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4、第 64 章 ...
-
如果一个人有非常不舒服的,被不公平对待的感觉,不用怀疑,那不会是错觉,而且,等自己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是有一定程度的受伤害,且,这伤害的施加者是心知肚明的。我说的是进入师门以来这几年的磕磕碰碰的事实,直到今天,我还经历其中。
事情的起因在于2018年的一天春天,刚刚生出孩子,从专业的职场人士到承担身为动物本能的母职的转变。人类进入文明有数千年的历史,但是具体到个人面临的育儿环境,还是有很大的差别。这个事情的发生,是突然的,不是渐进的。人可能会通过储备知识和训练为一项工作做好准备,但是,抚养幼崽不一样。要应对孩子本身的变量,以及周围帮手的变量,叠加生活工作中的变量。同学们成家以后,渐行渐远,跟精力被占用有关系,孩子越来越大,大家又会重新建立个人成分多一点的生活,重新与朋友们联系起来。
角色切换中带来的很强的危机感,使我不断的在思考,想出一个办法来化解即将到来的育儿挑战和职业发展上面的平衡。如今看来,我不该追求平衡,这个原因在于,没有人能够实现在同一时间维度的平衡,它应该是纵向的一个,在某一个阶段以这项为主,在下一个阶段又以另一项为主。在长期的一个又一个的阶段切换中,会面临很多的的变数,以及思想上的纠结。因为,没有完美的平衡,只有妥妥的牺牲。这个牺牲可以是主动的,也可能是被动的。结果差不多都是惨烈吧,前者有心理准备的前提下,会降低惨烈的程度,但是精神的承受时长,会更长一些,对个人的考验也更大一些。
能否识别一项挑战,跟能否完成一项挑战是一样的重要。一些我们隐隐约约感受到的事情,只要这个事情是有重大影响的,都不应该去放弃一丝丝微弱的信号,这样才有可能,抓着这些线索,读懂暗示,进而找到实质的证据上的支持。我说的是自己回到学校做科研这几年,所遇到的一些,被偏见影响,遭遇到一个又一个障碍的事情。
如果说偏爱是一种玄学,那么厌弃则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科学。回头甚至当时的那个开局,貌似自己认为的完美,并没有什么用。在资源过于丰富的地方,才能显得不那么重要;资源过于贫瘠的地方,忠诚显得也不那么重要了。
比较奇怪的是,我把自己置身的这个新环境,资源的丰富和贫瘠,同时发生了。资源的丰富在于,老师手握大老师传递下来的巨量育种资源,虽然在这一代的老师里面分给了三个人,但,他们三个人每个人把握一个方向,还是有很大的可以作为的空间。
资源的贫瘠在于,育种的行业,是一个比较私密的行业,不是完全信任的人,很难有机会参与或者接手这个事情。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帮忙做一些边角料的事情。回到学校的第二个学期,我发现自己是不被信任的。虽然年轻的时候慢半拍,但是多年的人生经历,让我在慢半拍之后,能够回神看清楚一些事情。
在老师的团队里,有几个因素可以促成天然的信任。一个是本校的学生,自然升学上来的;二个是外校考进来,但是要从研究生读起的;三个是有点冒才气的男生,即使是表达自己不想读博士的想法,老师也都会一再劝说,笑脸相对的。这几种情况之外,也有一种例外,就是我的情况。虽然我是自己学校本科读上来的,但我中间出去工作了好多年,回来的时候,大老师已经停止带学生了,我被推荐给现在的老师,虽然是从研究生读起后面转到博士,但就像是离巢的小鸟再返回巢穴,就会被老鸟嫌弃一样,我就是这样的情况。
在我刚刚返回,宣布自己的理想是做育种的那个时候,已经被投了否定票;那么我做产业好吧,其实做了产业第一轮,然后调整策略准备做第二轮的时候,他过来叫停了。索性,现在为了全力以赴搞毕业,告诉他育种和产业都停下来的时候,我感觉他放松的笑了。
这个世界上的人多种多样,优秀的人,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数不胜数。但是,如果这个人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即使不那么优秀,产生一丝丝可能潜在的竞争的时候,就会冒出想要把这个小火苗摁掉的冲动,即使,这个可能产生的威胁,比市场上可见的竞争对手产生的影响小的多。
同时,人也会盲目的投资,比如说,看到一些有利因素。没有背景的男性年轻人,看起来轻松活泼有朝气,收到了家庭和社会的滋养,还没有初出茅庐,是最容易获得青睐。对比之下,资源有限的时候,就会发生一些难想的事情。其实也不算难以理解吧。因为人的投资,往往带着一点盲目的目的,在目的达不到的时候,也不会怀疑自己选错了人,归结给世事无常,以及长期主义,以及运气不好等等原因,然后,下次,还会那么干。因为,人对所谓的教训,进行了错误归因,是不会真正吃到教训的,所以大概率,规避不了错误的再次发生。、
只是,事情的发生,是一个很长的间断持续的过程,如果不是有切实的证据,人很难把一连串的事情,从判断为偶然转变为判断必然。如今,找到了切实的证据,证明我从两年前开始的怀疑,不是空穴来风,也不是自己的妄想。仿佛尘埃落定一般,下好了一往直前的决心,既然如此,以后大家都保持距离好了。我可以让你先做决定,然后我再做决定,最后,我不会给你再做决定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