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调研结果出现差异,如何核实? ...

  •   题目:2024年4月27日河南省考省市岗
      某考察组去村庄开展调研工作,在调研主题一样的前提下,采取分组的方式开展工作。其中一组在会议室对村干部进行座谈,另一种通过组织群众代表在文化广场开会的形式进行调研,结果两种调研方式得出的调查结果不一致。领导安排你进行核实工作,来了解两种方式的调研结果为何不同?请问你会获取哪些信息?如何获取?
      调研是科学决策的基础,是避免“拍脑袋”决策的关键。如果是由我来了解两组调研结果不一样的原因,那么我会获取三方面信息:调研对象的差异信息、调研设计和执行的信息、结果分析环节的信息。
      在获取调研对象的差异信息方面,要考虑到村干部和群众代表的角色定位和职责不同,他们对调研主题的理解偏差、表达侧重也不同。两类群体对信息掌握程度、深浅都不一样。比如村干部更倾向宏观整体、群众更偏向微观个体。
      在调研设计和执行信息方面,要考虑到调研设计的问题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引导性提问导致结果具有偏向性,调研流程是否规范,调研场合是否对结果产生过影响。
      在结果分析环节方面,考虑两组对调研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方式是否一致,比如信息筛选方法是否标准、关键信息提取是否客观,是否因主观判断导致结论不同。
      信息获取方式方面,第一是访谈调研执行人员。分别于调研组成员沟通,了解调研方案设计细节,比如问题设置、样本选择。执行过程,比如提问方式、现场互动情况,对两组操作进行对比,找出差异。第二是回访调研对象,再次联系参与座谈的村干部,确认回答问题的出发点和依据,走访群众代表,以更灵活的方式(入户访谈、匿名问卷)了解其真实想法,排查是否因公开场合而答题有所保留。第三查阅调研原始材料。对比两组的调研记录,录音,问卷的原始资料,核查问题表述、回答内容、数据记录是否存在客观偏差,分析结果汇总过程是否科学。第四实地补充调研。深入村庄通过随机走访村民,查看政策落地现场等方式,获取第三方客观信息,验证两组调研结论的真实性,从基层实际中定位结果差异的根源。
      一、需获取的信息
      1. 调研对象差异信息
      村干部与群众代表对调研主题认知的差异,如是否存在理解偏差、表达侧重不同(如村干部更关注整体规划,群众更关注切身利益)。
      两类群体掌握信息的范围差异,例如村干部对政策执行全貌更了解,群众代表更熟悉基层实际细节。
      2. 调研设计与执行信息

      两组调研的问题设置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引导性提问导致结果偏差;调研流程是否规范,如座谈会提问深度、群众会组织形式(是否因场合公开导致群众有所保留)。
      调研样本的代表性,如村干部座谈是否覆盖不同职务层级,群众代表是否涵盖各年龄、职业群体。
      3. 结果分析环节信息
      两组对调研数据的整理、分析方式是否存在差异,如信息筛选标准、关键信息提取是否客观,是否因主观判断导致结论不同。
      二、信息获取方式
      1. 访谈调研执行人员
      分别与两组调研成员沟通,了解调研方案设计细节(如问题设置、样本选择)、执行过程(如提问方式、现场互动情况),对比两组操作差异。
      2. 回访调研对象
      再次联系参与座谈的村干部,确认回答内容的出发点和依据;走访群众代表,以更灵活的方式(如入户访谈、匿名问卷)了解其真实想法,排查是否因公开场合有所保留。
      3. 查阅调研原始材料
      对比两组的调研记录、录音、问卷等原始资料,核查问题表述、回答内容、数据记录是否存在客观偏差,分析结果汇总过程是否科学。
      4. 实地补充调研
      深入村庄,通过随机走访村民、查看政策落实现场等方式,获取第三方客观信息,验证两组调研结论的真实性,从基层实际中定位结果差异的根源。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