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挽衣潜伏之路 ...

  •   天刚破晓,晨光熹微,王挽衣就已在牢狱门口焦急踱步,眼睛死死盯着那扇紧闭的大门。随着“嘎吱”一声,门缓缓打开,父母那憔悴却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

      “爹!娘!”王挽衣眼眶瞬间红了,快步迎上去,扶住二老。

      老两口又惊又喜,母亲拉着他的手,声音颤抖:“儿啊,你怎么把我们救出来的?”

      王挽衣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含糊道:“先别问了,咱们回家。”

      回到家中,王挽衣忙前忙后,给父母端来热水,又翻出家中仅有的干粮。看着父母狼吞虎咽的模样,他心里一阵酸涩,犹豫再三,还是开了口:“爹,娘,我有事要离家几日。”

      父亲皱起眉头,疑惑道:“好端端的,你要去哪儿?”

      “我……我结识了一位贵人,他赏识我,要带我去学些本事,以后好有个出路。”王挽衣低着头,不敢直视父母的眼睛,他知道这个借口有些牵强,但眼下也想不出更好的理由。

      母亲心疼地摸了摸他的脸:“儿啊,出门在外,自己要照顾好自己。”

      王挽衣用力点头,又细细嘱咐父母,平日里关好门窗,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待父母休息后,他深深看了一眼这个温暖却破旧的家,转身踏入了露庭府。

      刚到门口,便有侍卫引他进去。露庭府内,雕梁画栋,处处透着富贵之气,与自家的寒酸形成鲜明对比。王挽衣跟着侍卫,穿过曲折回廊,来到一座幽静小院。

      “这便是你的住处,主上吩咐,你先在此休息,明日便开始学习。”侍卫说完,转身离开。

      王挽衣走进房间,简单收拾了一下,便躺在床上,望着头顶的房梁,思绪万千。

      在露庭府的日子,王挽衣总觉得周身被一层清冷且怪异的氛围包裹。府里的下人都行色匆匆,目光躲闪,偶尔的交谈也只是低声细语,一有人靠近便戛然而止。可他明白自己寄人篱下,哪有资格多问多想,埋头做好该做的事才是上策。

      每日,他沉浸在诗词书画的学习中。好在他本就有些底子,诗词方面进步飞速,那些拗口的韵律、复杂的典故,如今信手拈来。可书画却成了他的难关,初次握笔临摹,线条歪歪扭扭,像蚯蚓乱爬。但他不服输,日夜苦练,慢慢也能勾勒出简单的轮廓,只是距离成画,还差得远。

      露娜作为监督者,对他要求严苛,夜晚也不放过。至于画的内容,露娜并不精通书画,也没有限制。某个万籁俱寂的夜晚,王挽衣对着烛光,画笔游走间,竟画出了小时候与妹妹在河边嬉闹的场景。河水波光粼粼,妹妹的笑容灿烂如花,那是他记忆深处最温暖的片段。

      正巧露娜前来查看,目光触及这幅画,瞬间愣住。她的脑海中,这幅画与自己的梦境悄然交织,那些模糊的画面变得清晰起来,仿佛画中的场景自己也曾亲身经历。她鬼使神差地开口:“这幅画,能赠与我吗?”王挽衣有些意外,但还是点头应允。

      当晚,露娜回到房间,将画平铺在桌上,目不转睛地凝视着,每一处笔触、每一抹色彩,都像是打开回忆之门的钥匙。突然,一阵敲门声打破寂静,她忙将画藏在身后,起身开门,竟是主上露庭。

      露庭刚要开口,一眼瞥见露娜手中的画纸一角,问道:“这是王挽衣画的?”露娜的心猛地一紧,不知为何,脱口而出:“不是,是我看的画,随后自己画的。”露庭神色一凛,冷冷道:“把你的小心思收一收。”询问完王挽衣的学习进度后,便转身离去。

      露娜望着主上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她时常会把那些稀奇古怪的梦讲给主上听,可每次主上不是大发雷霆,就是顾左右而言他,这让她愈发困惑。这些梦境、这幅画、主上的态度,就像一团乱麻,她只能一次次选择掩饰过去,可心底的疑惑,却如野草般疯长 。

      几个月的时光转瞬即逝,王挽衣每日与笔墨纸砚为伴,在这漫长又艰苦的练习里,他的书画与文采都有了惊人的进步。笔下的花鸟鱼虫愈发栩栩如生,诗词也添了几分灵动韵味。

      上元节这天,长安城内热闹非凡,大街小巷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息。露庭暗中安排,让王挽衣与大理寺夫人“偶然”相遇。当时,王挽衣正佯装专注地在街边作画,描绘着上元节的繁华盛景。

      大理寺夫人被他的画吸引,脚步不自觉停了下来,凑近细细观赏。只见那画中笔触细腻,用色大胆却又和谐,将市井烟火描绘得鲜活生动,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一看便知作画之人功底深厚。她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这街头竟藏着如此高手。

      “公子这画,当真是妙啊!”大理寺夫人赞叹道,目光又落在一旁题字的诗词上,“不知这诗词,可有什么深意?”

      王挽衣不慌不忙,微微欠身行礼,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声音清朗地回道:“夫人慧眼,这诗词描绘的正是这盛世繁华下,百姓们的安乐生活,也寄托着在下对太平岁月的期许。”说罢,又条理清晰地阐述了诗词中的用典和精妙之处。

      大理寺夫人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眼中的赞赏愈发浓烈。交谈间,王挽衣不经意间露出了女儿家独有的细腻与温婉。大理寺夫人何等敏锐,瞬间便察觉出了端倪。但她非但没有丝毫的不悦,反而更为欣赏眼前这个聪慧又有才学的女子。

      “原来你是女儿身,这般才情,藏于市井实在可惜。”大理寺夫人目光柔和,语气中满是怜惜与欣赏,“姑娘才华出众,日后不妨来府上,帮我写作,或是画画人像、风景。我府上女儿众多,也正缺你这样的妙人,挽衣并未着急应下,而是说:“夫人厚爱,以嘉言相邀,恰似琼枝相赠 ,某心甚往之。待归宅细思,必尽早奉复,不负夫人美意。”

      待夫人离去,王挽衣长舒一口气,内心满是感慨,这段时间的努力总算是没有白费。露庭对他的表现也十分满意,特准他晚上回家陪伴家人。

      王挽衣满心欢喜地回到家中,却发现家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桌上摆满了丰盛的饭菜,父母穿着崭新的衣物,正吃得香甜。门口还多了几个侍卫,身姿挺拔地守在那里。

      看到这番景象,王挽衣心中疑惑丛生。明明除了大理寺夫人抛来的橄榄枝外,并无其他府上来招揽,家里怎么突然就过上了好日子?他按捺不住,向父母询问缘由。父母一脸诧异,说道:“女儿,这些不都是你寄回来的吗?”王挽衣一怔,随即反应过来,忙应道:“是啊,许是许久未归,一时没想起来。”

      一股暖流涌上心头,他知道这是露庭在暗中照顾家人。可门口的侍卫,显然不只是保护这么简单,更像是一种监视。露庭是在他去大理寺做事前,就留下把柄,以防他脱离掌控。经此一事,王挽衣对露庭这个人有了更深的认识,此人手段高明,行事缜密,自己在这场交易里,怕是得步步小心 。

      上元节的热闹还在长安的街巷中余韵未消,王挽衣站在家门口,望着父母康健的模样,心中满是欣慰与不舍。

      “爹,娘,我这就走了,你们在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王挽衣拉着父母的手,千叮万嘱。

      “放心去吧,儿啊,我们都好着呢。”父亲拍了拍他的手,眼中满是慈爱。

      母亲则在一旁抹着眼泪:“在外面要吃好喝好,别委屈了自己。”

      王挽衣用力点头,转身踏上了前往露庭府的路。此时,他的心中有了更坚定的动力,为了家人能一直这样安稳生活,他必须做好接下来的每一件事。

      一到露庭府,便见露庭早已等候多时。

      “如今到了你去大理寺夫人那里的时候了,万事小心。”露庭神色凝重,“我怕你言谈间暴露身份,已让露娜换上女装,与你一同前去。”

      王挽衣点头应下,看向一旁身着女装的露娜。露娜平日里总是一袭黑衣,干练飒爽,如今换上轻柔的罗裙,竟也别有一番温婉的韵味。

      两人稍作准备,便一同前往大理寺府。到了府门前,通报之后,便被引去见大理寺夫人。

      “夫人安好。”王挽衣和露娜盈盈下拜。

      大理寺夫人笑着将她们扶起:“可算把你们盼来了,一路上辛苦了。”

      一番寒暄过后,大理寺夫人便安排了她们的住所,又交代了日常的工作。王挽衣环顾四周,心中暗暗思忖,自己总算是成功进入了大理寺府,接下来,要按照计划行事,前路漫漫,
      愿吾等皆安

      王挽衣与露娜在大理寺府中安顿下来,初来乍到,周遭的一切都透着陌生与谨慎。好在大理寺夫人脾气温和,待她们宽厚,很快,王挽衣便投入到夫人安排的事务中。

      每日,大理寺夫人不是忙着操持家务、教导子女,就是虔诚礼佛,余下闲暇,便叫王挽衣作画。王挽衣前往花园,精心描绘亭中花卉、池里游鱼,画完再配上应景诗词,“庭前牡丹映朝晖,娇容恰似贵妃醉”“鱼戏莲叶间,悠游自在天” ,诗画交融,韵味无穷。

      为夫人画像时,她也极为用心,细致勾勒夫人的眉眼、服饰。夫人看到栩栩如生的画像,满脸惊喜,赞不绝口:“挽衣,你这画工与才情,当真是令人惊叹,我府中许久未曾有这般妙人了。”

      因着出色的画技和才情,王挽衣在府中渐渐受宠,下人看向她的目光满是羡慕。但王挽衣心里清楚,自己身负使命,表面享受安稳,实则暗自警惕,丝毫不敢懈怠。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5章 挽衣潜伏之路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