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74、清旧帐忽必烈兴兵 ...
郭襄见朝廷实权实际上仍掌握在宰相贾似道手中,朝廷变化不大,拉着程英,趁乱逃出宫去。
郭襄和程英离开皇宫,来到牛安村时,只见陆无双在翘首等候。
郭襄一见,大惊道:
“无双姊姊,你没有看好欧阳华那个贼子啊?一不小心,他就像泥鳅一般走脱了。”
陆无双脸一红,道:
“襄儿猜得不错,欧阳华真的溜走了。”
郭襄顿足道:
“欧阳华狡猾万分,想要再抓住他,可就难上加难了。”
“他说他对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很悔恨,想去立功赎罪,再来请求原谅。如果襄儿仍不原谅,他情愿自尽于郭大侠的坟前。”
原来欧阳华早就听说过郭襄的大名,心想一个女孩子,久负盛名,肯定粗豪不堪,相貌一定很平凡,在襄阳城许久,也没有见上一面,更加对自己的推测深信不疑,待得在宫里与郭襄打了一个照面,惊为天人。至此之后,郭襄的倩影一直萦绕在自己的心头,挥之不去,竟自怨自艾起来,痛恨自己为报仇不顾一切,投靠蒙古,辜负了杨过的重托。
思之再三,在侦得蒙古人的动机后,冒险前来报讯,岂料给程英用桃花阵困住,又遭活捉,趁郭襄与程英去皇宫,只好软声苦求,甚至落下眼泪,陆无双因念其与杨过大有关系,又见其诚心改过,便故意疏于看管,让他趁隙逃脱。
且说欧阳华逃脱,知道自己稍有不慎,就会有被捉的危险,不敢久留,找到了蒙古武士的落脚之处,蒙古人早已搬走。蒙古人这一次来临安,竟是由蒙古三太子那木罕率领,行踪十分隐秘,几乎是每隔两三天就换一个住处。那晚那木罕见欧阳华突然失踪,心知不妙,不敢贸然闯入皇宫,他见到宋廷皇帝暴毙,小儿临朝,君弱臣悖,小人得势,贤人远遁,腐朽不堪,早已名存实亡,竟放弃了刺杀赵禥的计划。觉得就让贾似道在朝廷了胡搞,对蒙古却是大大的有利。
欧阳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在西湖一处找到蒙古那木罕。那木罕已经连夜修书,让人火速带给父皇,宋兵虚弱,不如以前,现在不灭宋,时不再来。建议忽必烈挟攻破襄阳城之余威,顺江东下,消灭大宋。
至元十一年(1274年)春,正当江南草长莺飞之时,大都皇宫内却弥漫着肃杀之气。那木罕从漠北送来的密信与阿朮自襄阳前线呈递的奏章,竟不约而同地陈述了同一战略机要——南宋沿江防御已现裂痕,正是南征最佳时机。忽必烈在紫檀殿反复比对这两份来自不同渠道的军报,当看到"汉水防线空虚,鄂州守备懈怠"的细节相互印证时,不禁抚掌大笑,当即传令击响朝鼓。
三通鼓响,文武百官疾步入宫。忽必烈将牛皮绘制的长江防线图铺展在蟠龙柱前,目光扫过群臣:"贾似道欺朕太甚!拘我使臣郝经十六载,暗杀边将,私毁和约。"他手中的玉如意重重敲在临安位置,"今日廷议,便要定下帅才,踏平江南!"
史天泽率先出列:"陛下,老臣愿亲率铁骑直取扬州。"这位六十三岁的老将话音未落,伯颜已迈步上前:"臣请统领水师顺汉水而下,必取鄂州门户。"两位丞相相视而笑,他们早在军械监共同改良回回炮时,便已推演过这般水陆并进的战术。
诏书由翰林院连夜拟就,用蒙汉双语镌刻在镀金铜版上。当信使举着诏书驰出大都城门时,城郊的军营已升起袅袅炊烟——二十万元军正进行最后的战前整顿。阿朮在襄阳校场点兵,看着新式弩车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董文炳则在汉水畔训练水师,战船首尾相连如游龙。
九月秋高马肥时节,伯颜的帅旗在襄阳城头升起。吕文焕率降卒为前导,元军战舰蔽江而下。与此同时,史天泽的东路军出泗州,刘整带领的汉军架起浮桥渡过淮水。两路大军如弯刀般钳向临安,战报随着信鸽的羽翼不断飞回大都:郢州陷落、沙洋大捷、阳逻堡突破……当伯颜站在鄂州城头眺望东南时,长江防线已如摧枯拉朽般崩塌。
这场精心策划的南征,不仅凝聚了蒙古铁骑的彪悍,更融合了汉军匠人的智慧。史天泽带来的攻城器械在扬州城下大显神威,而伯颜采纳的怀都建议——利用降将熟悉地形的优势,更使得元军如虎添翼。临安城里的贾似道此时才慌忙调兵,却不知他十六年前扣押北使时,今日这场雷霆之击的种子便已埋下。
正是:国家危难外患至,大厦将倾即云亡。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三易其稿,修改后为给她找一个好婆家,今日起独家正式在晋江文学城上传!以前被人恶意上传到其他网站。 敬请其他网站已经上传的,尽快下架。 本篇小说主要是写给青少年看的励志类小说,不会有半点不健康内容,也还在持续修改中,请喜欢本文的读者朋友看后在评论区提出修改意见,一旦采纳,必有酬谢。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