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0、六十章 ...
-
第六十章
六十章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卿翰林院编修许霁,才品卓优,衷勤素著,器识宏深。特擢升为吏部右侍郎,司掌黜陟。”
“当秉公持正,慎持横鉴,以副朕朝。”
宣读完圣旨的李公公笑眯眯弯下腰,对着下首处跪着的青年道贺:“恭喜许大人高升!”
许霁缓缓抬首,面色如水,不见一丝升官的喜悦,平静的说:“臣,叩谢皇恩。”
他转头看了一眼,立刻就有小童上前欲将李公公引至后院喝茶歇息,赏钱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李公公忙推辞道:“不必了,杂家是为陛下特意跑这一趟,来不及歇就得回去向陛下复命。”
他说着让那小童赶紧将许霁扶起,脸上还挂着热情洋溢的笑:“许大人此番高升,真乃可喜可贺。万望日后勤勉,莫忘陛下苦心。”
许霁眸中无半点光亮,只是默默点了点头,并不回话。
见状,李公公忽而深深一叹,语重心长的说:“许大人,也许您觉着杂家多管闲事,但有一言希望您能听听。”
“正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又有‘民不与官斗’,有些事您得自个儿看开,切莫钻了牛角尖啊。”
李公公亲眼见过许霁为了妻儿大雨中连跪三日的倔强不屈,敬佩他敢于直面七殿下与太后威势的勇气,可正因此才格外希望这个如松如柏的青年能走得更长远些,莫要走错路。
“您夫人的事,陛下和娘娘都深感遗憾。”他又说道,“这不,娘娘又赏了不少好东西过来,说是等夫人身子大好,还叫他入宫作伴呢!”
李公公像是生怕许霁不理解陛下苦心,以及皇后娘娘的厚爱,不知不觉说了许多,真有几分苦口婆心的意味。
许霁等他说完,这才躬身一拜,沉声道:“如此——臣谨记陛下与娘娘恩典,来日必定肝脑涂地,以报皇恩浩荡。”
李公公得他此言,以为许霁聪明必定是想开了,连连点头满意离去,脸上是释然的笑容,像是解决了什么心头大患。
等人走后,许霁低头看着手上颇具分量的圣旨,似有千斤那么沉重。
从区区七品翰林院编修,而至正四品吏部侍郎,中间连跨几级,看似简单。然而需知官大一阶压死人,多少人读书科举好容易步入仕途,可惜穷极一生都未能往前跨过一步,永远埋没在尘埃中。
偏偏许霁做到了。
他才入仕不到两年,自恃才华横溢目中无人,渴望在朝堂一展宏图,自觉来日必不只蜗居在小小翰林院,总有一日能在陛下面前做出一番政绩,叫陛下亲眼看清他无与伦比的学识与才干。
如今他一步登天,心中却只剩一片荒芜。
许霁明白,这道圣旨不过是陛下为了安抚他,从而弥补萧楚犯下的罪孽的手段罢了。
这算什么呢?
许霁看着手里那份沉甸甸的所谓圣旨,忽然轻笑出声。
他想起民间的一句箴言。
几乎所有男人梦寐以求的人生三大喜事——“升官,发财,死老婆”。
如今他几乎全占,怎么不算是他死了妻儿换来的好机会?
许霁笑着笑着,眼泪却倏然落下。
可惜他想要的公道无人在意,陛下只用这一张薄薄的绢纸堵住他的口,让他得了好处莫再声张,替他掩盖掉皇家丑闻。
罪魁祸首至今仍然逍遥,于皇宫深处、琼楼玉宇间自在快活,不知人间疾苦,讥笑他命如蝼蚁,不堪一击。
而他那可怜丧命的孩儿,以及至今还躺在床上病弱不堪的妻子,或许在陛下、太后眼中,甚至不能算作人命。
许霁一颗心都快被撕裂了,他觉得天地似乎在这一瞬颠倒,眼前阵阵昏黑,踉跄几步险些摔倒在地。
有下人赶紧前来搀扶,却被许霁狠狠推开。
他盯着摔在地上摊开的圣旨看了一遍又一遍,企图从陛下冰冷的话语中寻找一丝丝能令他真正感到开颜的话语。
然而他翻来覆去的看,终究没能从那些冠冕堂皇的字句中品出什么特别。
他不知这道,这上头其实是吏部那边遵循陛下圣意所写,而撰写之人更不清楚许霁的夫人与七殿下之间发生的种种惨祸,是以用字斟句皆与过去寻常升调朝臣无甚分别。
许霁茫然的看着,忽然不懂自己多年来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
若他当初知晓会是这样的结果,何必数年寒窗苦读?
从他第一次坐在学堂,翻开课桌上那本薄薄的圣人书,心中便有了万千念头,以为自己来日也能如那些圣人一般名垂青史,死而后已。
而今,这道圣旨仿佛一巴掌狠狠扇在他的脸上,将他多年夙愿击得粉碎,嘲笑着他的无能废物。
他罔读十余年圣贤书,自以为清高风骨,到头来却连护住自己心爱之人和孩子都做不到。
不如归去。
许霁于绝境中只剩这一个念头。
那时喃喃从鬼门关中苏醒,抓着他的第一句话便是:“许霁,我们回家吧。”
因为心中仍然留有最后一丝希望,所以许霁没有立刻回应,他不愿就此放过萧楚,还以为陛下会为他们做主。
京中一梦两年,许霁才终于明白——他什么也不是。
回去柳州,就当他从不曾读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