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 21 章 ...

  •   二十一、最后一课
      学校停办了!这个消息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头。原本充满欢声笑语、书声琅琅的校园,瞬间被阴霾所笼罩。
      大部分同学在无奈与迷茫中,选择了回归家庭。
      然而,我们三十几个学生,却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牵绊着,依旧徘徊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迟迟不愿离去。
      学业骤然中断,就像一艘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突然失去了罗盘,未来的道路变得一片漆黑,看不到丝毫的光亮。
      我们满心焦虑,那种焦虑如同无数只蚂蚁在心头爬动,让人坐立不安。
      于是,大家围坐一处,彼此间挨得很近,像是想用身体的温度驱散心头的寒意。
      屋内,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迷茫与焦虑。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急切地商讨着如何为自己寻得一条出路,试图在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中找到一丝希望的曙光。
      我眉头紧锁,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中带着几分期待又夹杂着一丝不确定,说道:“要是能找到一份工作就好了。在这学业中断的关头,有份工作起码能让我们有个方向,不至于像无头苍蝇般乱撞。”
      话一出口,目光便在众人脸上扫过,期望能得到一些认同与回应。
      蔡荣初叹了口气,微微摇头,脸上浮现出一抹苦笑,说道:“找工作怕不是很容易吧!如今这世道,到处都乱糟糟的,工作哪有那么好找。咱们没背景、没经验,谁会轻易给咱们机会呢?”
      他的声音低沉,仿佛带着千斤重的忧虑,让本就压抑的氛围愈发沉重。
      王新元听后,身体微微前倾,神色认真,提高音量说道:“可以去试试呀!不尝试怎么知道行不行?总好过在这里干坐着发愁。就算希望渺茫,至少努力过,以后也不会后悔。”
      说着,他握紧了拳头,眼神中透露出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似乎想用这股力量鼓舞大家。
      就在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讨论陷入僵局之时,古文广同学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兴奋,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我刚打听到一个消息!”
      众人瞬间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眼神中充满了期待。
      古文广深吸一口气,接着说道:“我偶然间听闻,有一个位于偏远之地的农场正在招工。虽说地方偏远,但好歹是个机会。”
      这消息恰似黑暗中的一点萤火,那微弱却又坚定的光亮,瞬间点燃了我们心中早已快要熄灭的希望之火。
      此前,我们如同在荆棘丛中艰难挣扎的行者,被尖锐的刺划得遍体鳞伤,却始终找不到出口。
      而此刻,这一丝曙光的出现,让身处迷茫困境的我们,看到了一丝得以解脱的可能。
      大家的眼中重新焕发出光彩,刚刚还压抑沉闷的气氛,此刻被这突如其来的希望冲散了些许,仿佛在黑暗的隧道尽头,终于看到了那一丝光亮 。
      于是,十几个同学几乎在瞬间达成了共识,当即决定一同前往那个农场尝试一番。
      我们心里都清楚,这或许只是一个渺茫的机会,成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但即便如此,在我们看来,也总胜过在原地坐以待毙,空等命运无情的安排。
      与其在这逐渐失去生机的校园里绝望地等待,不如勇敢地迈出这一步,去为自己的未来拼搏一把。
      那是一个酷热难耐到近乎疯狂的夏天。
      天空中,烈日高悬,散发着炽热的光芒,仿佛要将世间万物都烤化。
      学校的学生食堂,早已不再生火做饭。
      那天清晨,在简陋的宿舍里,我们用我那略显破旧的铝制洗脸盆煮了一盆饭。
      由于条件极度简陋,没有合适的炉灶,火候也难以精准把控,煮出来的饭半生不熟。
      米饭有些地方还是硬邦邦的,而有些地方却已经被煮糊,散发着一股奇怪的味道。
      但大家此时早已饿意正浓,咕咕叫的肚子让我们根本顾不上这饭的口感。
      每个人都像是饿了许久的野兽,狼吞虎咽地分而食之。
      吃完饭后,我们毫不犹豫地背起早已收拾好的沉重行李,毅然决然地迈出了校园的大门,踏上了这充满未知的征程。
      我们十几个人,沿着崎岖不平且被烈日晒得滚烫的土路艰难跋涉。
      每迈出一步,都仿佛踩在炽热的炭火上,双脚传来钻心的疼痛,鞋底似乎都要被这高温融化。
      肩上的行李犹如千斤重担,压得肩膀酸痛难忍,每走一步,肩膀都像是要被撕裂一般。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烘烤着我们,汗水如决堤的洪水般奔涌而出,瞬间浸湿了衣衫。
      但我们这十几个少年,骨子里都有着一股倔强的劲儿。
      没有人轻言放弃,大家都咬着牙,强忍着疲惫与酷热坚持着。
      汗水不停地从额头滑落,滴在滚烫的地面上,瞬间就被蒸发得无影无踪。我们的嘴唇干裂,嗓子干渴得要冒烟,却依旧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动着脚步。
      就这样,在这炎炎烈日下,我们艰难地走了四十多里路,直至夜幕如同一块巨大的黑色幕布缓缓降临,才终于抵达了一个小镇。
      大家身上所带的钱本就不多,经过这一天的奔波,更是所剩无几。此时,吃晚饭成了一个棘手的难题。
      在小镇冷冷清清的街边,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掏出几毛钱,那几毛钱仿佛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用这几毛钱,我们买了两个又干又硬的馒头。馒头看起来毫无生气,就像我们此刻疲惫的身心。尽管馒头干涩难咽,咬一口仿佛能噎住喉咙,但大家却吃得津津有味。
      毕竟,这是缓解饥饿的唯一办法,在饥饿面前,任何食物都显得无比珍贵。
      之后,我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在汽车站那略显破旧的候车室寻了个角落,和衣而卧,准备熬过这漫长而又难熬的一夜。
      候车室里弥漫着一股闷热和潮湿的气息,还有各种奇怪的味道混合在一起,但我们实在太累了,很快就进入了梦乡,梦中或许还在期待着明天的好运。
      第二天,天还未亮,我们便被闷热的空气热醒。身上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黏糊糊地贴在身上,难受极了,仿佛被一层胶水紧紧地黏住。
      我们迷迷糊糊地起身,睡眼惺忪,眼神中还带着未消散的疲惫。但一想到心中的希望,我们还是强打起精神,朝着古文广所说的那个农场继续行进。
      那个农场原是长江边的一个大湖,名为“涨渡湖”。
      后来,人们为了拓展土地,围湖造田,经过一番艰苦的劳作,将其变成了农场。
      我们沿着长江一路前行,长江水奔腾不息,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而太阳却越升越高,气温也随之急剧攀升,酷热的空气让人呼吸都变得困难。
      一直走到午饭时分,在那强烈的日光下,我们才远远地望见了那个农场。此时的我们,又饿又累又热,在滚滚热浪中苦苦煎熬。双腿仿佛被灌了铅一般沉重,每迈出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然而,即便身体疲惫不堪到了极点,心中却仍怀揣着一丝期待。这丝期待如同黑暗中最后的一丝光亮,支撑着我们,让我们的脚步愈发急促起来,向着农场的方向艰难地靠近。
      这个农场广袤无垠,放眼望去,是一望无际的稻田和棉田。
      稻田里,金黄的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棉田里,洁白的棉花如同繁星点点,点缀着这片大地。
      当时正值割稻子和摘棉花的繁忙时节,田地里满是辛勤劳作的身影。
      农民们弯着腰,在烈日下不停地忙碌着,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但他们的脸上却洋溢着质朴的笑容。
      火辣辣的太阳高悬在天空,热浪一波接着一波袭来,仿佛要将整个农场点燃。
      历经漫长而艰辛的跋涉,我们终于抵达了农场。
      此时的我们,衣衫褴褛,汗渍在衣物上留下了一道道深色的印记,头发被汗水浸湿后凌乱地贴在额头。
      然而,满心的憧憬让我们忘却了身体的疲惫,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期许,我们满心欢喜地朝着农场负责人的办公室走去。
      一路上,大家小声地讨论着未来在这里的生活,有人幻想着在田野间劳作,用自己的双手收获希望;有人憧憬着能结识新的伙伴,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旅程。
      我们心中满以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这里开始新的生活,这片农场将会成为我们摆脱困境、走向未来的起点。
      见到农场负责人时,我们带着略显拘谨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纷纷向他问好。
      可他却站在原地,上下打量着我们,那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和怀疑,仿佛在打量一群不速之客。
      在他目光的扫视下,我们不自觉地挺直了身子,想要展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
      随后,他冷冷地开口说道:“我们这儿只招收割稻子和摘棉花的临时工,而且这些活干完就得离开,可没有长期的岗位。”
      他的语气平淡而又生硬,不带一丝温度。紧接着,他撇了撇嘴,眼神中流露出不屑,继续说道:“就你们这群小毛孩,年纪小,又毫无干农活的经验,在这田地里,连最基本的活儿都干不利索,根本不符合我们招临时工的条件。”
      他的每一个字都像一把锋利的刀,刺痛着我们的心。
      他的话,就像一盆冷水,裹挟着刺骨的寒意,狠狠地浇在了我们炽热的心上。
      回想起从清晨出发,我们早饭都没吃,顶着烈日,一路奔波,急匆匆地赶到这里。
      一路上,烈日无情地炙烤着我们,汗水湿透了衣衫,又被炽热的阳光迅速烘干,留下一层白花花的盐渍。
      我们的嘴唇干裂,嗓子干渴得仿佛要冒烟,双脚也因长时间行走磨出了水泡,每走一步都钻心地疼。
      可即便如此,我们从未想过放弃,满心期待着能在这里找到一份工作,开启新的生活。然而,此刻等来的却是这样冰冷的拒绝。
      所有人都像被霜打了的茄子,原本高昂的头瞬间垂了下去,脸上的笑容也消失得无影无踪,大失所望。
      心情瞬间跌入了谷底,仿佛置身于冰窖之中,全身都被寒冷所包裹,那种寒冷从心底蔓延至全身,让我们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中充满了失落与无助,一时之间,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这位场长倒也并非铁石心肠,看着我们垂头丧气、可怜巴巴的模样,心中动了恻隐之心。
      他微微叹了口气,语气缓和了一些,说道:“算了,看你们大老远跑来,也不容易,去食堂吃顿午饭吧。”说着,他招呼我们跟他走。
      我们默默地跟在他身后,走进了食堂。
      场长安排我们坐下,不一会儿,工作人员端来了饭菜,每人一砂钵白米饭。饭桌上,只有白米饭,没有任何菜肴。
      望着这白米饭,我们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但饥肠辘辘的我们,在强烈的饥饿感驱使下,看到这白米饭,就如同看到了世间最美味的食物。
      我们拿起碗筷,依旧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白米饭在口中咀嚼,此刻的味道却在我们口中变得无比复杂。
      每一口咽下,都带着深深的失望,为这满怀期待却落空的旅程;也有着对生活无奈的接受,我们深知,生活不会总是如我们所愿,在这艰难的世道中,能有一口饭吃,或许也算是一种慰藉。
      饭后,我们一行人垂头丧气地往回走。
      太阳依旧高悬在天空,散发着炽热的光芒,可我们却感受不到丝毫温暖。
      脚下的路仿佛变得格外漫长,每一步都无比沉重,仿佛脚上绑着千斤巨石。
      大家都沉默不语,只有沉重的脚步声在寂静的道路上回响,诉说着我们内心的失落与迷茫。
      心情的低落让我们失去了来时的活力,大家都沉默不语,只有沉重的脚步声在寂静的路上回响。走到半路,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这地方地处湖区,四周空旷无人,放眼望去,看不到一丝灯光,附近没有村镇。夜幕笼罩下,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阴森恐怖,到哪里睡觉成了迫在眉睫的难题。
      黄昏时分,残阳如血,那微弱的余晖在厚重云层的遮挡下,愈发显得黯淡无光,好似一盏即将熄灭的油灯。
      天幕仿若一块逐渐褪色的陈旧幕布,缓缓向大地沉降,将整个湖区笼罩在一片压抑的氛围之中。
      我们一行人拖着沉重的脚步,在这片广袤的湖区边缘艰难地摸索前行。
      傍晚的风带着丝丝凉意,可我们却丝毫感受不到,周身被疲惫的汗水浸透。
      身体的疲惫如汹涌的潮水,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我们的意志,双腿像是被灌了铅,沉重得抬不起来,每迈出一步,都仿佛要耗尽全身最后的力气。
      我大口喘着粗气,心脏在胸腔里剧烈跳动,发出急促的“砰砰”声,仿佛要冲破胸膛。
      为了找到一个能让大家安歇的地方,我瞪大了眼睛,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四周一片昏沉,景物都变得模糊不清。汗水顺着额头不断滚落,滴入眼睛,酸涩刺痛,模糊了我的视线,我抬手胡乱地抹了一把,留下一道污浊的汗渍印在脸上,又继续焦急地张望着。
      放眼望去,眼前尽是一片荒芜。偶尔有几株枯萎的芦苇在风中瑟瑟发抖,发出微弱的沙沙声,更添几分凄凉。
      远处的湖面在黯淡的天色下,宛如一面巨大的黑色镜子,倒映不出一丝希望。
      随着天色越来越暗,不安与焦虑在心底蔓延,大家都沉默不语,只有沉重的脚步声在寂静的黄昏中回响,一下又一下,叩问着我们疲惫的心灵 。
      就在几乎绝望之时,我眼前一亮,在黑暗中,终于看到一处有一片晒棉花的架子。
      那架子在黑暗中影影绰绰,轮廓若隐若现,像是一座在狂风暴雨的大海中飘摇的孤岛。
      此刻,它却仿佛是我们最后的救命稻草,在这困境中给了我们一丝生的希望。
      我顾不上大口喘着粗气,赶忙扯着沙哑的嗓子提议在这棉花架子下面过夜。
      大家早已疲惫不堪,双腿发软,连说话的力气都快没了,实在想不出别的办法,只能纷纷有气无力地表示赞同。
      于是,我们拖着沉重得如同灌了铅的身体,一步一步缓缓走到棉花架子下。
      架子下弥漫着一股棉花特有的淡淡清香,混合着潮湿的泥土气息。我们小心翼翼地躺了下来,身下是有些许粗糙的土地,硌得人浑身难受,但极度的疲惫让我们顾不上这些。
      我蜷缩起身体,试图找一个稍微舒适些的姿势,满心期望能就此安稳睡去,在疲惫的拉扯下沉沉地进入梦乡,好忘却这一路的艰辛。
      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我们。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尚未完全驱散夜色的凉意,天边才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我们便在一阵难以言喻的异样感中猛地惊醒。
      起初,只觉浑身瘙痒难耐,仿佛有无数细微的触角在轻轻触碰肌肤,那种感觉从皮肤表面一点点钻进骨子里,让人浑身不自在。
      我迷迷糊糊地伸手挠了挠,却感觉手上黏糊糊的,心里顿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待彻底清醒,睁眼一看,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只见浑身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小肉虫,它们如同潮水般肆意攀爬,那蠕动的身躯在微光下显得格外恐怖。
      头发里,它们扭结成团,细小的身躯在发丝间穿梭蠕动,每一下动作都扯动着头皮,疼得我直皱眉;耳朵里,也钻进了不少,那细微的爬行声在寂静的清晨格外清晰,让人头皮一阵阵地发麻,仿佛有无数根钢针在扎。
      这些小肉虫在我们身上爬动着,所经之处,皮肤泛起一层密密麻麻的鸡皮疙瘩,从脖颈迅速蔓延至全身。
      那种恶心和恐惧的感觉,如同一把锐利无比的匕首,瞬间穿透了困意的防线,让我们睡意全无。
      大家惊恐地尖叫起来,声音在空旷的田野间回荡,充满了恐惧与绝望。
      我们手忙脚乱地拼命挥舞着手臂,试图将这些可恶的小肉虫从身上驱赶出去,手臂在空中慌乱地挥舞,带起呼呼的风声。
      然而,无论怎样用力,小肉虫依旧源源不断地从衣物缝隙、身体褶皱处冒出来,仿佛永远也甩不掉。
      它们像是一群不知疲倦的侵略者,疯狂地占领着我们的身体。我们又抓又挠,衣服被扯得皱巴巴,头发也变得凌乱不堪,可小肉虫却越来越多,大家的脸上满是惊恐与无助。
      就在众人陷入绝望之时,眼尖的同学惊喜地大喊:“快看,旁边有一道水渠!”
      我们顾不上许多,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逃离这些可怕的小肉虫。于是,大家迅速脱光衣服,赤条条地朝着水渠奔去。
      当我们一头扎进水渠,只见水面上瞬间布满了小肉虫,它们从我们的头发、身体上纷纷掉落,在水面上挣扎扭动,密密麻麻的一片,看着令人作呕。
      那场面就像一幅恐怖的画卷,让我们差点忍不住呕吐。
      我们在水渠里拼命地冲洗着身体,双手用力地搓揉着每一寸肌肤,恨不得将皮肤都搓掉一层,只为把这些可怕的小肉虫都冲走。
      指甲用力地刮过皮肤,留下一道道红印,可我们丝毫感觉不到疼痛,心中只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摆脱这些小肉虫。
      此时,水流仿佛也承载着我们的怨念,那清凉的水不断冲刷着我们的身体,带走一只只小肉虫。
      我们一遍又一遍地将水泼向自己,每泼一次,都仿佛在将这一路所遭遇的不幸和挫折都一并冲洗掉。
      我们紧闭双眼,任由水流在脸上流淌,希望能洗净身体的同时,也试图慰藉那颗被现实打击得千疮百孔的心。
      在这冰冷的水渠中,我们仿佛与世界隔绝,沉浸在自我救赎的挣扎里,盼望着能彻底摆脱这噩梦般的经历 。
      此番遭遇,让我们深知希望已然破灭,实在没有别的出路了。同学们的眼神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奈,我们彼此看了看,没有过多的言语,只好无奈地各自回家。
      这一次经历,算是我们初中的最后一课吧。这特殊的最后一课,宛如一记沉重的警钟,在我们的心中久久回荡,告诉我们:“人生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前行途中,既有艰难险阻,也有未知的挑战。”它让我们在年少时,就深刻地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和不易。
      就这样,我结束了初中生活,没有庄重的毕业典礼,没有老师和同学们齐聚一堂的告别时刻,毕业证还是自己给自己发的。
      同学们也没有举行任何告别仪式和活动,而是分批陆续地离开学校。
      我们这十几个人是最后一批,而我,是最后一个离开的。我独自一人,静静地走在校园的小路上,看着曾经熟悉的教室、操场,心中五味杂陈。
      如今,时光飞逝,犹如白驹过隙。当年那群青涩的少年,都已退休。
      即便当年年纪最小的我,也已年逾古稀。
      岁月在我们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迹,头发变得花白,身体也不再如从前那般矫健。
      但同学们之间的感情却并未因岁月的流逝而褪色,反而愈发深厚。我们成立了同学会,不定期地举行同学聚会。
      在聚会上,大家围坐在一起,回忆往昔的青春岁月,那些一起在校园里追逐打闹、一起为了学业努力奋斗的日子仿佛就在昨天。
      我们畅谈各自的人生经历,有欢笑,也有泪水,在这一次次的相聚中,我们共同缅怀那段再也回不去的美好时光。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 21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
作者公告
50后的这一辈,酸甜苦辣都尝遍,如今老了,轻松了,唱唱歌,跳跳舞,写写字,回忆回忆往事,和朋友聊聊天,也算逍遥自在。我写的这些文字,完全是实录,算不上是文学作品,就当是是和朋友们聊聊天吧!
……(全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