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8、再次计谋 ...


  •   老人家大笑,“茶楼的闲言碎语,何能信。”

      “奶奶,无风不起浪。”她端起茶壶给老人家满上,“而且阿云还曾听说裴大将军有一本日记犊,里面记载当年所有事情的过往。所以阿云有一疑惑,若要证明裴府清白,那本日记犊可谓是至关重要。”

      “此谣言,我未曾听过。裴府洛府向来交好,怎会有人传出此言,竟还有人信。”

      洛云裳怔了怔,“既有人讲,便有其因,谣言定不是凭空而来。”

      “孩子,为何对裴府这般执着,莫不是裴府有什么让你无法放下的。”

      “阿云游手好闲一人,只是觉得,裴府若是被污蔑陷害洛府一事,为何不拿出裴大将军的日记犊,自证清白。”

      老人家摇头,“我虽为一介隐居山中的村民,可我至少对裴府之事关注众多,我只想同你说,你口中关于裴府陷害洛府之言,我这老太婆还是第一次听说。”她顿了顿,“若是你这般执着,为何不亲自一探究竟。”

      洛云裳垂眸,她何曾未探究,只是如今事态变得愈发古怪,不禁失了入裴府的机会,更是被告知当年两府恩怨为假象。

      洛云裳心生疑虑,这位老人家捉摸不透,言语谨慎。她虽救了她,可她到底为人如何,自是不清。

      本是以为她对裴府了解甚多,试探打听,怎料老人家的言语让她更加混乱。可她如今走投无路,又该何去何从。

      当年阿爹冤案跟容府离不开关系,而他们背后定是有他人协助,这些人可曾有过裴府?若是说当年她所听的谣言为假,那为何只有她一人知道?这其中是否有哪个环节出了错?

      这一日,她想了许多,直到最后她萌生一个极为危险却只能依附行事的法子——继续潜入裴府寻找日记犊。

      不管谣言真假,她只能先认清她所要面对的敌人到底有谁,才能有所底气,为阿爹申冤。

      山中冷风徐来,竹林摇曳,沙沙作响。老人家披着毛绒大衣杵着拐杖,在洛云裳的搀扶下走至屋前竹林。

      远看竹林一望无际,深有惊骇之意,当走进时却发现在光照之下产生光影的竹林,令人心旷神怡。

      “你可想好下山了?”老人家问。

      “是。”洛云裳下跪致谢老人家的救命之恩,又将身上仅存的荷包递给老人家,怎料老人家不肯收下,直言道: “这深山老林,您让我如何去用这些银两?倒不如给我点是用之物。”

      实用之物?

      洛云裳楞了半晌,看着老人家梳得整齐光亮的白发,蓦然想起裴秦墨赠于她那支簪子。

      她掏出簪子放于手心,“奶奶,这簪子很是配您。”

      老人家眉梢一挑,打量过她手中那雕刻着金色凤凰的簪子,眼里波澜不惊,有意无意浅笑,“这簪子你可知来历?”

      洛云裳摇头,“奶奶可是知道此物来历?”

      “我怎会知道,我看它雕刻精细,以为是什么传家宝。”

      “不过是一支普通簪子罢了,还望奶奶不要嫌弃,不然阿云实在没有可以回报奶奶的救命恩情。”说着,洛云裳将簪子插在老人家发上。

      老人家慈眉善目,含笑。从兜里掏出一把短笛,“礼尚往来,这是我老人家送你的。”

      短笛小巧,巴掌之大,为这林中竹子所做,精细无比。

      还未等洛云裳反应过来,老人家吹动她手中另一支短笛。笛声悠扬,沁人沁脾,随一阵风飘过,竹林摇曳更甚。笛声消散,竹林四周窸窸窣窣,甚似动物脚步声,逐步接近。

      洛云裳警惕四望,穆然看到竹林之后,接连探出一个个脑袋,狼狗龇牙咧嘴,闷着一股吼叫。

      四周狼群紧接出现,抬眸望去,数不胜数,成百上千不足为奇。洛云裳怔住,不敢轻举妄动。

      “你说我老人家在此不安全,可这些皆为我老人家的伙伴。”老人家又吹动一声,狼群收回脑袋,消失不见。“往后你若是碰到危险了,千万别忘了吹响它。”

      老人家将短笛放入洛云裳手中,“阿云,可记得了?莫不要再陷入这般困境。”

      洛云裳心中颤动,还未从成群的狼狗中回过神来,只顾着点头。半晌,她才问道:“奶奶给予阿云的短笛,可也是召唤狼群的道具?”

      老人家似有所隐瞒,“那我可不知道,但你总得一试,才知道召唤来的究竟是什么。”

      “不是狼狗?”

      老人家拍拍她后背,又帮她将大衣拉进,“要下山便趁早,这条路直走到尽头,自然有会出去的路子。我老人家腿脚不便,就此别过。”

      说完,老人家杵着拐杖转身离去。

      “奶奶……”洛云裳喊她却不见她停下,她又道:“奶奶这些您的救命之恩,有生之年,阿云定会再回来看您,您一定要保重身子……”

      老人家的背影越来越远,就这样消失在后方。

      日落西山,闵城闹市逐渐点上灯笼。春节之气方才散去,便将醒来元宵佳节。洛云裳脸挂面纱,穿过闹市,来到裴府之外。

      裴府喜字未褪,红帘未除,仍是处于喜庆之中,正琢磨着如何躲过门外侍卫偷偷潜入,大门倏然一开,躲在门外石狮旁的洛云裳迅速猫腰躲藏起来。

      “小姐,您说您从未学习过医术,何时会的针灸。还有……前些日子,小姐您在裴府做了什么,为何会为裴夫人治病针灸……”梅梅在容灵灵嫁来时,便一直跟随她身旁。

      容灵灵一身傲气,似是裴府有谁惹到她一般,绷着脸,对梅梅狠狠剜了一眼,愤愤道:“不想起,就给我闭嘴!”

      容灵灵眼珠子不断四瞟,路过石狮时小声对梅梅道:“你找的那为大夫可靠谱?”

      “小姐,此抬大夫为闵城有名之人,只要银两到位,绝对会悉心教学,包您满意。”

      “要不是为了裴秦墨,谁会去学这鬼玩意……”两人向远而去,洛云裳才直起身子,看到容灵灵因自己而这般焦虑不安,蓦然一阵欣喜。

      “容灵灵,你做不了的事,那便由我来替你。”

      ……

      边关之内,方经一阵厮杀,位于城门之外尸首无数,血迹斑斑。方圆几百里寸草不生,环境恶劣。

      位于雁门关之内,裴秦墨卸下喷满血迹的铠甲,露出藏于薄衣之中的腱肉。

      “将军,匈奴虽暂时击退,可……所谓叛徒之事,并未解决,所以定会卷土重来,该如何……”覃炎言一半,被诸沥海开口打断。“不急,何必着急。”

      诸沥海能观星看象,预测一切皆有可能发生之事,向来只出现于有裴秦墨所在的战场之中,帮他出谋划策,尽心尽力,为裴秦墨战场之中最为信任之人。

      他一身灰白长袍于身,手握一支已有年纪的扇子,慢条斯理道:“你的裴将军早已有所计划,你啊,好好吃饭去。”

      覃炎一听,眉笑眼开,本就年纪小的他,难以掩盖心性,若不是裴秦墨在此,差点蹦跳而起。“覃炎就知天下无敌的裴将军绝对有法子,既然在此也有诸先生一同筹谋,覃炎便也不必担心雁门关之危,听从诸先生之言,吃好喝好去了!”

      诸沥海呵呵一笑,看着年纪尚小的覃炎合不拢嘴。“我这接近四十年纪,看到这小家伙,实属羡慕。”

      裴秦墨换下一身简衣,盖上大衣,落座。

      诸沥海于一旁恭敬道:“恭喜将军击退匈奴,接下这一波,老夫已让陈幕传出消息,就等着关内反应,揪出叛徒,以此为杀戒,震势那觊觎雁门关的恶奴!”

      李灵走进将军府邸,见裴秦墨恭敬拱手行礼。“裴将军,李灵来此感谢裴将军出手相助。”

      李灵将军本是镇守雁门关的主要将领,却在一月前穆然发现军中似是出现了叛徒。匈奴气势凶猛,直言若是不将雁门关让给他们,必将让他们损失惨重。

      匈奴虽皆人高马大,气势磅礴,以一敌十,人数却不如朝廷士兵,若是实行持久战,耐力定比不过朝廷。便是在安插了奸细混入其中,进入雁门关。

      当匈奴之首虽未言已有奸细入雁门关,作为太守将军的李灵,在多年的作战经验之下,自是发觉情况不简单。匈奴安稳这些时日并非放下雁门关,而是在暗中计谋,想要从内而外突破雁门关。
      凡事有所把握,敌方才会急着显露势头,拿走想要的一切。

      李灵知道军中存在内鬼,可他计谋从不如威名远扬的裴秦墨,他更是怕雁门关毁于他手中,成了千古罪人,不敢轻举妄动,才百里加急,唤裴秦墨前来相助。

      面对裴秦墨这尊大佛,宛如救世主,感激不尽甚是要跪下致谢,怎料被一旁诸沥海拦住。

      “李将军,不必如此。这雁门关乃是我朝廷重要防御之地,此事事关重大,也需要您配合一同将这奸细揪出来。”

      “诸老先生所言极是,这奸细隐藏得如此之深,还需要一计,方能让他露出尾巴。”裴秦墨敞开双腿,腰立背拔,气质不凡,神色坚定。

      “裴将军,可有何计划,在下一切听从指挥。”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