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2、东海太子 ...

  •   到了晚间,绿姑正在西暖阁给嫣萝铺床,碧莲将笔墨纸砚的等物品往一个匣子里装,嫣萝在一旁看着碧莲清点着读书要用的物品时,阮承宫来了。一进门,阮承宫就问:
      “阿娘,您唤儿子过来有什么吩咐?”
      嫣萝一下子就屏住了呼吸,示意绿姑和碧莲都停下手中的事物,不要出声。自己轻手轻脚的走到暖阁门前,听着堂屋里的动静。绿姑和碧莲伺候嫣萝也有些日子了,知道这位九姑娘人小鬼大,对这番行为倒也不在意,也没敢拆穿她,都静下来立在原地没有动。
      只听太夫人冷冷的说:
      “你过来了?坐下吧。”
      只听一阵窸窸窣窣的衣服摩擦声,阮承宫似乎是坐下了。这时又听见太夫人更加冰冷的声音传来:
      “嫣苒的事想必你是早知道了,阿娘想听听你的想法。”
      “阿娘指的是将嫣苒嫁与东海太子的事吗?”
      啪——的一声,太夫人重重的拍了一下案几,怒斥道:
      “还装糊涂!那东海太子在朝贺宴上怎么就看见嫣苒了?还不如实说来!”
      嫣萝心中一咯噔,原来是这东海太子先看上自家阿姊的啊!可朝贺宴不是男女分席吗?他怎么可能看见嫣苒啊?嫣萝也很是困惑。只听得阮承宫十分为难的答道:
      “阿娘莫恼,这事儿子原来也是不知道的。那日荣王负责陪同东海王及东海太子。据说与我朝联姻本是东海王提出的,只是陛下没有适婚公主,两个亲王家也没有适婚的郡主。胡贵妃便向陛下提议,在世家中选一位适龄女儿联姻。到时候封个公主郡主,把身份抬起来就是了。那胡贵妃本想将自家一个偏房的侄女推上去的,谁知......”
      说道这里,阮承宫有些说不下去了,太夫人不耐烦的催促道:
      “谁知什么?难道是荣王将嫣苒推出去的不成?”
      “啊不不不!不是这样的。”
      阮承宫急忙接下去:
      “谁知那东海太子见过胡贵妃的侄女后十分不喜,说那女子长的虽美,却面带尖酸,别说给他做太子妃了,做侍妾都不要。这东海王极其疼爱迁就这位太子殿下。于是又厚着脸皮请求陛下换人,陛下便推给荣王想办法。荣王无奈,只得在朝贺宴上,领着东海太子躲在屏风后面看一众世家小姐......”
      阮承宫再次为难的说不下去了,太夫人却了然:
      “这一看就挑中了嫣苒?”
      “是......是的,阿娘。”
      阮承宫有的声音有些难堪,太夫人却声带愠怒:
      “那你就顺水推舟同意了?”
      “荣王给儿子说的时候,儿子......儿子是不置可否的。”
      阮承宫诚惶诚恐的回答道。
      太夫人听了这回答却冷笑一声:
      “哼!不置可否?你怕是心里乐开了花吧!”
      “没有!儿子绝对没有!”
      嫣萝听见“扑通”一声,应该是阮承宫给太夫人跪下了。太夫人没有说话,也没有让他起来。堂屋里安静的落针可闻,嫣萝和屋里的碧莲、绿姑三人更是屏住了呼吸。
      嫣萝倒是觉得自家这个爹不会卖女求荣,毕竟光凭军功早就够一家子吃喝不愁了,还富富有余。再加上他对亡妻的那种深情,绝不会拿女儿去换取利益,至少不会主动这么做。
      那么这里面就有别的原因了。
      其实也不难猜,大源刚刚给你封了个侯爵,让你贡献一个女儿出来为朝廷联姻,这时候作为臣子的阮承宫是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还是得答应。毕竟,他身后可不止这一个女儿,还有一个大家族啊!嫣萝突然就明白了皇帝为何迟迟不肯登基了,8年的积累,什么权柄没有掌握牢靠呀!
      过了半响,太夫人才幽幽叹了口气:
      “唉~你先起来吧,这事儿,你准备怎么办?”
      “阿娘若是不愿意,儿子这就上书陛下,以嫣苒还在孝中,不宜婚嫁推了这桩姻缘就是。”
      “别想得那么容易,这个借口,皇后娘娘已经用过了。可那东海王妃却说太子愿意等。东海太子今年也就十六,三年后再娶嫣苒,年纪也刚刚好。还说世家大族婚嫁,哪个不筹备个三年五年的,何况皇家娶媳。”
      阮承宫一时无语,只能征求阮太夫人的意见:
      “那阿娘的意思是......”
      太夫人并未立刻回答,又过了少顷,仿佛做了一个巨大的决定一般,用非常强硬的口气说道:
      “请皇后娘娘做主,不能人家都见了我家姑娘,我们却不知道那东海太子是圆是扁,我们要见见那位太子。”
      “这......这能行吗?”
      阮承宫有些迟疑,太夫人却说:
      “行不行总要试试,茹棠虽不在了,但嫣苒到底是我的孙女儿,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她往火坑里跳。若是那太子无德,只是一个贪酒好色之徒,我宁愿将嫣苒送进庙里当姑子去,也不会同意她去联姻。”
      “阿娘!”
      阮承宫的声音里带着惊恐!仿佛不相信自己母亲如此决绝。但太夫人又说了:“你也是,早知道这事,为何不一早说出来?前日陛下同皇后娘娘说起,娘娘连个应对都没有。”
      语气中透着浓浓的埋怨,接着又狠狠地说:
      “他们胡氏没有军功,想借着出卖女儿来换取好处我们管不着,但我阮家却是有军功的。这种靠出卖女儿上位的事,我们做不出来,也不屑去做。”
      说到这儿,叹了口气接着道:
      “唉——当初陛下求娶阿羽时有过承诺,定会善待阮氏一族,否则我怎会应允阿羽嫁给一个未婚就纳妾的人家。这次......算了,等见了那太子再说吧。”
      太夫人顿了顿又缓缓说道:
      “好了,这事儿你就别管了,若是荣王问起,你便按照守孝的说法推脱即可。旁的事,下来再说,你去吧。”
      阮承宫走后,嫣萝也没敢出去同太夫人说话,只是默默的回到床上休息。躺在床上,嫣萝细细琢磨刚才那对母子的对话,算是见识到阮太夫人的决断了。怪不得凭一己之力,撑起偌大一个家族,虽然儿女都已长大并成家立业,但多年的积威之下,太夫人若是要做什么,怕是也没人能反对,至少目前这个家里的人是做不到的。
      嫣萝默默想着,既为嫣苒的前途担忧,又为祖母的强势感到恐惧。涉及到皇家事、国家事,可不是一个氏族说翻脸就能翻脸的,一个不好,就是抄家灭门之祸。嫣萝此时只期望那位东海太子殿下能入得了自家祖母的法眼,否则......嫣萝也不知道太夫人会做什么,但她觉得应该是不会拿整个家族去硬刚皇权的,希望事情能往好的方向发展......胡思乱想之间,嫣萝迷迷糊糊的睡去。
      第二日,用过早膳后,四个小豆丁正式开始跟着何先生读书。何先生本就不是一个敷衍的人,他从不认为自己只是来带着小朋友玩儿的,当初只有六公子一个人的时候都是兢兢业业的,现在多了三个学生,更是教的认真仔细,严格要求。
      上午何先生给孩子们讲学,下午,阿鑫和阿皛要去跟着另外一位姓钟的师傅学射御。嫣萝这才想起来,这个时代男子求学是要学六艺的,礼乐射御书数,一样都不能少。而嫣萝和嫣芾本应该跟着女工师傅学习女红厨艺之类的。仓促之间,阮府还没来得及给她们准备,只好暂时依旧跟着何先生,或练字或练琴。可嫣萝对练琴实在没什么感觉,倒是很想跟着两个哥哥去学射御,但那位钟师傅不教女徒弟,说是怕伤了小姐的身体,负担不起责任。
      嫣萝在腹诽了钟师傅歧视女性一百零八遍后,也只好作罢。
      上学几日后就遇到休沐日,嫣萝早早起床,绿姑给她洗了头和洗了澡,又描了几页字就到了晌午,嫣萝实在没有午睡的习惯,也想知道嫣苒的婚事到底如何了。话说前日太夫人又带着她进宫去了,回来也没见什么动静,不知道事情进展到哪一步了。
      于是,嫣萝带着碧莲就出了聆音阁。反正她都不午休的,大家也就习惯了她在正午时分出门去逛,也没人去拦她。主仆二人逛到后院的湖边,见塘中的荷花已经开始凋零,几个莲蓬还撑在水面,远处两三朵残荷开得没精打采的。湖中有四五个婆子撑着船在摘荷叶和莲蓬,嫣萝便对碧莲说:
      “叫她们摘几个莲蓬,我们给阿姊送去。”
      碧莲笑嘻嘻的跑到池塘边喊:
      “哪位嬷嬷得空,帮我们九姑娘摘几个莲蓬呀?”
      塘中的婆子一转头,见是太夫人身边得宠的九姑娘的贴身丫鬟,谁也不敢怠慢,立马就有人划船至岸边,指着船舱里的莲蓬,让碧莲选。碧莲也不含糊,选了几个大的,欢欢喜喜的捧着跟在嫣萝身后去了展颜斋。
      嫣苒也没有午睡的习惯,正坐在窗前打络子。一看见嫣苒进门就笑道:
      “就知道你这小丫头会过来,阿姊给你准备了藕粉羹,要不要这会儿就喝?”
      嫣萝只觉得嫣苒笑得春光明媚的,完全不像前几日那一副愁眉不展的样子。嫣萝歪头想:难道这展颜斋真的展颜了?她回应着嫣苒说:
      “这会子不喝,我带了莲蓬过来,阿姊让她们把莲子剥出来,去了莲心。一会儿边吃莲子边喝藕粉羹,那才有意思呢。”
      嫣苒用手指戳了一下嫣萝的额头笑道:
      “就你鬼主意多。”
      说完就吩咐香媛去剥莲子,嫣萝让碧莲也去,姐妹俩亲亲热热的坐在窗前,嫣苒继续打络子,嫣萝帮着捋线。看着嫣苒那藏也藏不住的欢喜,嫣萝很是心里痒痒,就问道:
      “阿姊可是有什么开心事?”
      嫣苒脸一红,却嘴硬道:
      “哪有?”
      “前几日我还见阿姊哭来着,那些烦心事都过去了吗?”
      嫣萝子睁开眼就跟这个阿姊相处,对于嫣萝时不时会冒出些超出年龄的问题嫣苒也习惯了。想了想便说:
      “过去了,嗯......算是过去了罢。”
      嫣萝心里一默,便又问道:
      “阿姊见过东海太子了?”
      嫣苒脸更红了,娇斥道:
      “小丫头胡说什么呢!谁见他了。”
      见这情形,嫣萝基本上已经明了了,看来这东海太子是得了自家阿姊的芳心了,就是不知道有没有入得了太夫人的法眼。正巧这时候香媛跑进来问:
      “姑娘,那藕粉羹是要喝热的,还是凉的?红姑姑说姑娘要是喝热的就等会子现冲。”
      说完又疑惑的看着脸泛红晕的嫣苒问:
      “咦?姑娘的脸怎么这样红?莫不是病了?”
      说着急忙过来就要去探嫣苒的额头,却被嫣苒一把搡开:
      “死丫头,作什么死呢!”
      嫣萝愣了一下,从未见自家阿姊这么跟下人说过话,正奇怪着,却见香媛毫不在意,嘻嘻笑着打趣道:
      “姑娘莫不是又想起东海太子了?嘻嘻......”
      “死丫头!天儿这么热,藕粉羹要喝冰镇的,还不快去告诉红姑姑!”
      嫣苒说完就催着香媛出去了。见嫣萝在一旁抿着嘴笑,脸都红到耳根去了,此地无银三百两的说:
      “那个东海太子什么的,全凭阿麼做主了。”
      “知道知道了!”
      嫣萝打趣道:
      “阿姊只要心里高兴,我也高兴!”
      两姐妹并未就这个话题说下去,再怎么说,嫣苒也不会对着年仅三岁的小妹妹说自己婚嫁之事。于是继续打络子,嫣萝也不深究,只是问了些三字经上的典故。嫣苒自然是乐得扯开话题,仔细的跟幼妹讲解典故。
      从展颜斋出来,嫣萝大大的舒了口气。碧莲奇怪的问:
      “姑娘怎么了?是二姑娘训斥姑娘了吗?”
      “非也非也!”
      嫣萝摇头晃脑的,那神情像极了给他们讲学的何先生,她给碧莲打了个哑谜: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至于这个“东风”是什么,嫣萝没有给碧莲解释。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这是芙蕖濯清涟写的第一本书,因为兴趣,执着的开始写书。希望您能多多指教,多多支持!整本书可能显得有些慢热,好在节奏很快。喜欢的朋友就多多点赞转发吧。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