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0、山有木兮木有枝 ...
-
心悦君兮君不知。
陈因木喜欢上许泠,是在许泠还不认识陈因木的时候。
或许,那是一个还不理解喜欢的年纪。
两三岁话还说不利索的那时,陈因木便跟着母亲嫁给了一个不认识的叔叔,当时,母亲教他,要叫这个人爸爸。
陈因木从来没有叫过。
外公外婆似乎也不喜欢那个叔叔,但是耐不住妈妈的任性。
再长大了一些,流言蜚语入耳,看见周围邻里议论母亲婚事的时候,陈因木便再也做不到视若无睹了。
这样的日子很让人烦躁。
有人说,那个姓许的叔叔就是个见钱眼开,见色起意的人渣。
有人说,母亲不知道被灌了什么迷魂汤。
五花八门,千奇百怪,怎样的说法都有。
陈因木想,好烦啊。
沉默寡言,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这样,能让他装作是逃避了现实的模样。
直到遇见了许泠。
是在初中生涯。
一个雨天,许维风说,要来接陈因木回家,陈因木嫌烦,不想见到他,便也不想离开学校,干脆在前操场的小凉亭里坐着。
想着,等许维风妥协离开了他再走。
秋风异常凛冽,吹起几滴雨不时落在陈因木脸上,他烦躁的闭眼,任凭雨水打湿衣衫。
好半晌,眼前投下大片阴影,风小了点。
“同学,你是没带伞吗?我看你一个人坐这很久了。”
陈因木不耐的睁开眼,面前的女孩脸颊上带着雨滴,刘海已经湿透了。
陈因木觉得好笑,怎么会有人在自己这么狼狈的情况下还要关心别人。
“没有。”陈因木回应地很疏离,很平淡。
那女孩犹豫了下,还是把伞立在了陈因木旁边,不等陈因木回应,戴上帽子,把书包顶在头上,一溜烟跑了。
陈因木喉中的音节尚未发出,许泠已经跑远了。
雨渐微,陈因木拿出书包里的伞,又盯着身边那把红色的伞,嗤笑了声,把自己的伞放回包里,撑着那把红色的伞,漫步在雨中。
遮蔽于那把红色雨伞之下时,陈因木竟觉得,如果每天都是这样的一个雨天,生活好像也没有那么令人烦躁,也可以不需要逃避。
那把伞,后来也没有机会物归原主,时至今日,早已无人在意。
那时,陈因木还不知道那个女孩叫许泠,不知道她是自己名义上的继妹,只觉得,这人善良的有些过于……可爱?
再次遇见许泠,认出那副熟悉的面孔,是在高中,在她喜欢上宋继清之后,在自己的班级与她单方面重逢。
陈因木很难形容那是种什么样的感受。
看着她和宋继清在一起,他就觉得心口闷,所以大多时候都在装睡,像小时候的自己,用这种略显幼稚的方式来逃避不想面对的现实。
但他从未否认,喜欢许泠。
后来,知道许维风当时抛下的女儿就是许泠时,陈因木心里那种难言的感觉被无限地放大。
像南飞的雀鸟失了方向。他不知道自己又该如何,只能不断说服自己,哥哥的身份也很好,至少获得了一个关心她的资格。
已经记不起是哪一年的新年,许泠最难过的时候。
陈因木在尽力让许泠开心些,只是,比不过,她见到宋继清一眼,哪怕,只是听见有关“宋继清”这三个字。
那个新年,他第一次释怀自己的心意,以一个还带着青涩生疏的兄长身份和宋继清聊天。
广场的某个角落,也嘈杂,也安静。
陈因木看着宋继清,他想,“如果没有这些客观因素,或许,我可以,在你之前喜欢上她。”
是啊,他不可以喜欢许泠,在他被逼着叫那个陌生的叔叔“爸爸”时,就注定了不可以。
陈因木有时候甚至会生出一丝怨怼:为什么相爱的偏偏是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她的父亲,如果呢,如果当初两人没有结婚,他会不会也有一丝与许泠相知相许的可能。”
最终,陈因木还是无奈的叹笑一声,带着自嘲。
算了。
对于他来说,能遇见许泠,便算作极大的幸运了。
许泠的死,让陈因木觉得恍惚。
跟自己斗嘴吵闹的妹妹,自己隐藏心思喜欢了很久的心上人,几年不见,便确诊了癌症。
从知道她确诊到知道她死亡,这段时间也过得极快。
那段时光里,他总是看见什么都想起许泠,总怕她有什么还没见过的,还没吃过的,还没体验过的。这世上的一切美好。
而这段时间,像一缕风,多么用力也无法抓住。
许泠死后,他也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里消沉堕落了不少时日。
喝酒,抽烟,睡觉,又是一些麻痹自己逃避现实的做法。
无济于事,像以前一样。
往后,这种郁郁寡欢的状态似乎便一直伴随着他。
尽管工作了,也是沉默寡言的性子,在职场上,算不得讨喜。
陈红娇不觉得有什么,她只认为,儿子从小到大都是这样,没什么区别,无所谓。
许维风看起来也和平常没什么不一样,照样按部就班地生活,只是家里多了一个装有许泠照片的相框,但是,这相框摆在那的意义又是什么呢?除了陈因木,没有人会去擦拭那个相框上落的灰尘,没有人会再过问相片里的那个女孩,甚至许维风路过时都没有分给这张照片一个眼神,是不在乎,装作不在乎,亦或是别的什么,陈因木不得而知,也并没什么所谓,只替许泠觉得惋惜。
平淡枯燥的日子过了几年之后,陈因木年近三十,母亲说要给陈因木相亲,被陈因木一次又一次的拒绝,陈红娇只得妥协,由着陈因木继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几乎没有差别的工作,没有差别的生活。
这份只有自己知道的心事,陈因木悄无声息藏了一辈子。
“如果有下一个秋,寻觅到那场温润的雨,我一定不会觉得寒冬如此难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