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3、此间安眠 ...
-
我看着坐在床上的苏瑛,她的神色有些哀伤。自她因他人争执误被推下楼后,已是第五日。我抬起她的腿,慢慢地拆下纱布,伤口暴露在空气下的那一刻,传来一声因痛苦而发出的“嘶”声。
我抬头看她,她低垂着眉眼。
“我这样的伤,也是应得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挽过新的纱布,细细地缠在她的腿上。洁白的纱布覆盖了一切,那些流着血的,那些流着泪的,那些黑暗中的纠缠与绸缪。
她没有回答我的问题。自我留在这里后,我从未问过,她是怎样从她的姐姐地方继承一切又发扬光大。我只是在夜深之时,为她点上一盏灯,试图舒缓她那紧皱的眉间和握紧的手。
我白日游荡在这城中,夜间在花楼安眠。春楼里的姑娘称呼我为公子,而她们眉间的笑意我却看不分明。在这花团锦簇的所在,我又是谁。
她突然又问道。
“说起来,你从来没讲过自己的故事。”
我想了想,从封藏的记忆深处,揪出那些缠绕的线团。我常常在深夜将它们一一揪出,却又在辗转难眠时将它们封藏。我看着那些鲜明的脸逐渐褪色,消失在过往的时光中,不发一言。
我出生在皇宫里,是父皇的第三个孩子。我的母亲只是一个毫不起眼的妃子,在我出生不久后便因旧疾去了。我的童年算不上落魄,也算不上欢喜,有的时候父皇想起我来,便召乳母去问话,都是些进食穿衣的例话,在那些话里,我每日总固定地进上一碗梗米粥,玩乐少许,听书半日,习武半日。
因着我年纪与太子相差不多,我便与太子一起开始了读书的生涯。我的头脑不如太子聪明,每日的功课也只是应付而已。那时候,我以为,我会成为一个闲散的王爷,观花游湖,遛鸟喂鱼,那样的日子,也没什么不好。可是我遇到了使我改变一生的人,太子的师傅,也是我的老师。他是江南的大儒,学生遍朝廷,教义满天下。在他的教导下,我才渐渐明白,什么是百姓,什么是天下大义。
我当时疯狂地崇敬着他,我的恭敬一如学生对待老师。可是我的太子哥哥,他只是拂袖离开,告诉我我是皇子。我想他是对的,因为他是君,而我也是对的,因为我是臣。我用同样恭敬的态度对待我的父皇和我的哥哥,他们轻挑的眉尖流露出上位者的满意。
十五岁那年,南边山区大灾,而江南富庶之地却无粮可赈。贪腐遍野,民不聊生。父皇在朝堂上大怒,我当面请旨,说儿臣愿往。那时候我还太天真,我以为圣人大义,便能救下江南万民,后来我才知道,能救人的,只能是人心,杀人的,也只能是人心。第二日,我便踏上了去往江南的船。江水滚滚,一如我的雄心壮志。
琼楼晓月辞金阙,禹甸春风策玉骢。
欲揭腐蠹清寰宇,誓挽天河济困穷。
未许浮云遮望眼,敢教膏雨润哀鸿。
若得苍生脱饥馁,何妨碧血化长虹。
我以为,我将开启的是江南腐败的谜底,到很久很久以后,我才发现,我开启的原来是命运转动的钥匙。
我的叔叔热情地接待了我,我在那里感受到久违的亲情。他带我探索江南的秘密,而我信以为真。我带着那些真相返回京城,让京城大门洞开,引狼入室。
蜷缩在富贵的江南之地,我一直在问自己,我还会再返回那都城吗,我还有那一日吗。窗外春柳正茂,而身后烹茶的姑娘,又是那么温柔。
至少在那个秋天之前,我并没有得出答案。
于是我只是轻轻地说,“那些只不过是无足轻重的事罢了。”
可是她却拉过我的手,抬头望向我,她的眉目清冽,像初春新化开的那一抹雪。丹唇轻启,开始讲述那彻州城里的白昼与黑夜。
我确信,在我的心里,正有什么东西在冉冉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