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7、第二十四回 孟宪挥师直入四川 ...

  •   第二十四回孟宪挥师直入四川 郭靖协防坐镇襄阳

      上回说到襄阳城收复以后,朝廷颁旨,表彰了众将领,郭靖也由此得以洗清冤屈。朝廷得到孟宪的上奏后,也发现了襄阳城的重要性,但又认为四川在战略上处于重要地位,诏令孟宪妥当安排襄阳城的守城计划后,西进四川。孟宪根据朝廷的旨意,分兵屯守襄阳城以及附近州县,然后带着郭破虏直入四川,众英雄好汉各奔西东。
      话说孟宪带着郭破虏等众将领,率领军队,穿山越岭,晓行夜宿,浩浩荡荡,挥师直入四川。大军行至夔门,正值秋雨连绵。这日黄昏,先锋来报:“前方山道被泥石阻断,恐有埋伏!”孟宪命人取来地图,郭破虏眼尖,指着一处山坳道:“此处可设伏兵。”话音未落,忽听梆子声响,两侧山崖上箭如雨下。原来蒙古大将纽璘早派探子得知宋军动向,在此设伏。
      “保护元帅!”郭破虏大喝一声,抄起铁胎弓连发三箭,将崖上三名射手射落。川中豪杰王坚之子王安,挥舞家传双刀,率死士攀岩而上。孟宪临危不乱,令旗官打出旗语,中军变阵为“八门金锁阵”,弩手齐发,压制敌军。混战中,郭破虏见一蒙将正张弓瞄准孟宪,急展轻功“上天梯”,凌空掷出长枪,将那将钉在岩壁上。经此一役,军中皆赞郭公子“有小李广之风”。 四川地区经过蒙古军侵掠的后,多已残破不堪。孟宪的队伍刚刚开进四川,朝廷的圣旨业已到达。朝廷拜孟宪为京湖安抚制置使,兼知夔州,着令四川事宜,孟宪可根据情况便宜行事。孟宪受命,召集众将商议。
      麾下大将彭大雅道:
      “四川乃天府之国,土地肥沃,人殷民富,正宜设置屯田,以备不急之需。这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孟宪含笑不语,郭破虏见状,出班说道:
      “四川山路崎岖,山峰绵延,乃天险之地,唐朝诗人李白曾言‘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蒙古军灭掉了大理国后,侵宋迫在眉睫。蒙古兴兵侵宋,襄阳和四川是其必经之路。据末将随元帅行军至四川,沿途观察,如若防止蒙古兵在四川地区横行无忌,莫若择险立寨,方保无虞。”
      孟宪微微颔首,没有表态。众人见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
      孟宪见众人的意见都提得差不多了,就缓缓地说道:
      “从大家的讨论中,就知道众将官心里都有一个守蜀计划,愿大家齐心协力,把蜀地治理好。”
      孟宪集思广益,采纳众人的建议,在蜀地设置屯田,有上表朝廷,拜彭大雅为四川制置副使,负责筑城事宜。彭大雅受命,修筑重庆城。郭破虏与大将甘阎接受播州人冉璞兄弟建议,在合州选择钓鱼山立寨。一时之间,四川驻军颇具规模。
      孟宪见蜀地已无大碍,心里颇喜,然见部分原蜀地守军腐败,官僚习气较浓,上报朝廷,朝廷之中贾似道专权,亦听之任之。
      且说贾似道与蒙古划江求和后,害怕有人抖出自己的丑事,因此极力打击在对蒙作战中的有功将领,贾似道为了排除异己,在各路武将中推行所谓的“打算法”,即派遣官会计查核各地军费,凡在战争中支取官府钱物用于军需者,一律加以侵盗掩匿的罪名治罪。大将多获罪,赵葵、史岩之、杜庶等名将均因此罢官,还被勒令赔偿。另一名将向士璧被夺官下狱,被逼而死,家族又被拘押偿付军需。名将高达、曹世雄对不学无术的贾似道十分轻视,贾似道怀恨在心,命党羽罗织罪名,逼死曹世雄,罢了高达的官。又嫉妒在钓鱼城立下盖世奇功的王坚,故意把他调知和州,罢了他的兵权,不久王坚即抑郁而死。
      孟宪见朝廷无道,顾念自己年岁已高,始萌退志。便上表朝廷,乞归故里,并举荐屡败蒙古军队的知招信军余晦为制置使。朝廷准奏,授命余晦为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重庆府。
      余晦到四川赴任,召集众将商议,见众将济济一堂,都是一些壮年之才,余晦不禁问道:
      “我听说北侠郭靖的公子郭破虏少年英雄,在蜀地参赞军务,怎么不见他的身影?”
      甘阎出班说道:
      “郭公子大有其父之风,不慕名利,不喜邀功请赏。主帅召集众人商议军情,他自愿在钓鱼山寨上守卫。”
      余晦闻言,叹息良久,说道:
      “早就听说郭少侠武艺高强,颇通练兵之道。”
      甘阎答道:
      “主帅所言极是,郭少侠不仅武功高强,箭术高明,又深得杨再兴杨家枪法的精髓,颇通行军布阵之道,当真英雄了得。”
      余晦闻言大喜,道:
      “我军之中,有如此人才,何愁蜀地天险固若金汤?快快传来,与我相见。”
      甘阎的随从急忙回到钓鱼山寨,把郭破虏请到了帅府,拜见余晦。
      余晦见郭破虏果然不同凡响,只见他雄姿英发,器宇轩昂,面如满月,目似朗星,端的是如天神下界,二郎神临凡,英俊神勇,威武非常。余晦一见,大喜,道:
      “久闻郭大侠威名,未能亲见,颇以为撼。今日得见郭少侠,令尊雄风,犹可领略一二矣,实乃快慰平生。有你父子两人为国尽忠,此乃大宋幸甚,天下百姓之福。”
      郭破虏逊谢道:
      “余将军言重了,小可与家父为免遭天下百姓生灵涂炭,投身军戎,守卫边疆,抗击蒙古军。能够在将军麾下,实乃破虏之福。”
      余晦见郭破虏言语得体,谦逊大方,打心底喜欢,急令人看坐。郭破虏谦让几句,侧身坐在座位上。
      余晦命人摆上酒菜,与郭破虏边喝边谈。道:
      “郭少侠为孟制使参赞军务,深得孟将军的推崇,不知少侠有何教我?”
      郭破虏谦逊地说道:
      “孟将军虚怀若谷,看得起在下,才有破虏献丑的机会。今见余将军礼贤下士,平易近人,让在下感佩莫名。”
      说完,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几杯酒下肚,胆气变豪,郭破虏开始变得健谈,他给余晦分析道:
      “四川如能防守,必须依靠本地百姓,重用川中志士。蜀地自诸葛亮治蜀以来,人才辈出,英杰无数,然不为朝廷所用,屈死于畎亩之中。将军若能招贤纳士,定能够收复蒙古军劫掠去的城池。”
      余晦闻言大喜,是夜两人尽欢而散。
      次日,余晦命人设立招贤馆,广泛征求防守四川的建策。下令说:
      “集众思,广忠益,诸葛孔明所以用蜀也。……豪杰之士,趋期立事,今其时矣!”
      余晦又采纳了郭破虏的建议,将钓鱼山寨等处修筑成山城,积粮设防。又在嘉陵江、沱江、渠江沿岸山险修建山城十余处,把各州治所移入山城,因山筑垒,屯兵聚粮。经过余晦的整顿,四川驻军声势大振。
      余晦派人绘成《经理西蜀图》,上奏朝廷,声称:
      “十年之内,当手携西蜀蒙古军侵占诸州,以还朝廷。”
      朝廷闻奏,大喜,拜余晦为兵部尚书,仍驻四川。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三易其稿,修改后为给她找一个好婆家,今日起独家正式在晋江文学城上传!以前被人恶意上传到其他网站。 敬请其他网站已经上传的,尽快下架。 本篇小说主要是写给青少年看的励志类小说,不会有半点不健康内容,也还在持续修改中,请喜欢本文的读者朋友看后在评论区提出修改意见,一旦采纳,必有酬谢。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