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过桥 ...
-
原创音乐比赛的海报重新贴满了校园各个公告栏。
洪水过后的江城大学正在恢复生机,工人们忙着修复受损的设施,学生们则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
陆怀远站在食堂门口的公告栏前,看着更新后的比赛信息。
日期改到了下周六,地点依然是艺术中心音乐厅。
海报右下角印着参赛者名单,盛亦声的名字赫然在列。
“紧张吗?”
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随即一双手环住了陆怀远的腰。
他转身,看到盛亦声仰着脸看他,阳光在那双琥珀色的眼睛里洒下细碎的金光。
“我有什么好紧张的?”陆怀远笑着捏了捏他的鼻子,“弹琴的又不是我。”
盛亦声皱了皱鼻子:“但你要坐在台下听我弹《致小石头》。”他压低声音,“而且是完整版。”
陆怀远的心跳加速了几分。自从洪水那天互表心意后,他们之间的关系突飞猛进,但盛亦声一直没再弹过那首曲子,说是要保留到比赛时给他一个“完整的惊喜。”
“那我更要期待了。”陆怀远低头亲了亲盛亦声的额头,无视了周围几个女生惊讶的目光和窃窃私语。
公开恋情两周以来,他们已经习惯了各种各样的反应。
——有惊讶的,有祝福的,也有不理解的。
但比起差点失去彼此的那场洪水,这些都不算什么。
“走吧,程诺在等我们。”盛亦声牵起陆怀远的手,“他说要庆祝我进入决赛。”
程诺在校门口的小餐馆等他们。
看到两人牵着手进来,他夸张地翻了个白眼:“老天,你们能不能别这么黏糊?我都开始怀念你们互相冷战的时候了。”
盛亦声笑着松开陆怀远,上前拥抱了一下程诺:“谢谢你那天帮我们拿衣服。”
“哼,要不是看在你面子上...”程诺瞥了陆怀远一眼,但眼神已经没有了从前的敌意,“坐吧,我点了你们爱吃的。”
午餐期间,程诺详细询问了比赛准备情况。
盛亦声兴奋地讲述着他对曲子的最后修改,时不时看向陆怀远,眼中满是柔情。
“所以,比赛结束后你们有什么计划?”程诺突然问道,咬了一口春卷,“暑假快到了。”
盛亦声和陆怀远对视一眼:“我们打算去青山村。”陆怀远说,“看看亦声的外婆,还有...那座月亮桥。”
程诺的筷子停在半空:“你们终于要去完成那个童年约定了?”他看了看盛亦声,“我记得你说过,那座桥...”
“传说情侣一起走过就会永远在一起。”盛亦声轻声接上,耳尖微微泛红。
程诺摇摇头,嘴角却上扬:“真是够了,我是不是该准备份子钱了?”
“别胡说!”盛亦声抓起一颗花生米扔向程诺,但脸上的笑容藏不住。
回宿舍的路上,陆怀远接到辅导员的电话,说有个投资人对他开发的音乐编程软件感兴趣,想约他下周见面详谈。
“太棒了!”盛亦声听到消息后跳起来抱住陆怀远,“我就知道你的项目会成功!”
陆怀远搂住他的腰转了一圈,引来路人侧目:“这项目有你一半功劳,要不是你提的那些用户体验建议...”
“我只是动了动嘴皮子,代码全是你写的。”盛亦声笑着整理被弄乱的衣服,“不过既然你这么说,那投资人请吃饭的话我要一起去。”
“当然。”陆怀远牵起他的手,“没有你,这个项目根本不会有现在的样子。”
这是实话。
陆怀远最初开发这个软件只是为了完成课程作业,但在盛亦声的建议下,它逐渐演变成一个专为音乐人设计的编程工具,简洁直观的界面背后是强大的功能。
正是这种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吸引了投资人的注意。
接下来的日子忙碌而充实。
陆怀远准备投资人会议的同时,盛亦声也在为比赛做最后冲刺。
他们常常一起在图书馆学习到深夜,然后手牵手走回宿舍,在星光下交换一个温柔的吻。
比赛前三天,盛亦声在琴房练习到很晚还没回来。
陆怀远带着宵夜去找他,透过琴房的小窗,看到盛亦声全神贯注地弹奏着《致小石头》。
那旋律比之前更加丰富,开头依然忧伤,但中段变得热烈奔放,结尾则温柔坚定,仿佛在诉说一个关于等待与重逢的故事。
陆怀远静静地站在门外,直到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才轻轻敲门。
“进来。”盛亦声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推开门,陆怀远看到盛亦声坐在钢琴前,额头上覆着一层细密的汗珠,但眼睛亮得惊人。
“给你带了宵夜。”陆怀远举起手中的袋子,“练得怎么样?”
盛亦声伸了个懒腰:“还行,就是中间那段转调总是不够流畅。”
他接过食物,狼吞虎咽地吃起来,显然饿坏了。
陆怀远坐在他旁边,心疼地擦去他额头的汗水:“别太拼命了。”
“我想做到最好。”盛亦声认真地说,“这首曲子...很重要。”
陆怀远明白他的意思。
《致小石头》不只是参赛作品,更是盛亦声这些年情感的寄托,是他们故事的浓缩。
“你已经很棒了。”陆怀远吻了吻他的太阳穴,“不过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帮你分析一下那段转调。”
盛亦声挑眉:“你?一个五音不全的程序员?”
“嘿!”陆怀远假装受伤,“我可是认真学过乐理的。而且,”他拿出手机,“我写了个小程序,可以分析演奏中的节奏和音准问题。”
盛亦声惊讶地看着手机屏幕上跳动的波形图:“你什么时候做的这个?”
“前几天。”陆怀远轻描淡写地说,“看你练得那么辛苦,想帮点忙。”
盛亦声的眼眶瞬间红了:“你...”他扑进陆怀远怀里,声音闷在对方胸口,“谢谢你。”
借助陆怀远的程序,他们很快找出了转调不流畅的原因。
——盛亦声左手和弦的力度稍弱,导致过渡不够自然。
经过针对性练习,问题很快得到改善。
“太神奇了!”盛亦声兴奋地又弹了一遍,“真的顺了很多!”
陆怀远笑着看他雀跃的样子:“所以,程序员还是有点用的?”
“超级有用!”盛亦声抱住他,“我的天才男友。”
这个称呼让陆怀远心头一热。
虽然确立关系已经两周,但“男友”这个词从盛亦声口中说出来,依然让他心跳加速。
比赛当天,艺术中心座无虚席。
陆怀远和程诺坐在前排,紧张地等待盛亦声出场。
“放松点,”程诺捅了捅陆怀远紧绷的手臂,“你看起来像是要上台的那个。”
陆怀远深吸一口气:“我只是...太希望他成功了。”
“他会成功的。”程诺自信地说,“那小子为了这一天准备了十年。”
盛亦声是第五个出场。
当他走上舞台时,聚光灯下的他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和黑色西裤,干净利落。
他向评委鞠躬,然后在钢琴前坐下,目光扫过观众席,在陆怀远身上停留了一秒,嘴角微微上扬。
“接下来有请钢琴专业一年级盛亦声同学,为我们带来原创钢琴曲《致小石头》。”
第一个音符落下,整个音乐厅瞬间安静下来。
陆怀远屏住呼吸,全身心地投入到那旋律中。
曲子开头如同涓涓细流,忧伤而含蓄,仿佛在诉说一个关于等待的故事,中段变得激烈澎湃,像是情感的爆发,最后又回归平静,但那平静中带着坚定的希望,如同暴风雨后的彩虹。
当最后一个音符余韵消散,全场静默了几秒,然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评委们交头接耳,脸上带着赞赏的表情。
盛亦声起身鞠躬,目光寻找着陆怀远,眼中闪烁着泪光。
陆怀远用力鼓掌,胸口满是骄傲和爱意。
那首曲子,那首关于他们故事的曲子,完美得令人心碎。
比赛结果毫无悬念。
——盛亦声获得了原创音乐组一等奖。
领奖台上,他感谢了评委和老师,最后看向台下的陆怀远:“特别感谢我的灵感来源,没有你,就没有这首曲子。”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陆怀远,他的脸烧了起来,但内心无比温暖。
颁奖典礼后,三人去校外的小馆子庆祝。
程诺举杯:“为我们的小钢琴家干杯!下一步是不是该准备国际比赛了?”
盛亦声笑着摇头:“先休息一阵,下周要和陆怀远去见投资人,然后...“他看向陆怀远,“去青山村。”
程诺了然地点头:“啊,对,那个传说。”他挤挤眼睛,“记得拍照给我看。”
一周后,陆怀远的项目成功获得了投资。
投资人被他们“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理念所吸引,当场签下了意向书。
走出会议室,陆怀远抱起盛亦声转了一圈,引来路人侧目。
“我们成功了!”他兴奋地说。
盛亦声搂着他的脖子,笑得灿烂:“是你成功了,天才。”
“是我们。”陆怀远纠正道,“没有你的艺术眼光,这个项目不会有这么出色的用户体验设计。”
盛亦声亲了亲他的脸颊:“那我们是不是该庆祝一下?”
“当然。”陆怀远牵起他的手,“想吃什么?”
“不如...”盛亦声眼中闪过狡黠的光,“我们现在就出发去青山村?我已经跟外婆说了我们要来,她高兴坏了。”
陆怀远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就这么迫不及待想跟我走月亮桥?”
“十年够我迫不及待了。”盛亦声轻声说。
两小时后,他们坐上了前往青山村的客车。
窗外的风景从城市高楼逐渐变成开阔的田野,陆怀远的心也随之雀跃起来。
他握着盛亦声的手,十指相扣,仿佛回到了十年前那个夏天。
“紧张吗?”盛亦声问,头靠在他肩上。
陆怀远吻了吻他的发顶:“有点,不知道你外婆会怎么看我。”
“她会爱你的。”盛亦声自信地说,“我每次打电话都跟她讲你的事。“”
“真的?”陆怀远惊讶地问,“讲什么了?”
盛亦声狡黠地笑了:“讲我的室友多么帅气、聪明、体贴...”
“停。”陆怀远耳根发热,“你这是在害我。”
盛亦声大笑起来,那笑声清脆悦耳,像极了陆怀远记忆中“小太阳“”的笑声。
客车在青山村口停下。
这是一个宁静的小村庄,远处青山如黛,近处稻田金黄。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与城市截然不同。
“外婆!”盛亦声朝村口一个瘦小的老太太跑去,紧紧抱住她。
陆怀远站在原地,突然有些怯场。
老太太虽然瘦小,但眼神锐利,正上下打量着他。
“这就是小石头?”外婆开口,声音比想象中洪亮。
陆怀远惊讶地看向盛亦声,后者吐了吐舌头:“我告诉了她所有事。”
“过来让我看看。”外婆招手。
陆怀远走上前,恭敬地鞠躬:“外婆好。”
外婆捏了捏他的胳膊,又端详他的脸:“嗯,是那个孩子,长高了,也壮实了。”她转身往村里走,“来吧,饭做好了。”
盛亦声悄悄捏了捏陆怀远的手:“看吧,我说她会喜欢你的。”
外婆家是一栋两层的小楼,门前种满了花草。
晚餐简单但美味,全是自家种的蔬菜和散养的土鸡。
饭桌上,外婆讲了许多盛亦声小时候的事,包括他每年夏天都去溪边等“小石头”的执着。
“这孩子倔得很。”外婆给陆怀远夹了块鸡肉,“认准的事,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陆怀远胸口发紧:“对不起,外婆。如果我当年...”
外婆摆摆手:“小孩子的事,哪有什么对错,现在你们不是又遇到了吗?缘分这东西,奇妙着呢。”
饭后,盛亦声带陆怀远去了那条记忆中的小溪。
夕阳西下,水面泛着金色的波光。
溪边那棵柳树已经长得高大粗壮,树下的石头却依然如故。
“就是这里。”盛亦声轻声说,“我每天等你的地方。”
陆怀远环顾四周,记忆如潮水般涌来:“我们在那里捉过鱼,”他指向一处浅滩,“在那里搭过'城堡',”又指向一堆石头,“还在那里...”他的声音戛然而止,目光锁定在不远处的一座小木桥上。
那是一座简陋但结实的木桥,横跨在小溪最窄处,桥身有些陈旧,但看得出有人定期维护。
“月亮桥...”陆怀远喃喃道。
盛亦声点点头:“就是它,没有传说中那么壮观,但对村里的孩子来说,已经足够神奇了。”
两人走到桥前。
桥真的很小,只有五六米长,一米多宽,但做工精细,桥栏杆上还刻着简单的花纹。
“外婆说这桥是村里一个老木匠建的,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盛亦声抚摸着桥栏杆,“我们小时候,它就已经是'月亮桥'了。”
陆怀远深吸一口气:“准备好了吗?”
盛亦声看向他,眼中闪烁着期待和一丝紧张:“什么?”
“完成我们的约定。”陆怀远伸出手,“一起走过月亮桥。”
盛亦声笑了,那笑容在夕阳下如同十年前一样灿烂。
他握住陆怀远的手:“我以为你永远不会问了。”
两人手牵手踏上小桥。
木板在他们脚下发出轻微的吱呀声,溪水在桥下潺潺流过。
走到桥中央时,陆怀远停下脚步,转向盛亦声。
“十年前,我们约定要一起走这座桥。”他轻声说,声音微微发颤,“今天我不仅想完成那个约定,还想许一个新的。”
盛亦声的眼睛在暮色中闪闪发亮:“什么新约定?”
陆怀远从口袋里掏出那颗蓝色玻璃珠,单膝跪在桥面上:“盛亦声,我爱你,这一次,我会永远遵守承诺。你愿意和我一起走完这辈子吗?”
盛亦声的眼泪瞬间落下。
他颤抖着从口袋里掏出那颗绿色玻璃珠,跪下来与陆怀远平视:“我愿意。十年前就愿意了。”
两人在桥中央相拥而吻,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与十年前那两个孩子的影子重叠在一起。
月亮桥的传说在这一刻得到了最完美的印证。
——真心相爱的人一起走过这座桥,就会永远在一起。
回到外婆家时,天已经完全黑了。
外婆看到他们牵着手进门,脸上露出了然的表情:“桥走过了?”
盛亦声红着脸点头,举起两人交握的手给外婆看。
“好啊,好啊。”外婆欣慰地笑了,转向陆怀远,“这次可别再失约了。”
“不会的外婆。”陆怀远郑重承诺,“我会好好照顾亦声,一辈子。”
晚饭后,他们坐在院子里看星星。
青山村的夜空比城市清澈得多,银河像一条闪亮的丝带横贯天际。
“想什么呢?”盛亦声靠在陆怀远肩头,轻声问。
陆怀远指着星空:“想起我们小时候也这样数过星星,你说要当最亮的那颗,照亮我。”
盛亦声笑了:“现在我依然想照亮你。不过...”他抬头看向陆怀远,“我们也可以一起发光。“”
陆怀远低头吻他:“毕业后有什么计划?“”
“我想继续学音乐,也许出国深造。“”盛亦声思考着,“你呢?”
“我的项目拿到了投资,可能会创业。”陆怀远顿了顿,“不过如果我们要异地...”
“不会的。”盛亦声打断他,“我们可以申请同一所城市的不同学校。或者...”他眼睛一亮,“我们可以创办一个结合音乐和科技的工作室!你负责技术,我负责艺术。”
陆怀远被这个想法点亮了:“那太完美了,我们可以开发更多帮助艺术家的工具,就像你帮我完善的那个项目一样。”
“就这么定了!”盛亦声兴奋地坐直身体,“不过在那之前...”他狡黠地笑了,“我们明天得先修一下月亮桥。它有些木板松动了。“”
陆怀远笑着点头:“一起修,就像我们一起修好那个失约的承诺一样。”
夜风轻拂,带着田野的清香。两人依偎在一起,望着满天繁星,计划着未来。
十年的分离,换来的是更加坚定的相守。
这一次,他们不会再错过彼此,不会再留下遗憾。
月亮桥的传说,终将在他们身上得到最完美的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