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4、又闻笛声 ...

  •   林永晴,张茜柔,许之鸢等在场的一众小辈亦然。对于书塾的往事,他们皆是道听途说,不大清楚。
      今日,老太太愿意透露一二,众人欣喜,早就洗耳恭听了!
      陆老太太: “是高祖皇帝亲笔御赐的牌匾!”
      “崇尚厚德!”
      这一刻,老太太的声音铿锵有力,无比自豪。
      老太太:“这是对崇德一生追求,清正廉洁,厚已载德的肯定。书塾出了多少才子佳人,国之栋梁之才。许家做出的种种贡献,这也是为什么天下学子,会对我许家推崇,另眼相看的原因。”
      “许家和崇德书塾,世代守着崇尚厚德四个字,就是世人眼中清正廉明的标杆!也正因为如此,许家才有如今的地位!”
      陆老太太说到此处,目光如炬的看向堂下的孙儿,叮嘱道:
      “云黎,云飞,云淮,之瑶,之鸢。这些事情,往日我不曾说过。今日索性一并告诉你们。”
      陆老太太收起眼底的沧桑,满眼精明沉稳:
      “作为许家人,一生克己复礼,谨记祖父先辈们坚守的道德品质。为人处世,不求名垂千史,只要问心无愧,不违背自己的本心就好!这样才不负先辈所托!”
      懵懂的许子航抬头凝望,两手紧紧握着,小脑袋跟随祖母或点或摇,甚是可爱。
      老太太招手让他过来,和蔼的告诫他说:“云淮,你虽小,这些大道理你现在未必会懂。但今日你也在,将来长大,要时刻回想今日祖母说的话!知道了吗?日后,你也要做一个,像祖父和爹爹一般的正人君子!”
      小子航跑过来,钻进祖母怀里,一脸正气:“祖母,孙儿记住了!”
      “好好好,云淮最乖了!”老太太抚摸子航的小脑袋,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其他人也都答道:“孙儿(孙女)定当谨记祖母教诲,不负先辈所托!”
      老太太:“嘴上说着不打紧,牢牢记在心里才好!”
      说完,和蔼的声音戛然而止。老太太神情怅然,看向窗外。回想起与丈夫许崇德的生前种种,感怀悲秋。久久不能平复。
      “六弟,七弟,准备要上学堂了!走吧!”许子衡眼看时辰不早了。出声提醒两位弟弟!
      林永晴:“哎呦,这都快巳时了吗!子航,跟着哥哥们去学堂吧,记得要乖。不可以睡觉啊。”
      顺手帮他整理衣服,一边捏捏他的小脸,一边叮咛。
      许子航点点头:“云淮知道了,母亲我学堂了!”随后跟在两位哥哥后面,一齐告退,出门去了。
      林永晴目送他们离开后,转头看向自己弟弟:“你今天要不要也去书塾看看?”
      “呃,不了不了,我还有行礼没收拾完呢!还要准备拜访外祖家的礼品呢!改日再去学堂吧!”
      林念北立马蔫了吧唧的。他才不想那么快去学堂念书呢!
      这时,老太太也发话了:“也好,先在府里安顿好再去书塾念书。这样就没有那么多琐事缠身。才能安安心心的念好书!”
      老太太替他解围,而且去学堂念书的事还没知会叶盛康叶老呢!这样冒冒失失的突然过去,失了礼数,属实不妥。
      林念北感激的看向老太太,谢她替自己解围。不然这个学是非得今日去不可。
      刚要说什么时,他看到老太太沉浸在自己思绪中。不曾抬头!不知在想什么。
      只见徐嬷嬷摆了摆手,示意大家都退下!让老太太一个人静一静。
      林念北,许之鸢二人面面相觑。不敢出声!
      “妾身,告退!”
      “孙女,告退!”
      张茜柔先领着许之瑶走了。
      林永晴见时辰不早了,人也走得差不多。起身行礼:“那儿媳,先回去了,母亲多保重身体,切勿伤怀!”
      林念北:“日后定当谨记老太太今日教诲。今天叨扰许久,我也先回去了。老太太注意身子,多多开心。”
      恭敬的行礼,他也跟着姐姐出去了。
      “嗯,走吧!现在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老太太沉声吟吟,怅然若失的感慨。她看了许之鸢一眼。
      “祖母,我留下来陪你吧。”许之鸢笑吟吟的上去抱住祖母,宽慰她!
      “还是你最会疼人!不枉我把你养这么大!”陆老太太心情畅快许多!亲昵的抚摸她的头。
      “那可不是,五姑娘可是老夫人带大的。不疼夫人,疼谁!”徐嬷嬷在一旁起哄。
      “我是谁,我可是祖母养大的!当然最疼祖母啦!”许之鸢顺势撒娇,马上表演个恃宠而骄。
      “你觉得,这位林家公子,怎么样!”老太太不经意的问,低头看她。
      许之鸢思索片刻,脸上红润:“嗯!林舅舅吧,言谈举止落落大方,还通晓音律。性子也讨喜。还不错。”
      许紫鸢也不扭捏,直接小夸起来。确实,林念北是她见过最霁月翩然的公子哥了,在京中属实难得。
      陆老太太点点头:“嗯!确实彬彬有礼的,模样也是上等!跟我听到的不一样!”林念北今天的表现她很满意。
      许之鸢疑惑:“嗯?那里不一样?”
      她瞬间坐直身体,盯着祖母。生怕错过一个细节。
      陆老太太笑而不语。看了徐嬷嬷一眼。
      徐嬷嬷赔笑道:“哎呀,夫人。流言不可信!我那都是瞎听别人说的,做不得数!”
      陆老太太得意欢笑:“我就说,能吹出扣人心弦的曲子,怎么可能会是那种人!现在见过了,知道他的为人了吧!”
      老太太洋洋自得的语气,这一次是她看人比较准!她赢了。
      许之鸢夹在她们两中间,听得云里雾里的:“祖母,你们在说什么?什么为人?你们听到什么了?快与我说说!”
      她都快要急死了!
      徐嬷嬷:“哎呦,我的五姑娘!也不是什么事。就是,我之前差人,去临安打听林公子的为人。说林公子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我就信以为真了。”
      徐嬷嬷两手一摊,感慨一句:“不曾想今日一见,林公子却是真君子!所以说,流言当不得真,不可信啊!”
      徐嬷嬷一脸无奈,她都怀疑,那人探查的确实是同一个人吗?
      许之鸢:“哦!林舅舅怎么可能会是那种人!许是以讹传讹吧!”
      许之鸢恍然大悟,真是流言害人啊!她坚信林念北的人品,绝不是不学无术的纨绔之人。
      ——
      虽说现在的崇德书塾,盛名虽不及当年。但是,从这走出去的状元比比皆是。请的老师都是当代大儒。要不就是退休下来的太傅。
      现在的太傅叶淮舟还是许崇德的得意门生呢!更是请来叶盛康来教授科举学堂。他可是许崇德最优秀的弟子。也曾一度做到太傅。算是接下许崇德的班了。
      崇德书塾主攻科举。也开设有启蒙和开智学堂。
      启蒙从五岁开始,一直到八岁。九岁之后便进到开智学堂,一直到十二岁。十三岁后就是科举进士了。从乡试到省试再到殿试。都在科举学堂学习。
      早年许崇德还在世时,科举状元,几乎都出自崇德书塾,名气正盛,风光无限。
      现在没落了,但每次科举,都有书塾学子金榜题名。两年前的科举探花郎,苏故哲,就出自崇德书塾。
      如今的崇德书塾,放到当代,就是科举速成重点班!
      ——
      许府清风园。
      今日,程朗来得早。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去,萦绕在水池上。朦胧的美感,吸引着他。
      让少柏把飞影迁到马厩后。自个独自上清风亭。
      池边两只白鹭正慵懒的沐浴晨光。还时不时回头啄自己的羽翼,好不惬意。
      他平视前方的楼宇,小桥,沉思着。心事沉沉的样子,不知心里在想什么。
      少柏在池边看着。只见晨光的余晖洒在公子身上。似是金光闪耀,加上雾气蒙蒙萦绕其身。衬得公子愈发飘飘欲仙。让人不敢上前打扰。
      “哒哒哒!”
      此时,一个白衣少年,一路小跑,快步踏上亭子,来到他身旁。
      少年:“君华,听闻你昨夜捉住两个枫林阁余孽?可有此事?”
      少年正是程朗的同窗,叶盛康叶老的孙儿,名唤叶昭,小字琰明。
      他随祖父就读于崇德书塾,因为前些日子,京兆尹刘承刘判官一家被灭门。他听到有凶手的消息,立马赶来询问。而刘家正是他母亲的娘家。
      程朗回过头,看他一脸焦急的模样,盯着他眼睛,肯定的点头。
      轻声安抚:“确实抓住两个贼人!”
      “真的!”
      他激动的上前抓住程朗的肩膀,眼眶通红的问道:“太好了!审问犯人时,可否让我一起?”
      叶昭脸上终于舒展开,见一抹喜色。总算有好消息了!
      程朗:“琰明,我知你报仇心切。但牢房重地。不适合你这样的读书君子进去。污了你的眼睛!”
      叶昭一袭白衣,不染纤尘的样子,实在不适合进污糟不堪的牢房。程朗摇头拒绝。
      叶昭:“我不在意这些的,我只想让贼人去死。若是连自己的亲人遇害,都不能为他们报仇。那我空有这一身学问,又有何用!”
      白衣少年怒视前方,眼神带着一丝决绝。心里早就恨透了枫林阁。
      程朗:“我知你的恨意。我又何曾不恨呢!”
      “砰!”
      程朗愤恨握紧双手,一拳打在一旁的木桩上。
      清风亭顿时传来轰鸣震感。水池荡起涟漪,惊起池边的白鹭,飞向远处。
      “程兄,你同意了吧!我就在一旁看着。绝不打扰你们审问犯人!”叶昭渴望的眼神看着他。
      程朗最见不得这种眼神,终是狠不下心,无奈道:“好吧。今日散学后,你随我去金甲营。”
      “太感谢你了!程兄!”叶昭高兴的跳起来,拍打程朗后背。
      此时,东边传来一阵笛音。程朗目光寻着笛声而去。心中疑惑,那不是陆老太太的宅院吗?
      不过听着曲子好熟悉。心中已经知道是谁吹凑的了!
      “这是谁吹的曲子?怎么没听过?”叶昭心中疑惑。许府就子煜会吹笛子啊!而且这风格旋律也不像他的。更不是京中的旋律!那会是谁呢?
      叶昭转而问道:“君华,你知是谁吗?”
      程朗默不作声,闭着双眼,静静聆听。
      等到曲罢,他才悠悠说道:“看来,学堂要入新人了!”说完,程朗先一步下清风亭。
      留下一脸懵逼的叶昭在风中凌乱!
      程朗知道,叶昭在此,那叶老应当也到了。因为他们祖孙两,是同乘一辆马车来的许府。也是时候进学堂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