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别去白房子!别去,别去,别去!
会有一束光照入阴影,你让它进来。
看到吗?看清楚点。
你瞳孔反射的光线,你肌肤上的光泽。
你屋外的月光,你点的火光。
你和宇宙同是光源。
那束光一直来自于你,也一直陪伴着你。
你让它进来。
*
接下来的话,是我挣扎很久之后还是决定发上来的话。
我不知道读完后你会有什么感受,反正它很长很长很长,不想看就跳过吧。
真诚感谢。
俗话说,有头发,边个想做癞痢?从时间河抵达忘川河的过程,我用的是“冲洗”。因为我想,我没有资格去说“洗净、洗清”,寿终正寝的人不一定就纯洁,选择结束的人不一定就肮脏。
对于后者,我在文中似乎没有详细描写出严重的“惩罚”,我知道我或许该写出来,以起警醒威吓之用,但我做不到。
小时候,第一次听到一位素未谋面的远房亲戚早在我来到这个世界的十几年前就选择死亡时,我满脑子都在想:我甚至没见过你,但这件在寻常午后被当作叙旧催/泪/弹的事跨过了十几年的时间让我感到了深深的恐惧,你要多痛苦才会选择这个选择?
后来当然,我明白选择这条路的人并不一定都害怕,但在我看来(个人认为个人认为个人认为),其中一定包含痛苦。选择死亡,在很多很多时候,已经是一件痛苦的事(或许有人会说是解脱、或批判是自私等等,但这不是重点,我「个人认为个人认为个人认为」痛苦在里面占据更大部分,甚至是最大部分)。
所以,在我所能构建的不完美世界里,我不想当某个人因为这一生太痛苦而选择死亡后,死后还要继续痛苦,尽管可能有人认为这理应就是向死的后果,我应该以更惨烈更血淋淋的后果去警告。我明白,我都明白。所以我在文中给出的警告是,当你选择死亡后,你并不会得到你所希望的任何东西,你什么都不会得到,你的结局是落空的。你将进入一个白房子,那个白房子更像一条河。在那里,你以为拥有的唯一一件东西,是你不可能拥有的时间河。
(做了坏事后自毙的人不会来到这里。那些人首先是恶意谋杀者,会去梦魇笼。)
好比想见到妈妈的梁句北,她不会见到,她什么都不会得到。得不到想得之物,细想之下何尝不是另一种残忍?心理上的折磨何尝不比生理上的残忍?只不过我私心所然,在这份心理折磨上附加了纾解的机会,入河便再也不会听到落空提醒。其实,就只是想让她们一直往前走。
或许有人还是认为我做得不对,我在这里道歉。但在这个被文字构建的不完美世界里,我扪心自问尽了我的最大能力,在呼吁正确价值观的同时,我也想忠于我的内心为选择死亡的人编织这样一个“后果”。
高亮高亮高亮,再来一次!
别!去!白!房!子!
会有一束光照入阴影,你让它进来。
看到吗?看清楚点。
你瞳孔反射的光线,你肌肤上的光泽。
你屋外的月光,你点的火光。
你和宇宙同是光源。
那束光一直来自于你,也一直陪伴着你。
你让它进来。
词不达意之处,还望海涵。
*
这个世界不完美,住在这里的人有很多缺点。我们还很微小,也正因为微小,我在这个句子与你相遇了。
如果我能多愁善感说一句肺腑言,那我承认你和我的痛苦连绵不绝,望不见尽头。
而如果我能薄情寡义说一句冷血话,那我坦言你和我的痛苦,在整个宇宙中,如此渺小。
所以很高兴认识你!
坚硬和柔软都是正常的状态,状态可能会持续很久,但终会迎来变化,希望你和我都能长久记得这点。我经历过许多痛苦叫嚣的时刻,more than you could ever imagine。想来你也一样,我也无法想象你的那些时刻。
那可以请求你一件事吗?
在痛苦显得过于巨大、无法被忽视的时刻,可否请求你深吸一口气?
可否请求你将你的感受诉说给一个人,或动物,或植物,或布娃娃听?
可否请求你不要怪自己,把自己想象成一个透明的人,仰面躺在时间河中,躺在无垠宇宙的时间河中,让被恒星晒过的河水流过你的头发,眼睛,肩膀,胸膛,腹部,大腿,膝盖,脚踝?
我就在你附近。
The water’s fine. The weather’s fine.
It’s going to be fine.
You’re going to be 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