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8、脱困 ...

  •   就在今晨,礼部尚书府的南夫人硬要跟着尚书大人入宫,老两口在宫门前不顾颜面的吵了一架,最后尚书大人甩开夫人独自入朝。此事正被姜贵妃的暗桩瞧个正着,那宫人顺势凑到南夫人跟前搭话,三言两语便探出原委——原是南家姑娘连着两日被传唤到坤宁宫受罚,南夫人急得火烧眉毛,这才要硬闯宫闱求皇后高抬贵手。

      南家姑娘与福安公主的恩怨旁人雾里看花,姜贵妃心里却跟明镜似的。那福安公主仗着皇后娇惯养得跋扈任性,闯下弥天大祸,皇后竟还在御前替她百般说情讨饶,这母女二人的所作所为,不正是把捅向自己的刀柄,亲手递到旁人手里?她当即便派人去请了圣上,散朝后移驾坤宁宫。

      "贵妃娘娘今日倒得闲呢。"立在边上的福安公主见姜贵妃毫无离去之意,冷声刺道。

      "你不也杵在这儿。"姜贵妃撂下手中茶盏,眼尾一挑扫过福安,对她这没礼貌的样子早见怪不怪,也未置气,只盯着她慢慢勾起嘴角,福安还不及细想姜贵妃为何发笑,便听得太监尖细的声音传来。

      "圣上驾到——"

      连卧在榻上的皇后都未曾料到,近日政务缠身的皇帝连声通传都没有,就突然驾临坤宁宫,赶忙让嬷嬷搀着起身。福安公主亦是怔了怔,小声嘀咕:"父皇怎的来了..."

      "陛下定是忧心姐姐伤势,亲自来探看罢。"姜贵妃整了整衣袖,起身与皇后一同相迎。

      "糟了,快把南望晴带走!"福安压着嗓子催赶身侧宫女,若叫皇帝瞧见有人平白跪在坤宁宫前,必要问询。

      奈何此时天子銮驾,已经落在了门前。鲜少面圣的秦知归心头难免紧张,她强自镇定,待皇帝目光瞧过来时,故意将笔墨纸砚往身后掩了掩,随即屈身行礼:"臣女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随侍太监见圣上目光落定之处,清了清嗓上前喝问:"你是哪家女眷?怎会跪在此处?"

      秦知归没有抬头,仍觉那道天子目光重若千钧,恭声应答:"臣女乃礼部南尚书之女南望晴,奉皇后娘娘懿旨入宫。"

      "原是南尚书千金。"内侍闻言退回銮驾旁,恰逢李公公尖着嗓子请安的声音传来。秦知归余光瞥见他跪在銮驾前,叩首高呼:"恭迎圣驾。"

      皇帝视线未动,仍落在秦知归身上。李公公忙不迭补救道:"启禀皇上,这南家姑娘是听闻娘娘凤体违和,特请旨入宫抄经祈福的。"说话间,福安的宫女已将满地纸墨往裙底遮掩,这番动静终是引得皇帝移开了视线。

      天子面上波澜不惊,却叫刚跨出宫门的皇后心头一颤。

       "陛下。"皇后轻唤一声迎到御前,后头跟着的福安公主与姜贵妃行过礼,便远远的候着。二人站的位置恰被飞檐阴影笼着,既叫人瞧不真切,恰好掩去姜贵妃缓缓勾起了唇角。

      皇帝目光凝在皇后缠了布帛的小臂上,眉峰微蹙。皇后顺着他的视线瞧了瞧伤处,温声解释:"昨日臣妾散步时踏空石阶蹭着了,倒没有大碍。"

      "坤宁宫当差的就这么伺候主子?"天子声沉如铁,震得众人屏气凝神,满院宫人扑通跪倒,连随驾内侍都叩首高呼:"陛下息怒!陛下息怒!"

       虽说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到底此处是内廷深宫。皇后侧目扫过瑟瑟发抖的宫人们,轻轻拢住皇帝的手,抬眼望他:"臣妾定当严加管教。"

      本是结发夫妻,掌心交握的温度让皇帝的怒意去了三分,捏着皇后的手道:"这般年岁还跌跌撞撞,当自个儿仍是及笄丫头不成?"

      皇后低眉浅笑,望进帝王眼底:"若臣妾还是及笄丫头,陛下可不正是弱冠少年。"言语间恍如当年王府岁月,帝后相视而笑,竟似春雪乍融。瞧着他们并肩跨过坤宁宫门槛,姜贵妃却默然垂首,不知在思量什么。

      皇帝准了秦知归起身,但见姜贵妃行至她跟前,伸出一只手作势要拉她:"南家姑娘,皇上准允你起身,还不随本宫入殿谢恩?"

      "臣女叩谢陛下,叩谢娘娘。"她的裙摆扫过地面青砖,堪堪停在秦知归低垂的视线里,屏息片刻,才将手递了上去。

      "你很害怕?"姜贵妃打量起她垂首敛目的模样,笑吟吟发问,秦知归抿了抿唇,点头应道:"臣女...甚少入宫。"

       "也是,面见天子,难免被真龙之气震慑。"姜贵妃会意,引着秦知归往殿内走,忽然叹道:"要本宫说,你这丫头诚心可嘉,可偏跪在这天寒地冻之处抄经,若冻出病来,那些谏臣又要叫陛下耳根子不得清净了。"

      说者仿佛无意,秦知归尚未答话,前头皇后却蓦的驻足,满眼愧色望向皇帝:"陛下,是臣妾疏忽了。"

      皇帝默然未应,周身天子气派叫坤宁中有些压抑,福安公主更是不敢抬眸,不想皇帝的目光还是落在了她身上,开口倒先问起秦知归:"南尚书之女,可是刚从郾城回来那个?"

      "回陛下,正是臣女。"

      秦知归重新跪倒在天子眼前,恭声应答。皇帝面上依旧不生波澜,偏是姜贵妃闲闲开口:"这不正是与公主有些渊源的那位姑娘么?"状似不经意般又添了句:"大清早跪在此处,臣妾方才险些错认成受罚的宫婢。"

      "哦?"皇帝的目光叫福安公主心底发颤,她忙乖觉上前道:"父皇容禀,儿臣听闻母后凤体欠安,也是一早赶来。"

      "如此说来,你倒算孝顺。"皇帝半句夸奖说得冷硬,福安公主也不敢接话。她本就不是帝后亲子,当年长公主被神医带走治病,皇后思女成疾,圣上为慰藉中宫,将昔日于自己有恩的故旧之女赐予皇后抚育,破格晋封公主。许是在她身上寄托了对长公主的念想,皇后全然将她当做了自己的骨肉,荣宠至极。

      偏是这般溺爱蒙了心窍,让福安竟敢与已有家室的天子近臣私通产子。触犯宫闱大忌,亦辱没了天家威仪,若非皇后拦阻,那婴孩早被摔杀。

      "还不去给你父皇奉茶。"皇后眼神扫过福安公主,她乖觉退至角落,皇帝瞧出皇后的护短之意,冷声敲打道:"此事,尽快妥当处理。"

      "臣妾明白。"皇后福了福身,姜贵妃见状心中嗤然,开口便道:"陛下,说起抄经,臣妾听闻至亲手足祈福才最是灵验的。"

      皇帝应了声,目光掠过福安公主:"既是孝心,便也替你母后抄份经文供奉。"姜贵妃朝侍女抬了抬下巴,侍女当即从太监捧着的经卷里拣了本厚薄适中的,捧到福安公主眼皮底下。

      "你也起身罢。"皇帝睨着仍跪在地上的秦知归道:"若有诚心,倒不必在这里作态,抄完经文送进宫来便是。"

      "谢陛下。"秦知归慢慢直起腰来,双腿却跪得发麻,身子不由得晃了晃。御前太监忙伸手搀住,皇后看在眼里,开口道:"都退下罢。"

      众人踏出坤宁宫,姜贵妃却未登步撵,与秦知归并肩行过半截宫道,开口问道:"如意郎君拱手相让,当真甘心?"秦知归闻言有些懵懂的看着姜贵妃,她却是捂嘴一笑:"别装了,能从郾城活着回来,怎会是呆傻之人?"

      "娘娘。"秦知归抬眼望着宫墙上朱漆,幽声应道:"甘不甘心又如何,我拿什么与公主比"

      "倒有些自知之明。"说话间姜贵妃与秦知归分了路,面上笑意却霎时如烟云般散去了:"拿什么比?总要争过才知高下..."

        日头当空,秦知归已踩着脚凳钻进了南府马车,帘角飘来的龙涎香丝丝缕缕缠住鼻尖。

      "殿...娘?"掀起车帘的一瞬,秦知归倒是愣了愣,原以为是顾成渊坐在其中,没想到是南夫人一直在等着自己。

      "皎皎,皇后今日可有为难于你?"南夫人早将女儿从头到脚查看了一番,忧心问道,秦知归闻言贴着身子挨了过去:"一切顺利,娘且放心。"

      说着,从包裹中将经书取了出来,递在南夫人手上:"您瞧,不罚跪了,只让女儿回府抄经祈福。"

      南夫人长舒一口气,目光却落在了那册经书上:"娘方才在此处遇见了燕王殿下,他好心安慰我,让我静心莫急,也递了两本经书给我看,你说娘哪看得进去?"说着,从坐垫底下摸出两本被压得皱皱巴巴的经书来。

      秦知归面上挂起了笑意,将那经书从南夫人手中接了过来,书角翘起的褶皱蹭过指尖,倒像是挠在了心尖上。

      "咱们皎皎当真能独当一面了。"南夫人伸手在秦知归发顶揉了揉,眸中全是疼惜之意。秦知归指尖抚平卷边的经书,望着娘亲笑道:"这回多亏得母亲相助。"

      南夫人眼角笑意未散,忽又倾身追问道:"不过此番只是缓兵之计,接下来可有应对之策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