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珠帘新卷(番外) ...

  •   漠北的风裹挟着细碎的雪粒,拍打在药庐的窗棂上。戴着银狐面具的女子掀开厚重的毛毡门帘,腕间褪色的红绳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她将新采的雪莲放在樟木案几上,青白相间的花瓣还沾着寒露。

      "今日还疼吗?"她对着里间轻声问道,声音像是被北地的风沙磨去了棱角,温润平和。

      铁甲武士正往铜火盆里添炭,闻言摇头:"属下无事。"炭火映在他冰冷的铁面具上,折射出跳跃的光斑,"倒是姑娘......京中传来消息,靖王夫妇诞下双子,陛下赐名'怀沅'、'念惜'。"

      捣药的白玉杵在石臼里停顿了一瞬,又继续有节奏地研磨起来。"好名字。"女子轻笑,面具下的唇角微微扬起,"比'沈沅'好听多了。"

      她转身从药柜取出一包配好的药材,红绳突然绷断,散落一地。铁甲武士立即单膝跪地,却被她抬手制止:"不必捡了。"她望着地上蜿蜒如血的红绳,"早该解开了。"

      ---

      金銮殿后的御书房里,龙涎香在青铜兽炉中静静燃烧。年轻的皇帝将密信在烛火上焚毁,灰烬飘落在案几的玉玺旁。

      "她还活着。"他的指尖轻叩龙纹扶手,"你早知道?"

      宇文长安倚在窗边,手中把玩着一个绣着鸢尾花的香囊。这是今早阮惜文新制的,里面装着安神的药材。"沈沅若想现身,自会回来。"他语气平静,"若不想,何必打扰?"

      "可她是先皇后唯一的......"

      "陛下。"宇文长安抬眼,目光如炬,"有些人,活着比名分重要。就像当年的沈夫人,如今的阮惜文。"

      窗外传来孩童的嬉笑声。阮惜文正带着两个孩子在御花园辨认药材,小念惜举着一株紫色鸢尾,奶声奶气地问:"娘亲,这花花为什么像姑姑的金簪呀?"

      ---

      边城的上元夜,长街灯火如星河倾泻。医女提着鸢尾花灯走过喧闹的市集,花灯上绘着的凤凰纹样在烛光下若隐若现。行至石桥时,她忽然停下脚步。

      桥头立着个熟悉的身影——紫衣玉冠,腰间却系着条格格不入的红绳。夜风拂过,那红绳与她腕间新换的丝带轻轻飘动,像是隔空相认的暗号。

      "这位姑娘。"宇文长安转身,手中折扇"唰"地展开,笑得像当年那个纨绔公子,"可要算一卦?"

      银狐面具后的眼睛微微睁大。远处茶楼的窗前,阮惜文一手揽着昏昏欲睡的怀沅,一手牵着兴奋的小念惜。"看,"她指着桥头的方向,"那是爹爹给姑姑准备的惊喜。"

      夜空中,万千孔明灯冉冉升起。每盏灯上都绘着相同的图案:并蒂莲开,各安天涯。桥下的流水载着几盏早放的河灯,烛光倒映在水面上,像是散落的星辰。

      药庐的案几上,白玉杵静静躺在石臼里。旁边放着一封刚拆开的信,信纸上画着两个蹒跚学步的孩童,角落里题着一行小字:"沅姊安好,惜妹顿首。"

      (全文终)

      ---

      **后记**
      这故事始于一支金簪,终于一盏花灯。最动人的从来不是快意恩仇,而是那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柔:红绳系着的执念,鸢尾花承载的思念,以及那些未曾说出口的"我很好,勿念"。感谢各位读者相伴,愿我们都能在故事之外,找到自己的圆满。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