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5、第 65 章 ...
-
四人吃得津津有味,其他人看得眼馋,却只能干咽口水,太叔兼尤其心痒难耐,鼻尖萦绕佳肴香味,眼前美人勾人心弦,却看得到得不到。
吃饭时专心致志无暇它顾,是对一个厨师最大的赞赏,卫邢在一旁看得倒很高兴。
吃完一餐,匡敦发出一声心满意足的喟叹,大赞道:“美!”
“臣平生未尝此味,今日一尝,死亦足以。”
齐王与许颐哈哈大笑。
匡敦这人,不拘小节,爽朗干脆,不似许颐那般温吞儒雅,又不像彭余那种武将一样粗犷,也是个妙人。
几人用完餐,才开始谈论正事。
齐王问齐恕:“寡人听闻你造出两种汲水水车,能将低处水送到高处灌溉农田,带寡人去看看你的良作吧。”
齐恕自是应是,又指着那群农学弟子对齐王说:“他们随儿劳作了一早上,让他们吃点东西再下地吧。”
齐王点头答应,黛阳种作吏和农学家弟子,诸亿小风卫邢等人道谢后到一旁取食。
齐恕趁机向齐王谏言:“儿想请阿父设一博士之位。”
“是何说法?”
齐恕便向齐王讲:“列国有博士之官,多为经儒饱学通达古今之士,在学宫任职,学风鼎盛。齐国没有学宫,也未设此职位,官学不显,私学不盛,学风不昌,若能开学宫学馆,设博士之位,或可兴盛齐国学风。”
许颐问:“开学宫学馆,可是要请列国名士入齐讲学?”
齐恕摇摇头,“并不全是,诸子百家之言,其优良适合的有用之处可以吸收汲取,但齐国正力行法家变革,变革初期,求稳为主,延经讲学之事要暂缓。主要是医、农二家、百工匠造,博士也并非完全是坐馆论道者。而是在齐国上下内外不拘一格选才,如有重大创造发明者,譬如农学弟子,能创造或改进现有农作技术,使农人能够增产,增加齐国粮食产量,即可授予农学博士,为农学最高最精之人才,享七级以上爵位,再有新创举不加官但论功进爵,达到一定爵位的博士可开馆讲学,传授技艺。”
匡敦举一反三道:“如医者能有治疗恶症者,亦可晋为博士,木匠铁匠能造出强国重器攻城利器等也可为博士,以其实际效用为定爵准则?”
“不错,但是……”齐恕想了想说,“有一些有重大发现,但一时未见成效者,也可给与支持鼓励。”
“那就设为备士,”匡敦道,“即将成为博士,爵位也相应降低。”
“也可。”齐恕道。
许颐听以实际效用为准,并不是引起过多思想争论,也表示赞成:“如此,不拘一格擢拔人才,则天下英才尽入齐国,臣以为可。”
“但要请左右大夫商议拟定博士之评选擢升等各中细节,还要明定律法,百工百学研究创造,总离不开胆大妄为之新举措,但绝不可行有损人伦有伤天道之事,亦不可妨害国府政令律法。譬如我曾在丹山口营地说嫁接之术时有人问人的肢体是否可以嫁接移植,嫁接桃李之术既成,必然有人会尝试嫁接手足之事,此种必须明令禁止,任何人不得行故意伤害之事,王侯公卿更不可以权力挑战禁忌,如有违法,必刑以抄家灭族刨其祖坟鞭尸挫骨扬灰之重典。”
她说抄家灭族刨坟鞭尸挫骨扬灰时,众人的心都颤了又颤,真不是个心慈手软的人啊。
左右大夫以为可,于是问于齐王,齐王认为可行,让两位大夫斟酌拟定具体方略然后施行。
在场农学弟子与农人皆欣喜,他们种地的竟然也有机会为官!
齐恕指着几个农学弟子说:“儿还想向阿父讨个恩典,此几人是旸谷关外的他国人,到齐国后,成为无地之流无房之氓,妻子儿女四处流散。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如阿父想儿儿想阿父,他们也想亲人,恳请阿父给与他们一些土地让他们能在齐国安家,成为我齐国子民。”
齐王深以为然点头,当即便让黛阳郡守为这几个无地无房之流氓寻安置之所。
七八个无地之流无房之氓闻言感动落泪,对齐王行叩拜大礼,表示愿永为齐王之民。
如这样的无房无地之流氓还有很多,齐王思考起如何将这些人安置为齐民的事来。
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老瞿平坐在一旁垂目颔首,未置一词,但他也在认真听齐恕的建议,偶尔也微微点头认可。
老瞿平乜斜太叔兼一眼,只见他还赤裸裸地盯着齐恕身边那个貌美的女子目不转睛,老瞿平皱眉抿唇,咳嗽了两声提醒,太叔兼仍没有听到。
老瞿平暗自叹气,再看向前方侃侃而谈的女娃,心中复杂难言。
随后,齐王齐恕一行人又去巡视了齐恕等人刚种下的甘柘,齐恕向众人介绍这甘柘在丹山口附近发现的来历,又讲述如何种植,甘柘在齐国新种,结果如何尚未可知。
种作令好奇:“既是新种,未知结果,为何就要采用如此深沟高垄的种植办法?”
齐恕胡言道:“新种嘛就乱种,种出来就知道效果了。”
有人失笑有人无奈。
种作令语塞。
一行人又观看了齐恕在黛阳使用曲辕犁和耙、龙骨水车和筒车,齐恕讲过太多遍,已经讲不动了,由黛阳种作吏为齐王讲解演示其使用方法,一行人听得十分认真,国工坊的国工令、木工令、种作令等人更是边听边记,连连点头叹其精巧构思。
当他们来到城外种水稻的稻田,稻秧郁郁青青,风吹清波荡漾。
稻田里还有游鱼,农学弟子又代替齐恕向众人介绍稻田养鱼的缘由。
国工坊种作令疑惑:“长安君不事农桑,为何对种地造物如此清楚?”
听闻她在缙国为质时是受监管的,活动范围非常有限,卫国太子深恨齐国,对当时的质子恕也是欺辱良多,她是如何学会这些东西的?
这个问题……
知道就是知道嘛,至于如何知道的……
齐恕打马虎眼道:“书痴者文工,艺痴者技良;良书如药,可以医愚;读得千万书,能知一二事;心常用则活,人常思则智;早岁读书无甚解,事到临头有奇功;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知不如足践之;不登高山不知天高,不临深溪不知地厚;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总结就是,多读书多思考多留心多实践。
不少人直点头,公孙上卿教导,长安君确实读过很多书,公孙上卿出访列国,想必见识甚广,长安君在黛阳亲自走访农户察看土地,又多加思考,所以创造出这些东西,也说得过去。
众人:至理良言!
齐王在黛阳巡视完农耕之事,又去丹山口营地勘察水渠建造,水工令为其介绍情况。
众人也在丹山口营地看到了那个桃李合为一树的奇观。
根据长安君的讲解,同种或相近的品类可以嫁接成功,例如桃李可互相嫁接、橘桔可以嫁接等等,而嫁接的多种方法她也在行馆讲过,其他植物能否嫁接就留给其他人去尝试吧。
黛阳之行巡视即将结束,甘柘鱼稻等种植法效果如何还留待后观,但水车与曲辕犁和耙效果立竿见影,可以在齐国推行,齐王命国工令带领的木工令和种作令留在黛阳,并下令各郡种作吏木工吏到黛阳学习,举国推广。
是夜,黛阳行馆中齐王、左右大夫、太师瞿平、太叔兼、星官奚和水工令等人同坐。
问于齐恕开山火雷的制作方法。
齐恕沉默半晌,道:“并非我藏私,而是此法无论是制作还是使用,都十分危险,当慎之又慎,国府必须严格管控。”
齐王道:“国府定是要掌控在手里不能外泄。”
得到保证后,齐恕起身回到自己寝舍,取来她早已写好的制作方法,呈交给齐王。
“硫磺、硝土、碳粉三者混合即可燃烧,不同混合比例可以得到不同的效果。”
起初她担心火药制作方法泄露,会被广泛应用于战争当中,可又一想,以当世的工艺水平,即便知道如何制作,也顶多成为烟花爆竹。
齐王得到制作方法,传给左右大夫看后,齐恕提醒:“此方法稍有不慎可能会伤到自己,而且其效果也难以精准掌握,并不是如法炮制就能得到威力无比的火药。”
众人看后纷纷点头。
齐王的巡视之旅即将结束,待众人退出后,他父女二人叙话,说说齐恕离开泠都后的日子,在黛阳可有短缺之处。
齐王干脆为齐恕留下一金令箭。
齐恕把着金令箭,笑道:“见金令箭如面君,阿父怎就把这东西给了我?”
齐王叹道:“你如今是庶人,行动多有不便,有这金令箭,齐国上下尽可号令。”
齐恕心道大庶长或那些大臣们如果知道,齐王将如同君王亲临的金令箭就这么给了她,说不定得呕血,耗尽家财才得到王储之位的太叔兼也会气死吧。
她把金令箭还给齐王,“阿父,儿在黛阳用不着金令箭。”
她承父王的情,可如此重要的东西,不可如此随便处置。
而在行馆一处,夜色昏昏,硕大的风灯照亮庭院,屋内气闷,小风和诸亿都不愿呆在屋里,一齐搬到庭院中吹风,小风正在练剑,诸亿正在习字,皆是齐恕教授。
小风比诸亿适合习剑,也更刻苦,每日清晨齐恕练剑时教她,傍晚休息后她还会独自练习,诸亿性情温和,做不了舞刀弄剑的事,则读书习字,将齐恕写的诗编成歌曲教给黎民。
二人各做各的事,专心致志全神贯注,并没有注意到有一双眼睛正在角落暗暗窥视。
“诸亿姑娘,长安君请您到西院舍为她取样东西。”
诸亿不疑,放下竹简和刻刀,甜甜应了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