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第 16 章 ...

  •   京城,再一次被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温柔地笼罩。
      洁白无瑕的雪花,悠悠荡荡、飘飘洒洒地飘落人间。
      它们轻轻地落在城墙之上,为那厚重的砖石披上了一层银白的盛装;落在巍峨的宫殿楼阁之巅,金碧辉煌的建筑多了几分如梦似幻的朦胧,落在大街小巷的青石板路上,将尘世的喧嚣悄然掩盖,整个京城仿佛变成了一个静谧而又诗意。
      为这座城勾勒出一幅绝美的水墨画卷,赋予它一层独特而迷人的诗韵。
      在这银装素裹的世界里,街边的店铺鳞次栉比,各式各样的招牌在风雪中若隐若现,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繁华。
      行人零星匆匆疾行,只余穿着厚裘大衣之人慢慢欣赏雪景。
      刚从书肆钱为泽几人,迎面被风削了一脸,也无心赏雪看景,他们穿着不是很厚实,揣上书籍匆匆往同一方向赶去。
      酒楼厚重的木门咿咿呀呀被推开,伴随着一阵冷风,两个人影缓缓走了进来。正是钱为泽几人,他们抖落沾染的风雪,露出原本长袍质地粗糙的布料,颜色也因多次洗涤而变得黯淡无光,每一道褶皱似乎都诉说着一路走来的落魄与艰辛。衣角处甚至还有磨损痕迹。
      温暖的气息渐渐包裹住他们的全身。这里向来是学子们云集的地方,屋内虽燃着熊熊炭火盆,可无奈楼内空间高大宽敞,热气在偌大的厅堂里弥漫开来,终究还是难以将每一处角落都烘得足够暖和。
      好在此时酒楼里人越来越多,众多学子们汇聚一堂,彼此之间的交谈声、笑声交织在一起,竟让这原本有些清冷的空间变得热闹非凡。
      随着人气渐旺,温度也逐渐升高,比起他们各自居住的那简陋寒舍,这里无疑舒适了许多,而且还能省下不少烧炭的钱,这对于囊中羞涩的他们来说,实在是难得的惬意之处。
      “为泽兄,这里。”
      一群围在一起热烈探讨着什么的人里,突然探出一个脑袋。此人眼睛明亮,脸上洋溢着热情的笑容,一眼就精准地发现了刚进门的钱为泽。
      众人听到赵渠的呼喊,纷纷停下手中的讨论,转过头来与钱为泽打招呼。
      这些人都是准备参加明年春闱的考生,平日里在各种学府、书局或是文人雅集中见过几次面,彼此也算有些交情。
      而赵渠此人,性格豪爽开朗,交友之道极为广泛,上至官宦子弟,下至贩夫走卒,都能与他称兄道弟,其交际之广常常令人咋舌不已。
      钱为泽笑着起身,与众人一一拱手示意,快步走到人群中间。他好奇地问道:“你们在讨论什么呢,这么热闹,是有什么大事发生了吗?”说着,他的目光在众人涨红的脸上一一扫过,只见大家神情激昂,仿佛中了状元一般兴奋。
      赵渠忍不住大笑起来,丝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他拍着钱为泽的肩膀大声说道:“官府今日张贴了公告,为贺祥瑞,今次除夕宴将广邀明年春闱参考学子参宴,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啊!”此言一出,周围的学子们顿时又兴奋地议论起来,眼中闪烁着期待与渴望的光芒。
      在这个科举考试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每一位学子都深知,名声才华出众的人在考场上往往拥有更多的优势。
      能够在考官和朝臣心中留下良好的印象,更是重中之重。因此,学子们平日里无不刻苦钻研,努力创作优秀的诗词、文章。
      他们积极参加各种文人雅士举办的诗会,在诗会上尽情展示自己的作品,期望文名能够自然而然地流传开来。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精心挑选自己得意的作品,送给那些有名望的学者或官员点评,只为求得一丝赏识的机会。就连李白这样名震千古的大诗人也未能免俗,当年韩朝宗以善于发掘和举荐人才闻名于世,李白便特意呈上一篇文辞华丽的自荐之作《与韩荆州书》,满心期待能借此获得一个施展才华的宝贵机会。
      而贺知章也是偶然间读到李白的《蜀道难》等惊世诗句后,不禁惊叹不已,盛赞李白为“谪仙人”,从此李白的名声更是响彻大唐。
      想到这些,学子们怎能不激动万分。对于他们来说,哪里仅仅是一场宴会,分明就是通天阶梯啊!说不定在宴会上就能有幸入了圣上的眼,从此平步青云,实现自己多年的抱负。
      “赵兄此话当真?!!!”钱为泽和同行的友人惊讶得手都微微发颤,手中温热的茶汤不慎洒了一手。两人慌乱之中,又急忙掏出巾帕擦拭,脸上满是惊喜与难以置信的神情。
      “我何时消遣过你们。”赵渠笑着说道,眼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促狭。
      “赵兄恕罪,我们不是那个意思。”二人慌忙告罪,他们心里明白赵渠并无恶意,只是生性舒朗,行事作风不像传统的读书人那般拘谨刻板,倒是颇有几分江湖人的不拘小节,偶尔还会带些小小的恶趣味。
      “据我所知,此次不光有学子,还有各国使臣,怕是不会太平静。”就在众人沉浸在喜悦之中时,一个低沉而沉稳的声音突然响起。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说话的是一位身着玄色长袍的学子。此人一直沉默寡言地坐在一旁,给人一种沉稳内敛的感觉。他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机遇往往与危机并存,况且此次机会太过诱人,仕途之路天才何其多,能真正走入朝堂的却寥寥无几。为兄虚长你们些年岁,见过太多少年天才,也见过满头白发仍旧苦读的老翁。”年龄稍长的学子缓缓开口,目光坚定而又透着一股决绝。
      他将近而立之年,多年来怀揣着远大的抱负与理想,却始终未能实现。两次落榜的经历,已经将他的心气消磨了十之七八,深知自己不能再有第三次失败了。
      “何况有人仅凭一首诗入了贵人们的眼,有活生生的例子在前,就会有不少人想要去效仿。”
      “与我同等想法的人只怕是更多,疆场是厮杀,文场又何尝不是,不然也不会有那句‘文人相轻’了。”
      人就是这样神奇,只要聚一起就会想要八卦,要不然就是看热闹,天性使然,话风也是说转就转。
      “那人的诗前所未见,我等不如矣”
      “郎君不必妄自菲薄,正如他说的天生我才必有用,各人擅长的都不同,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无完人。”赵渠适时开口。
      众人又重归喧嚣,谈天说地,说着最近京城的趣闻,对除夕夜的向往。
      不远处的角落里,孤零零的坐着一人独自品茶,在这种环境下显得尤为怪异,“去给你家女郎送信,我想见她一面。”是该挟恩以报了,默默抚了抚良心,找了半天没找到。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