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见天颜才试涉藕苑 ...
-
入了西华门,便已身在紫禁城。
据说,入了紫禁城的女子想要活着出去只有两条路。可这两条路却是相差万里,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前者是指婚,风光无限的抬出去。另一种是苦熬到二十五岁,从侧门放出去。而更可怜的莫过于在宫里犯错而被杖毙的。这些可怜人,若是没有主子的恩典,连骨灰都不能送回倒亲人身边,真是凄惨。可无论是那一种,对宫里的这些女子来说都是一个等字,等到恩典,等到芳华迟暮,等到死!但等着我的又是什么呢~?
落轿在德昭门前,我略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身体。四个小太监在前面挑着黄纱宫灯,刚跨过门槛儿,见前面隐约有人影晃动,李德全便命人上前问话。不一会儿,一个身穿宫装的女子上来回话。借光看清来人后,李德全有些惊异,问道:“你不再宜主子跟前侍侯着,跑这儿干什么啊?”兰草不慌不忙说明来意。原来她是奉了旨意在此等候的。李德全思虑片刻,便领她前给请安。
“奴婢兰草,见过柔禧格格,格格万福金安”兰草行了礼后,说道:“宜妃娘娘已命人为格格安排好了一切。请格格起驾,随奴婢过去~”我莞尔一笑,说道:“真是有劳宜妃娘娘了。请兰姐姐前面引路~”她既然是皇妃身边的人,叫声姐姐也不会委过。兰草挑着灯笼照亮,我们随着她穿门跨院,绕南走北,一路下来,早已晕头转向辨不清楚。
到了翊坤宫,又跨了三道门槛,这才来到内寝。屋内通明的灯火通明些晃眼,一位衣着华美,面貌清丽的妇人端坐在细炕上,姿态优美而流畅。一双杏眼映着烛光更显清亮,只是略染倦意,看似已经等了不少时辰了。
“给宜妃娘娘请安~娘娘千岁千岁千岁岁”规规矩矩的上前行礼。莲子紧随在我的身后。一股麝香气飘来,宜妃亲自扶我起身。行走间,莲步轻巧,如若舞步。询问声音也异常轻软,“瞧这孩子,真是聪明伶俐又可人疼,叫什名字?”。我恭谨的报上自己地名字。
“好特别地名字,是你阿玛取的吗?”她拉我坐在身边,还轻掸了掸我落在肩上的灰尘。我一一回答,她笑着不时点头。看见莲子,又问起了她的来历和出身。
“回娘娘的话,她是我的丫头,小名莲子。原先是服侍外婆的,上京的路上她一直侍侯我的饮食起居,很和心意。所以进宫时,青葵就擅自做主将她带上了,没禀报过娘娘,望娘娘恕罪~”话说间,便已施礼告罪。宜妃微微一笑,显然对于我的番说辞很满意。又刻意提高了声音,说道:“你进宫带上一两个自己中意的人,本就无可厚非。何况还是简王福晋调教出来的人,谅其他人也说不出什么来,快起来吧~”又亲手扶我起身。
“谢娘娘”
“谢宜妃娘娘”莲子磕头谢恩,起身退在一旁。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闲唠时,知晓我还没吃饭,忙命兰草布膳。宜妃牵着我一起走进小花厅,还不时为我盛汤夹菜。让一屋子太监宫女,惊异不已。想康熙爷现在没有皇后,宜妃在后宫的妃嫔中也算是数的上的主儿,她对我如此殷勤周到,岂不惹人观瞻。
饭后,兰草上了消食茶。宜妃浅喝了两口,慢声细语道:“葵儿,今儿晚上就先委屈你歇在东屋里。我已命人收拾停当了,明儿个一早我就叫人把东西给你搬到‘涉藕园’去,你看可好?”明显带着询问的意思。我忙起身谢恩,恭敬说道:“谢娘娘。娘娘的意思甚好,让您费心,青葵愧不敢当~”
“傻孩子,你是皇上亲封的和硕格格,也算的上是我的半个女儿才是。这以后~若是短了什么,又或者受了委屈,只管来和我说就是,宜额娘给你做主。不许忍着,苦了自己,知道吗?”
半个女儿,宜额娘,连翻思量着她这看似无意的这一番话。抬眸轻瞅,她神情温和而专注,含笑的杏目里若有似无的闪过示意,霎时明白她的语意。这样也好,我还求之不得呢!嘴角一勾,恭敬的福身谢道,“青葵见过宜额娘,谢宜额娘~”这样,便是认了她这个额娘。她满意的点了点头,嘴角微牵,浮起一丝极淡极轻的笑意。扶我起来后,接着说道:“我还有个侄女,叫心悦。皇上对她也喜爱的紧,不时会招她入宫。你们年纪相仿,私下到是可以多走动走动的~”我欣然接受。记得以前看的小说上说她的侄女是未来的八福晋,还说这位福晋之所以厉害也是因为她来自未来,不知是不是真的。我却满心希望她是!
“现在什么时辰?”宜妃问上来蓄水的兰草。
“回主子,近戌时初刻了”
“葵儿,我看你也累了,包不准明儿个皇上还要宣见你,今儿个就早些歇了吧~”
“是~宜额娘。那青葵就先行告退了”
在东屋由翊坤宫的宫女侍侯洗漱,草草就寝,一宿无话,一夜无梦,一觉到天明。
清晨,和煦的阳光照在脸上有些热。揉了揉迷朦的双眼,身上还觉得有些疲累。在床上大大的身了个懒腰,左右秤了秤,顿觉浑身舒畅。看了看四周,猛然想起身自己现在身处何处,瞬间清醒的坐了起来。
正要梳洗,宜妃春风满面,衣着光鲜的走进来,我忙赤脚相迎。她出声制止我的行动,坐在床边细数我的不当。
“现在虽说是夏天,可这早上的地气还是很重的,你可要当心才是”又指着兰草身后的几个捧着的托盘的宫女,说道:“这些个衣服首饰是我为你预备的。首饰是今年新供上来的,衣服料子和样式都是我亲自选的。一会儿沐浴后,你就换上,让宜额娘看看~”东西做工精致,光滑柔亮,一看就是上好的物件。我忙起身致谢。
“只要你喜欢就好~!”宜妃笑道。
躺在桧木做的宽敞浴盆里,浸泡在其中。白气阵阵,水中的花瓣儿散发着丝丝缕缕幽香,沁人心神。没想到古人也这么会享受。忍不住便唱便洗,渐起阵阵水花,一个人玩的不亦乐乎。
“格格,您唱什么呢?时候可不早了,别让宜妃娘娘久等了!”莲子捧着衣服站站在湘绣隔断后催促。我只好恋恋不舍的起身。
“格格,您穿上这‘月华裙’可真好看!”对于她赞美,我向来都是一笑了之。
晨省时,宜妃显然对自己选的首饰,衣料颜色和样式都十分满意,啧啧称赞。穿上旗装到还成,可穿上花盆鞋却让我有些难以适应。偏偏宜妃说要带我去涉藕苑看看,可怜我小心翼翼,一步三晃的跟着她。
一路上,绿意盎然,花团锦簇,亭台楼阁,一应俱全;雕粱画壁,精妙绝伦;奇花异草,更是数不胜数。以前的故宫我还真就没去过,现在哪能不好好参观一下。宛如进大观园的刘姥姥一般,东看看,西瞅瞅,瞧什么都稀奇,觉什么都新鲜,殊不知这副模样在宫婢。太监们看来简直就是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他们碍于宜妃的面,也不敢太造次,只是掩着嘴嗤笑不已。我向来就不介意别人眼光,对此也懒的去和他们认真,被笑一下难道还会少块肉不成。边走和宜妃边又一搭没一搭闲聊着。
“这涉藕苑是皇上最锺爱的。苑子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瓦,每件摆设,每个物件,都是出自名家的精心设计。就连这匾上的字,都是万岁爷御笔亲提上去的”顺她所指,见一块木匾上写着三个苍劲有力地大字-涉藕苑。
入了苑才知道它的清新雅致,别出心裁。一块瑰伟玲珑的灵壁巨石,将这涉藕园一分为二,东□□立成院。又用鹅卵小路相互相接,藕断丝连。东院略大,似为待客之用。重檐楼厅,曲院回廊,疏密相宜。西园较小,以书斋为中心,前有水中月台,宽敞明亮,池水明洁,荷花清幽。后有竹篱小屋,雅致清秀,颇有乡村田园之风。更奇的是,东院隔山石树木又起绣楼一座,设置花木,间置湖石,奇峰秀石,古木参天,引人入胜,显得幽曲有趣。此时又正值盛夏之际,更是绿意盎然,花姿烂漫。我早已被眼前景物深深吸引,目不转睛,喜爱之色早已飘上了眉梢。
“如何,喜欢吗?这个苑子皇上可从来没让人住过。多少皇子来讨,都被皇上拨了面子。谁知~今儿赏了你这有福气的孩子”宜妃笑着问道。
“宜妃,朕来晚了吧~?” 迎着灿亮晃眼的阳光进来一行人。宜妃笑着上前接驾,我赶紧站到一旁。
历代帝王之中,康熙的文略武功直追唐宗宋祖,是一个全挂子的皇帝。他的丰功伟绩,数不胜数。八岁登基,十六亲政;智擒鳌拜,平定三藩;四下江南,三征西域;征台湾,拒沙皇……,疏浚河运,开博学鸿儒科,一网打尽天下英雄。
他径直走到我面前,身后耀眼的光芒晃的我刺目。托着我的手,很热~很热~。轻轻抬首,对上一双炯炯有神又黑不见底的眼睛。见他正笑看着自己,忙收回目光,低下了头。可又心里痒痒,不时偷看两下。
“这个丫头有意思~!”康熙一边挥手让众人起身,一边笑着说道:“你想看朕,就大大方方的抬起头来。朕又不是老虎,还能吃了你不成吗?”我刷的抬起头了,问道:“当真?”康熙和宜妃都是一惊,他随即笑着点了点头。我望着他盈盈一乐,认真的打量起他。
奔五十的康熙精神极好,容光焕发。头上带的是顶绒面丝缨的苍龙冠,身穿米色的葛纱袍,外罩着一见石青质地纳沙金龙褂。腰间束着青绿色的游龙玉和汉白玉的瓦明黄马尾丝带。嘴边的胡子梳理的一丝不乱,浓眉下的眼睛,依然笑意全全的看着我。咫尺的天颜和难测的天危,让我的心没由来的紧张起来,玩弄起手中的锦帕。
“宜妃~你看看这个丫头,她还真厉害!敢这样盯着朕看的人,怕是只有她了!”宜妃笑而不答。康熙轻拍了下我的肩,柔声问道:“怎么样?朕和你想象的一样吗?”我连忙点头,“不过~”眉头轻皱,欲言又止。宜妃笑着走上前来,说道:“你这孩子,回皇上的问话,哪有回半句的~”康熙也玩味的看着我,说道:“正是。你说说看,不过什么啊?”
“依我看啊~您除了是皇帝外,更像个博学多闻的汉学大儒!”我笑着说道。康熙先是愣了一下,转而说道:“真是个伶俐的丫头!”仰头朗笑着进了东院。他端起玉碗饮了一口,笑着又问,“你喜欢这儿吗?”我点了点头。
“朕就知道你一定会喜欢这里的!”他开怀说道。我不解他为何会如此在意我对这苑子的喜好,我喜欢不喜欢对他来说有那么重要吗?
“对了,朕还没问你叫什么呢?”
“回皇上,青葵”起身回话道。他手一颤,几滴水溅在了下摆。又仰了一下身子掩过失态,柔声问道:“是你额娘去取的!” 看着他,点头称是。呆了半晌,他缓声吟道:“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我存疑的看着他,隐约间觉得他知道并不是因为他的博学多才,而是他本身就知道这含意。
宜妃也不愧在宫里浸了多年的人,觉的气氛有些不对,便笑着不着痕迹的转移话题。“葵儿,你额娘‘端惠格格’可是咱们大清的第一才女。皇上可说了,见你的时候,可是要好好的考考你呢!”康熙也拉回了思绪,微勾了下嘴角,笑的还真有点要难为我的意味。他说道:“你不提,朕到给忘了。行~咱们也简单些,就说说这‘涉藕’二字的取意好了”
“是~,皇上~”我笑着应允。自打见过青葵后,我脑袋里凭空多很多东西。想来都是她曾经所学对的,可惜不论我怎么回想,就是没有一点她以前的记忆。
“叫朕皇阿玛。以后你要叫朕皇阿玛,来~”他又正色的说道:“答的出,皇阿玛有赏。答不出,可要罚~”见说不好要罚,我真有些紧张。在厅中走了几步,正理了一下说词,开口道:“涉藕的涉字,应该是出自东晋陶渊明所写《归去来兮辞》中的那句‘园日涉以成趣’之意的话,至于藕吗~”偷扫一眼听的津津有味的康熙。见他眼神温柔,面色和悦,继续道:“至于藕,想着这苑东西各有一院,即是两个。两者为双,双者又为偶。而古时,两人耕种亦称为,‘为耦’。“耦”和“偶”谐音相通,恕青葵大胆揣测,这涉藕苑寓有夫妇归田隐居后,丽影成双,每日涉园观景,抚花弄竹,随看随歇,怡然自乐,悠然自得之意”一口气的说了下来。
“好好好~!”皇阿玛起身击掌三下,连声称赞,“真不愧是宁玉的女儿。不错~不错~”
“皇阿玛谬赞了~”屈膝谢过。
“来来来~,让皇阿玛好好看看!”他专注的看着我,手背也轻抚过我的脸颊。看着他伤心又那飘忽的眼神,我真怀疑他是在看我吗?宜妃笑着插话道:“皇上是不是忘了您刚才说的,预备着赏葵儿些什么呢?”
“君无戏言!”他招李德全上前,说道:“李德全你吩咐下去,以后格格想见朕,随时都可,任何人也不得阻拦!”想了想,又说道:“去告诉内务府,她日后有什么想要的,尽管去置办就是,无需再回禀朕知晓~”
“是,奴才明白,奴才这就去传话”
宜妃轻小声提醒我赶快谢恩。见我行的不是大礼,她连连摇头。示意我谢恩可是要行大礼的。行大礼,我心中有些犹豫。从小到大还没跪过谁呢。可转念一想,自己现在已经身在宫里了,就算今个儿不跪,明个儿还是要跪。唉~下跪,真是当古人的一大悲哀。正要跪时,康熙伸手托住。他似看出了我的不情愿,满眼怜爱的说道:“朕现在再给你一个恩典,许你以后免跪~”
“谢皇阿玛~,谢皇阿玛~”我顿时笑容满面。这个恩典似乎是出了宜妃的意料,她略有些异样。在场的宫女太监们也都面面相视。那时,除了我,人人都知道,这样的荣宠,就连当今的太子爷都是没有过的。后来莲子和我说时,我也当一回事。因为我心里清楚,只要有皇阿玛这个大靠山在,我就会一切平安无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