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21、第221章 逃离洛杉矶 ...
-
第二天一早,阳光刚刚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客厅,文森特还穿着昨晚没来得及换下的T恤,正泡着咖啡,就听到门铃响了。
卡特琳娜神色复杂地走了进来,手里抱着一摞厚厚的报纸和几本杂志,像是抱着一堆□□一样。
“你得看看这些。”
文森特接过一份报纸,第一页就是奥斯卡的定格画面——他侧头和达芙妮低语,露娜站在台上微笑,而内芙在镜头另一端与丈夫并肩。标题写着:
“爱恨重叠的红毯:他,究竟在看谁?”
他轻轻叹了一口气,放下那份报纸,却又被卡特琳娜递上了下一本杂志。那上面的特写角度更离谱,连达芙妮略带冷漠的神情都被解读成“火药味十足”,露娜在台上的眼神被写成“若有所指”。
“这些报纸怎么都拍这些啊?”文森特揉了揉太阳穴,语气无奈。
卡特琳娜坐在沙发上,摊开双手道:“不拍你拍谁?你现在是好莱坞关注度最高的人。处于新闻顶端,一举一动都在被放大一百倍,哪怕一个眼神都能被写成丰富的剧情。”
文森特苦笑着摇头:“看来我得老老实实待在家里了,哪里也不去了。”
“这个做法也对。”卡特琳娜点点头,语气终于柔和些,“你们最近新闻太频繁,观众多少有点疲劳。虽然热度还在,但一些人开始有点厌烦。”
文森特叹了口气:“又不是我让他们拍的。”
“普通人不知道这些。”卡特琳娜语重心长地说,“他们只知道到处都是你的名字。去年你连着两部大片,《黑客帝国2》《黑客帝国3》,已经是年度最高曝光的男演员。想不被关注都难。而且最近和索尼沟通过,今年《蜘蛛侠2》也定档了。”
文森特陷入了沉思,过了会儿才问:“那……今年要拍《蜘蛛侠3》吗?”
卡特琳娜笑了笑,摇头说:“索尼当然乐意,他们已经准备好了预算。但我觉得还是再等等吧。你现在状态太热,稍微一个动作都能被曲解。而且。”她顿了顿,“也得在乎达芙妮的感受。”
文森特沉默了一会儿,点了点头:“你说得对。”
他望着窗外的阳光,神情渐渐平静下来。
是该安静一阵了。
卡特琳娜把最后一份报纸叠好,放在茶几一角,轻轻咳了一声。
“好了,新闻的事情就到这儿吧。”
她换上了另一副表情,从公文包里拿出一叠厚厚的文件——一看就是剧本。
“来,看看有没有感兴趣的。”
文森特接过,随意地翻阅着。动作快得像在浏览菜单。第一页是战争片,第二页是警匪片,第三页又是浪漫爱情片。
他看了一半,抬起头摇摇头:“都差点意思。”
卡特琳娜点点头,眼神忽然变得有些意味深长,靠在沙发背上。
“那……换个话题。”她顿了顿,压低了声音,“你想去雅典奥运会吗?”
文森特愣了一下:“你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卡特琳娜神情认真:“我没开玩笑。雅典奥运会那边发来了正式邀约,邀请你出席,而且是开幕式表演嘉宾。”
“开幕式?”文森特的眼睛睁大了。
“对,”卡特琳娜嘴角微微一扬,“他们要你演唱开幕式主题曲。”
文森特怔了几秒,像是没反应过来:“我?独唱?”
“不是独唱,”卡特琳娜笑着摇头,“是和蒂娜·阿瑞娜一起。”
空气静止了一秒,随即文森特发出一声惊叹:“哇噢,你是说,Tina Arena?”
他整个人都亮了起来,眼里重新有了光,“天哪,从没想过有一天能和她同台演唱!”
卡特琳娜笑着点头:“她也很期待。主办方觉得你去年那几部片子在全球都有影响力,形象健康,又有音乐基础,是最合适的人选。”
文森特立刻合上剧本,露出久违的笑容:“那当然要去!这可是奥运会啊!”
他一边笑,一边拍了拍桌子,整个人的状态像是重生了一样。
“行程我替你敲定了,”卡特琳娜说着,拿出手机,“希腊那边的安排已经确定,下周出发。你先在洛杉矶准备几天。”
文森特靠在沙发上,终于松了一口气。
“正好,我也该离开这里的喧嚣一阵了。”
卡特琳娜笑了笑:“去希腊晒晒太阳,顺便让媒体休息一下。”
文森特点点头,心情难得轻快。
窗外的阳光洒在桌上,照亮那一叠没被选中的剧本——它们此刻都显得无关紧要。
而此时,在地球的另一端,达芙妮已经悄然进组拍戏。
她换上了剧组的服装,头发束起,表情冷静专注。
奥斯卡的风光仿佛一夜之间被抹去,镜头聚焦的地方,只剩下她认真的眼神与片场的灯光。
雅典的海风带着盐的味道,温柔又清透。
文森特住在海边的一处小别墅,晨曦从百叶窗缝隙里洒进来,落在他的书桌上,照亮了那本《追风筝的人》。
他翻到那一页时,指尖停在那行字上——
“为你,千千万万遍。”
那一瞬间,胸口像被什么轻轻击中。
他放下书,起身走到阳台。地中海在眼前一望无际,远处的风帆点点。
文森特靠在栏杆上,脑中浮现出电影的画面——阿富汗的沙尘、孩童奔跑的背影、破碎与救赎。
那种情感的浓度,正是他想拍的——真实、人性、痛苦中藏着温柔。
他忍不住笑了笑,自言自语地说:“如果能拍成电影……那一定会是部让人记得很久的作品。”
随后,他坐回书桌,拿起电话,拨通了卡特琳娜的号码。
电话那头传来熟悉的声音:“喂?你那边不是在休假吗?怎么想起打电话了?”
文森特语气平静,却藏不住兴奋:“我看了一本小说,《追风筝的人》。我想拍它。”
“你确定?”卡特琳娜一愣,“那可是热门的小说,很多制片公司都在盯着。”
“我确定。”文森特声音坚定,“你帮我拿到版权。价钱不是问题。”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然后笑了:“好吧,听你的。你什么时候开始关注文学改编了?”
“也许是因为我最近终于有空读书了。”文森特靠在椅子上,轻轻叹了口气。
“我想做一部能让人沉默的电影,不是为了票房,不是为了奖项。”
卡特琳娜笑了:“这话你上次拍《特工起源》之前也说过。”
文森特也笑,声音低沉:“这次不一样。”
挂掉电话后,他重新坐回窗边,看着那本书,手指在书页上轻轻摩挲。
夜幕缓缓降临,远处的古城灯火点亮,风掠过书页,吹起纸页的一角。
他合上书,心情出奇的平静。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永远被镜头追逐的巨星。
他只是一个孤独的创作者,在异国的海岸,终于再次找回了“想要讲一个故事”的冲动。
他抬头望向天边的星空,嘴角微微上扬。
“也许,”他轻声说,“这就是我该拍的下一部电影。”
录音棚里,空气里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与琴弦余音的震动。
窗外的雅典阳光穿过百叶窗,洒在地板上,碎成一格格温柔的金色。
文森特戴着耳机,正盯着面前的歌词稿,眉头微微皱着,嘴角一抹不易察觉的坚毅。
而在隔音玻璃那一头,蒂娜·阿瑞娜轻轻摘下耳机,对调音师做了个“暂停”的手势。
她推门而入,笑意如风般轻柔。
“你的音色很好听,”她说,“有一种……很干净的质感。”
文森特苦笑了一下,放下歌词稿:“和你比起来?我只是个刚入门的学生。”
蒂娜笑了:“你太谦虚了。你知道吗?有时候声音不是要完美,而是要‘真’。你有那种真。”
文森特一愣,轻轻抬头:“真?”
“是的,”她点点头,眼神温柔,“当你唱的时候,我能听到一种情绪——那不是技巧,而是经历过人生起伏后留下的痕迹。那才是打动人的地方。”
文森特沉默了几秒,露出一丝笑意:“你是在夸我,还是在让我继续练?”
蒂娜轻笑出声,伸手在空气里比了个‘一点点’的手势:“也许……都有吧。”
两人相视一笑。
那一刻,没有明星的光环,没有奥运的荣耀,只有两个热爱音乐、认真钻研的灵魂。
“你知道吗,”文森特忽然说,“我一直觉得唱歌像拍电影。”
“哦?怎么说?”蒂娜饶有兴趣地靠近。
“每个音符都有情绪的走向。高音像高潮,低音像沉默的对白。只是电影要靠镜头表达,音乐要靠声音传达。”
蒂娜轻轻鼓掌:“我喜欢你的说法。那你更像一个导演——连声音都要有画面感。”
文森特笑了笑,反问:“那你呢?你唱歌的时候,会想象故事吗?”
蒂娜望向窗外,阳光映照着她柔和的侧脸:“总会的。每一首歌都有一段生命。如果我不能相信这首歌,我就唱不出真心。”
文森特认真地看着她,轻声说:“难怪你能打动那么多人。”
“也许我们都在追同一件事,”蒂娜微微一笑,“不是完美,而是让人心动的那一瞬间。”
文森特点头,嘴角泛起久违的笑意:“那就让我们试着一起,唱出那一瞬间。”
他们重新回到录音棚,灯光再次亮起。
音乐响起,琴声温柔,歌声交织。
此刻的雅典,没有喧嚣,没有相机的闪光灯,
只有两个艺术家在时间里对话——
惺惺相惜,像两条旋律,终于在节拍中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