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9、博士手记 ...
-
这个春天,我又干上了去年春天的活。扩片段,整理引物,种番茄,在顾客群里销售水果,做家务。多出来的是每天陪着孩子完成他的作业,以及课外班也比去年增加了一个。
对比之下,以往总觉得自己一事无成的那种感觉消失了,从去年第四季度以来,我都觉得自己十分的充实,能够有条不紊的安排事情,会越干越满意,而不是越干越慌张。
这个跟打开了一些心结有关。我意识到,老师当初并不是想坑我。学硕的名额宝贵,虽然我跟他讲我的决定是以读博士为目的的,事实上,他并没有完全的相信我。我在出差的路上,给他发消息,既然博士考试的入学的形式取消了,那我就从研究生做起,这样我能够从研究生阶段就开始接触科研,然后打下更为坚实的科研基础,博士阶段也会更加的顺利。
这给了他时间考虑,所以在我出差回来到学校拜访他的时候,他告诉我,考专硕就好。一个是专硕比较好考,考试的压力不大;第二个是,专硕也是有机会转博士的。这个跟我后来从两个同门那边听来的情形很不一样。
一个是他的得意门生,一个情商很高,生活节奏略微慵懒的学生。他的本科阶段非常优秀,然后具备了保研的资格,当时是他亲自出面,说服学生到他的门下就读,学生为了图毕业方便,不选学硕反而选了专硕。我接触到这个同门的时候,他已经是经常找不到人,上午十一点才来上班的状态,因为同为专硕,这样会拖到大家的后腿我略微的不满意,老师告诉我那个人非但具有保研的实力且是几乎唯一一个选择专硕的保研生。
我知道了,在学硕面前,专硕原本是比较贱的选择。
二个是,最近加入的一个非常具有潜力的学弟。因为听说过我当初的事情,他特意的去寻求老师的意见,问他读专硕还是学硕。老师是建议他读学硕,然后他选择的是硕博连读的项目,也就意味着老师给了他学硕的名额,而且,为他提前锁定了一个博士的名额。
后面的遇到的一些事情,相比于前面的一个一个违心的建议,后面导致的都是一系列歪屁股的决定。
实际上,专硕的主要内容是帮老师做育种工作,在此之外,帮老师做一些打白工的工作。大部分的专硕,具体是除了我这一届的专硕,都是可以拿老师的育种项目毕业的,由于老师不让我们这一届拿育种项目毕业,所以给老师打白工的项目变成两个。
一次谈话,我表示出自己对育种的兴趣,他明确告诉我让我毕业以后再搞,意思是,在校期间还是专注于科研,这个我还是赞同的,只是默默在积攒一些育种材料。在我进入博士阶段的两年后,他打破了当时对我的建议,同意并支持新入学的一个博士师傅,做育种并销售种苗。
作为一个聪明人,他应该明白我回到学校的机会成本有多高;如果这个阶段,他还对我能力存有疑虑,那么我在两个月的准备时间,考取专业第一名的成绩入学,就不该拍给很多的重复性工作以及安排一个彼此无交集,继承不到东西的师兄给我指导。他只是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
科研人员的代际传承很重要。一方面,师弟师妹可以有大量的时间(至少跟师兄师姐的在校时间重叠2年左右),这样,日积月累的,可以学到很多的实验技术,因为独立帮助师兄师姐完成实验,这个当中,一些实际有用的经验,师兄师姐也不会保留。理论和实践,往往是两回事。踩坑做事和手把手做事,花的时间可能是三倍以上。
另一方面,出了传承经验,技术,还可以传承课题。在中后期的博士,正是科研成果大量累积的高峰阶段,一个主课题,往往可以炸开几个子课题,那么这个时候,课题的传承是可着嫡亲的师弟师妹来传递的。
这个时候,老师就会频繁的询问学硕师弟师妹的转博意愿了,本课题组也发生了两个老师给予厚望(传承到上级博士课题)的学硕,可是人家都连续的拒绝了老师。
世界就是这样吧,有人干死,有人涝死。有限的资源,追着人家喂,别人还不吃;我这个想吃的,巴巴的在旁边看着,也轮不上我尝一口。结果就是我这三年来,着手做的两个课题,一直都是在龟速前进。
一个是病害方面的课题。课题组的所有人都集中在果实的品质和形状方面的研究。打一个比方,大家集体都在一个海域有用,各种设备都集中在这个领域,教练说,你不要在这里游了,你到另外一块海域去游吧,你自己去。
另一个课题呢,是我自己找人帮助我找到的。在进行第一个课题的一年半的时间没啥进展,中间还发生了自己意外发现的新表型被老师转移给他人的情况下,他同意我做新的课题。这个是有设计的,时间和内容相对可控。这样,我可以自己把自己送走(毕业)。
这个时候,我已经有一定的经验,但是为了达到预期(高手的时间按表我应该是绝对赶不上的,但是能够给我创造绝对的焦虑),手忙脚乱到了大半年之后,进展甚微。我在此期间充分的展示了自己的实力,那就是没有实力。我get到了,上面是真的降低了对我的预期。
是的,虽然他对我没啥投入,但是不代表没有预期,像博弈里面的田忌赛马一样,他希望我这张最小的牌,冒最大的风险,去开出一个令人意外的结果。
可是,经过这几年的人间冷暖,我也学会了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觉得没吃够,就给自己安排优质的肉奶蛋白,营养品;觉得没有休息够,就找各种机会补觉;觉得自己赶不上,干脆步步为营的一件一件事情做起。
就这样,我找到了自己的节奏,我不是谁的千里马,谁也不是我的救星。陷入沼泽,我没有大力的挣扎,那样会让我陷的更深,我让自己变成一棵树,出不来,就在里面生根吧。我的枝叶会伸向天空,一样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眺望外面的世界。不是画地为牢,而是原地生长,让奇迹,在自身绽放,也就是我的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