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皇后 ...

  •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睡得迷迷糊糊的嫣萝就被绿姑拎起来好一通收拾打扮。穿上一身银白镶边的半袖,内搭水蓝色襦裙。挽了两个双环髻,用两根素银链子一圈,看起来倒是俏皮可爱。嫣萝看着铜镜中的自己,长长的睫毛犹如两把扇子,漆黑的瞳仁在烛光中闪动着华彩,犹如星空。小巧圆润的鼻尖微翘,圆圆的小脸透着粉嫩的红晕,连小嘴都是圆嘟嘟的,着实像个卡通娃娃,自己都想捏一把。要是那道暗粉色的疤......嫣萝心中叹气,默默的取出妆奁中的面巾让绿姑给自己戴上。
      这时嫣苒过来了,只见她跟嫣萝一样,穿着银白镶边的半袖和水蓝色襦裙,一头乌发简单的在脑后挽成一个圆髻,插一支素银镶和田玉的发簪。
      太夫人看着两个孙女这一副守孝的模样,心里又是一阵伤感。但毕竟是要进宫拜见皇后,不能过于素净,想了想就让翟嬷嬷取出两块芙蓉玉,用银链子系了,给两个孙女戴上,这才领着众人进宫。
      经过一番繁文缛节的过场之后,嫣萝终于见到自家这位皇后姑母。
      阮承羽不是那种千娇百媚的长相,虽然不是很漂亮,但自然天成一股贵气。她就静静地坐在那里,无需华丽的衣饰和隆重的排场也会让人立刻感觉到她的贵气。怎么说呢,嫣萝觉得这就是气质,一种我就是女王的气质。阮承羽坐在紫檀木软榻上,或许是没有穿朝服的原因,衣饰并不如嫣萝想象的那般华丽。一袭宝蓝色绣双凤朝阳纹饰的锦缎大氅,内搭一件玫红小袄,衬得皇后肌肤赛雪,眉眼端庄。
      太夫人领着两个孙女给皇后行礼。阮承羽哪里坐得住,立马下榻要亲自扶起太夫人,却被一旁的侍女轻轻扶了一把,阻止皇后娘娘的失仪之举。
      礼毕,皇后给太夫人赐座,两个女孩儿自觉的立在太夫人身后。谁知,皇后娘娘第一句话就是对嫣萝说的:
      “嫣萝,你到本宫跟前来,让本宫仔细看看。”
      嫣萝吓了一跳,正不知所措间,一个宫女上前来,引着嫣萝到皇后跟前。嫣萝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都没面见过国家领导人的夫人,完全不懂什么宫廷礼仪。估计太夫人也没想到皇后首先要见的就是这个小豆丁吧,因此也没教过嫣萝该如何行事。但看到太夫人只是微笑的对自己点点头,嫣萝也就释然了,跟着那宫女走到皇后跟前,按照在家中日常见到长辈一般,简单的福了福,然后站着没动,也没敢说话。
      皇后拉着嫣萝的小手,仔细端详着嫣萝的眉眼,笑着说:
      “像!实在是太像茹棠阿姊了。摘下面巾我看看。”
      还没等嫣萝和太夫人反应,一旁的宫女就上前摘下了嫣萝的面巾。嫣萝心中大骂:
      “这他妈手脚也太快了,至少等人家应一声啊!”
      不过,这话她不敢说出来,也不敢直视皇后,只能面无表情的低下头看着自己的脚尖。皇后却捧起嫣萝的小脸,仔细看着那道疤痕。出乎意料的是,皇后并没有被疤痕吓到,也没有表现出任何嫌恶的表情。许是想起了死去的柳茹棠,心中难过,眼中竟淌下泪来。
      皇后一手拉着嫣萝的小手,一手拿着帕子拭泪,絮絮叨叨的说着:
      “茹棠阿姊离开京都前我们还商量着在她住的院子里再种几株海棠。她还说《荣曦堂》这个名字不好,像老学究住的地方,让我帮她想想,改成《棠润阁》还是《芳菲阁》更好些。谁知道......谁知道......”
      太夫人和嫣苒也跟着抹泪。宫女们都默默无言,没人上来劝解。半晌后,还是一旁的宫女伏身轻轻对皇后说:
      “娘娘,您别伤心了。您再哭太夫人可受不住了。”
      皇后娘娘这才收了眼泪,
      “太夫人莫要伤心,本宫只是看着这孩子就想到茹棠阿姊。小九现在还小,但这疤却留不得,将来大了恐怕是不好找人家。”
      说完又对刚才那宫女吩咐道:
      “如意,将九姑娘抱去西偏殿给魏太医看看。他一早就等着了,让他看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把这疤痕除掉。”
      如意应了声是,便伸手过来抱起嫣萝往西偏殿去了。太夫人赶紧起身向皇后娘娘道谢:
      “多谢娘娘,娘娘如此挂念嫣萝的伤,令老身寝食难安啊。”
      “太夫人何出此言,您是本宫的阿娘,嫣萝更是本宫的亲侄女。还在娘家的时候,茹棠阿姊待本宫犹如亲阿妹,本宫怎能不关心她留下的孩子。”
      说完,皇后娘娘挥手让一旁伺候的人都退下,只留太夫人和嫣苒说话。
      这边,嫣萝心想:
      “敢感情皇后姑母是要给自己治伤啊,连太医都早早备下了。就是不知道这疤痕能不能去掉。要知道,去疤痕哪怕是自己前世那样发达的科技也是一个难题,何况在古代。”
      嫣萝虽然心中疑惑,但也感到安慰和窃喜。虽然老爹不待见,但祖母和姑母还是很爱护自己滴,想来就算这疤去不掉,自己也不会落到人人嫌弃的地步。
      这位花白胡须的魏太医将嫣萝的疤痕看了又看,皱着眉头直摇头,却也没说什么丧气话,只说要先禀告皇后娘娘再作定夺。
      嫣萝没有再见到皇后,魏太医给她看完伤情,太夫人同嫣苒就过来接上她一同出宫回府,据说是皇帝陛下过来了。所以,这疤到底是要咋整乜?嫣萝不知道,估计太夫人也不清楚。
      只不过,当天晚些时候,宫里就赏下许多名贵药材和去疤痕的膏药,还附上一篇长长的说明。太夫人嘱咐绿姑,认认真真的将这些膏药给嫣萝涂抹,不可懈怠。此后,魏太医隔三岔五的就来给嫣萝拿脉诊治,这就是后话了。
      只说当天回府后,嫣苒连午饭都没留在聆音阁吃就回了她的展颜斋。太夫人也是眉头紧锁,一副愁苦的模样。
      嫣萝趁太夫人午睡时带着碧莲溜去了嫣苒那里。她倒不是想打听什么,只是日常她也是这样,只要有空就跑来展颜斋找阿姊玩儿。嫣苒会带着她修剪院中花草,或者打个络子什么的,消磨时间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可今天,嫣萝一进展颜斋就发现气氛不对,连院中的几株茶花也耷拉着叶子,显得无精打采的。院子里没有人,嫣萝居住的正屋房门紧闭,里面传出嫣苒低低的哭泣声和香媛的轻声劝解。
      “姑娘,别哭了,您一回来就这么哭,午膳还没用呢,这是要哭坏身子的。”
      “我的好姑娘,您想啊!您现在还在孝期,就算是那东海王非要定了您做儿媳,也得三年后才能下聘吧。三年里,指不定还有什么变故呢。”
      嫣萝听到这话就是一惊!赶忙回头去看碧莲,只见碧莲张大了嘴,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
      随即,两人像做贼似的退出了展颜斋。不是嫣萝不进去安慰阿姊,只是嫣萝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她目前的身体只是一个三岁的小孩子,说多了容易露馅儿,说少了也不起作用。
      嫣萝走在回聆音阁的□□中,一边随手摘了一支玉簪花在手里把玩,一边暗暗思索着。
      东海王并非大源的藩王,人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说是嫣苒嫁到东海去,其实是去和亲的。只是不知道是与东海太子和亲还是其它王子,不过好像听说东海王目前只有一个适婚的儿子,就是东海太子殿下。要是与这位殿下联姻,那阮家可就太太太风光了,不出意外的话,会再出一位皇后。对大源来说,既然联姻,那就是互相交好,这对于目前国内仍有未剿灭的土匪乱军,且北有大梁虎视眈眈、南有月夕国蠢蠢欲动的大源来说,是一件极大的好事。毕竟多了一个友邦,少了一个劲敌。这件事无论是对国家还是对家族都是好事,唯独对嫣苒不好。
      试想一下,嫣苒一个人天遥地远的嫁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没有见过未来老公,不知道对方的性情秉性,那种惶惑不安,嫣萝想想就不寒而栗。自己莫名其妙的来到这个世界,一晃眼快半年了,也没完全适应啊。
      想到这些,嫣萝心中也是郁郁。忽而转头向碧莲甜甜一笑:
      “你说,阿麼这会子午睡可醒来了?”
      碧莲呆了一下,不知道自己这古灵精怪的小主子在打什么主意,迟疑的说:
      “应该快起了吧。姑娘要做什么?”
      嫣萝没有回答,只是催促道:
      “快走快走,我们赶紧回去。”
      两人一路小跑,回了聆音阁。刚进门就看见丫头们端着水盆,漱盂进进出出的,嫣萝知道,自己那祖母定是已经午睡醒了。便径直跑进东屋,一头扑进太夫人怀里奶声奶气道:
      “阿麼!阿姊在哭,不跟小九玩儿乜!”
      说着嘟着嘴,扭股儿糖似的拉着太夫人衣裙撒娇。这套动作,嫣萝已经试过好几次了,太夫人似乎很受用。果然,太夫人低头看着小孙女儿粉嫩的小脸,额头上跑出的细汗,就心疼的抱起嫣萝,一边吩咐人打水来给嫣萝搽汗,一边抚着嫣萝的小脸问:
      “小九去找阿姊玩了?”
      嫣萝点头,太夫人又问:
      “那阿姊为什么哭呢?”
      “阿姊说不要嫁给东海王。”
      嫣萝故意偷换了概念,这也符合三岁小孩儿复述不清楚的特点。但太夫人听见这话却沉下了脸,叹了口气说:
      “唉......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啊!”
      嫣萝歪头问:
      “阿麼,为什么阿姊要嫁给东海王?”
      “不是嫁给东海王,是嫁给东海太子。小九,可不能瞎说。”
      “太子?为什么要让阿姊嫁给太子?阿姊都哭了。阿麼别让阿姊嫁给太子,阿姊都哭了。”
      太夫人有些出神,或许是不知道该怎么跟小孙女儿说,她讷讷道:
      “为什么嫁给太子会哭啊......或许是因为......”
      太夫人迟疑着,不知道要怎么说,这时候嫣萝突然搂着太夫人的脖子说:
      “或许是因为太子不好!”
      太夫人看着小孙女儿明亮的眼睛,仿佛想起了什么,猛然间眼神变得坚定。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这是芙蕖濯清涟写的第一本书,因为兴趣,执着的开始写书。希望您能多多指教,多多支持!整本书可能显得有些慢热,好在节奏很快。喜欢的朋友就多多点赞转发吧。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