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35、第235章 热闹的五月份 ...
-
洛斯最近忙得团团转——工作排得满满的,下班还得赶回家带孩子。奥斯卡颁奖典礼她也只匆匆瞥了两眼,连最近上映的电影都没来得及看一部。
这天傍晚,她推开家门时,看到肖恩正坐在餐桌旁,耐心地喂孩子吃饭。她愣了一下:“你今天怎么回来这么早?保姆呢?”
肖恩抬头笑笑:“我让保姆先回家了。今天公司老板结婚,发善心,让我们提前下班两个小时。”
洛斯撇了撇嘴:“提前下班不如给你涨工资。”
肖恩苦笑:“那得等公司上市吧。”
“等你们公司上市,我都当奶奶了。”她调侃一句。
肖恩却像憋着什么似的,脸上有抑制不住的笑意:“不过……我回家的路上,路过唱片行,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什么?”她随口应了一句。
肖恩从背后拿出一个黑胶唱片,封面闪着微光。他轻声说:“今天文森特发新专辑,店里在做活动。我就……顺手买了一张。”
她愣住了,眼眶瞬间发热:“天啊……你怎么买到的?我以为他再也不会出新专辑了……”
肖恩依旧轻描淡写,可语气里藏着疲惫:“没什么,就……排了四个小时队。跑到挺偏的那家店才还有现货。”
她一下说不出话来,只觉得心头涌上一阵酸意。
黑胶唱片放下,针头轻轻落下,R&B的旋律缓缓流淌出来。文森特的声音融进夜色,温柔又克制,和达芙妮的和声交织成一段久违的共鸣。
洛斯捂住嘴,听到一半就哭了。
肖恩在她身后抱住她,脑袋轻轻靠在她肩上:“辛苦了。”
她靠在他怀里,任由音乐和眼泪一起落下来。
原本文森特以为这张专辑至少要到八月份才能发行。毕竟制作周期长、编曲复杂,还要配合各类宣传档期。谁知道达芙妮比所有人都还着急。
达芙妮那种“百老汇式的职业精神”一旦启动,没有人能阻挡。她从来不允许自己出现半个气泡音,每一次录到高音都要稳得像钟摆,精准到毫厘不差。她常驻百老汇多年,唱功被舞台打磨得圆润而扎实,对音准的执念近乎偏执。
这种强度一出来,文森特哪敢松懈。他也算是唱将,一直以来浑厚的混声加偶尔点到的 C5 足够让粉丝尖叫。但这次遇到达芙妮那种“杀神模式”,他突然意识到:
再不努力,他就是那个会拖后腿的人。
制作人乔纳森本来也没打算放过他们。既然两人实力都强,他索性把标准拔到天上去。他翻遍各种 demo,挑的几乎全是高难度的炫技曲,真假声衔接、急速咬字、跨八度跳跃、离调再回主调,全来了。
其中最夸张的一首叫《灿烂》。
乔纳森第一次把谱放在文森特面前的时候,文森特看了三秒,眉头就皱成了死结。
最高音D5。
他上一张专辑偶尔冲一下 C5 都会被粉丝说“炸裂”“魂都吼出去”。这首歌居然直接拉到 D5,还是结尾连续三个长音。文森特当场自言自语:“我这不是唱歌,是杀猪叫吧?”
乔纳森毫无同情:“不够,再往上,你们两个能唱,我知道。”
文森特差点把录音棚的耳机扔出去:“你这是谋杀一个歌手的职业生涯!”
但灾难不止如此。乔纳森后面还安排了好几首“小品式折磨曲”:
一直升key的
忽然离调又忽然回来的
需要用假声接女声和声的
必须两人同步离调的
文森特录到第二天就开始抓头发:“我再练两天,这头发就秃了。”
而达芙妮那边也没好到哪里去。她虽然唱功强,但《灿烂》的女声部分最高音居然飙到 A5 ——这对她也算是罕见的挑战,尤其还是需要情绪饱满、不能纯炫技的那种高音。
于是两个人开始在家疯狂补课。
白天在录音棚被乔纳森摧残,晚上回家继续自我摧残。
客厅成了临时练功房
达芙妮用吸管训练呼吸
文森特在钢琴前找混声位置找了三天
两个人合唱时跑花跑到手指都在空中比划
一个唱好一个就互相点头,但下一秒又唱错调,那个画面就像两个准备去音乐竞技综艺当冠军的疯子。
他们排了整整半个月,嗓子都练得发麻,邻居以为他们在家办音乐会。终于,在第十六天的晚上,两个人合唱最后一次,声音终于稳稳地贴合在一起,没有爆掉、没有破、没有跑调。
唱完后,达芙妮瘫坐在沙发上:“终于达标了。”
文森特呼吸还没平稳,却骄傲又虚弱地点头:“再来一遍明天我就得去医院挂水。”
但他们都知道,
这张专辑会成为里程碑。
也正因为两人的极限努力,原定八月的发行,被迫提前了,因为他们太争气了,提前完成了所有高难度制作。
那天晚上,文森特刚结束一天的MV拍摄工作,正窝在沙发里喝水,电话突然响了。屏幕上跳出怀特的名字,他心里就已经知道:“来了,又要被吐槽了。”
果然电话刚一接通,对方的声音像装了扩音器一样炸进耳朵里:
“你怎么又跟我撞档期!拍电影跟我撞也就算了,现在连发专辑也要跟我撞?你是想把我赶出好莱坞是不是?”
文森特差点被呛到水,哭笑不得地靠在沙发背上:“我保证绝对不是故意的,我们这边赶着五月宣传档,只能提前发……真的是巧,我也没想到你也发 R&B。”
怀特不理会解释,继续抱怨:“这是不是天意啊?是不是老天爷想让我永远当二号人物?!”
文森特听着都想笑,又怕被骂,只能温声安慰怀特:“别这样,我听了你的整张专辑。唱得真的很棒。”
怀特“呵”了一声,明显不信:“算了吧,你的那些花腔我可唱不来,你还飙到什么 D5?我连海豚音是什么味都不知道。”
这话虽然是在抱怨,但带着熟悉的兄弟式损人。文森特也不恼,笑着揉了揉眉心:“好歹我还听得出好音乐的。你的节奏感真的越来越稳了,这几年作品里,我最喜欢就是这次的 R&B。很久没听过这么顺、这么干净的 groove。”
那头沉默了两秒,听得出怀特有点被夸得舒服,又不想承认:“……你少来。反正这几天的销量,你压着我打得可真狠。我都感觉我睡觉都在跟你打架!”
文森特被逗笑了:“放心啦,过几天你就不想打架了。”
怀特立刻提高声音:“为什么?”
文森特像是憋着笑,用一种“我知道你肯定会上钩”的语气说:“我这边有个新剧本。”
怀特那边立刻炸了:“我演!我演!!”
文森特忍不住捂脸:“我还没说完呢……这个角色不算男一号。”
怀特毫不犹豫:“无所谓!奥斯卡男配我也可以的!”
文森特被噎住,失笑:“你别这么挖苦我,我哪敢保证演了就给你奖项。”
怀特叹了口气,是真情绪松下来后最真实的那种疲惫:“我不管。达芙妮都拿到了。”
文森特听出那种心酸,缓缓靠在沙发上,语气也柔了下来:“那也有运气成分……这几年对她来说刚好遇到好剧本、好角色。”
怀特声音突然低下来,但压着一股倔强、不服输的劲儿:
“我陪跑了十来年了。你知道我出道多久了吗?十多年,一个奥斯卡都没拿到。外界怎么嘲讽我,你知道吧?说我商业片小生,说我只会耍帅、不会演戏……说我永远比不过你们这种真正有演技的人。一起出道的朋友们,好多都拿奖了。”
文森特喉咙微微一紧。
电话那端继续说,带着隐忍的倔强、带着从未跟别人说过的委屈:
“我想证明给他们看。我不是演不了好戏。我只是没遇到机会。”
文森特看着窗外被夜色浸湿的城市灯影,沉声回道:
“那我给你这个机会。”
那一刻,他的语气比任何一次都要笃定。
电话那端沉默了足足十秒,然后传来怀特带着颤意但坚定的声音:
“好。你说什么时候,我就什么时候。”
那天的夜风正从录音棚的小窗缝里慢慢灌进来,凉凉的。文森特刚结束跟怀特的那通“撞档吐槽热线”,还没放下手机,屏幕又亮了起来。
来电的是另一位卢卡斯——那位拿过好几座格莱美、曾经是团员的家伙。
文森特按下接听,还没来得及说“喂”,那边就先笑着开火了:
“行啊你,奥斯卡拿不够,还想来跟我抢格莱美?你到底还给不给别人活路?”
文森特被笑得无奈抬头,靠在录音室的软垫墙上:“我这次真不是为了奖,是为了纪念一下……我的感情。”
“啊,是是是,”卢卡斯故作认真地“理解”,口气却坏得很,“为了纪念感情,于是写了一堆前任的歌。那你演唱会准备怎么开?上来第一句就是——‘这是送给我 2003 年那个女孩的’?”
文森特彻底笑崩:“你别阴阳怪气了。我也不想这样。乔纳森挑歌挑成什么样你又不是不知道。”
“我当然知道啊。”卢卡斯叹了口气,笑声却又带点无奈,“不过说真的,你这几天的销量……老板给我脸色看得可真是不轻啊。”
文森特挑眉:“你都这么大牌了,老板还敢给你脸色?”
“你以为我现在还是潮流中心啊?”卢卡斯轻轻哼了一声,“这张专辑销量不算太高,如果下一张再不稳定,我在公司的话语权可就剩不到三分之一了。”
文森特皱眉,语气认真了起来:“你都发了十来张专辑了,还怕这个?”
对面沉默了几秒,像是在酝酿什么。最终,他低低地开口:
“我倒是不怕……只是……”
文森特察觉不对,坐直:“有什么话你说。”
卢卡斯终于叹出一口沉重的气息:“五年前,哥伦比亚在行业里的话语权开始下降。最近这两年……我们这些签约歌手处境越来越不好。有资源都不一定轮得到我。我在考虑,跳槽。”
这句话说出来的瞬间,连电话那头的空气都安静了。
文森特缓缓靠回座椅,有些惊讶,却能理解那背后的无奈:“你想来我们公司?光影唱片?”
卢卡斯像是试探,又像是半开玩笑:“……可以吗?”
文森特顿了顿,声音温和却郑重:“我们做音乐不那么擅长。我每张专辑都是借着哥伦比亚的资源,你跟我……可能反而还不如之前。”
卢卡斯沉默了两秒,然后轻轻笑了一声,带着一丝苦涩:“也是,我怎么可能指望你们这群电影咖来救我。”
文森特摇头:“别这么说。只是如果你想要稳定、想要全球推广……那还是老牌公司靠谱。”
“比如?”卢卡斯问得极轻。
“华纳、环球。”文森特说,“这两个都有体系,有市场,有钱,还有策略。”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然后才轻轻地说:
“……好吧。我再看看吧。”
那声音里,有认命,也有疲惫,还有一点点被时代落下的孤独。
文森特捏紧了手机,突然开口:“喂。”
“嗯?”
“如果你真的决定要跳槽,你先告诉我。”
卢卡斯愣了:“告诉你干嘛?”
文森特低声道:“至少……你不会是一个人做决定。”
对方愣住两秒,然后笑了:
“好。我答应你。”
五月的洛杉矶像被点燃了一样。
唱片行业久违地出现了
群雄混战、硝烟四起、排行榜每日翻天覆地的那种热闹。
文森特和达芙妮的合作专辑一发布,仿佛把整个五月的氛围往上拉了十度。
首日空降冠军。
三周霸榜无人撼动。
电台主持人笑称:
“这是两个怪物的结合体。”
音乐评论人也毫不吝啬地承认:
“美国乐坛上一次这么纯粹的唱功对决,是十年前的事。”
达芙妮的A5高音和文森特的D5高音几乎成了网络热梗,无数翻唱者苦练到脱力,依旧上不去那个点。
而文森特在采访里笑得很无奈:
“我们也是被乔纳森逼的。”
但粉丝不管,销量稳稳压住第二名,将整个行业的节奏带成了“高音即正义”。
怀特的专辑原本是计划五月中旬强势空降。
结果等他冲榜的时候——
榜首位置牢牢被文森特和达芙妮钉死。
怀特在电话里苦着脸说:
“我晚上睡觉都梦见你两个人在拿刀追我,你们能不能不要这么拼?”
但他还是争气地拿下了单周第二,之后一度成功登顶一周,虽然又被卢卡斯挤下去,两个人在榜上互相咬着,像两只见了骨头的斗犬。
卢卡斯这次状态回暖。
虽然销量暂时压不过两位怪物情侣档,但专辑品质在线、口碑回升,公司也愿意给资源,他连续两周都守在前三。
但公司内部的压力依旧存在,他自己也清楚。
每一次登台宣传,他的眼神里都带着一丝藏不住的疲惫。
对外是“格莱美常客”,对内却是“老牌唱将的时代危机”。
他很清楚自己到了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
谁也没想到——
沉寂已久、几乎被行业当成“过气预备役”的那位“旧友”亨利,也在这个五月发了专辑。
标题一放出,谁都以为又是一张必凉作品。
毕竟他前面七张专辑,至少有五张都石沉大海。
可他有一个优势:家庭财力雄厚,有一位永远支持他的富太太。
就算销量刺眼,只要一句“你喜欢就好”,这行谁能说什么?
然而这次,他不是靠家底上榜的。
而是 R&B 的热潮让他嗅到了风口,他匆忙模仿、赶制、跟风。
没想到火了。
专辑发布两天,生生挤上了榜首。
哪怕只有那两天,对他来说也是七年未曾触碰的荣耀。
可惜他自己最清楚:
他离音乐越来越远了。
舞台灯光再亮,也照不回他当年的野心。
更糟的是,他这几年在影视圈也不顺,演戏连提名都捞不到,资源却因为背景强硬得“不自然”——
抢本子、压演员、换导演…
圈里关系早就被他折腾得七零八落。
现在这张专辑的成功,
更像是一道回光返照而不是复苏。
整个行业都心知肚明
五月的榜单中,他是最努力、也最孤独的那一个。
所有人都在讨论:
“文森特和达芙妮到底是不是怪物?”
他们开了一个头,结果引发整个行业的“唱功内卷大爆炸”。
高音全面回潮,R&B疯狂复兴,唱跳歌手纷纷跑路避战。
唱片店老板感叹:
“今年的五月,比格莱美还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