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龁石 ...


  •   新城王钦文府上的马厩里,有个怪模怪样的马伕。这人蓬头垢面,指甲缝里嵌着松脂,说话时总带着崂山道观的檀香。二十年前他刚来时,裤腰上别着半块崂山石,说是能当干粮吃。

      王马伕本是崂山东麓猎户之子。七岁那年,他跟着采药人进崂山,竟被清风观道长收为关门弟子。头三年,他跟着师兄们在悬崖边采灵芝,饿得前胸贴后背时,老道长便让他啃石头。“石髓最养人。”道长说着,随手掰下一块花岗岩,咯嘣咯嘣嚼得山响。

      五年后,王马伕浑身长满青苔般的绿毛,指甲变成了琥珀色。可每当月圆之夜,他总蹲在观前老槐树下,望着山下灯火发呆。道长看出他的心思:“尘缘未断,去吧。”临行前,道长塞给他半块发光的石头:“此物名唤月光髓,饥渴时可食。”

      回乡那天,王马伕穿着道袍直奔母亲茅屋。老妇人正蹲在溪边洗尿布,抬头见儿子这般模样,手里的棒槌“扑通”掉进水里。“娘,我回来了。”王马伕伸手去接母亲,却见她吓得跌倒在地。

      起初,王马伕还坚持吃石头。他蹲在村口晒谷场上,把鹅卵石当糖豆嚼,惊得村童们围成圈看西洋景。有好事者递来馒头,他却把馒头塞进石头缝里:“这玩意儿不如石头干净。”

      直到母亲病重,王马伕才开始吃熟食。他用月光髓换了郎中的草药,熬药时却总把石头扔进陶罐。母亲临终前攥着他的手:“儿啊,石头能当饭吃,可娘的心是肉长的……”

      母亲下葬后,王马伕消失了三天。第四天清晨,村民发现他蹲在坟头,身边堆着小山似的石头。他的绿毛褪了,指甲也变回肉色,只是眼神空洞如枯井。

      后来王马伕回到王宅当马伕,白天喂马,夜里便揣着月光髓进山。有人曾见他在崂顶与白猿对坐,怀里的石头竟发出幽幽蓝光。去年大旱,他把月光髓埋进田埂,第二天地里竟涌出清泉。

      如今,王马伕的马厩里堆满奇形怪状的石头。每当暴雨夜,那些石头便会发出呜咽声,像是在诉说崂山深处的秘密。有人问起月光髓,他只是笑:“石髓养人,人心却养不活石头。”

      异史氏曰:王马伕食石二十载,终被红尘磨去棱角。月光髓虽能续命,却续不了母子亲情。观其半生,恰似崂山劲松——根扎危崖,叶向红尘,到头来不过一场石中火、梦中身。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3章 龁石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