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5、隋文帝是个囤积癖格外旺盛的皇帝 ...

  •   1、 杨勇嚣张愚蠢,母亲明令子嗣专情,他招摇于众的花天酒地,父亲厌恶子嗣奢靡,他明目张胆的铺张浪费。
      杨广跟他是两个极端,自小会看人眼色求生。
      母亲不喜花心滥情的男子,他就作款款情深的温雅公子。
      父亲不喜普张奢靡的孩子,他就节衣缩食处处效仿父亲。
      在最年轻轻狂的年纪,他克制住了两样那个年纪的男孩儿最难以克制的欲望。
      所以忝活了五六十岁的独孤伽罗和杨坚竟然无一人看出他的伪装。

      2、(原文450章)
      同为乱世的结束者,为何秦皇隋文能屹立世界帝王排行榜,而宋祖却总是比之稍逊三分?
      人们往往对乱世的概念一以概之,尤其是汉末和唐末的这两段仿佛模糊不清的乱世。
      事实上,他们完全是两个概念。
      唐末至宋立,中间的乱世被称为‘五代十国’。五个朝代更迭而立,平均各占十年,共计仅仅五十多年。乱世不值得歌颂,唐末的乱世自然也绝不是什么适宜生存的好时代。但,它与汉末的这场乱世,全然并非一个概念。
      ——那是足足近四百年的无尽地狱!

      在那里,人们没有什么国家的概念,因为几乎没有一个王朝能够长久,也没有一个王朝会在乎底层的人民。异族将中原大地践踏的鲜血淋漓,控制着中原政权此消彼长,互相争斗。高层的士族看不到末路的尽头,划地自保,无数青年一代沉醉在五石散中悲歌终日。底层的百姓被分门别类端上餐桌,成为‘吃人’(物理意义上)的时代没有尊严可言的肉猪。每一个母亲都会抱着初生的婴儿,一句一句的哭着说对不起。
      就像当初,秦朝的国力抵达了某一个极点时,恰逢其会的降临了一个秦始皇嬴政。
      就像这时,人们已经再无法承受乱世倾轧时,应运而生的到来了一个隋文帝杨坚。

      时代寻寻觅觅的呼唤着他们,时代迫不及待的张开双臂迎接他们! 冥冥中仿佛有一声叹。悲泣的百姓们抬起头,见一只大手将迷雾拨开,紧跟着缓缓走来一个面容严酷却目带慈悲的男人。他说,“让一切在这里终结吧。”

      无论是互相残杀的,缔结情感的,亦或是诞下子嗣的。无论我们彼此之间发生了什么,时代都无法再承受乱世的倾轧了。他流着汉人血液,承继了鲜卑的王庭。
      他说。 “我名——普六茹·那罗延。” “我名——杨坚。”
      哪怕过去我们无法忘记,但我们永远需要抬起头,向前走。

      金光荡开,将整个中原大地渐渐尽数囊括,所过之处,黑暗尽扫!!历经了长达四百年的无尽深渊之后,百姓终于再一次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大一统王朝!!其名——隋!!

      画面上,几个铁画银钩的大字在那个目光凛冽的男人身侧浮现——隋文帝杨坚。无数象征着夙愿的金色光点前赴后继的从世界各地涌到了他身前,渐渐凝聚成了一团金色的光球。那是苍生无声的感谢。

      3、【公元581年,隋文帝建立隋朝】又八年,灭南陈。
      【公元589年,隋文帝灭南陈,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局面。】
      【……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二次的大一统。】

      4、 隋文帝是个囤积癖格外旺盛的皇帝
      (原文454章)
      【公元589年,隋文帝统一华夏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沿着秦皇曾经的道路先走一遍。】
      车同文,书同轨必须先搞起来。再其次,天下分裂了那么久,各地使用的钱币都不一样,王朝新建,自然不会再用以往的,货币和度量衡也是势必要统一的。
      这是秦皇曾留下的路,也势必将是日后每一位大一统的帝王所必须要走的路。
      不过,也许是经历了太多年乱世的坎坷。
      隋文帝是个囤积癖格外旺盛的皇帝。他好像特别害怕突然哪一天粮食不够吃,或者是东西不够用,逮着机会就会疯狂的囤囤囤。

      起初还不那么明显。什么时候大臣们也都渐渐察觉到了自家陛下这个特殊的爱好呢?

      据说伐陈回来之后,隋文帝大行封赏了一批有功劳的将士。【一次赏绢布,三百余万段】【略计每年赐用至数百万段】【其余出师命赏,亦莫不优隆】给钱给布给粮食,相当大手笔。 受赏的从一开始的兴奋,到后来有些心慌。 “我隋朝毕竟才建国没多久,正是用钱的时候,陛、陛下这样掏空家底赏赐咱们,国库真的撑得住么?”一群人一合计,觉得自己虽然受赏很高兴,但也不希望刚建立没多久的王朝因此出问题啊!可谁知,他们跑去一问,居然发现各地的国库不仅没有半点减损,反而各个都满的差点溢出来。【府库曾无减损】 【库藏皆满】 哦,原来陛下不是掏空家底。只是把溢出来的刮了点油皮。众人麻木。
      弹幕爆笑如雷。
      【哈哈哈哈哈哈终究是错付了!】
      【臣子:我恨狗大户】
      【完了,给我看仇富了!可恶,杨坚到底哪儿存的这老些钱!!】
      ……
      【公元592年(开皇十二年)】隋文帝攒着攒着,忽然发现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各地库藏都满了,一点也塞不下了。于是,生性节俭的隋文帝自登基以来,第一次大手一挥,要大兴土木了。——建仓库。【于是乃更建左藏之院,构屋以受之。】
      ……
      隋文帝的囤积癖并不仅限于京都和皇宫。他把这份压力同等的传递给了各个州县。【西京置太仓、卫州置黎阳仓、洛州置河阳仓、陕州置平仓、华州置广通仓……】隋文帝表示我看你们没事儿做挺闲的,那不如就修粮仓吧,每年都给朕记得往里塞,朕定时定点要查账。而且这仓库还必须修的特别大,里面至少都要有两三百窖。【储米栗,多者千万石,少者亦不减百万石。】

      这个数量有多么庞大呢?【公元585年,适逢关中大旱,连年颗粒无收。】隋文帝仅开了一个广通仓,便救活了一整个关中的百姓。他自己从来节俭,哪怕身居帝王高位,也从不事奢靡享受。他早就不缺一口米粮,但他好像总是害怕吃不饱饭。更怕天下百姓熬不过下一个灾年。

      他将全国各地都设置义仓,严苛的将这些粮仓都控制在政府手里,害怕地方的官员贪污受贿,关键的时候取不出粮食。【本置义仓,止防水旱,百姓之徒,不思久计,轻尔费损,于后乏绝】于是,每每逢旱逢水此等天灾,人们便不再像以往那样害怕。因为他们知道,英明神武的隋文帝陛下。总能找到一个离他们最近的,或许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的,堆得满满的粮仓。然后开仓赈灾,救万民于水火。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