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5、成都府 ...
-
转眼到了二月中旬,林安澜就跟着周佩宁和吴月皎坐上马车出发了,目的地却不是汉州而是成都府。
原是周佩宁和吴月皎想在成都或者附近的州县买处桑园,早早派人去寻摸,前几日来信说选了几处,具体还需主家拿主意。
成都府的铺子开了几年,一直都是派人在打理,她们还未亲自去看过,周佩宁便想借这次机会实地去看看,兼之将买桑园的事定下来。
九月份林大郎成婚,虽说东西已经置办得差不多,但成都府繁华,说不定还能买些更好的,所以这主意一出吴月皎就很是心动。
两人算算日子,办完事再稍稍停留两日就到了上巳节,届时可直接去汉州,不耽误汉王府的赏花宴。
她们已经打听清楚,詹家和戚家都接到了汉王府的帖子,去梓州送信的汉王府人还委婉提过要他们把家中儿女也一并带去热闹热闹。
众人心领神会,这赏花宴摆明了是汉王府为给德阳县主选婿而设的。
消息传到周佩宁的耳中,也算是松了一口气。她不怕赏花宴上人多,依照林家的身份,在其中并不起眼,随大流待着就是了,低调一些很轻松就能度过。
赏花宴上的重点应当是各家适龄且未定亲的郎君姑娘,她们娘仨应当不会惹人注目。
林安澜没她想得那么多,又与楚惜音通了一次信,对方信上要她把家里的那盆蓝色四季花带上,好让她亲眼看看。
原是去年林安澜给她的信里提过这回事,还附上了画,因此楚惜音早就好奇得不行,这次有了机会就想让对方带去。
昨日收拾行李的时候,林安澜便让仆从找了个合适的地方安置好,今天临行前又仔细查看了一番月季花的状态,见没有异样,这才放心上了前面的马车。
除了这盆长成的,林安澜还带了两盆分株出来的幼苗,准备送给楚惜音,估计到明年也能开花了。
从林家湾到成都府至少要三日时间,还是路上不能过多停留才能达到,她们这次行程并不紧张,该休息的时候还是要休息,是以出发第四日午时方到成都府城之外。
成都府的确繁华,距离城门几里地就已经有许多人沿着大路摆摊,甚至还有建了简单的房舍做客栈的,人还未进城,热闹的氛围已经有了。
成都府是剑南道第一大城,进城需交进城费,所以有些人干脆就在城外摆摊,价格卖得比城内便宜些,官府也不怎么管。
这几天林安澜一半时间坐车,一半时间骑马,可算是过足了骑马的瘾。
在家里也时常能骑马,但能跑的路就那么一段,她和夜骊都已经跑腻了,这次可逮到机会跑了个痛快。
午时正是气温攀升的时候,跑起来并不很冷,林安澜总是趁着这段时间骑马,到半下午再坐车。
现在就是林安澜骑着夜骊跟在马车旁边,慢悠悠走着。
她原先是骑马跑在前面的,只是见这里人流逐渐加大,不能再跑因而又回到了车队里,守在周佩宁和吴月皎的马车旁边慢步走着。
行云骑着自己的马紧跟在她身后,眼睛不时环绕四周排查危险因素。
毕竟担的是护卫之职,分内之事还是要做好,不然她也没有理由留在林家。
林安澜四处看了看,两边摊子上摆的多是农产品,对于在村子里长大的她来说没什么可稀罕的,便不再多看。
见周佩宁和吴月皎也掀了帘子看,林安澜问道:“娘,大伯母,咱们是先吃饭还是先进城?”
她肚子有点饿了。
周佩宁看了一圈,见路边卖吃食的都是些大饼馒头之类的,小菜没有几样,专供着急赶路的行旅商人,便道:“进城去吃吧,早上已经派人快马先进了城,此时应当安排好了。”
林安澜点点头,她也不是很想吃这里的东西,看着就很噎人,还是到了客栈或者酒楼安生坐下吃吧。
即使是饭点,城门口排队进城的人和车马依旧很多。
等待了好一会儿,才轮到她们。
周妈妈的男人王华走在最前面,笑容满面的和守城官兵打了招呼,手底下不着痕迹往对方手里塞了银子。
对方态度立马好了很多,飞快将银子往身上一塞,和另一个官兵对了个眼神,简短问了几个问题,在检查马车的时候宽松不少,尤其是周佩宁和吴月皎坐的那辆,只让把帘子掀起随便瞄了一眼,带行李的车辆也没多仔细看。
私下塞的银子进了那两个官兵的口袋,明面上的入城费还是要交,钱数都是算好的,王华早就准备好了,递给那官兵,对方也不数对不对,紧接着就放行了。
林安澜骑着马居高临下,将这一切都看在眼里,那收了钱的官兵见她看着自己,冲她笑了笑,夸了夜骊一句:“小娘子有一匹骏马!”
林安澜面上一直没什么表情,心里却在腹诽这些官兵吃拿卡要,但是伸手不打笑脸人,对方这么一夸,她也不好意思了,朝对方点点头。
那官兵也不在意,待林家的车马过去,就去查下一个。
一路走来,似这种情况屡见不鲜,林安澜已经有些习惯,只是心里还是会蛐蛐两句。
王华前两天向她解释过,向守城的官兵行贿只是不想对方为难自家,尤其主母们坐的马车岂能任他们翻来覆去地检查?
塞给官兵一点钱,对方适时放放手,大家都欢喜。
至于入城费,如今大虞朝大部分州县都收,并不止成都一地。
她觉得像入城费这种东西一点都不合理。
朝廷并没有明令要求各地收取入城费,但也没有禁止,全看一地长官的政令。
她听说童山县在白县令上任以前也是需要交入城费的,那个时候村民们几年都不进城一趟,有什么需要的都到大集上买,或者是交待相熟的货郎下次给捎带。
以林安澜的眼光来看,入城费就是在杀鸡取卵,百姓们会为了这一两个钱的入城费而选择不进城。
收了入城费,也就短期能见到钱,时日一长就会发现没人进城买卖东西,城里的货物卖不出,县衙去哪儿收税呢?
而若是像童山县如今那样,百姓进城不用给钱,那么大家就会喜欢去县城买东西,毕竟县城人多,东西的花样也多,有许多是大集上买不到的,这么一来不就促进了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了吗。
林安澜心里这么想着,进了城,见城内繁华程度甚于外面十倍不止,默默心想,或许像成都府这样的大城池,即便要收入城费依旧会有大批的商队和有钱人进来,入城费只会阻挡那些家资不丰的平民百姓。
早上快马先行的管事早已等在那里,看到人进城立马迎过来,和周佩宁吴月皎问了好简单说了找的住处,得了回应便前头带路。
他找的客栈规模不小,在城里是数一数二的,尤其不仅有单间的客房,后面还有十几个小院子。
管事租下了两个院子,一座供三个主子并贴身照顾的下人居住,其余人就住另一个院子,兼放带来的货物。
过完年织缎坊开工,到现在差不多一个月,正好到了往成都送货的时候,这次也就一起送来了。
到了客栈,仆从们忙着收拾屋子,将客栈里的茶具被子等物换成自家带来的。换的都是三人需要贴身使用的,不能将就。
林安澜将夜骊交给行云带去栓好喂草料,自己则带着阿金跟着周佩宁和吴月皎进了正厅。
仆从们已经换好了喝茶用的器具,厨房的热水也很快烧好,不多时茶水就已经端上来了。
周佩宁吩咐他们其他的东西放着晚会儿再收拾,先把午饭吃了再说。
管事算着他们进城的时间,早就让客栈准备了饭菜,此时可以直接端上来,连阿金的肉汤拌饭也单独准备好了。
不多时饭菜上来,三人也都饿了,迅速动起筷子。
别说,这里的饭菜味道很不错,就连吴月皎都多吃了半碗饭。
满足了五脏庙,看着下人们将饭桌收拾干净,才下去开始吃饭。林安澜喝了一口茶水,惬意地眯了眯眼,心中暗道自己也挺腐败的,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事都不用做就有人把她伺候得舒舒服服。
默默唾弃了自己几秒,林安澜又倒了杯水,慢慢喝了起来。
照例饭后散步,林安澜跟着娘和大伯母将未来一二十天要住的地方看了一遍,又溜达到另一个院子。
看了看院中停放着的货物,周佩宁叮嘱王华让他吃过饭派人将这批云霞缎送到铺子里。
王华忙不迭应下,抓紧时间吃完饭亲自带人将东西送走了。
这车云霞缎非常贵重,可比他的命还值钱,千万不能出差错。
当然这话也是夸大,王华作为周佩宁陪嫁来的管事,是她的得力助手,她可不会因为一车缎子就要王华的命,只是若是出错,责罚肯定会有的。
转悠过一圈,林安澜困意袭来,便问了自己的屋子去午睡了。
这次出门没带莲心,因为她有了身孕,到现在差不多三个月,林安澜已经给她放了假,让她好好养胎,如今有什么事都吩咐冬梅和香菊。
林安澜上了床,冬梅给她放下床帐,拿了她脱下的外裳准备去洗,香菊则捧了干净的衣服放在床边,待她醒了换上。
赶了半日的路,衣服上都是灰尘,下午还是需要换一套来穿。
林安澜睡下了,两人也不好收拾屋子,怕发出声音来吵到她,到外面洗完衣裳回来挤到一张榻上打盹,稍歇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