别人谈论的焦点。”
      易雪的心猛地一缩,下意识地攥紧了放在膝盖上的手。

      岑晏的嘴角微微上扬,形成一个温柔而坚定的弧度,继续说道:“所以,我挑了这个地方。这里很安静,只有树和我们。”
      他顿了顿,目光如同最柔和的月光,笼罩着她微微低垂的脸庞:“有些话,我想了很久,觉得还是应该在最简单、最让你安心的地方告诉你。”
      夏风拂过,带来樟树叶沙沙的响声,像是为他的话语伴奏。

      “易雪,”他叫她的名字,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从高一第一次见到你,那个安静地坐在窗边、像雪花一样清冷的女孩,我就知道,你是不一样的。”
      “后来,我看到了你的坚韧,你的善良,你藏在沉默下的温柔,和比任何人都要丰富的内心。”他的语气平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知道你慢热,需要时间和空间,所以我告诉自己,不要急,慢慢来,像靠近一只容易受惊的小动物一样,用最轻的脚步声走近你。”
      易雪抬起头,撞进他深邃的眼眸里,那里映着夕阳的余晖,也映着她自己怔忪的、带着水光的倒影。她感觉自己的心脏快要跳出胸腔,一种混合着巨大震惊、难以置信和汹涌感动的情绪,像海啸般席卷了她。
      她从未想过,会有人如此清晰地、如此准确地读懂她所有的不安和伪装,并用这样一种极致尊重和呵护的方式,来对待她这份敏感。
      “我不需要你改变什么,易雪。”岑晏的声音更轻了,却也更重了,一字一句敲在她的心上,“你就做你自己,安静的,慢热的,有点小固执的易雪,就很好。我喜欢的,就是这样的你,完整的你。”
      “我喜欢你,易雪。”他终于说出了那句最关键的话,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夸张的渲染,只有最朴素的真诚,“不是一时兴起,是经过很长很长时间的确认。你愿意……让我以后,继续以另一种身份,陪在你身边吗?”
      没有逼迫,没有急切地索要答案。
      他只是安静地看着她,眼神里充满了期待,却也带着一种“如果你需要更多时间,我也可以等”的包容。

      易雪的眼泪,毫无预兆地决堤而出。
      不是悲伤,而是巨大的、几乎要将她淹没的释然和幸福。
      她一直以为,自己需要变得更好、更开朗、更符合世俗的标准,才配得上这样一份真挚的感情。
      可原来,在他眼里,她本身的存在,她所有的“缺点”和“特点”,都构成了他喜欢她的理由。
      她用力地点着头,喉咙哽咽得发不出完整的声音,只能用一个带着浓重哭腔的“嗯”来回应。

      那一刻,樟树的阴影下,蝉鸣声中,易雪觉得,自己那颗漂泊了很久很久的心,终于找到了可以永久停靠的港湾。
      那个告白,没有喧嚣的见证,没有浪漫的仪式。
      却因为极致的简单、真诚和对她内心世界的全然尊重,而成为了她青春里最盛大、最隆重的典礼。

      回忆的暖流尚未完全退去,现实的声音将她拉回。
      更幸运的是,闻逢伊像一只永远不知疲倦的快乐小鸟,早早就在宿舍楼门口等着她,兴奋地挥舞着手臂:“雪雪!这里!我们真的分到一个宿舍啦!太好了!”
      她冲过来,给了易雪一个大大的拥抱,瞬间驱散了她心头因新环境而残留的最后一丝陌生感。
      拥有闻逢伊这个发小在同一个空间里,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拥有了一座熟悉的灯塔。
      她们的宿舍是标准的四人间,另外两位室友一个是来自南方的温柔女孩,另一个是爽朗的东北姑娘,都很好相处。
      易雪悄悄松了口气,开始小心翼翼地布置自己的那一方小天地,将书本整齐码好,摆上母亲给她求的平安符。
      这个小小的空间,将成为她未来几年在榆大的家。

      然而,与宿舍生活的顺利安顿相比,另一件事却让她有些措手不及。
      岑晏,如同他之前所预告的,进入了榆大警学院。
      警学院的管理严格近乎军事化,课程排得极满,还有大量的体能训练和集体活动。
      他不能再像高中时那样,随时随地出现在她身边,甚至一起上课、一起吃午饭都成了奢望。

      开学第一周,易雪几乎没怎么见过他。
      偶尔在偌大的校园里擦肩,也只能看到他穿着作训服,和一群同样身姿挺拔的警院生列队匆匆而过,额发被汗水浸湿,眉眼间带着疲惫却坚毅的神色。
      他会远远地看到她,眼睛倏地一亮,飞快地对她做一个只有他们才懂的手势,或者用口型无声地说“等我电话”,然后身影便消失在绿荫道的尽头。
      这种物理上的“分离”,是易雪未曾充分预料的。
      起初,她心里有种空落落的感觉,像习惯了的阳光被云层遮住。
      但很快,另一种模式的联系建立了起来。岑晏会抓住一切碎片时间给她发信息。
      有时是清晨出操前的一句“早安,小雪”;有时是训练间隙拍下的一朵形状奇怪的云;深夜,当他结束晚训拖着灌了铅的双腿回到宿舍后,会给她打一个电话,声音带着浓浓的倦意,却依旧耐心地听她讲述一天的经历,哪怕只是法医课上又认识了哪块骨骼的趣事。
      这些细碎的联系,像一根看不见的丝线,跨越了空间的距离,将两人紧紧相连。
      易雪渐渐习惯了这种节奏。她不再因为无法时时见面而感到不安,反而在每一次手机震动、看到屏幕上跳出他名字的瞬间,心底会涌起一种踏实而隐秘的喜悦。
      这种独立的、又彼此牵挂的状态,让她开始学习在更广阔的空间里安放自己。
      她常常想起那个暑假的告白,想起他说“不需要改变”的话语,这给了她莫大的勇气去面对新环境。

      她努力适应着大学的学习节奏。
      法医学的课程比她想象的还要繁重,除了基础的医学课程,还有各种专有的名词和需要强大记忆力的知识体系。
      她像一块被投入知识海洋的海绵,如饥似渴地吸收着。
      她喜欢解剖实验室里福尔马林的味道,那代表着一种冷静和求真;她对着骨骼标本一遍遍描摹,享受那种将抽象理论转化为具象认知的过程。这种沉浸在学习中的感觉,让她感到充实和安全。

      但她这位不习惯成为焦点的人,却因为出众的容貌,意外地成了校园里一个小小的“名人”。
      开学没多久,关于“法医学院来了个气质清冷、长相极佳的新生”的消息就不胫而走。
      她依旧是安静的,习惯穿着简单的衬衫和长裤,背着双肩包,独来独往于教室、图书馆和宿舍之间。
      可正是这种沉默和疏离,配上她清丽脱俗的眉眼和纤细的身姿,反而更容易引来关注的目光。

      在上一些公共大课,比如思修或大学英语时,易雪明显感觉到,教室里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
      他们不是法医学院的学生,却总是“恰好”坐在她附近的位置,或装作不经意地回头,或借着讨论问题的名义搭讪。
      这种被注视、被议论的感觉,让易雪如坐针毡。
      她讨厌这种聚焦,这让她想起高中时因为岑晏而引来的那些不必要的关注,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每次都尽量提早到教室,选择一个最不引人注意的角落位置,下课后也是第一个离开,像一只受惊的鹿,只想尽快逃离那些探究的视线。
      每当这种时候,她就会格外想念那个暑假傍晚安静的街心公园,和岑晏给予她的那份无需言说的理解与保护。

      她把这些烦恼在电话里告诉了岑晏。
      电话那头,岑晏沉默了几秒,然后笑了起来,语气里带着点与有荣焉的骄傲,又有点无奈:“我就知道会这样。没关系,易小雪,别理他们。你做你自己就好。” 他顿了顿,声音低沉了些,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安抚,“反正,大家都知道,你是我的。”
      这句带着点霸道意味的宣告,奇异地抚平了易雪内心的烦躁。
      是啊,她为什么要为那些无关紧要的目光而困扰?
      她知道自己是谁,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有一个人,无论相隔多远,他的心都坚定地在她这里。
      这让她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底气。

      为了转移注意力,也为了真正融入大学生活、锻炼自己,易雪做了一件在以前看来绝不可能的事情——她加入了学生会的宣传部。
      这个决定让闻逢伊都大跌眼镜。
      易雪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她需要打破自己过度依赖安静角落的习惯,需要主动去接触人群,哪怕一开始会很难受。
      宣传部需要撰写稿件、制作海报,这些文字和美术工作,是她相对擅长且能够安静完成的,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切入点。
      她想起岑晏的鼓励,他想看到的,是一个按照自己心意生活、不断尝试突破的易雪。

      果然,加入宣传部后,易雪并没有被迫成为活跃的焦点。
      她主要负责幕后工作,比如审核各学院投来的通讯稿,或者为大型活动设计宣传展板的版面。
      她细致、严谨的个性在这里找到了用武之地,她设计的版面清新简洁,审核的稿件鲜有错漏,很快得到了部长的赏识。
      她依然话不多,但在这种有具体事务作为依托的协作中,她感觉自在了许多。
      她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一点点拓宽着世界的边界。

      时间悄然滑入深秋。
      校园里的梧桐树叶开始变黄,一片片旋转着落下。
      学期过半,一个周五的下午,易雪刚刚在宣传部开完一个简短的工作会议,讨论下周校运动会的宣传事宜。
      她抱着笔记本,走出学院楼,傍晚的风带着凉意,她下意识地裹紧了外套。

      刚走下台阶,她就愣住了。
      楼前那棵巨大的银杏树下,站着一个熟悉的身影。岑晏穿着一身干净的常服,不再是作训服,身姿挺拔如白杨。
      他正微微仰头看着金黄的银杏叶,侧脸在夕阳的余晖下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
      他似乎等了有一会儿了,脚边落了几片叶子。

      易雪的心跳,在那一刻漏跳了一拍,随即加速起来。
      她已经有快两个星期没有这样近距离地、悠闲地看到他了。
      眼前的画面,与暑假那个傍晚的街心公园何其相似,同样是安静的角落,同样是他等待的身影。
      时光仿佛重叠,带给她双倍的温暖与悸动。

      岑晏仿佛心有灵犀般转过头,目光精准地捕捉到了她。
      他脸上瞬间绽开一个无比灿烂的笑容,大步向她走来,带着一阵清爽的、混合着阳光和皂角清香的风。
      “会开完了?”他很自然地接过她手中的笔记本,动作熟稔得像做过无数次。
      “嗯。”易雪点头,仰头看着他,感觉脸颊有些发热,“你今天……怎么有空?”
      “这周考核结束了,队长开恩,给了半天假。”岑晏低头看着她,眼神里是毫不掩饰的思念和笑意,“第一个就来找你。怎么样,易部长,赏脸一起吃个晚饭?然后……陪我在学校里走走?我都快不认识咱们学校了。”
      他的调侃让易雪忍不住弯起了嘴角。“好。”她轻声应道。

      两人并肩走在秋意浓郁的校园里。
      这是他们开学以来,第一次这样悠闲地散步。
      岑晏兴致勃勃地问着她学生会的工作,听她轻声细语地讲审核稿件时遇到的趣事,设计展板时的小小纠结。
      “真没想到你会加入学生会。”岑晏语气里带着赞赏,“不过,挺好的。我们家小雪,本来就很厉害。”
      “只是……想试试看。”易雪轻声说,心里却因为他的肯定而泛起甜意。
      她想起暑假他的告白,正是那份无条件的接纳,给了她尝试的勇气。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学校中心湖畔。
      夕阳的余晖将湖面染成一片瑰丽的橙红色,美得令人心醉。周围很安静,只有风吹过芦苇的沙沙声。
      这氛围,再次让她想起了那个决定性的夏日黄昏。

      岑晏停下脚步,转过身,面对着她。
      他的表情忽然变得有些严肃,又带着点紧张。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小巧的、用深蓝色丝绒布包裹着的东西。
      “这个,给你。”他将东西递到易雪面前。

      易雪疑惑地接过来,指尖触碰到丝绒布柔软的质感。
      她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躺着一枚精致的银杏叶书签。
      书签是金属材质的,叶脉纹理雕刻得极其清晰细腻,在夕阳下闪烁着温润的金属光泽。
      最特别的是,叶柄处系着一条极细的银链,链子下端挂着一个小小的、也是银杏叶形状的银色铃铛,轻轻一摇,发出极其清脆细微的“叮铃”声,像风的低语。

      “这是……”易雪惊讶地抬起头。
      “上次听你说,总有人跑到教室……影响你上课。”岑晏的声音低沉而温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呵护,“这个书签,你以后看书的时候用。如果……再有不相干的人来打扰,你就轻轻摇一下这个铃铛。”
      他顿了顿,目光深邃地看着她,一字一句,清晰而郑重地说:
      “听到铃声,我就会知道,我的小雪,需要安静了。”

      易雪怔住了,握着那枚冰凉书签的手指,微微颤抖起来。
      一股巨大而汹涌的暖流,毫无预兆地冲垮了她所有的防线,瞬间淹没了她的心脏,冲向四肢百骸,最后汇聚到眼眶。
      他知道了。
      他什么都知道了。
      知道她因为那些注目而感到的困扰和无奈,知道她努力适应新环境时内心的挣扎。
      他没有用激烈的方式去宣示主权,也没有让她一味忍耐,而是用这样一种极尽温柔、极尽浪漫的方式,给了她一个无声的“护身符”。
      这与他暑假时选择在僻静处告白的体贴,如出一辙。
      他始终在用他的方式,守护着她内心最珍视的宁静角落。

      这枚铃铛,声音那么轻,轻得只有靠近她的人才能听见。
      但它代表的意义,却重如千钧。
      那是他无言的守护,是他即使不在身边,也为她构筑起的一道安心界限。
      他在用他的方式告诉她:别怕,我虽然不能时刻在你身边,但我的心一直与你同在。你有权利拒绝任何让你不适的打扰,你有权利拥有你想要的安静。

      泪水毫无预兆地涌了上来,模糊了眼前银杏书签精致的样子,也模糊了岑晏带着温柔笑意的脸庞。
      她死死咬住下唇,不想让自己哭出来,可眼泪还是不争气地大颗大颗往下掉。
      “怎么哭了?”岑晏顿时慌了神,手忙脚乱地想帮她擦眼泪,又怕唐突了她,只能无措地看着她,“不喜欢吗?还是我哪里说错了?”
      易雪用力地摇头,说不出话来。
      她只是伸出手,紧紧地、紧紧地握住了岑晏的手。
      这是她第一次,在公共场合,如此主动而用力地握住他的手。
      她的手很凉,而他的手,温暖而有力,将她的小手完全包裹住。

      “很喜欢……”她终于哽咽着,用尽力气说出这三个字,“岑晏……谢谢你。”
      谢谢你,如此懂我。
      谢谢你,用这样温柔的方式,保护着我想要的小世界。
      谢谢你,从那个夏天的告白开始,就一直这样小心翼翼地、无比珍重地,爱着这个不完美的我。

      岑晏明白了。
      他反手更紧地握住她的手,将她轻轻拉入怀中,用一个克制而温暖的拥抱,安抚着她激动的情绪。
      他的下巴轻轻抵着她的发顶,低声说:“傻子,跟我还说什么谢谢。”

      湖面的夕阳渐渐沉入地平线,天边只剩下最后一抹绚丽的霞光。
      易雪靠在岑晏胸前,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手中紧紧攥着那枚银杏书签和小铃铛。
      所有的喧嚣和不安,在这一刻都远去了。
      这个秋天,因为身边这个人,因为这枚无声的铃铛,更因为暑假那个傍晚早已种下的、名为“懂得”的种子,而变得无比温暖和安心。
      她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大学生活也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挑战和不适,但她不再害怕了。
      因为,她有她的锚,她的港,和她独一无二的守护铃,以及一份始于夏日黄昏、深刻入骨的懂得与珍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