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对峙 ...

  •   承平十一年。

      白露。

      适逢皇太后年至古稀的高寿寿诞,为彰孝心,皇帝命礼部、工部、内侍省三部联结,重新修葺、扩建行宫,并更名为万颐园。

      专为太后寿诞改建的行宫,提前一年便为秋季时节造了盛景,广种了太后青睐的枫树与菊花。

      秋意浓深,枫染菊硕。

      连绵如火烧云一般的红枫林下,一众随贺寿官员同至行宫的家眷小辈聚集玩乐。

      此处西有楼台,南有活泉,设凉亭憩廊。
      引路的宫婢将人带至此处歇憩,高坐居心台的太后,站在露台前,一垂眼,便能见着一群青年才俊和妙龄女郎。
      心情美矣。

      素知太后爱热闹,爱美人,凡受邀在列的官员和其子女,都隆重妆扮。
      枫林下,华服美裳缭乱。

      衣香鬓影,女眷们手持香扇拨摇,如蹁跹蝶群。

      远远一列前来送瓜果的宫婢,在十几步远外,便听公子姑娘们争议着什么。

      众人围着一方四季花鸟四方瓶,品评其插花,与瓷瓶上的浮雕瓷釉绘图。

      这花瓶造型方正庄重、釉色青绿沉稳、釉图精细优美。
      其中错落纤插着花枝茂叶,独独一尊花瓶,置于摆在野地的矮几上,集天地草木与人文雅艺为一体,雅致得巧妙。

      花瓶只此一只,看着不像是御造。

      能在今日拿出来摆在这人员聚集处,此物地位不同寻常。
      即便不是太后的藏物,也是哪位贵人献上的珍品。

      引得众人争议的源头,便是有人注意到这花瓶,夸赞其图画与釉彩如何精细。

      一名圆脸姑娘问身边人。
      “郭五姐姐,你看这巧技,像是哪位大师的手笔?”

      这样只此一只的花瓶,能自民间流入宫中,依据其造型图画与釉彩的精细程度上看,不外乎四大瓷窑那几位有名远扬的匠人。

      宣朝盛世,从宫廷到民间,重文重艺,推崇名家名作,研究琴棋书画是寻常,也有瓷器、绣品、玉雕等等。
      尤其家学渊源者,对手工艺品颇有研究。

      圆脸姑娘问的话没人能答出来,有人道:“你等着,我给你叫个能认出来的。”

      说着,她朝树下一名身穿鹅黄短褙子配墨绿齐腰交窬裙,刚过及笄年的女子招呼一声。
      “阿姒,快来看看这个。”

      众人齐齐朝被呼唤的女子望去,见她身姿娉婷利落,高挑秀丽,穿一身浓浓绿的衣裳,隆重张扬。

      在一群爱鲜亮爱清淡的年轻姑娘中间,恍惚一眼,是最浓重的一笔。

      听人叫她,她挑眉回首,竟是一副极为艳丽的容颜。

      高挑的鼻梁,生出一抹如雪巅冷峻的转折。
      肌肤莹润生辉,眉眼昳艳,眼皮一掀一抬,竟让人不敢直视。

      被唤作阿姒的女子,不笑时冷傲骄矜,面上染了笑意之后,明艳大方。
      小小年纪,气度已不凡。

      “我看看。”

      她轻巧地吐出三个字,嗓音清脆,态度利落,落落大方地在四面八方的视线汇集中,行至矮几前。

      在一众全是贵女并宫人的人群中成为视线中心,此女走路不缓不急,不提裙摆,未乱肢体,只这份心性,便让人印象深刻。

      有不认识她的,心生好奇,便问身边人。
      “这是哪家的女眷?”

      认识的人答:“工部虞门司侍郎姜绥安之女姜姒。”

      不过一位四品官员。

      那问话的人眼底霎时浮过一抹轻视。
      “怪道不认识呢。”

      自幼生长在京中的高门子女,各式宴饮花会中常聚集碰面,即使不认识多少也会有几分熟脸。
      问话之人见姜姒容色不俗,却脸生,以为她并非京中人士,而是哪一方王侯或总督之女。

      那问话的姑娘是贵妃的甥女,因姨母受宠,常出入皇亲国戚宴请的场合,少见小官之女。因为看姜姒气度不凡,不是小门小户能养出来的,便先入为主了。

      实际,姜姒出身不算高却也不低,家中几位长辈入仕为官,算不得满门显贵,也称得上世代簪缨。

      只是和这些出身王侯士族,高官勋贵之家的姑娘相比,顿时就被衬了下去。

      那问话女子高扬了下巴。
      容貌与气度比不过,身份上能胜一筹,也让人满足了。

      姜姒不知道这些。

      她站在矮几前,望着那插着花木的四方花瓶看了又看,思忖过后,徐徐道来。

      “这箭竹竹节处时有间隙,前后釉色深浅变化有致,看起来像是汝窑王皖之的落笔习惯。我祖母有一套出自他之手的茶杯,所绘箭竹也是如此落笔。”

      众人听后纷纷点了点头,信了她所说。

      让人品鉴字画不难,画作能从构图、落笔、内容、着墨等等许多方面去评。
      可品鉴瓷器没有那么多的依凭,只能靠大量的经验与细致入微的观察。

      那主动唤姜姒过来的人,便是知道她家中祖母、叔父都喜欢收集瓷器。

      姜家收集着四大窑各色样式的瓷器,姜姒从小跟着长辈耳濡目染,她便想着,姜姒说不定能看出些关联。
      这不,果真辨认了出来。

      那圆脸姑娘夸赞一句:“阿姒姐姐好阅历,好眼力。”

      一道不赞同的声音传来。
      “我看不像。这一面画的菊,形态饱满篡如绣球,可我记得那王皖之只画形如龙爪、细如钩针的瘦菊,何曾见过这样形态的菊花?但我记不清了,要叫云朔哥哥来问一问。”

      这位说话的女子姜姒熟悉,她是文寿伯府的二姑娘,名唤柳蔚宁。
      与她口中的“云朔哥哥”沾着一些亲,两人算是表兄妹。

      姜姒听她提及那云朔哥哥,眉心微微向下,面色有不易察觉的冷却。

      虽说柳蔚宁与她素来不合,常常在各种事上与她较劲,可姜姒只当她心思闲、心眼多。
      到底只是小姑娘罢了,不惹大事,并不讨厌。

      可她口中的那少年,姜姒是真正不待见的。

      没多久,因为柳蔚宁早就将人请了过来,一群仪容不凡的年轻公子从池边款款走来。

      为首的人,正是骠骑大将军谢珺的长孙谢云朔。
      他虽未及弱冠,却早在十四岁便随父出征,去锦服、入沙场,随军征战,立战功、获擢封,做校尉,领兵百人,奇袭外贼。
      四年间两次征战,如今自己挣出八品副尉,被戏称谢小将军。

      在一群尚处于招猫逗狗、苦读诗书的同龄人之间,他年纪轻轻已有战功官身,出类拔萃。

      抛却出身、品级,只看他身长八尺,面如朗星,也少有人能及。

      据传,其祖母有鲜卑血统,因此他眉骨深深,颌线凌厉,长相与汉人有几分不同。
      自幼习武骑射,昂藏横练,如一柄开了刃的刀锋,是天生做武将的料。

      远远见着他们走近,姜姒的笑容不自觉地收敛得越来越淡。

      原因无它,她与这位谢小将军自幼不合,颇有渊源。

      姜姒三岁时,二人在坊市争抢木马,因一同看上,谁也不让着谁。
      谢云朔被她挤到石阶边,还撞伤了腿。

      姜姒六岁时,二人同入谭府族学,背书时姜姒一时忘了,不过耽搁了稍许,想起来正要继续背,谢云朔一时嘴快,抢着答了。
      夫子夸了他,又训斥了她,罚她抄写一段百字文二十遍,姜姒终生难忘。

      姜姒九岁时,谢云朔与其堂兄姜子熙球场斗技起了摩擦,二人各执一词。
      做评判的恰恰是姜姒母家娘舅,没看到情况,姜姒偏袒堂兄,不认谢云朔的球,以至于谢云朔输一筹。

      就此,二人之间结下解不开的梁子,嫌隙颇多,愈来愈深。

      或许命里八字不合、处处相克,虽然没什么大事,却是小事不断。
      不痛不痒,但难以消解。

      没想到今日这品评瓷器,也能让柳蔚宁把他给叫来。
      他一介武夫,能懂这些?

      宿敌见面,分外眼红。

      谢云朔见着姜姒,也没几分笑模样。

      他自幼天之骄子,能文能武,处处占着头名,偏生为数不多的落败,都和眼前这艳如孔雀的女子有关。

      不提黄口小儿时不懂事的那些过往,她那堂兄姜子熙离马打球、中球踩线,处处脱了规则。
      可没人看见,也没到犯规严重的程度,害得谢云朔吃下好一通闷亏,难以释怀。

      后来与姜子熙打马球,他也极少占到上风,那些姓姜的人,仿佛是天生克制他的一家冤孽。

      不论在何处,回回见着姜姒,也都没什么好事发生。

      两人逐渐相看两厌。

      听柳蔚宁托人来说,请他来辨认一尊四方瓷器,谢云朔便来了。

      因为他一母同胞的二弟喜欢极了这些,他跟着看了不少四大名窑的瓷器,也略知一二。

      今日谢二没来,若问他,也是使得的。

      他看过那四方瓷器后,徐徐品评。
      “这‘十丈垂帘’的花瓣细如发丝,均匀有致,属工笔技法。应当是定窑林成章所作。”

      他不知道之前发生了什么,这话说出口后,在场诸人窃窃私语。
      众人的视线不断来回在姜姒与他身上交替,状况微妙。

      谢云朔预感不妙,以他十几年来与姜姒因为各式缘由过招摩擦的经历来看,不过品评一尊瓷器,竟又与她对垒而立。

      但这次谢云朔心间毫无盘桓,因为他知道,他是对的。

      然而,巧的是,姜姒也是这么认为的。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对峙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每天下午六点六千字 预收 《重回夫君早死前(双重生)》——这次只要他的崽 《贵妃娘娘千娇百媚》——从小宫女卷成皇后,双洁甜文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