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珠帘新卷(终章番外) ...

  •   漠北的朔风卷着细雪,在边城的青石板上铺了层薄霜。上元夜的灯火却将长街照得通明,戴银狐面具的女子提着鸢尾花灯穿过熙攘人群,灯面上绘着的凤凰纹在烛光映照下栩栩如生。她腕间褪色的红绳随步伐轻晃,像一道快要愈合的旧伤。

      "姑娘,算一卦么?"

      石桥头的呼唤让她骤然驻足。紫衣公子执扇而立,腰间那条格格不入的红绳在夜风中飘荡——正是当年系在阮惜文腕间的那条。面具后的呼吸微微一滞,她记得这个声音。十五年前东宫大火里,那个满脸是血却仍笑着把她塞进衣柜的少年。

      "卦金几何?"她将嗓音压得低哑。

      宇文长安"唰"地展开折扇,乌木扇骨上缠着金丝,扇面绘的并蒂莲在灯火下泛着微光:"一株雪莲,换一个答案。"他从袖中取出锦囊,半块焦黑的虎符落在掌心,"当年玄武密道里,你调换了真正的玉玺,是不是?"

      夜风突然转急,桥下流水映着的灯火剧烈摇晃。女子指尖微颤,药香从素白袖口溢出。远处茶楼传来孩童的嬉笑,小念惜正趴在窗边指着河灯欢呼,发间金簪垂下的明珠晃啊晃,像极了当年沈沅眼底的光。

      ---

      御书房的龙涎香燃到第三更。阮惜文展开北疆送来的密信,鸢尾花印旁画着药庐的轮廓。怀沅趴在她膝头睡得香甜,念惜却睁着圆溜溜的眼睛,小手点着信纸问:"娘亲,姑姑脸上的疤还疼吗?"

      窗外忽有宫人疾步而来。刑部大牢最深处,狱卒发现了庄仕洋临终前写在囚衣上的血书。残破的布料上,朱砂字迹如蜈蚣爬行:

      "双生非孪,三凤鸣岐......"

      后半截被人撕去,边缘留着焦痕。宇文长安盯着残页,忽然想起在皇陵暗格里看过的那本被墨涂盖的起居注——永和十一年冬,先皇后诞下的不是一位公主,而是......

      "爹爹!"念惜举着刚编好的红绳手链冲进来,"给姑姑的礼物!"小姑娘腕上戴着同样的红绳,发间金簪随着跑动叮咚作响。宇文长安蹲下身,由着女儿把沾满蜜饯的小手往他脸上抹,目光却落在案头那支凤凰金簪上。簪头的红珊瑚在烛火中流转着血色光华,仿佛沈沅自火场转身时最后的笑颜。

      ---

      漠北药庐的铜炉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沈沅摘下面具,火吻过的疤痕从额角蜿蜒至颈侧。她将新采的雪莲放进石臼,白玉杵却突然被按住。

      "你早知道我是谁。"她看着宇文长安袖口沾着的京城柳絮,"为何现在才来?"

      宇文长安将褪色的红绳重新系回她腕间:"等你愿意用真面目见念惜的时候。"他从怀中取出卷起的画轴,展开是幅未完成的肖像——小姑娘站在海棠树下,手里举着朵鸢尾花。

      "姑姑!"

      清脆的呼唤惊得沈沅差点摔了药杵。门口的光影里,阮惜文牵着念惜站在那里。小姑娘腕间崭新的红绳鲜艳夺目,发髻上别着的小金簪,分明是用当年那支凤凰簪熔了重铸的。

      "爹爹说您会做会发光的蜜饯!"念惜扑过来抱住她的腿,温暖的小手直接摸上她脸上的疤痕,"怀沅哥哥说您的眼睛比星星还亮!"

      沈沅僵在原地,直到阮惜文将一方绣着并蒂莲的帕子塞进她手里。帕角歪歪扭扭绣着"念惜"二字,背面是更稚嫩的笔迹:"给沅姑姑"。

      夜空中突然升起万千孔明灯,每盏灯面上都绘着相同的图案:一支金簪穿过两朵并蒂莲。念惜兴奋地指着天空喊:"爹爹说这是送给姑姑的星星!"沈沅抱紧小姑娘,泪水终于滚落。在无人看见的角落,那半块焦黑的虎符静静躺在药柜深处,下面压着庄仕洋血书的另一半:

      "......三凤鸣岐,玉玺藏珠。"

      (全文终)

      ---

      **后记**
      这支辗转十五年的金簪,最终熔成了两朵并蒂莲。感谢各位读者见证这个关于伤痕与治愈的故事,愿每个"沈沅"都能在世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念惜"。我们新故事再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