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71、明察秋毫 ...
-
秦惜音解释道:“沈司籍,我原来写的不是《思怡赋》,而是《思子台赋》。这篇赋是前朝文人苏过所写。
传说,汉武帝时期,太子刘据谋反被杀,后来查清太子是冤枉的,汉武帝十分后悔,建‘思子台’。苏过根据这一史实,作《思子台赋》。
这张纸上的‘思怡赋’并非属下所写,想必是别人抄录了属下的内容,但看错了,把‘思子台’抄成了‘思怡’。‘子台’合在一起,跟‘怡’字很像。”
沈司籍笑道:“原来如此。”
接着,沈司籍看向荆双蝶,道:“荆掌籍,看来你又撒了一个谎。”
荆双蝶惊讶道:“属下……属下哪里撒谎了,还请大人明示。”
“你刚才说,只有这一本书是秦掌籍校对的,其他书都是你校对的。这样的话,这些白纸上应该有两种笔迹才对,一种是你的,一种是秦掌籍的。
但是,所有的书里,都只有你的笔迹。本官猜测,本来所有的书籍都是惜音校对的,字迹也是她的。你把她的字全部抄写了一遍,然后上交你自己写的版本。所以,字迹才会相同,对不对?”
见沈司籍猜到这一步,荆双蝶也没了办法,冷汗直流,承认道:“是……大人容禀,是因为惜音的字迹没有属下好看,所以属下才重新抄了一遍,这是为了把最好的版本呈交给您。”
“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刚才为什么不解释呢?明明勘正错误的是她,你只有抄写一遍的功劳,你却不说,反而抢走所有功劳。
再者,如果你真的是因为这个理由才重新抄写,那惜音写的原版在哪里?如果你把原版妥善保存,本官姑且能信你。
而且,本官也不是没见过惜音的字迹。她的字明明写得比你好看。”
“这……我……我怕惜音写的内容流传出去,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所以把她写的那几张纸烧了……”
沈司籍摇头道:“荆掌籍,你平日一向稳重,没想到今日会做出这种事……念在你对司籍司有功劳,本官不重罚你,只罚你半个月俸禄。至于惜音,不必跟荆掌籍同住了,搬到我的屋子吧。”
秦惜音喜出望外:“多谢沈司籍!”
荆双蝶喃喃道:“大人……这是不合规矩的……”
沈司籍道:“我知道两位掌籍应该住在一起,但那是为了两人互相帮助,互相补足对方的不足。如果只是一方欺压另一方,那就没有同住的必要了。
本官身为六品女官,身边需要一个得力的助手。让得力助手跟我睡一间屋子,方便随时吩咐事情,也无可厚非。
就这么定了。
荆掌籍和玉秀先回去,惜音留下,帮忙看看这些书里还有哪些抄错的地方。”
沈司籍这么说,其他人都没再反对。
荆掌籍和玉秀灰溜溜地离开,而秦惜音还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中。
她本以为,自己还要忍受荆双蝶很久。没想到,转机马上就来了。
秦惜音留了下来,把荆双蝶抄错的地方都一一指了出来,重新纠正。
很多地方,荆双蝶不明白为什么要那么改,所以会抄错。
所以,别人的功劳不是那么好贪的。
等所有的错误都改好了,沈司籍点了点头,道:“可以了。你先去把东西搬来吧。”
秦惜音道:“是。”
秦惜音回到房间,把自己的东西整理了一下,搬到了沈司籍屋子里。
荆双蝶看着秦惜音搬家,也没法制止,只能离开屋子,眼不见为净。
跟秦惜音要好的几个女史,来帮着搬家,很快就搬完了。
从此,秦惜音跟着沈司籍住,又学到了很多。
沈司籍比较严格,但为人正直,不会刻意刁难人。只要秦惜音把她教的东西学会,她就不会约束秦惜音了。
但是,如果秦惜音在工作上犯了错误,或是学习上遇到什么难处,沈司籍就会较为严肃地指出。
秦惜音每天都高度集中精神,生怕行差踏错。
没过几天,沈司籍在看公中账本的时候,发现秦惜音有一笔罚金20两入了公账,便问秦惜音怎么回事。
因为,司籍司从来不会罚某一个人出20两这样的巨款到公中的。
秦惜音便如实禀告,说是之前自己帮荆双蝶买东西,但玉秀说自己超支了,要自己交罚金20两,否则就要离开司籍司。
于是,她只好交了。
沈司籍冷笑道:“竟然有这样的事。若非我闲来无事,把公账一笔一笔核对一下,都不知道这件荒唐事。你放心,这笔钱不该你出,会还给你。”
接着,沈司籍把荆双蝶和玉秀叫来,询问这件事是否属实。
这件事没什么可以抵赖的空间,所以荆双蝶和玉秀只好承认了。
沈司籍骂了她们两个一顿,然后从公中的钱当中拿出二十两,还给了秦惜音。
接着,沈司籍对荆双蝶和玉秀道:“荆掌籍,如果你以后再敢这样欺负人的话,你这女官也就做到头了。还有你,玉秀,你必须明白一点,女官是女官,女史是女史,谁是什么身份,就干什么事。就算你是荆掌籍的表妹,也不能狐假虎威,欺负新人。
再有下次,我让你连女史都没得当。”
荆双蝶和玉秀只能低着头听训,然后唯唯而退。
秦惜音觉得很解气。
她也很感激自己,在低谷时没有放弃,而是坚持了下来。
否则,也等不来现在的好日子。
秦惜音住在沈司籍这里,而沈司籍日常来往的人,以女官居多。
秦惜音也因此对六尚局的女官们更加了解。
就拿司籍司来说,职位上有六品司籍、七品典籍、八品掌籍各两人,但现在名额不满,六品司籍只有沈芦叶一人,七品典籍、八品掌籍倒是满了。
秦惜音现在是八品掌籍,她如果要往上升,只能一级一级升。
但是,七品位置上的两人都满了,她没有可以升的位置。
只能等七品典籍中的两人升上去了或者离开宫廷了,她才有机会。
因此,她只能做好该做的,等待时机。
两位七品典籍,一位是黄典籍,黄莺的姑姑,今年也才二十多岁。不过,她当典籍很多年了,只要通过考试,就有可能往上升。
只是,升六品女官的考试很难,所以黄典籍一直没有成功。
另一位七品典籍姓莫,叫莫寒星。她也待在典籍的位置上很多年了,而且已经很久没有参加升迁考试,似乎没有升迁的打算。
她总是称病,有空就在房中看书,很少跟人来往。由于她身体不好,上司们也很少叫她干活。
秦惜音见过她几次,觉得她神情有些忧郁,而且眼神中时常有一丝孤愤,不知道为什么。
这天,秦惜音闲来无事,写了几首诗。
莫寒星刚好路过,看见了,就要拿秦惜音的诗看。
秦惜音虽然觉得自己写得一般,但长官要看,她还是递给了莫寒星。
莫寒星看了秦惜音的诗,眼中闪过一丝神采,似乎很是欣赏。
过了一会,她不知想到了什么,神情有点低迷。
莫寒星道:“惜音,你的诗写得很好,不过别让人看见,也别流传出去。至少在宫里的这几年,不要让人知道。”
秦惜音有些惊讶,但还是说道:“多谢莫典籍教导,属下明白了。”
莫寒星走后,秦惜音把自己写的诗都藏了起来。
秦惜音不知道莫寒星为什么这么说,可能是因为诗作流传出去,别人如果过度解读,会给秦惜音带来麻烦和风险。
这么一想,也有道理。
秦惜音记得,前些年有一位闺阁小姐,写了几首咏景诗,其中有一句提到了鸳鸯,夸赞鸳鸯毛色漂亮。
诗作流传出去后,就有人说她小小年纪就想男人了,所以诗中才出现鸳鸯。更有甚者,说她已经有情郎了,所以看见鸳鸯成双成对,她就心思激荡起来,才写了这几首诗。
那位闺阁小姐才十一岁,因为此事,名声大受影响,性格也变得极为内向。
虽然她因为家世尚可,后来过得也还可以,但据说她从此郁郁寡欢,也不敢出门见人了,流言蜚语对她还是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秦惜音从荆双蝶的屋子搬走后,荆双蝶又一个人住了。
虽然这段时间,她频频被上司斥责,但房间又归她一个人用,她心情还是不错的。
她的表妹玉秀,也时常来荆双蝶这里说话,跟以前一样,不需要躲着谁了。
这天,玉秀又来了,对荆双蝶道:“表姐,现在惜音搬到了沈司籍那里,沈司籍明显更赏识她。如果有升官的机会,惜音该不会比你先升吧?”
荆双蝶道:“我在司籍司多少年了,惜音才来多久?她在短时间内升为八品掌籍,已经是破格录用了,总不能比我先升七品,否则也难以服众啊。再说,七品位置上都有人了,只有六品司籍还少一人。
沈司籍就算再赏识惜音,也不可能把惜音提拔到跟自己一样的位置的。”
“可是,七品位置没有空缺,她升不上去,你也升不上去啊。该怎么办?如果你能升七品,那我就有机会当八品掌籍了。”
荆双蝶沉思道:“现在七品位置上,是黄典籍和莫典籍……黄典籍兢兢业业,知识丰富,挑不出错来。但是,她又不够厉害,升不上六品。她也暂时没有出宫的打算……剩下的就是莫典籍。
莫典籍总是称病,实在不是一个称职的七品女官。如果我们能拿到她的错处,说不定能让她贬官或是离宫。
不过,这个错处要足够大才行。得罪上司的事,只能干一次。一次不成功,以后我就麻烦了。”
“表姐,莫非你已经有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