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凤华山 ...
-
郁善洲住的院子叫做万草堂,他说,这个名字取意为“集万千花草于一堂”。
他喜欢花草,在院子里种满了花草,屋子里也放满了盆栽。
他回到凤华山的第一件事就是回自己的院子查看这些花草有没有出事,自然忘记了去处理肩膀处的伤。
万俟旻去给他送药,打开院门后的瞬间,觉得自己好像走错地方了。
正值春日,入眼的是一片五彩斑斓的花海。
玫瑰、郁金香、百合......还有一些他叫不出名字的,各种花卉竞相开放。花香四溢,沁人心脾。还有蜜蜂和蝴蝶在花间穿梭,好不生机快活。
环顾四周,墙上爬满了翠绿的常春藤,藤蔓上结着淡紫色小花。
在东边一角,种了一棵高大的白玉兰,枝干笔直,傲然挺立,正在盛放,满树洁白,雍容尔雅,美得如梦如幻。
午后阳光温柔洒落,为每一片叶子和花瓣镀上了一层金辉。
整座院子充满了宁静与和谐。
这是......传说中的世外桃源吗?
万俟旻默默瞪大了眼睛,呆愣了片刻。
院子中间留有一条石板小径,他沿着小径漫步,大气不敢喘一下,似乎稍有动静就会打破这如同仙境一般的世界。
来的屋内,看到郁善洲正蹲在地上观察一个盆栽。
屋中摆放了许多花架,都整整齐齐放着各式盆栽,栽着不同的植物。
郁善洲此时观察的盆栽放在一个花架最下层,那一层只放着那一盆植物。
“那个......师父叫我来给你送药。”万俟旻还没有习惯叫他师兄。
对方似乎没有听到,眼睛依旧死盯着那个盆栽。
万俟旻也好奇了起来,走近,探身去看。
那是一盆叶子长得像麦苗的草,叶片是鲜亮的翠绿色,下部茎杆笔直,从中部开始慢慢弯曲,顶端弯的最厉害,叶片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一眼看去会以为是一盆绿色的细瓣花。在繁茂的绿叶之间,点缀着一些星星点点的白色小花粒,有些含苞待放,有些正娇羞地绽放着,露出来淡紫色的柔夷花芯。
这盆草有什么好看的呢?还不如院子里开的鲜艳欲滴的玫瑰和山茶花好看。万俟旻心里犯嘀咕。
“嘿嘿”郁善洲嘴角微微勾起,发出两声憨笑。
“你在看什么?”万俟旻不解道。
“啊.....小旻儿来啦,”郁善洲站起身,把那盆草抱在胸前,用手轻轻抚摸它的叶子,笑道,“开花了。这是南都行草,我养了三年了,可算是开花了。”
他眼中沁满了温柔,脸上的笑容也温馨至极,似乎怀中抱着的不只是一盆草,而是他这辈子最珍爱的宝贝。
“哦,这草有什么奇特的吗?”
“当然有啦,唔.......你随我来。”
那盆草被小心翼翼放回原处,他接过药放到桌子上,领着万俟旻去了书房。
书房里有三个大书架,贴内墙而立,像是一壁之书。
中间那个书架前面不远处放了一套书桌,笔墨齐全而且摆放规整。
另一面墙壁挂着各种植物画像,有些精心着上了色,惟妙惟肖,而有些却极其潦草,似乎随手而成。
在书桌旁坐下,是正面对着画墙,背依书墙。
房间里没有窗户,屋外的阳光照不进来。
不过每个书架、书桌上以及画墙下面都放着几盆......草吗?笔挺的肥大叶片在发着绿莹莹的光。
书桌与两边墙壁都留有一定的距离,倒是不显得昏暗拥堵。
“这个送给你吧,算是入山礼。”郁善洲从第一个书架上摸出来一本书,递给万俟旻。
那本书封皮古拙,灰绿色绢布封面。正中贴一张泛黄题签,墨书[天下花草名录]六字,右下角钤一方朱红小印,印文模糊难辨,似[漆艳山藏]。书脊以靛蓝描线缀连,内页宣纸层层叠压,厚如一块城砖,边缘因多次翻看翻出毛边。
在万俟旻眼中,只觉得这书又破又旧,似乎一不小心掉在地上就能散架,纸页飘飞。
“......我不识字。”他没有伸手去接,不好意思道。
“我记得你说过,你的彩霞姐教过你识字的。”
郁善洲把书放到了书桌上,在椅子上坐了下来。
“只认识一些简单的字,像大、小、天、云......还有我的名字。”
“哦,原来是这样呀,那以后你每天来帮我浇花,我教你识字如何?”
万俟旻轻轻点了一下头,看着他,真诚地道:
“我其实一直想问你,你和师父以前也是乞丐吗?”
郁善洲表情是明显的一怔,继而是不可思议,然后哈哈大笑起来。
“谁告诉你的?”
“你之前自己说的呀,说你小时候也是跟着师父流浪的,那不就是乞丐吗?”
“哈哈,我们不是乞丐哦,师父是降妖除魔的大宗师,我们流浪是去各地除妖的。原来那个时候你盯着我发呆是想问这个呀,小旻儿,你怎么这么可爱呀。”
万俟旻看着笑得不能自已的郁善洲,淡淡道:
“这书我还是先拿走吧,看看有没有能看懂的,不认识的我再来问你。谢谢大师兄,我先走了。”
他径直走过去拿起那本书,在郁善洲的爽朗笑声中快步走出了书房。
他回到自己的院子里时,何淼正在帮他整理打扫。
“何师姐”
他快步走过去,把书随手放到了一旁的桌子上,欣喜叫道。
何淼半跪在床前,已经铺好了床铺,她伸出手指抚平淡绿色新被上的褶皱。
“你回来啦,”何淼站起身,走到一旁的衣桁,笑道,“待会试试这些衣服合不合身吧,昨日路过彩衣镇给你买的。”
衣桁上挂着两件纯白中衣、两件长袍。
一件是淡蓝色广袖,长袍上绣着云纹图案,另一件是白青色束袖,亦有暗纹刺绣,还有一件修身劲装,衣领袖口处绣有符文。地上还放着两双白色步靴。
“唔,谢谢师姐,”万俟旻羞赦地低下了头,语气有些慌乱,“这......我还什么都没有,要怎么道谢,我......我能为师姐做些什么吗?”
何淼一身素色衣裙,轻挽着发髻,几缕碎发不经意间垂落在额前,脸颊上泛着淡淡的红晕,为她平添了几分柔情。
何淼不是娇弱可人的模样,不笑时甚至非常之严肃。她有一双凌厉的剑眉,双目湛湛有神,鼻梁高挺,嘴唇不着朱砂便会淡白无光,就像在贾慈村见到的那样。而且肌肤间似少了一层血气,显得有些苍白,若有病容。
但声音却极为温柔可亲,举止也是柔情绰态,温婉至极。
何淼笑得更灿烂了,似乎就是在等着他这句话。
“也没什么大事需要你做,就是我平日炼丹缺少一位烧火童,不知师弟能不能......”
“能!师姐何时需要只管唤我就是,我一定随时即到。”
“好,那你今日早点休息,明日......上过晨课吃过午饭再来我院中吧。”
最初,山上只有于凤华和郁善洲两人,所以只请了一位师父做饭。
只是,为什么只有两个人还要请厨师,造食堂呢?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于凤华做饭太难吃,郁善洲不会做饭。
决定在凤华山定居后,于凤华忙着盖凤华宫,郁善洲则立即开始建造食堂,并且去山下的莲花镇把当地最有名的一位酒楼大厨师请上山来了。
因此,每次去镇里路过那家酒楼,小厮和老板都骂他,说把他们楼里的大师傅挖走了,生意没法做了。
郁善洲倒是不耍贫嘴了,每次都是悻悻地疾步走开。
每次抱怨师父做饭难吃,于凤华便调笑道,那你不也是吃了十多年了吗,而且每一顿都吃的精光。
其实,最让郁善洲介意的不是于凤华做饭真的很难吃,而是小时候对方用这件事骗过他。
“师父,我没有......爹爹和娘亲吗?”
五岁的郁善洲看着大街上的一对夫妇牵着一个和他差不多年岁的孩童,不解地问道。
“......没有爹和娘,怎么会有你的呢?真是个傻问题。”
“哦,既然这样,那为何我从未见过他们?他们去哪了?”
“唉,看来这件往事瞒不住啦,那为师就全都告诉你吧,”于凤华依旧嘴角带笑,漫不经心地说道,“善洲呀,你是不是一直都疑惑为什么我不肯带你去江南,那是因为,江南的美食和美人让人一旦碰上就轻易忘不了。你爹和你娘就是在江南认识的,你娘还是江南数一数二的美人呢,后来他们来到了京城这边,在这边结了亲,你娘刚生下你那段时间呀,就一直馋嘴江南的一种特色小吃,但路途太遥远,经费有限,就只能带着你娘去吃了,把你交给我照顾几天........”
于凤华低头,看到小家伙正一丝不苟地听着。
“那小吃一定很美味吧,也难怪我没有师娘,师傅平时做饭都难吃死了。”
“哈哈,善洲就是聪明,还是那么会举一反三。”
等长大后他才知道,于凤华当时的那套说辞,有多么漏洞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