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招工(一) ...

  •   惊喜就是张修远带着机械一厂的工人,将他们制作出的榨油机绑上大红花,风风火火地送来粮油厂的位置。

      在外围的村民一眼就将人认出来,连忙让开道。

      并且迅速意识到工人们抬着的应该是粮油厂的另一台机器——榨油机。

      众人立即压制兴奋的声音,盯着来人不放,屋内一片寂静。

      张修远笑眯眯地看着人群中的叶蓁蓁,“叶同志,进村时大老远就听到村里的热闹动静,就把您要的榨油机抬到这里来了。”

      “今天村里通电,我们正在试用磨面机。”叶蓁蓁伸手指向地上磨出的白面。

      众人的视线跟随着看过去,看见淡黄色的白面,眼神中的崇拜再多一分。

      张修远有些出乎预料,没想到通电的大事这么快就落到实处了,厂长也没说一声。

      但这不妨碍他恭喜青岩村的一大新变化,“那今天我们来的可真是巧,要不要连带着榨油机也一起试用一下?我们在厂里试过,这台机器的出油率高达50%,出油率提高了近一半。”

      此言一出,迅速在村民中引起惊讶的吸气声。

      一个个瞪大了双眼,想要看清楚眼前的铁疙瘩到底有什么秘诀,竟然能将出油率提高一半。

      一想到原本十斤的花生只能出三斤多油,现在变成五斤多,瞬间在心里飞快算账,小算盘打的噼啪响。

      此刻,榨油机在大家眼睛和个会金蛋的母鸡差不多。

      叶蓁蓁没想到榨油机也会在同一天送来,并未准备炒好的油料,而且现在这个时间点村中也不是谁家都存放有油脂含量高的花生的。

      她低头思索,再次抬头,将目光放在梁梅花身上。

      “婶子,麻烦您回家取十斤炒好的大豆来,炒得焦黄,最好有点糊味,试一试榨油机的出油率,试用不用出钱。”

      前面大家还在为村支书一家还要继续出粮食感到怜悯,一听免费的,个个都心动了。

      当即有住在旁边的人家举手示意,“叶同志,要不还是我家吧,我家就在旁边,马上就能炒好送来。”

      紧跟着立马有人附和,也说自家在旁边。

      叶蓁蓁依旧将目光放在梁婶子身上,看对方是什么想法。

      梁梅花清楚试用的便宜不能一家独占,对着叶蓁蓁方向摇摇头,示意对方换人。

      随即,叶蓁蓁将视线转向第一个开口申请的,“那就你家来吧,十斤黄豆,不用多。”

      “诶!我这就去。”白芳一听自家抢下这个差事,高兴的手舞足蹈,拉着自家婆婆和妯娌就往家里赶。

      期间,叶蓁蓁检查了一下榨油机,确认没什么问题。

      不一会儿,炒的热乎乎的黄豆端到众人眼前。

      白芳根本不假手于人,在她看来,机会是自己争取来的,当然要自己亲自上手尝试。

      一进屋直接站在榨油机的出料口旁,等待指挥。

      谁投料在叶蓁蓁看来没什么区别,当即指示白芳投来,合上闸刀,按下按钮。

      熟悉的轰鸣声再次响彻云霄,众人的兴奋瞬间被点燃。

      在众人的炽热注视下,一滴黄色的油落在油罐里,顷刻间引爆现场气氛。

      “出油了!出油了!”

      “哎呦!这油金灿灿的,看着就好吃。”

      “今年过年可算是不用愁家里没有炸丸子吃了,真好!”

      ……

      从村民们的声音中就能看出,大家真的苦油少久矣。

      榨油的时间明显比磨面的时间长,但和传统的榨取方式相比,速度堪称快速。

      不多时,经过两次榨取的大豆渣已经没有多余的油脂可以榨出来。

      白芳一家意犹未尽地端着新鲜出炉的大豆油和豆渣,一脸得意地站在人群中。

      两台机器的使用已经试用完毕,接下来该琢磨的就是关于新建的粮油厂的招工,越快开起来越好。

      招待送走机械一厂的人后,李达迅速将村中的长辈和村干部,以及最重要的人——叶蓁蓁召集在一起。

      “话不多说,粮油开的越快,村里就越快有收益,说不准还能过个好年。所以现在招工的事刻不容缓,大家都说说自己的看法。”

      李达的话一出口,在场的人一个个挤眉弄眼,目光时不时停留在叶蓁蓁身上。

      无奈,李达只能将期盼的眼神放在王有福身上,昨天他俩可是一起去的乡政府。

      王有福自家有人想要参加招工,也不磨叽,开门见山地说:“我觉得叶技术员计划书上写的就挺好,直接按照上面的招工标准招人就行。”

      这话立即引来一阵附和声。

      “是是是。”

      “计划书写的蛮好。”

      “我们都听叶技术员的。”

      面对众人的支持,叶蓁蓁是真的有点无奈,她算是提点建议,但招工她一个人办可不是什么好事。

      “谢谢大家对我的支持,但是招工需要大家集思广益,一起出力,才能把粮油厂办的更好。”

      “比如负责磨面机投料的,需要有一双‘好手,’能够根据手的触摸判断含水量,防止磨面出现问题。这种关键的经验,我可不懂判断。”

      不得不说,叶蓁蓁的话一出口立即引得众人心中的敬佩。

      哪怕是一直对叶蓁蓁怀有疑虑的九爷爷,也忍不住在心中赞叹小叶同志的赤忱。

      话说开了,大家对于招工的具体评判也有了一定的想法。

      比如炒料,需要的人力气大不说,对于炒料的程度也要有一定的经验水平。

      最后能够拿给叶蓁蓁定夺的,只有关于进出料管理的仓管和开关两台机器的知识分子。

      和她一起商议具体试题的还有村里的会计王有福。

      两人你一言我一句,很快就商量好试题方向,出了很多道计算题,供考试当天挑选。

      时间匆匆,第一届青岩村粮油厂招工的日子到来了。

      作为村中难得的大事,无论是否参加,所有人都围在粮油厂前凑个热闹。

      每一个参加考试走进粮油厂的人都会引起人群振奋的声音。

      特别是当李家的三个孩子都进场的时候,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

      “李守、李胜、李秀丽三兄妹竟然竞争同样的岗位!”

      “李达家的孩子都参加,叶同志可是住在他家,该不会透题了吧?”

      “看不懂字就别来凑热闹,没看清楚题目是有福和小叶同志一起出的?有福可是我们村自己人。”

      “呵呵!万一有福给自家小儿子透题呢?”

      话还没说完,王昌林顶着众人的视线从人群中穿过。

      一提起王昌林,这个被绝大多数村民视为最强大对手的人,大家对于李家的兴趣都低了不少。

      自打招工的消息传来,不少人都判定王昌林必定占据仓管一职,其他人只能争抢两台机器的管理权。

      除此之外,受人瞩目的就是村中一个个在干活上的好把式。

      由于其他三个岗位干的大多数都是体力活,来的都是身强力壮的汉子,只有一小撮女同志,白芳身处其中。

      她倒过油料,自觉也能干,当即报了名,不管家里人的意见。

      但当夫妻俩一起站在考场上,还是引起不少人的议论。

      李达作为村支书,当即站出来致辞,“今天是我们青岩村粮油厂第一次招工,非常高兴有这么多的同志参加!”

      “现在,有请参加仓管和机器管理员考试的同志往左边走,那边是参加纸质考试的。”

      “其他的留在原地,另外三个岗位的考核在原地进行。”

      话音刚落,明显更年轻的人纷纷往左走。

      一进门,大家瞬间被眼前的场景吓倒。

      数十张桌椅整齐地排列在屋子里,前后左右中都坐着一位监考员,寂静的空间让人不由得心颤,甚至不敢对上监考员的眼睛。

      为首的监考员冷声道:“迅速坐下,考试马上开始,考试时间一个小时。”

      说完,他用手中的竹棍拍了拍好不容易弄来的“黑板。”

      “考题在黑板上,纸笔都准备好了,考试正式开始。”

      话音落下,一阵急躁地翻动纸笔的声音在室内响起。

      五个监考员迅速将众人的表现看在眼里,最沉稳的当属王昌林,剩下的就是李家三兄妹。

      另一边,关于榨油机的材料员和榨油机、磨面机投料员的招工也开始了。

      首先出现在众人眼前的就是一碗碗泛着水色的麦子,看得人一头雾水。

      看见参考者眼睛中的困惑,站在最前面的村干部们不由得在心中偷笑,此次招工出来的必定是最有本事的人。

      留守在厂外的村民们只能依靠站在最前方的人通报消息。

      当得知第一场考核是给人端上一碗麦子,所有人都傻眼了。

      “不是招给机器倒麦子的工人吗?怎么还端上麦子了?”

      “该不会是看谁磨的麦子好吧?”

      “哎呦,我家男人可没做这个准备,一天天的光在家卖力气,扛石头了。”

      ……

      第一场考核题目直接给大家伙儿蒙上一头雾水,一个个澄澈干净的目光望着李达他们。

      李达当即咳嗽两声,提醒道:“第一场考试是靠磨面机的人参加,每人往碗里伸手一次,判断碗里的麦子是否适合磨面,然后将答案悄悄告诉考官。通过的,可以参加第二场考试。”

      别出心裁的考试方法让大家震惊的同时,又觉得很有道理。

      毕竟他们自家用水磨房的时候,也要经历这一遭。

      探手试麦含水量——高招。

      没了疑虑,立马有人从人群中站出来,举手高喊:“我来!”

      说罢,一马当先,将粗粝的手插入麦子中,感受手里的湿润感。

      刚开始第一碗还好,湿漉漉的手感昭示着第一碗的不合适,还需要再晒一晒。

      当他尝试到最后三碗时,眉心皱的可以夹死蚊子。

      三碗麦子的含水量相似不说,一只手经过前几碗的水分覆盖,对于水分的感知力减弱不少。

      最后还是李达看人停留太久,出声催促才不舍地离开考试场地。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招工(一)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