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父亲与宇宙 ...
-
周末小雨,一些闲来无事的碎碎念。
【1】
昨天下班去了趟超市,结账的时候,前面排是三个农民工大哥。一人抱着三桶方便面,我猜想,那些面大概是他们的晚餐。
人有时候,会被情景刺痛,而我当时,下意识的从这三个大哥身上找到了我父亲的影子。我想认真观察他们,但是出于礼貌,我眼神有丢失,也有闪躲,也有与他们目光相对的瞬间,但是我总先败下阵来。
情绪泛滥也好,过于敏感也罢,改变不了的是我的偏“悲观”的认知。至少第一眼我从他们身上看到的是一些让我心酸的场景。
它们都很具体。
桶装的方便面,沾满泥点子的裤腿,破旧褪色的军大衣,佝偻的背脊,长满老茧且黝黑的双手,收银台前无措、犹豫的神情……
仿佛米粒当中的黑石子,在干净整洁亮堂的超市,他们尤其格格不入。
那一下,我有点难受,为我的情绪泛滥,也为我的无力改变。
但我知道,缓一缓我就好,因为这样类似的事,我曾经,经历过无数次。
苦难不值得歌颂,所以,我从未写过关于这些,但是这一次,我或许找到了苦难背后的一束花。
别用你定义幸福的标准去定义别人的幸福。
就是在走出超市之后的一瞬间,我突然意识到,这三位大哥,他们不需要被安上“可怜”的标签,他们是“幸福”的。
这一瞬间的开阔,源自我与父亲的一些交谈。
父亲也是从事一些体力活,所以我其实家庭并没有很富裕,但是从小到大也是吃穿不愁,学生时代里的零用钱和生活费,永远及时,永远充足。
我没有受过什么苦,从未经历过饥寒交迫的窘态。
而我的父亲,或许有过,但他从未说过,而我从未主动问过关于他在外生活的具体细节。
因为我不敢。
尤其我自己步入社会之后,我愈加不敢。他的辛苦一定是高于我的,成倍的高于我。这些年来,他要养家,要买房,要供我读书,这些花销挤占了他的时间,挤占了他的精力,也压缩了他作为父亲之外的身份,但他从来没有过抱怨因为要撑起这个家而放弃了他自己喜欢的事物。
我的父亲是一个坚韧,乐观,能扛事的父亲。
有时我跟他聊天,谈笑之间,生活里的那些无力从他口中讲出来便沾上了轻松搞笑的氛围。
我想,如果苦中作乐是一种能力的话,那天底下所有的父亲都拥有这种天赋。
当然,父亲也有他的精神支柱。
依旧是在聊天当中,聊起人生的盼头,我发现我的父亲受着凡此种种的磨难并非是要指望我出人头地,他的盼头从来都是归家时的一杯热茶,一口热饭。
所以他这些年的辛苦是为了护住这一口热茶热饭。
从前在老家,现在在新房,但是无论在哪,其实我们家从未有过吵架离心。他和我母亲之间的情感,是我在现实生活里见过的最真挚最温暖最纯粹的情感。他们结婚快三十年,在我的记忆里,他们甚至没有吵过架。
如果说父亲是这个家的顶梁柱,那家人就是他的盾,坚不可摧,护住他那颗良善温柔的心。
所以,他屡次和生活里的磨难交手,他一往无前。
他是幸福的,旁人不一定感知得到,但他自己一定知道。
而说回那三位民工大哥,他们也有支撑他们前行的存在。因为这“存在”他们会觉得吃海味山珍和粗茶淡饭是幸福的,吃方便面也是一种幸福的。
所以,为什么要用自我对“幸福”的定义去框架别人呢?
你所认为的苦难,正是他人眼中的幸福。
乐意就是幸福。高兴就是幸福。
【2】
提起宇宙,你会联想到什么?
我的答案是:未知、浪漫。
宇宙是浪漫主义者的自留地。
只有浪漫、理想的人才会朝着一个未知的地方孜孜不倦的前进。
我小时候对宇宙非常感兴趣,曾为了无法探知宇宙而感到遗憾,有过一段时间,非常非常想成为一名宇航员。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不了了之。
所以,到今天我都十分好奇,在一个午后,因为无法探知宇宙而放声痛哭的那个女孩,到底是不是我?
那时梦想第一次在我的生命中出现。
今年我24岁,基本上与“宇航员”这个职业再没有半毛钱瓜葛,但是,念念不忘,必有回想。这么多年过去了,我终于可以和那个哭泣的小女孩对话:
嘿,小孩,和我一起探索宇宙啊。
宇宙并非宇航员独享,它属于每一个理想浪漫的人,属于每一个提及它便热泪盈眶的人。
我们一起都去到宇宙里玩玩。