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1、第121章 拍戏风波(二) ...

  •   这天清晨,一份三流小报登出了一篇标题极具煽动性的文章——
      《片场火药味!詹姆斯愤而离组,怒斥文森特耍大牌》。

      文章没有实质证据,却大篇幅描述两位演员在拍摄期间的“冲突现场”,还配上了一张模糊的剧组远景照,标题下写着“独家爆料”。

      文森特的粉丝洛斯看到后愣住了。
      她几乎从五年前就开始关注文森特的演艺生涯,见证了他一步一步从青涩男配到一线主角,对他的为人早就有判断:

      “他根本不是会搞片场斗争的人啊!”

      她气不过,在博客上发了一条信息:

      “文森特拍戏一向敬业,不炒作,不作妖,反倒是某人这几年脾气越来越大了吧?别把自己演砸怪到别人头上。”

      推文不到十分钟就被转发几百次,评论区瞬间热闹了。

      很快,一些詹姆斯的粉丝回击:

      “呵呵,什么叫不炒作?文森特早就靠剧组投资、拉资源上位了吧。”

      “你以为他人设多干净?别忘了那年访谈节目上他怎么抢话的。”

      两方互不相让,吵得天昏地暗。甚至还贴出了各种片段和截图,搞起了“证据大战”——

      一边晒出文森特早年帮助剧组义演、为新人让戏的幕后花絮;
      一边贴出詹姆斯怒怼媒体“自己才是灵魂人物”的采访片段。

      整个网络一下子沸腾了起来,#文森特詹姆斯不和# 迅速登上热搜榜。

      更有一些路人开始围观吃瓜,也有人站出来说:

      “两位都是好演员,但脾气和专业是两码事,能不能别拿粉丝当枪使?”

      与此同时,文森特的团队保持了沉默,并没有公开回应。
      只有他自己,过了几天后在一个访谈中淡淡地说了一句:

      “我一直很尊重合作伙伴,我们都在尽全力拍出一部好作品。
      至于八卦……那不是我该管的。”

      这句话一出,粉丝们立刻转发刷屏——
      “这才是我粉的演员!”
      “气场稳、说话稳,没必要回应小丑。”

      而洛斯,也悄悄把她的置顶推换成了这段话,

      她写道:“真正的演员,不需要炒作就能发光。”

      文森特站在片场的灯光下,手里拿着已经修改得不成样子的剧本,眼神沉了几分。他已经很久没有和詹姆斯正面拍对手戏了。原本精心准备的情绪爆发场面,现在被拆分成零碎的剪辑点缀。那些该有的冲突、火花、角色弧线,全被稀释成一种空洞的“功能性存在”。

      他低声对经纪人马库斯说:“我感觉我现在就像个背景板。”

      马库斯拍了拍他的肩,语气不容动摇:“但你是最专业的背景板。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你再退一步,他们就会知道你有多能扛戏。”

      文森特轻笑一声,苦涩地说:“我现在很担心,这部戏最后会不会成为我的滑铁卢电影?”

      马库斯看着他,认真道:“你担心的不假。但滑铁卢不是输掉一场战役,而是没做好战败之后的布局。你现在要做的,是把‘形象’和‘人设’保护好。这样不管电影成不成,你都不会垮。”

      接着,马库斯打电话开始发动团队:

      向几位影评人低调透露:“文森特在片场被大幅删戏,但他没有抱怨,每天六点准时到位,没用替身,一场车顶打斗戏连摔三次,还是坚持亲自拍摄。”

      放出“幕后花絮”给娱记:“虽然两位主演没有对手戏,但文森特坚持看完詹姆斯的单人拍摄内容,以便调整自己的表演。”

      找摄影师在社交媒体上传片场花絮照片,配文:“某位演员拒绝替身,坚持在雨中完成夜戏,摔伤了还坚持拍完。”

      很快,网上的风评慢慢出现,而且电影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还没拍完,大家都关注上了,虽然不是什么正面的新闻:

      “虽然这部戏现在看起来争议不少,但文森特真的很敬业。”
      “听说剧本改了又改,他没一句怨言。”
      “如果电影不成功,责任不在他。”

      文森特知道,这些话不是救命稻草,但会是一张缓冲垫,挡下这个项目失败带来的冲击,保住下一部戏的空间。

      他没有再去找导演索德伯格理论,也没有和詹姆斯争辩。他把精力都投入到了每一场镜头里。哪怕没有火花,也要把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做到极致。

      关于这部电影的小道消息越来越多,空气中像是飘着火药和流言。詹姆斯那边开始密集放风,私底下和媒体喝咖啡、递话,表面上不指名道姓,实则字字带刺。

      “现在有些人啊,戏少了,就开始摆谱。”
      “每次改戏就跟闹革命一样,谁敢说不,就摆脸色。”
      “咱们这行业,讲究的是配合,不是自个儿当皇帝。”

      这些话一出口,娱乐媒体就像闻到了血味。狗仔、电报社、娱乐博客统统开始捕风捉影,把这场本应在片场内部解决的摩擦放大成了“双雄反目、片场失控”。

      媒体标题越写越夸张:

      “昔日好友反目成仇?《猫鼠游戏》片场疑似火药味十足!”

      “独家!文森特拒改戏,现场爆粗口!”

      “詹姆斯发声:某演员太难配合,我很无奈。”

      尽管文森特方面的公关团队也在做“敬业人设”的稳控工作,但在面对詹姆斯这边不点名、暗影射的手段时,处境变得格外被动。

      文森特看到这些报道的时候,并没有暴怒。他反而沉默了,手指轻轻敲着手机屏幕,眉头微锁。他知道,这已经不是剧组内部的问题了,这是在被下套,一种“逼你出手,你就输了”的局。

      马库斯赶紧来找他,低声说:“现在你不能发声,也不能硬碰硬。他就是想让你破防。只要你开口,哪怕是回应一句,他们就能立刻给你扣上‘撕破脸、炒作对家’的帽子。”

      文森特点头:“那我什么都不做?”

      马库斯笑了笑:“不是不做,是‘不动声色地做’。我们来点‘逆转剧本’。”

      在文森特一脸茫然地表情下,马库斯开始打电话像个将军一样的发号施令。

      “首先,我们要继续“剧组正面新闻”铺量:让剧组的工作人员、小演员、化妆师在社交平台上写些无害又暖心的小故事,比如“今天某位演员给大家买了夜宵”、“凌晨三点还在背台词”、“在棚里亲自调试灯光角度”……

      然后,拍摄幕后纪录片:官方层面启动拍摄“制作花絮”,剪出文森特在片场配合拍摄、认真工作的画面,提前送去几家媒体做“独家首发”。

      找制片方放话:让投资方出面隐晦表态:“两位主角都很敬业,文森特尤其是在删戏后依旧全力以赴,我们非常尊重他的职业态度。”

      与此同时,你要坚持每天按时到场,从不请假、不失控,哪怕只是背影镜头,也要全情投入。”

      马库斯知道,现在最好的回应不是“吵赢”,而是用“撑到最后”的方式赢回来,这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

      当詹姆斯在用媒体作战时,文森特选择用沉默和敬业应对,在等那句台词真正响起时,凭演技让所有人闭嘴。

      导演索德伯格这几天明显憔悴了不少,黑眼圈像是水墨染上的,开会时连烟都戒不掉了,手指一根接一根地点。办公室的门几乎没合过,不是制片打电话,就是梦工厂那边来人开会。

      梦工厂高层的态度也变了,起初是关心,后来是暗示,现在是明晃晃地盯着数字和场面:
      “你们这个项目,投资已经上了两千万了吧?男一男二现在都在网上对喷,媒体每天在炒作,这是在拍戏还是在玩公关啊?”

      导演满脑子都是火。他不是不知道问题出在哪,剧本改得乱七八糟,詹姆斯压戏,文森特避战,场面调度乱成一团。而他这个夹在中间的“创作灵魂”,几乎快被当成了“背锅侠”。

      他在片场冲摄影指导吼过一次,后来又跟场记抱歉,说是自己压力太大。最严重的一次,是副导演在群里抱怨“现场节奏太乱”,结果直接被导演踢出工作群,连一句解释都没留。

      私底下,导演也开始怀疑自己的判断。

      “我是不是不该接这个戏?我是不是太天真了?以为能让两个大牌演员握手言和,结果成了他们斗法的火山口。”

      他甚至动过换人念头,暗中问过制片:“如果我们只留一个演员,片子还能改结构保下来吗?”可制片冷笑一声:“詹姆斯是投资方,文森特是宣发关键。你觉得我们能放弃哪一个?”

      于是,导演只能咬牙往前推。一边装出“我们是一家人”的表面文章,一边悄悄给剪辑师打招呼,“把能用的片段都备份一份”,生怕哪天哪位演员真撂挑子不干了,好歹手上有东西剪出一版“备胎成片”。

      最痛苦的是,他已经看不见“电影”了。这部片子从一个有潜力的创作项目,变成了一场巨大的权力博弈与形象维护,剧本、节奏、表演,全都妥协在明星立场与资本游戏之下。

      导演苦笑着对自己说:

      “现在我不是在拍电影,是在拍公关风暴下的危机管理。”

      而梦工厂的邮件里,已经开始催促最新的拍摄进度和“内部监看版本”。他们那句简短的总结,是所有压力的浓缩:

      “你不是导演,你是项目经理。给我们一个结果,不是一个借口。”

      斯皮尔伯格终于逐渐从病中恢复,第一天回到梦工厂总部,手里就拿着一沓剪辑样片。会议室里气氛凝固,几个高层制片都坐得笔直,没人敢出声。他一页页翻过拍摄日报和媒体监测报告,再看几段片花,脸上的神情逐渐变了。

      原本那双惯常带着温和与信任的眼睛,此刻布满血丝,他用指节敲着桌面,语气很轻,但每个字都像钉子:

      “这是我们梦工厂的项目?你们这是在拍电影,还是在拍烂片?”

      空气像凝住了。副总裁想开口解释,但他只是摆摆手,起身走到窗边。阳光照在他肩上,反倒让那道背影显得更冷峻。

      “我知道索德伯格已经尽力了,他不是问题。问题是这个项目已经被撕裂了——明星不合、剧本全改、媒体乱飞。我们梦工厂从来不沾这种烂摊子。”

      他转身,冷静地下达决定:

      “这个项目,我不允许它继续拍。立刻暂停,一切停工,直到我们重新审视剧本、合同、投资结构。”

      几个制片当场面面相觑,有人低声反驳:“可是投资已经一半花出去了,而且詹姆斯是注资方之一,他不会善罢甘休……”

      斯皮尔伯格眼神锋利:

      “我宁愿花钱止损,也不会让梦工厂和一部失控的烂片绑在一起。你们要明白,我们不靠炒作活着,我们是靠作品吃饭。”

      他顿了顿,补了一句:

      “你们去通知文森特和詹姆斯,如果他们想演,那就回到专业里来。如果只是想斗气,就请退出这部电影。”

      说完,他走出会议室,留下高层一片沉默。

      这一天,梦工厂正式向剧组发布内部通告:

      “《猫鼠游戏》项目暂停拍摄,进入重组期。具体开拍时间另行通知。”

      坊间顿时传出各种猜测,业内人却都知道,斯皮尔伯格亲自喊停,这是在洗牌,也是在捍卫梦工厂最后的底线。

      文森特在片场听说项目暂停,第一反应竟然是松了口气。几周来压在心头的焦虑和压抑,终于有个临界点爆发。他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跟马库斯简单点了点头:“至少,这样不至于把梦工厂的金字招牌毁在我手里。”

      与此同时,詹姆斯得知项目重组,竟毫不收敛,反而趁机开出惊人条件。他通过律师递话给梦工厂,态度嚣张:

      “我愿意继续拍,但我得拿总票房的20%分红,必须比那个文森特高一点。不然我就当众撕合同,看你们怎么收场。”
      原来,詹姆斯一直都在嫉妒文森特那这么高的片酬,心理不平衡,所以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逼迫文森特,想让他退出这个剧组。

      当消息传到梦工厂高层,再传到斯皮尔伯格耳中时,会议室一片死寂。

      他摘下眼镜,声音冷得像结了冰:

      “票房的20%?他当这是‘星球大战’,还是‘泰坦尼克号’?更别提要比另一位主演高一点……这是在公然侮辱我们对电影的尊重。”

      有人小心提醒:“詹姆斯也是投资人之一,如果他撤资,资金链可能会……断掉”

      斯皮尔伯格打断他,语气干脆:

      “那就让他撤。他的钱,我们梦工厂不稀罕。”

      几小时后,梦工厂发布内部通知:

      “因演员身体原因,《猫鼠游戏》正式与演员詹姆斯解约。角色将重新遴选,拍摄计划待定。”

      消息一出,圈内哗然。有人暗骂詹姆斯贪婪,有人称斯皮尔伯格为“好莱坞最后的体面”。媒体纷纷解读这场震荡,有人看笑话,有人担忧项目泡汤,但文森特却在这片动荡中,第一次感受到真正的掌控。

      马库斯握着电话,看着文森特:“这可能是你翻盘的机会。”

      文森特点头:“我不怕重拍,也不怕换人。我怕的是,拍的电影变成笑话。”

      几天后,梦工厂悄然展开新的试镜流程,接洽几位有实力又愿意服从制作节奏的演员。一场“清洗”悄悄开始,《猫鼠游戏》终于走回正轨,而文森特,在家健身,日子如往常一样。

      这一连串变化,宛如一场行业地震。

      没过几天,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宣布加盟这部电影,是斯皮尔伯格亲自出马邀请的。没人想到,这位向来挑本子如挑命的演员,会答应接演一个曾被“炒掉”的角色。
      但莱昂纳多看过剧本后只说了一句:

      “如果现在还要靠大牌压人,那就不是演戏,是秀肌肉了。”

      他要的不是角色光环,而是演技的博弈——而这,正是斯皮尔伯格能给予他的舞台。

      整个剧组瞬间被点燃。文森特得知后反倒轻松了起来:“莱昂纳多啊……这是来较劲的。”但他也清楚,这部戏终于有了跟奖季叫板的底气。

      斯皮尔伯格恢复导演位后,第一件事是推翻索德伯格版本的剧本,重回自己当初设定的精神内核。他召集全体会议,语气坚定:

      “这不是商业游戏,是一场正经的心理战,我们要的是精致、锋利、充满人性的《猫鼠游戏》,而不是明星互踩的秀场。”

      全体重拍启动。

      而被踢出局的詹姆斯,却没消停。他在社交媒体上频频放话:

      “这部戏离了我一个月都拍不动,现在才发现?别后悔。”

      更有小报报道他“已经准备好起诉梦工厂”,声称他对角色有“原创贡献权”。

      然而,他的资本威胁,终于被彻底解除——文森特悄然出资,填补了詹姆斯撤资后的资金缺口。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作为“投资人”站在一部作品的背后。对外他一言不发,对内却对马库斯笑了笑:

      “他拿走了戏,我拿回了整部电影。”

      剧组再度稳定,莱昂纳多与文森特这对“猫鼠”组合,成为舆论焦点。媒体一边惊叹两位男主角的“气场碰撞”,一边挖掘这场幕后风波的恩怨始末。有人说这是斯皮尔伯格最冒险的一次临阵换将,也有人说文森特终于“赢了一次不是靠绯闻的胜利”。

      斯皮尔伯格的态度只有一句:

      “电影从不属于谁,它只属于那些愿意为它拼尽全力的人。”

      而《猫鼠游戏》这场大戏,终于走上了正轨——一场真正属于电影艺术的博弈,才刚刚开始。

      在这部重启的大片剧组中,气氛明显轻松了不少。

      里昂那多是个专业主义者,但这一次他也显得格外放松。他和文森特私底下的情谊像是天然的润滑剂,打破了之前詹姆斯在时剧组的紧张气场。每当收工后,两人经常会待在摄影车旁喝咖啡,有一搭没一搭地聊戏、聊生活,有时连工作人员都忍不住驻足多看几眼。

      有一场关键戏,文森特饰演的角色要在一场大爆炸后情绪失控,怒吼、崩溃、几乎近乎歇斯底里。那天正午,剧组在棚内布景,现场一片沉默。文森特酝酿了足足十分钟,正式开拍后一条就过。连斯皮尔伯格都按了暂停键,缓了好几秒才喊“完美”。

      收工后,里昂那多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半开玩笑地说:

      “你刚那一吼,我耳朵嗡了一分钟……怎么调情绪调得这么狠?你是提前打坐了吗?”

      文森特笑了笑,说:

      “我提前让自己想象如果自己真的失去了一切……而且我在走位时算好了爆点的时间,力道刚好能接住。”

      里昂那多点了点头,沉思了一会儿,忽然认真地说:

      “我以前演情绪崩溃的戏,还是靠直觉多,现在反倒有点太技术化了。你这种混合的方式……挺有启发的。”

      文森特一愣,随后笑说:

      “这可是你说的,我要当你临时表演教练了?”

      这种偶尔的请教,不仅是对文森特演技的认可,更是彼此之间真正平等的尊重。

      之后的几场重头戏里,文森特也开始更主动地和里昂那多对词,一起琢磨节奏,哪怕是只对眼神的走位,他们也会练上好几次。有时两人私下还会对着镜子“斗戏”——模拟互相演绎对方的角色,互挑毛病,玩得不亦乐乎。

      剧组里流传开一句话:

      “他们俩的对手戏,像两个高手在过招——但是用丝绸打斗,不见刀光,见气场。”

      对于文森特来说,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演技对位”。

      洛斯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手机屏幕上刚跳出“詹姆斯放弃《猫鼠游戏》项目”的新闻推送,她眼睛一亮,忍不住发出一声轻呼,脸上绽放出满意的笑容。

      她转头看着一旁淡定看报纸的男朋友肖恩,兴奋地说:“你知道吗?那个总是在片场耍脾气的詹姆斯,终于被踢出局了!这下好了,我们的文森特终于能安心拍戏了!”

      肖恩抬头,眉头微微一挑,语气平静:“哦?这事儿看起来挺热闹的,詹姆斯那边的粉丝肯定不乐意吧?”

      她立即皱起眉头,声音带着几分不屑:“当然,他们一直在那里为他辩解,什么‘文森特耍大牌’,真是荒谬!詹姆斯才是那个惹事生非的,搞得剧组天天像战场!”

      肖恩笑了笑,递过一杯茶:“看来你挺开心的,这对文森特来说确实是个好消息。”

      她点点头,眼睛闪着坚定的光:“没错!文森特一直那么努力、敬业,谁不希望他有个顺利的拍摄环境?现在终于可以摆脱那个麻烦了。”

      肖恩侧头看她,柔声道:“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去现场支持他?”

      她笑了,眼神坚定:“当然是每次首映、颁奖典礼都去!我要让他知道,有我们这样的粉丝永远在他身后。”

      两人相视一笑,客厅里弥漫着轻松愉快的气氛。
      女粉丝一边刷着手机,一边兴奋地拍了拍坐在旁边的肖恩的手臂,声音里满是喜悦:“你快看,文森特和里昂那多又合作了!这次两大巨星同框,真是太让人期待了!”

      肖恩微微一笑,放下手中的书,淡淡地回应:“这组合确实厉害,肯定能擦出不少火花。”

      她眼睛亮晶晶地说:“你知道吗?他们之前就合作过《泰坦尼克号》,感情不错,这次一起当主角,感觉剧情肯定超赞!粉丝们都疯了,评论区都是‘双影帝联手’的喊声。”

      肖恩摇摇头,笑着说:“看你这么激动,倒是挺感染人的。”

      她忍不住笑出声,挤了挤他的肩膀:“当然啦,能看到自己喜欢的文森特和这么厉害的演员合作,这兴奋劲谁能懂?”

      肖恩温柔地看着她:“那以后你得多给我讲讲剧情,带我一起嗨。”

      她眨了眨眼,满脸期待:“没问题,绝对不让你错过任何精彩瞬间!”

      两人相视而笑,房间里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气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