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第 13 章 ...
-
方姐和周扬只是微笑。
一玻璃杯的热开水很快送上来,递在楚何月面前。她转过来往我面前送,我正要接,她的手闪了一下没让我接到,然后稳稳的把水放在我的面前。
“烫。”放下水杯后她才说了一个字,轻轻抚了抚自己的指尖,然后开始和对面的周扬和方姐聊天。
方姐和周扬结婚八年,丁克,双方父母都在老家,所以,上没有老下没有小,他们的生活非常的轻松,常常两个人在外吃吃饭散散步旅旅游什么的。方姐是一家企业的财务主办,周扬和几个人合伙开着一家橱柜公司,两个人的收入应对生活绰绰有余。
此时,楚何月正在和周扬谈着当天的股市,两个人都颇有兴趣。方姐在一边兴致勃勃的听。
我知道方姐最近刚投了一支股,也很关注这方面动向。
剩下我在一边旁听。好像这一切与我无关。
其实我很喜欢财经的,每天都会关注财经新闻,有空时也经常挂在财务频道上一条一条专题的看。
少年时在电视里看到财经新闻就觉得头痛,心里渴望,什么时候那枯燥乏味的插播新闻能早早结束,换回我想看的电视剧或是电影。那时候觉得财经和我的关系犹如月亮和我的关系,虽然每天抬眼看,却离我有数十万光年。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忽然发现财经也很有趣,看着那些指标那些数字的上上下下,再比对着身边的现实生活,发现,财经其实离我的生活很近很近。
CPI指数涨了,不用它用怎样的报表来解释,每天去超市买菜和水果,付帐时很明显的就能感觉到。出口环比下降了,路过写字楼那些外贸公司时也能从他们的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中感觉到,就连所谓的内需拉动了,也能从修路筑桥和堵车中感觉到。
财经,真的就在我们身边,并不是像想像的那样,只是股票大屏幕上震荡的曲线或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来路不明的数字。
此时,楚何月正在和周扬谈着今天股市的稍稍上扬,讨论着明天的走势,而方姐则是一脸高兴。我知道,她的股票肯定又涨了。
虽然方姐和周扬两人的关系一直很好,虽然她们目前的收入比上不足但比下绰绰有余,但我知道,对于方姐那样的三十几岁的结婚多年的女人来说,钱,或者说财富,会更让她安心。
这不是浅薄和鄙俗,而是切切实实的生活的经验和智慧。在这个动荡不安的社会里,当青春渐行渐远,当没有承欢膝下的小孩,女人如方姐,除了把握当下享受生活以外,总是要为那不可预知的将来筹划一番的。而钱的多少,在她的未来生活里必然占有着沉甸甸的份量。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初中时就学过的这条政治经济学金律在今天依然释放着它冷静的光芒。
没有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是蛮荒可笑的,那只是一片未经开采的洪荒草昧,而没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也是荒唐可笑的,它像空中楼阁一样岌岌可危,而它一旦坍塌,原来的那片蛮荒的基础甚至再不可能有任何作为,将寸草不生。
到目前为止,我不知道楚何月是做什么的。据我所知,这个年纪的女孩很少有对财经特别感兴趣并持续关注的,她们在网上的时间更多的是花在淘宝上。
那一刻,我对楚何月有了那么一点点的好奇。
这时,姗姗来迟的菜和汤上来了。
红红绿绿的辣椒配着菜,很漂亮,看起来就很爽口,是很典型的湘菜的风格。一盆漂亮的辣油满面的口水鱼肯定是方姐点的,她最爱吃这个。还有一个小小的被辣椒填满的干锅,没等我仔细看方姐就报了出来:“别看啦,干锅羊肉。”
方姐真是吃这个吃上瘾了。我们来了这几次,都每次都会点,每次都会被辣得够呛。真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连她自己都说,“我都不好意思说我是四川人。”
但居然也会有很清炒木耳和西芹百合。我不能肯定这是方姐点的还是楚何月加的。因为这两个菜方姐和我都很爱吃。
汤上来了,居然是一份不温不火的西湖牛肉羹。
此刻它正冒着腾腾的热气,上面飘着的香菜和葱花绿油油的,在勾了芡的羹里格外的醒目,看得我顿时记起了自己早已经饿了的事实。
我有点感慨。在这里吃过几次,居然从没发现这湘菜馆也会做西湖牛肉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