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3、第 103 章 ...

  •   比分是 17:25,第一局被大比分拿下。

      我坐在场边,指尖缓慢摩挲着排球,粗糙颗粒一下一下贴上掌心。空气闷着,一层无形的厚压笼在每个人头顶。

      没人说话。只有呼吸声。有人垂着头,背微微弓着;有人死盯地板,双手插在膝间,指节泛白。动作不同,但都透露着同一个结果

      ——场上的对抗不在同一个维度。

      并不只是输球后的沮丧,更像是集体默认了一件事:

      我们没什么胜算。

      我手指收紧了些,视线越过网线,落到井闼山的阵型上。

      他们的排球干净得像算法,没有半点多余动作。佐久早和古森的配合,像是提前写进了系统指令里,运行时零延迟、不容干扰。

      面对他们,就像试图破解一台构造严密的高性能主机。强攻打不穿,拖延反被吞。

      但——任何系统都有优先级判断。

      我注意到,佐久早在某些瞬间……会短暂停顿。

      例如球权变更的混乱边缘、角度被迫压缩后的网前,或当落点出现不确定性时——他并非退缩,而是对“干净区域”的一种本能偏好。

      细微得几乎看不见。但在高速对决中,只要有一步迟疑,半拍犹豫,就有可能撬开一条缝隙。

      我脑中开始描绘路径图,将这些零星判断拼进音驹的打法。

      我们不是擅长硬碰硬的队伍。但如果换个方式——

      用极限防守耗光对手的进攻体力,用不倒地的接球打乱他们节奏,一次次重置场面。

      持续、稳定、有序——像一场消磨战。

      思路逐渐成形,结构紧凑,逻辑闭环。我把球搁在膝上,手掌撑着站起,准备将这条路径翻译成语言。

      身体刚起一半——

      “大家,集合一下。”

      小黑的声音从右侧传来,懒洋洋地,语调却在静默里格外清楚。我顿了下,转头看他。

      他站得笔直,一手搭在膝盖,一手在半空晃了晃,招呼队友靠近,脸上是轻松的笑。

      那种看起来毫无压力,实则早已把全场读完的表情。

      “黑尾前辈,您有什么指教?”山本语气严肃,但表情仍残留着输球后的挫败。

      “不是我。”小黑笑着摆头,一只手毫不客气搭上我的肩,“我们的大脑上线了。”

      我偏了偏肩膀,试图把那只手推下来,他却根本没打算松。

      ……你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见他完全不理我,我只好开口:“刚才夜久提到的接球经验,大家记得吧?”

      队友们转头,动作慢半拍,像还卡在第一局的疲态里。

      我站稳,声音不大,却够清晰:“我补充几点。”

      “佐久早的扣球旋转麻烦,但比起山本或木兔这种类型,他的力道不算最强。”

      说到这,我眉心轻蹙一下,脑子里闪过几个旋球扭出角度的画面。

      “不过更关键的,不是他的球,而是井闼山的战术。”我顿了顿,接着说,“他们的组织结构看似完善,实际依赖性过高——核心集中在佐久早一个人身上。”

      “他们的二传经验不足,当攻手准备不足时,也会强行分球给佐久早。这几球的落点,明显好接。”

      “没错。”夜久立刻接话,表情亮了些,“有几球确实比想象中简单。”

      我点头,“副攻存在感低,节奏又太依赖主攻,一旦出错,很难转换。”

      说到这,我目光短暂扫过黑尾,他正靠在柱边,等着听我说完。话还没出口,他就笑了,像早就知道我要讲什么。

      我收回视线:“我们不靠单点进攻,而是用每个人去撑起节奏。”

      “只要拉长回合、稳住防守,逼他们开始错拍——系统再强,也会出错。”

      山本皱着眉,小声嘀咕:“所以……我们要用持久战跟他们耗?”

      “不是耗,是拆。”我低声回,“一颗颗零件松动,他们整套运转就不顺。”

      小黑适时开口,冲山本一挑眉:“他说的是用脑子赢球的意思。”

      我轻咳一声,继续道:“对我们来说,拖得越久越有利。接球、落地控制、传导路线——每个细节都能转动场上的节奏。”

      我朝对面抬了下下巴,“尤其是古森——他们几乎把主要的一传都丢给他。”

      “接再多也会累,”我轻声说,“那只柴犬再擅长接球,接多了也会有需要吐舌喘气的时候。”

      我没笑,只是平静陈述。身边安静了几秒,没人开口,但队友们的神情已然不同。

      夜久握紧膝上的球,山本挺直了背,连刚刚还靠在墙边的小黑,也换了个姿势站稳。

      我低声补了句:“每一个人,都是节奏的一部分。接好球,维持住,让他们开始出错。”

      “一起把球接好吧。”

      话音落下那瞬间,空气像停了一秒,紧接着——

      “哦!!!”

      一声炸裂般的齐喊响起,混着鞋底刮地与呼吸交错,仿佛重新接通了全队的回路。

      我下意识往后缩了点,耳边嗡嗡响。

      『状态增益:士气提升。』

      至于小黑,我没多说。我们都知道,他会把防线守好。

      灯光明亮,场馆回响着胶底鞋与加速的心跳。球场边界清晰,空气热得逼人。

      我走上发球区,刚穿过球网,就听见熟悉的声音。

      “研磨,你刚刚讲了什么计划?能不能爆个雷?”

      古森在另一边朝我笑,像平常一样随口搭话。他眉眼弯着,语气随意,看不出多认真。

      我停下,回望他,语气平稳:

      “要是我告诉你,不就成内鬼了?”

      说完,我转身,一边走一边丢下一句:

      “不过放心,是足够打倒你们的战术。”

      背后传来一声轻笑,跟热气和噪音混在一起,虚虚实实地飘进耳朵里

      在掌心翻转,皮面粗糙,触感干燥。主裁哨声一落,我将球高高抛起,瞄准前排的佐久早。

      ——主动挑战他的防线,是当前策略里计算出的最优路径。

      球越过网线,对方几乎在同时启动。

      佐久早起跳得极快,动作紧凑无缝:接球、后退、助跑、扣杀,一气呵成。横旋发力,使得球在空中划出不规则曲线,擦着小黑指尖偏出,飞向我方后排。

      后排队友接触到球,但旋转过强,偏转轨迹,球脱离掌控,朝边线滚去。

      我启动,向右扑去修正这记变向的一传。方向不佳,即使手型够准,也只能送出一个“可执行”但缺乏质量的球。

      本轮进攻失败。

      之后几个轮转,只要佐久早在前排,我们的节奏就被持续压制。他的每一击都精准地切入接应间隙——界线交汇点、判读死角、队形收拢前的一瞬空档。

      他的球不是“刁钻”,是被赋予预判错位逻辑的武器。

      一旦落地,就自带轨迹偏移,撕裂我们的接应分布。

      我作为二传,被迫在一传崩溃的边缘不断补位,每一次起跳、转身、回球,都在追赶前一秒的漏洞。

      拦网来不及重组,后排防线变形。我必须用最短时间决定传球路线,同时分配出球点。

      这是一个资源耗尽型的对局。

      我听不见观众席,只听得见鞋底刮地与球擦指尖的摩擦。

      空气稠重,汗沿着脖颈下滑,却来不及蒸发。

      比分被缓慢拉开。

      5:1。

      12:6。

      17:9。

      数字持续跳动,白光从记分牌上反射,直刺眼底。

      每一个数字,都像对我们策略系统的一次削减。

      队友们的动作慢了。起跳的时间点,接应的同步率,都在下降。

      他们咬着牙,但眼神已经从计算转为抵抗。

      我在脑中盘点所有可能切断对方节奏的路径,却像在空白图纸上勾线。
      这
      堵墙,没有缝隙——至少目前没有。

      又一球飞来。佐久早扣出一个角度极刁的横旋,后排选手试图接球,球却被偏移轨迹带离掌控,快速坠向边角。

      我再一次启动。

      明知凭当前的位置与速度,几乎不可能追上那颗偏出的球。但身体还是动了。

      像是反射式指令,早在判断出现之前,系统已经下达执行命令。

      只是下一秒——

      一抹黑影从侧边疾冲而出,动作快得来不及完全捕捉。

      小黑。

      他低身下扑,动作迅捷,整个人几乎贴地滑行。

      就在球即将出界前,他吼了一声:“山本!”

      右手探出,掌心角度下压,将球硬生生拉回场内。

      那记救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干净俐落的弧线,精准地落在山本正前方。

      山本眼神猛地一亮,立刻起跳,全力扣杀——得分。

      音驹的半场,爆开了一阵短促却有力的欢呼。

      队友们冲上去,把倒在地上的小黑从地板拉起。他撑着膝盖,嘴角挂着还没收完的笑,脸侧和衣角沾着灰,但眼里带光。

      他看向我,没说话。

      只是抬手,轻轻比了个“来了”的手势。

      ——没必要多说什么。我明白他的意思。

      比赛的节奏,开始改变。

      我们的接应频率上升,队友逐渐能碰到那些几乎不可解的横旋球。边线、前后落点、空档……开始有人主动补位,防守半径一点一点扩大。

      传球稳定后,进攻也有了组织空间。

      连续快攻、吊球、转换节奏的重扣……各种组合开始连贯打出。虽然火力不如对方王牌,起初依旧被古森顽强化解,但——

      他的移动范围开始扩大。

      他要往前压,又得后撤接应,每一球都得重新定位。

      还能接到,但角度开始歪了。

      第一次的角度偏高,第二次略微有点侧旋,第三次——他没能把球传出去。

      我们没有绝对王牌,但我们的系统逐步拼合出节奏。不是用爆发,而是用持续连接,将局面一点点拖回中线。

      场上天平轻微倾斜。

      不是奇迹式的反转,而是稳定拆解。
      不是“胜者一击”,而是“全员协作”。

      ——用音驹一贯的机制:接球链稳定→节奏控制→集体进攻。

      我们在用最常见、最熟悉的方式,对抗眼前的“强力单点型系统”。

      『连接成功率 +3%。』

      『连携链发动,快速进攻得分。』

      下一球,我瞥见小黑的身影从另一侧切入。

      我没喊。我们之间早已不需要那种指令。

      我将球传出,弧度压低,速度加快——

      小黑起跳,快攻落地。

      再次得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03章 第 103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