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 19 章 ...

  •   沈淑仪午休时,梦见自己的魂魄回到前世,看见了自己的牌位,还看见那外室和外室子已经登堂入室,恨自己巴掌扇不到那对父子的脸上,把自己给气醒了。

      醒来后,沈淑仪心情不太好,在床上坐了会儿,直到大喇叭里传来刘支书的声音,沈淑仪才舒了口气回过神,起身下床。

      洗了把脸,沈淑仪戴上草帽,步行去大队部。一路上,她都在想,自己到了这地方,不惦念父母姊妹,不挂心挚交好友,只恨不能收拾那对父子……她心里最在意的总归还是自己。

      既然最在意的是自己,那以后就把这儿的日子过好,别去惦记那巴掌扇不到的人吧……万一哪天能回去,她再好好收拾他们。

      “沈文书,去大队部啊?”

      路上有人和沈淑仪打招呼。

      “是,您上工去啊,怎么不戴草帽。”沈淑仪熟练地和大队里的人招呼。

      “早上忘在田头了,沈文书,多晚分田啊?”

      “快了,快了。”沈淑仪说。

      ……

      一路上有不少社员和沈淑仪打招呼,基本都要问一两句关于大包干的事,沈淑仪也很有耐心地和他们解释。

      “长海家的和从前不太一样了呢。”

      “可不么,以前性子多烈,现在说话都柔声细语的。”

      “长海人没了,她自己又死过一回,肯定要变的。”

      “我看她当干部倒是蛮像样的呢,昨天开会往那一坐就像个当干部的,一点都不怯场。”

      “……”

      沈淑仪身后,总有一些社员讨论她,她偶尔还能听见一两句,没什么恶言恶语,她就当没听到。

      来到大队部,以及有不少人到了,除了大队干部,小队长,还有一些主动过来的积极分子,其中就有周长清和窦海云。他们俩正站在广场旁的泡桐树下说话,身边还围着几个青年男女。

      刘支书站在办公室门口,正拿着草帽当扇子扇,和几个干部在说话。

      “小沈来了。”刘志书和沈淑仪打招呼。

      “我来晚了。”沈淑仪说。

      “你不会骑车,走过来是要慢点,不碍事。”刘支书说。

      十来分钟后,陆陆续续人到齐了,干部加社员,一共有五十来个人,把会议室坐得满满当当。

      刘支书一开口就把大家最关心的事先说了:“我们大队,从今年下半年就开始搞大包干了。有个别反对的,可以来找我,但我也把话说在前头,反对无效,你找我,我也只能劝你接受现实。”

      “我们支持!”有社员说。

      刘支书笑笑:“我们为什么要搞大包干,归根到底只有一个目的,把日子过得更好……我先来说说这个政策……”

      刘支书又把更详细的政策说给社员们听,沈书仪发现,与会的这些人,有些人是带着本子和笔的,其中就有周长清和窦海云,两人都在认真记着笔记。

      说完政策,刘支书就开始说具体的承包项目和内容,这是他们早上开会讨论出来的。

      一提到这个,所有人都有些振奋,身子都坐直了几分。

      刘国栋继续说:“首先,耕地是不用说的,每家每户按照人口平均分配,具体分哪个田块,到时候按各生产队抽签决定。我们大圩的田都差不多,不分什么等级,只分区域,到时候就抽签。除了田,我们大队还有养猪场,养鸡场,几个鱼塘……这些集体资产,想要承包的也可以,还有上洋河的河段也可以承包……要是谁有本事,我连大圩头上这片天也给他包去。”

      刘支书的话,惹得社员一阵发笑,有人凑趣说:“包给我,我造飞机。”

      说完又惹得大家一阵笑。

      “承包旁的,暂时先不谈,当务之急还是田,水稻该下田了。”刘支书说,“关于田怎么分,也是大家最关心的。我们以家庭为单位,按照每家户口上的人平均分……”

      会议持续了将近三个小时才散,该说的问题基本都说清楚了。

      会议结束后,社员们三三两两离开,刘国栋让沈淑仪写一个章程,贴在大队部的布告栏。

      这是沈淑仪到新时代第一次写毛笔字。

      笔和墨都很劣质,纸也不好,但沈淑仪的字无可挑剔,她写字,整个大队部的人都围着看。

      “小沈一拿毛笔,那气质都不一样了。”陈队长说。

      “有功底,小沈能当书法家了。”朱会计夸道。

      “等下多糊点浆糊,贴牢靠了,省得有人把我们小沈的墨宝给偷了。”刘支书开玩笑说。

      几个人也就说笑了一会儿,等沈淑仪贴好章程,就各自忙各自的事了。

      刘支书和陈大队带着人去重新量田,沈淑仪和朱会计要重新统计一下大圩的户籍,建新的档案。

      一连忙了好几天天,起早贪黑,总算把耕地重新测量、分割好,沈淑仪他们也为全体农户重新建了档案。

      这几天,也有些老顽固找刘支书,不同意搞承包。但刘支书改革之心坚决,直言到时候如果真要追究责任,全都追究他的,他愿意吃枪子。

      终于到了分田抓阄这天,大队部广场上挤满了人,社员们情绪高涨,各生产队的小队长在维持秩序。

      这几天,大圩的各家各户都四处打听这个大包干的事,得知全国真的很多地方都在搞,国家也支持,心里才彻底放心。加上本来一起竞争的别的大队,竟然没竞争上,一个个的就更热情了。

      社员们齐聚大队部,比过年还热闹。

      周长清和窦海云站在布告栏前,两人脸色都不太好,只为一件事:窦海云的户口。

      马上开始分田,规矩是按照每个家庭户头上的人来分,以后是“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周家的意思是让窦海云和周长清立刻结婚,把窦海云的户口迁到周家来,让周家多分一份地,就算是窦海云的嫁妆。

      窦家当然不同意,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地,他们又不傻,有地还能不要?两家闹得不可开交,连下小定的日子都推迟了。

      窦家不愿意给窦海云撑腰,却又不肯放弃周家这门亲,就叫窦海云来哄周长清。

      周长清对窦海云本来就没什么感情,要娶她本就是权宜之计,现在窦家这么不给周家面子,不把窦海云当人,周长清又不是泥捏的,心里肯定不痛快。

      窦海云心里就更痛苦了,娘家这样对她,明显就是不管她以后的死活,她嫁到周家后,可真的就是完全吃周家的、用周家的,先天就低人一等。

      “长清哥,你相信我,我是愿意的,可是我拗不过我爸妈。我以后肯定好好照顾你,家里的事我也多做,你不要生气了。”窦海云卑微地说。

      周长清神色淡淡的:“我知道,我没有生气。”

      窦海云见周长清疏离的样子,心里更凉了,她不知道自己以后到底该怎么办,娘家和婆家好像都没有她的立足之地。

      “长清哥,你是不是后悔了?”窦海云问。

      “没有。”周长清不想和窦海云扯这些,东张西望间,看见了告示牌上贴的告示。

      好漂亮的毛笔字!周长清心想着,朝告示牌走了两步。

      他走,窦海云也跟着走,她也看到了那一手漂亮的字。

      这是沈淑仪写的吧,两人心里同时这么想。窦海云心里更加酸涩,要是上次她能考上文书也好啊,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太艰难。

      周长清看着告示栏上的字发呆,恍惚间,他一个荒唐的念头浮现,那天他要是救上来的是沈淑仪,是不是就能娶她?

      从前他半点都看不上这个堂嫂,脾气爆,心眼小,为人刻薄。但自从她落水后,整个人的气质完全大变样,简直像换了一个人。他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却忍不住去关注她,越是关注,越是发现她身上的优点……

      周长清感觉他二伯家整个家风都变了,都是堂嫂的功劳。

      这个念头一起,就在周长清脑子里疯长,他甚至觉得,现在的堂嫂才是他理想妻子的模样。他朝办公室方向看去,寻找沈淑仪的身影。

      沈淑仪这会儿正在和朱保山说话。

      朱保山神情也是恹恹的,他们说的也是窦海云的事。窦家和周家为窦海云的事闹翻天,朱保山早就知道了。

      “窦家这样对海云,真的太过分,你们不能改改规矩吗?田跟人走,不行吗?”朱保山说。

      沈淑仪像看傻子一样看他:“你觉得呢?”

      “海云真的太可怜了,她这样嫁到周家去,周家人能对她好吗?”朱保山平时没人能诉说心里的苦痛,只能跟沈淑仪说。

      “那必然不可能对她好啊。”沈淑仪说,“你要是实在看不下去,你去求娶她。我觉得你比周长清对她要真心几分。我听说周家有点想悔婚,你有机会的。”

      “我爸不同意。”朱保山挠头,“窦家现在这样,我爸只有更不同意。”

      沈淑仪冷哼一声:“还真是便宜的关心,不痛不痒的,只感动你自己了,窦海云怕是什么好处都没从你这得到。”

      朱保山被沈淑仪说得一愣,好像还真是……但他还是为自己狡辩:“我是不方便对她好,我能怎么办!”

      “行了吧,真是上不得台面的暗恋。”沈淑仪鄙夷道。

      朱保山脸都被气红了。

      “你别跟我这寡妇面前脸红,别人瞧见了还误会。”沈淑仪说完就走开了,朱保山更生气了,脸也更红。

      周长清远远地看着沈淑仪和朱宝山,想起一件事来,朱保山好像对窦海云有意思……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