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4、后宫庭中太后洞察 ...
见郭襄惊讶,陆无双笑道:
“这个谢太后,也真是一个女中豪杰。她本名叫谢道清,临海人谢渠伯之女,宰相谢深甫之孙,她生下来就有一只眼睛患先天性的角膜云翳,而且皮肤很黑。谢太后的祖父谢深甫当宰相时,有援立杨太后(宋宁宗皇后)的功劳。所以杨太后很感激他。理宗即位后,议论选皇后事宜,太后命令一定要选谢氏诸女。谢家只有谢道清年仅十七岁,尚未有出嫁,她的兄弟欲把她纳入宫中,她伯父谢攑伯认为不可以,认为谢太后相貌不够俊美,即使是奉诏纳女,也必须花很多钱准备资装,按谢道清的条件,到头来不过就当个老宫女,没有好处。选亲之日正赶上正月十五上元之夜,有喜鹊来灯山营巢,大家都认为这是谢道清能当后妃的吉祥征兆。谢攑伯不能阻止这件事,于是只好送谢道清上路,不幸谢道清途中得了皮疹病,好容易痊愈了,皮肤尽都脱落,她的黑皮肤竟然因此而变成了莹白如玉的好皮肤,又让医生治好了她的先天性的角膜云翳,谢道清竟然在进宫前变成一个大美女了。当时贾涉的女儿特别漂亮,同谢道清一同候选。入宫后,册封为通义郡夫人,但宋理宗一眼就看中了贾小姐。杨太后说:‘谢女端重有福,宜正中宫。不立真皇后,乃立假皇后吗?’理宗没有法子,只好策立谢道清为后。开始封她为通义郡夫人,宝庆三年九月,进封贵妃。绍定三年,由杨太后作主,谢道清被理宗册封为皇后。这个谢道清虽然是皇后,还是竞争不过贾贵妃,理宗专宠贾贵妃一人。贾贵妃死后,阎贵妃又因为漂亮而受宠幸。谢道清从来不计较理宗喜欢谁,所以杨太后很器重她,理宗虽然不爱她,对她却很敬重,礼遇有加。当时元军进攻襄阳时,朝廷一片慌恐,宦官董宋臣向宋理宗建议从临安迁都到四明,以避元军锋芒。谢道清坚决反对迁都,对宋理宗说:‘如果迁都,军心,民心必然动摇,后果不堪设想。’理宗这才没有迁都。理宗病逝,幼帝即位,谢道清又被尊为皇太后。咸淳三年(公元1267年),尊谢道清为皇太后,号寿和圣福,进封三代:她父亲谢渠伯为魏王;祖父谢深甫、曾祖谢景之,都封王,宗族男女,各进秩赐封赏赉有差。现在连皇帝都得听她的呢。”
郭襄叹道:
“难怪谢太后如此贤能,虽深在宫闱,贤能之名也给我娘知晓了。”
程英点头道:
“临安城都盛传谢太后的美名呢。”
郭襄为难道:
“谢太后身居后宫,我们又怎能见着她呢?”
陆无双道:
“说不得又由我和程姊姊陪你闯一趟禁宫了。”
程英心里一动,道:
“天色已晚,我们先到白矾楼去看看,或许能探出点消息来。”
说完,与陆无双领着郭襄,往白矾楼走去。
临安城酒楼中的佼佼者,当属白矾楼。由于它建筑在皇宫旁的稠密店铺民宅区,故向空中发展,其结构为三楼相高,五楼相向,高低起伏,参差错落,楼与楼之间,各用飞桥栏槛,明暗相通,西楼第一层高得可以俯视皇宫。
程英选西楼一个靠窗的雅座,要上一些点心和茶,三人边喝茶,边看皇宫内的情况,只见宫门紧闭,皇宫内城墙高大,禁卫军三步一哨,五步一岗,戒备森严。
郭襄不禁暗暗皱眉,只见程英和陆无双言谈自若,浑不把高墙放在眼里,程英还拿出一张纸来,用笔在上面勾勒着什么。
这时,从隔壁清晰地传来弹琵琶琴的声音,一女声以吴浓软语唱道:
五月端午是我生辰到。
身穿着一领绿罗袄。
小脚裹得尖尖翘。
解开香罗带。
剥得赤条条。
插上一根梢儿也。
把奴浑身上下来咬。
陆无双一听,“呸”的一声,骂道:
“下贱的东西,唱出这种无耻的淫词艳曲来。”
郭襄原以为是唱棕子,此时听陆无双一骂,不觉脸上一红,幸好程英只顾低头画画,陆无双回头去骂,没有人注意到她。
陆无双正想拉二人离开,又听到隔壁说道:
“明日龙隐寺进香,肯定热闹非凡。”
陆无双一拍大腿,道:
“有啦!”
陆无双的惊呼把郭襄和程英唬了一大跳,急忙以目相询。陆无双附在两人耳朵旁,咬着嘴唇道:
“谢天后每月三六九要到龙隐寺进香,我们没必要闯禁宫,直接到庙里去见她,也许不要费这么多的周折。”
程英心中一动,驻笔道:
“是啊,这倒可以去试试看。”
说完,拉着郭襄,与陆无双急忙结账离开,将郭襄寄存的马匹行李取出,将郭襄带到她两姊妹隐居的牛家村,三人飞跃过一个深池,穿过一片桃林,来到一处清静优雅的所在,陆无双道:
“襄儿,这里就是我和表姊的蜗居了。”
郭襄见环境清幽,雅舍精致,鲜花遍地,异香满室,令人心旷神怡,不禁大喜,与程陆两人畅谈,筹措计划到深夜,不提。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陆无双叫醒了郭襄,程英已准备好了早点,三人匆匆用毕,程英又将一个精致的口袋拿着,装了一些点心在里面。见郭襄好奇,自言自语道:
“进香的人很多,恐怕找不到东西吃,还不如从家里面带些去稳妥些。”
郭襄点了点头,心想,程姊姊真够细心,很多地方自己还真没有考虑这么长远。
三人换上男装,俨然三个富家翩翩公子,三人相视一笑,陆无双道:
“很久没有着男装,今日陪着襄儿去闹一回也好,免得天天跟着姊姊在家打坐练功生闷气。”
原来杨过偕小龙女归隐,这两个爱慕杨过的苦难姊妹也偕隐在临安附近的牛安村,每天打坐练功度日,平时深居简出,这回郭襄的到来,又激起了陆无双的豪侠心情。
程英幽幽地叹了一口气道:
“与你归隐江南,又有几日得以安宁?”
陆无双伸了伸舌头,扮了个鬼脸,平常日子,陆无双也经常跑出跑进,家里一应采购,全是她一人所为,发现丐帮分舵出事,也是她首先知道的。
三人踏着夜色,往龙隐寺走去,路上稀稀疏疏,亦有行人,大都是赶着去进香的和进城做买卖的人,郭襄叹道:
“天子脚下,皇城附近。果然不同凡响,晚上也是如此热闹。”
陆无双笑了笑,道:
“你到龙隐寺,才知道那叫人多,我们能不能有机会见着那人,还不敢肯定呢。”
三人谈话之间,不觉天已大亮,龙隐寺已遥遥在望,端的是亭台楼阁,连绵不尽,红墙碧瓦,层出不穷;庭院佛塔,历历在目;参天古树,遮天盖地;石砌台阶,曲径通幽。三人来到庙门时,已有禁军把手,不给进去。陆无双带着两人,绕到左近,瞅看无人,轻声喝道:
“起——”
两姊妹拉着郭襄,飞跃院墙,来到里面。
陆无双笑道:
“襄儿,你四处走走,熟悉熟悉环境,以免到那时措手不及。”
郭襄见古木参天,一片静穆,正自想痛痛快快地饱览美景,闻言抱拳道:
“两位兄长稍候,小弟去去就来。”
说完也扮了个鬼脸,程英掩扇轻轻地一笑,陆无双挥手道:
“快去快回!”
郭襄踏着雾霭,见庭院寂静,鲜有人迹,一些扫地僧正在清除地上垃圾,一块空地上,一群习武僧正在舞枪弄棒,郭襄见他们招式平平,无甚内功根基,与少林寺的武僧相比,不啻有天壤之别。
郭襄艺高人胆大,轻摇折扇,转过回廊,遥见大雄宝殿大门洞开,一尊金身佛像庄严肃穆,里面轻烟缭绕。知客僧正与禁军在驱赶着进香的信士,郭襄四处望了望,不愿多生事端,又折了回来。
回到原处时,见程英与陆无双正坐在古树下的石桌前,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了一壶茶,两人正边品边聊。
陆无双远远看见郭襄过来,站起来道:
“郭贤弟,不是被赶回来的罢?”
郭襄脸一红,道:
“陆兄说到哪?我是怕二位兄长久候心焦,急忙赶回。”
程英急忙延郭襄入座,笑道:
“两位贤弟说笑也不看场合。”
三人饮茶良久,程英见辰时已过,道:
“该来了,我们动身罢。”
陆无双点了点头,三人来到大雄宝殿附近,又找一个角落吟诗作词起来。
陆无双听得气闷,正欲离开,突见庙门外传来几声开山锣,喜道:
“来啦!”
果见从庙门走进一队队执旗卫士,后面一队队宫女,几顶大轿走在队伍中间,程英趁寺里的和尚前去迎接的当儿,低声地对陆无双道:
“表妹你在此守候,我与襄儿去。”
也不等陆无双答应,拉着郭襄,飞身跃上大雄宝殿,隐在斗檐下。
郭襄见殿里只有几个花白胡子的高僧双目紧闭,手持念珠,高宣佛号。
一队队禁军将大雄宝殿团团围住,只有中间那顶八抬大轿抬进殿里,其余的人静候在殿外的空地上。
郭襄见宫女从轿里扶出一个身材适中,眉目如画,珠光宝气,仪态万千的贵妇来,心道:
“这个谢太后果然是个大美人。”
这妇人吩咐宫女太监摆上果品祭礼,点燃香烛,然后屏退左右,轻盈地跪倒在佛像前的蒲团上。
程英道:
“我们下去罢!”
说完飞身而下,运指如风,点了殿内众人的晕哑穴。
那妇人大惊,刚要叫喊,程英已提起她来到后殿,郭襄从佛像后转了过来,轻声道:
“太后勿惊,我等并无恶意!”
见那妇人犹自惊疑,右手一挥,脱下帽子,露出一头秀发来,跪倒在地,哽咽着说道:
“草民郭襄,有急事晋见皇后娘娘,愿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那妇人脸色惨白,摇手道:
“姑娘你弄错了,我不是皇后娘娘,我是皇后娘娘身边的贴身宫女娥儿。今日皇后娘娘的凤体欠安,让娥儿来替她进香。”
郭襄一听,颇为失望,沉吟一会儿,道:
“民女郭襄,乃襄阳郭靖之女,襄阳城被围,危在旦夕,民女想面见皇后娘娘,请求朝廷发兵,前去救援。”
郭襄心想,既是谢太后的贴身宫女,说话也有一定的份量,机会稍纵即逝,岂肯放过?也就将自己的请求和盘倒出。
娥儿一听,颇为震惊,眼中蓄泪,脸色稍缓,见郭襄言语急迫,不似作伪。又见郭襄明艳绝伦,谦恭有礼,倒信了八九分,说道:
“姑娘是郭大侠的千金啊,娥儿久闻你父亲大名,上次你父亲被冤枉,也是皇后娘娘亲自主持,才下旨洗去冤屈的。”
郭襄又低头拜谢,哽咽着说道:
“上次全靠姊姊代为周全,此次襄阳满城百姓也等着去救援,还望姊姊从中撮合。”
娥儿低头沉吟一会儿,说道:
“太后眼看着朝廷气息奄奄,忧忿于心,却无能为力。这样罢,我带你入宫,姑娘面见谢太后,陈说详情,再由皇后娘娘定夺。”
程英道:
“如此甚好,襄儿,我陪你去一趟。”
娥儿望了程英一眼,心怀疑惧,道:
“宫廷出入不方便,多带一个人进去,如被发觉,就是死罪一条,我本是感念郭姑娘的忠义情怀,才冒一次险的。我现在还在担心带郭姑娘去晋见皇后娘娘,会不会责怪下来。”
程英怕娥儿反复,问道:
“只有郭姑娘一人随你入宫,那你能保证郭姑娘的安全吗?”
娥儿道:
“只要郭姑娘不乱说话,不乱走动,应该没有问题。”
说完,眼睛又望向郭襄腰悬的宝剑,郭襄会意,解下宝剑,交给程英道:
“程英姊姊,你替我保管几天。待我出宫后,再到你处拿。”
程英接过,暗暗心惊,暗道,襄儿这把宝剑怎么如此沉啊,也不暇细问,只是叮嘱道:
“一切小心,如果三日内没有你的消息,我和无双去找你。”
郭襄点了点头,程英又转出外面,提来了一个与郭襄身材相仿的宫女,将衣服与郭襄互换了。娥儿看得啧啧称奇,道:
“郭姑娘这么美艳,千万别给皇上看到,如果给这花心皇上看到,肯定又被纳为妃子了。”
程英盯着娥儿,一字一句地说道:
“你要将郭姑娘毫发无损地带出宫,如有三长两短,不仅我不会饶过你,桃花岛和丐帮也不会放过你。”
娥儿道:
“姊姊放心,实话对你说罢,娥儿入宫前,也是襄阳人士,父母兄弟仍在襄阳城,刚才郭姑娘如此为襄阳城请命,能不让娥儿感动?”
程英顿时释然,难怪这个宫女会这么快就相信郭襄,而且还要冒着生命危险带她入宫。
娥儿道:
“这个宫女托姊姊照顾几日,待襄儿办完事,再来接她。”
程英点了点头。
娥儿又对郭襄道:
“郭姑娘,委屈你几日,这几天你就暂时冒充秋儿罢。”
说完又教给郭襄一些基本的宫廷礼仪,郭襄聪颖,不一会儿就基本掌握。
郭襄扶着娥儿来到大殿上,娥儿让郭襄站在宫女堆里,自己依旧跪倒在蒲团之上,程英又迅捷无伦地给众宫女太监以及老和尚解了穴道,带着宫女,会同陆无双,逃逸而去。
众人惊醒,见娥儿仍旧跪在蒲团上,执礼甚恭。几个老和尚急忙敲打法器,念诵经忏。
进香完毕,娥儿吩咐郭襄紧随自己身边,吩咐起轿回宫。郭襄不敢大意,夹在众宫女之中,搀扶娥儿上轿,照着宫女走路的姿势,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一行人浩浩荡荡地往皇宫里开进。
来到皇宫,每进一道门,果然受到严格的检查,郭襄跟随在娥儿轿子之后,没有露出破绽,没有出现意外。来到宫城时,侍卫盘查更严,幸喜娥儿与侍卫颇为熟悉,很快就蒙混过关,顺利地进入了皇宫。
郭襄一行刚到皇宫,娥儿将郭襄安顿在宫女秋儿的房间里。刚刚完毕,谢太后就派人来传,
娥儿急忙嘱咐郭襄好好呆着,千万不能乱动,自己整理一下衣冠,在几个宫女的陪同下,来到了谢太后的寝宫,谢太后正在生闷气。
娥儿参见谢太后毕,太后埋怨道:
“娥儿,你今天这么去了这么久?”
娥儿答道:
“今日一路上我思索好了,今天我去进香一求国泰民安,二求皇后娘娘凤体金安,四求皇上勤政爱民,五求文武百官忠君爱国。所以去得久了。”
娥儿说得谢太后一乐,道:
“念在你一片孝心上,哀家暂且不责怪你自作主张。你们暂且退下,就留娥儿一人服侍哀家就可以了。”
其它宫女告退,娥儿向前,替谢太后斟上茶。
谢太后喝了一口,脸色稍和。娥儿察言观色,趁机道:
“今日娥儿去进香,遇见去年被冤枉的襄阳大侠郭靖的女儿郭襄。”
谢太后心里一动,随口道:
“郭襄?”
娥儿说道:
“是啊,她说襄阳城已经被围五年,朝廷尚未知晓,并不发一兵一卒去救援。”
谢太后大惊,道:
“襄阳城被围五年?朝廷竟未知晓?”
娥儿见谢太后只是关心襄阳城,不敢再提郭襄,只是点了点头。
谢太后闻言,站了起来,说道:
“皇上不知道,难道贾似道贾宰相也不知道?快传人摆驾,我要去见见皇上。”
娥儿不敢迟疑,急忙命人起驾,陪着皇后,急匆匆地往皇上寝宫走去。
正是:国家危难忠臣少,男儿无用赖女流。未知谢太后去见皇上,会有什么情况,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本文三易其稿,修改后为给她找一个好婆家,今日起独家正式在晋江文学城上传!以前被人恶意上传到其他网站。 敬请其他网站已经上传的,尽快下架。 本篇小说主要是写给青少年看的励志类小说,不会有半点不健康内容,也还在持续修改中,请喜欢本文的读者朋友看后在评论区提出修改意见,一旦采纳,必有酬谢。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